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數學課堂有效性提問的心得體會3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5日

  提問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環節,有效性的提問不僅對於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以及課堂教學質量保證,有著積極的作用意義,而且對於推進教學改革與發展也有著積極的作用意義。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學習數學課堂有效性提問的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學習數學課堂有效性提問的心得體會範文1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教學中我們應根據學生實際,充分發揮教材的優勢,真正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以下是我就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的一些心得。

  一、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的信心。

  興趣是求知的起點,是發展思維能力的內在動力。要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教師必需堅持從誘發學生的興趣入手,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並使之能長久下去。那麼怎樣激發學生的興趣呢?

  1、創設良好的活動情境。

  必須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創設良好的活動情境,把數學知識融於生活實踐中,使學生在情緒上引起共鳴,發現數學奧祕。

  2、利用好奇心,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識規律,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採用各種手段誘發他們的求知慾望,讓他們產生欲罷不能的激情。

  3、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培養自信心。

  當學生取得成功時,可以使學生產生一種滿足,快樂、自豪等積極的情緒體驗,從而提高學習興趣。

  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新課伊始,教師能否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有意義的心向,對整節課的教學十分重要。因此我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按照中學數學教學大綱的要求,圍繞教學內容的重、難點以及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絡,課前巧妙設計好自學思考題,併力求做到所設計的問題明確具體,“淺”中見“深”具有啟發性。

  例如:在引入“過三點”的圓的新課教學中我創設了這樣的問題情境:先在黑板上畫出圖形,然後提問:

  問題:

  ①有一個圓鏡被打碎,現欲重新配製一個同樣大小的圓鏡,要不要反把所有的碎片和這塊殘片都帶去?

  ②這個實際問題若從數學角度去觀察分析,同學們認為可轉化為什麼問題?***讓學生探索、討論***學生甲:重新畫一個與原來相等的圓形鏡。學生乙:把玻璃殘片補成一個圓。

  ③要重新畫一個與原來相等的圓,必須知道什麼?這樣圖文並茂的數學情境能使學生探索的慾望油然而生,促使他們集中精力,開動腦筋,嘗試探尋各種積極的解決方法,創造的靈感和頓悟很可能由此產生。

  自學討論是學生課堂學習的重要環節,是他們初步的認知過程。學生自學時我要求他們做到“三動”,即動口、動腦、動手,讓他們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

  例如在進行《幾何》中垂徑定理的教學時,我是這樣進行的:

  1、讓學生動手。發給學生每人一張白紙,要求學生自己畫一個圓,然後任畫一條直徑,再作這條直徑的垂線。並把畫好以後的圖形剪下來,再把圖形沿著所畫的直徑對摺。

  2、思考討論:①、圓是一個什麼圖形?有幾條對稱軸?②、從對摺後的圖形中你發現有相等的線段和弧嗎?並把你發現的結果寫下來。③、畫圖時,知道什麼條件?你得出的結論又是什麼?

  3、檢查學生動手討論的結果。***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結果回答問題***

  4、讓學生總結出垂徑定理的內容。教師再作簡要的補充強調。通過學生的動手實踐,認真討論,大家學習積極性很高,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很容易的掌握了垂徑定理。這樣,通過自學讓學生感知教學內容,逐步掌握閱讀數學課本的方法和技巧,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在學生自學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應及時檢查自學討論的效果,迅速獲取反饋資訊,並作必要的講授,以幫助學生將新知識納入原有的知識結構中去。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總的來說,我認為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不是靠增加課時,要靠提高每堂課的效益,減少無效勞動造成的時間浪費。要想提高課堂效益,必須認真鑽研新課程標準、教學要求、教材內容,對必學內容、選學內容、基本要求、較高要求等,每年的課程變化都要心中有數。

  學習數學課堂有效性提問的心得體會範文2

  初中數學教學的目的是進一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學品質,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這種觀點顯得尤為重要。它直接影響了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我們不再提倡“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而更加關注每個學生能力的發展。因此,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既教給了學生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能力,是每個教師都關心。的問題。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課堂提問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也是所有的老師普遍採用的一種課堂組織形式。設定有效的課堂問題,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與學的互動過程中來,讓學生變成課堂的主體,在這過程中實現知識和能力的雙豐收。然而,實際上很多時候,教師預設的問題流於表面,不能環環相扣、逐步推進,不能揭示知識產生的過程;再加上教師不考慮提問的方式方法等等,阻礙了師生之間的“對話”和互動。這樣的話,不但不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甚至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數學課堂教學中必須預設有效問題。對於如何預設有效的問題我自己有如下體會:

  一、課堂提問要重質量而不是重數量

  實施素質教育之後,教師接受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一改以往滿堂灌的教法,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注重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教師就把課堂提問的數量作為了衡量一堂課學生是否真正參與教學的一個標準。然而,在課堂上由於問題太多,學生窮於應付,看似師生互動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實際上由於問題不鮮