安全反思材料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7日

  安全是家庭幸福的保證,事故是人生悲劇的禍根。對於安全事故你有反思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參閱。

  篇一

  車站通過本次“安全大反思大檢查”活動,進一步夯實了安全基礎,逐步提高了各級人員遵章守紀的自覺性,全面消除了在安全工作中存在的死角,營造了良好的安全生產秩序。我按照車站安排部署,認真學習了路局、段及車站“4.28”鐵路交通特別重大事故安全緊急會議上的重要檔案及其一些相關的事故案例,並對7月4日、7月9日兩起重大事故有了清醒的認識,同時也對自己在安全工作的表現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對照自己在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查詢和分析,使自己深感自身的安全行為離“安全第一”的要求還有不少差距。通過對日常工作的分析,我認為自己還存在以下問題:

  ***1***“安全第一”的思想還沒有牢固樹立。實踐證明,安全意識不牢,是不能解決工作中“我要保安全”的問題的,讓身邊每個人都能做到懂法守法,遵章守紀,敬業愛崗,盡職盡責,落實“三控兩互”還需要加強日常學習,付出艱苦的努力。

  ***2***規章制度還不能完全掌握。每一起事故教訓,都是由一系列的違章造成的。縱觀近年來鐵路所發生的一系列事故,客觀的因素少,裝置的因素少,絕大部分是人為因素。有的是應知不知、應會不會,反映出職工業務素質的問題;有的是知道了、也會了,就是不按標準幹,反映出職工思想素質的問題;這些現象,都可以在一些事故中找到影子。在日常工作中,由於沒有自覺地、經常性的學習安全生產的有關規定和作業制度,造成日常作業中對規章制度的掌握還不夠,還不能很好的應用到實際作業中,還沒有完全達到用規章指揮作業的目的,造成了安全問題時有發生。

  ***3***作業中不能完全落實標準化。在日常調車作業中,自己不能完全按照調車作業標準執行,從而發生了許多問題。如:作業中對車輛的動靜態防溜制度執行不徹底,調車訊號顯示不到位,作業中有晚出動現象,造成了車等人的問題發生,同時,還存在作業忙、亂、搶的問題,給人身安全帶來了嚴重隱患,這些問題,都需要今後堅決改正。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今後我在安全上要努力做到以下三點:

  一是加強理論學習,提高安全意識。安全穩定事關車站改革發展的大局,事關每名職工的切身利益,所以安全意識樹立不牢,必然給車站的安全生產造成隱患。因此,在今後的工作中必須加強安全規章、法律法規的學習,進一步提高安全第一的責任意識,確保本班組作業安全,保證車站安全生產的穩定有序。

  二是加強業務學習,提高安全水平。今後工作中要加強業務知識和各類規章制度的學習,掌握現場安全作業方法,並不斷加以應用,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安全防範水平。

  三是落實安全責任,做好調車各項工作。今後,在實際作業中,要嚴格按照調車作業標準執行。努力做到班前做好預想,提前掌握當班作業量和注意事項。班中有計劃要提前出動,提前做好看車工作,杜絕車等人的問題發生。作業中要嚴格執行各項作業標準,嚴把安全關鍵,努力減少各類問題發生。

  總之,我要通過這次安全大檢查,大反思活動,進一步明確當前安全生產面臨的嚴峻形勢,不斷查詢自身存在的問題,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改正,以實際行動為車站的安全生產做出新的貢獻。

  篇二

  按照車務段、車務段黨委的安排,自4月30車務段開展了以“安全大反思、大教育、大檢查、大落實”為內容的安全大檢查活動,在將安全大反思階段總結如下:

  首先,在反思安全責任意識方面:

  能夠把4.28事故教訓作為自身的教訓來分析,牢固樹立了“安全第一”的思想,安全責任意識較強,履行了安全管理責任,貫徹執行了管理標準和作業標準。但是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對安全關鍵盯控問題的力度小。2007年1-4月份,發安全通報6期,處分幹部職工3人;2008年1-4月份,發安全通報4期,無處分

  二是在問題的分析上不認真。4月7日下發的紅牌通知書沒有做到到車務段分析的規定,自己拿京哈線線路綜合整治忙作為理由,是安全意識不強的表現。

  三是在安全關鍵的時間控制導向不突出。對現場作業檢查少,如4月份發通知書夜間作業問題1件,低於30%的規定;同時存在對交接班時間、吃飯時間檢查少的問題。

  其次,在反思保證安全生產的精神狀態方面:

  日常能夠踏實工作,在完成本職工作同時,完成領導臨時交辦的各項任務,從不講白天與夜間,工作日與節假日公休日,分管工作與結合部工作,實現了車務段安全管理基礎逐漸加強的局面。但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存在好人主義思想。對發生發現的問題不能嚴格按規定分析考核,避重就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缺乏檢查的嚴肅性。

  二是對規章業務掌握不深刻、不全面,日常學習不夠,跟不上新技術、新裝置、新作業方法的需要。造成出現問題、現場幹部職工“請教”業務問題時,不敢回答。

  再者,在反思安全工作方面:能夠先強化安全科整體作,用,充分調動科室成員的積極性,高標準、嚴要求,以夯實安全管理基礎,完善各項作業制度,各工種作業人員嚴格落實作業標準,幹部強化安全關鍵控制實現了安全生產,但是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段、車站安全管理制度還存在不健全,既有制度落實不徹底問題,個別中間站安全管理薄弱、會議制度不落實。有部分車站作業標準低。如:外場作業人員出場走行無規範轉體動作、三動作不標準,體現懶散狀態。

  二是檔案、電報管理制度存在問題。具體表現在車站檔案接收不登記,傳達無記錄、保管混亂、資料盒無目錄。從落實情況,上級規章檔案提問個別作業人員,有不知道、不清楚情況,無從談起百分之百落實。

  二是安全科整體作用發揮還有缺陷。存在現場檢查針對性不強,不能發現解決深層次的安全隱患問題,對發現的嚴重問題追蹤落實不嚴格,考核不及時,造成作業人員不能吸取教訓、引以為戒。

  通過反思,在今後的工作中,努力改正缺點,提高標準,嚴格現場作業檢查,對問題嚴格分析考核,不斷提高安全管控能力,為保證車務段安全生產做出自己的貢獻。

  篇三

  安全是鐵路運輸永恆的主題,必須堅持“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動搖,“xxx”列車追尾事故的發生,暴露出鐵路基礎管理薄弱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作為基層管理人員,我清醒的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和長效性,為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全面強化和落實各項安全措施,迅速扭轉運輸安全的被動局面,確保運輸安全特別是旅客列車的絕對安全。現就安全生產工作自我剖析如下:

  一、在安全意識方面

  1、在思想認識上,“安全第一”的意識樹立不牢。雖然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但不能每時每刻保持強烈的憂患意識,不善於從他人的事故中吸取教訓,不能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做到居安思危,警鐘長鳴。

  2、在對待安全的態度上,對安全工作的長期性、反覆性、複雜性認識不足。雖然經常告誡自己重看問題,輕看成績,但安全長期穩定,也會自覺不自覺地出現鬆懈,認為關鍵環節控制好了,可以鬆口氣,不能從安全工作的實際出發,隨時反省,檢討自身的工作,對安全生產沒有時刻保持一種高度的敏感性和深入的洞察力。

  二、在安全管理方面

  1、管理的針對性不強。生產佈局調整後,儘快理順管理關係,儘快完善管理制度,儘快轉變工作方式和思維方式,雖然作了佈置安排,但重點工作一多就轉移了視線,車站、各大班組、班組三個管理層次職責不明晰,安全控制力弱化,新體制的優勢受到限制。

  2、管理持久力不夠。表現在安全管理緊一陣、鬆一陣,現場管理還未進入規範有序狀態,尤其是日常管理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和不穩定性,車間、班組在這一方面表現的尤為突出。尤其是對班組長、黨員骨幹的教育管理流於形式,重點工作落實不力,影響了工作的實效性。

  三、在工作作風方面

  1、存在一定程度的好人主義。在安全考核上,雖然經濟上的考核力度較大,發生問題批評教育多,責任制追究少,客觀上存在著好人主義思想。

  2、抓落實的力度不夠。沒有做到盯住不落實的人,追查、分析和處理每個在安全生產中的失職行為。沒有狠抓不落實的事,追究不落實者的責任,查擺深層次原因,從而導致許多工作在落實過程中變了味,出現力度衰減,甚至出現中間梗塞,影響了管理的實效性。

  四、對今後工作的打算及對策

  1、全員反思,深入查整。以“xxx”嚴重違章為鏡子,在全站範圍開展“查領導、查管理、查裝置、查職工作業”為主要內容的安全大檢查、大反思活動,認真傳達學習劉部長在全路運輸安全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努力扭轉安全生產的被動局面。

  2、強化安全意識。始終堅持“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動搖,樹立“細節決定成敗”的理念,正確地處理好“生產必須安全,安全促進生產”的辯證關係,尤其是抓好現場作業控制等關鍵環節、關鍵處所的控制。

  3、理順管理關係。認真落實分工負責、逐級負責、崗位負責、專業負責制,全站幹部職工要增強問題意識。

  4、強化安全基礎,把落實“天窗修”制度和“紅線”管理制度作為保安全的根本制度抓好抓實,把建立新的管理機制,充分發揮新體制優勢和建立關鍵環節強力卡控措施作為第一要務抓好抓實。

  5、加快規範新體制下運輸安全管理。結合運輸生產力佈局調整,抓緊從規章制度、執行機制、檢查監督等各個方面,全面規範新體制下的安全管理,限期達到目標要求。要結合這起事故,抓緊對非正常情況下的行車組織進行規範,儘快解決非正常情況下行車組織不規範、不到位的突出問題。要加強對結合部的規範管理,防止結合部出現失控現象,確保安全生產持續穩定。

工作深刻的檢討書
安全反思材料
相關知識
電氣安全反思材料
安全反思材料範文
安全反思材料
安全反思材料
部隊安全檢討反思材料
安全大檢查的反思材料3篇
安全事故的大反思材料
電力安全事故反思材料
鐵路安全大檢查反思材料_鐵路檢查安全反思範文
安全生產大檢查個人自查反思材料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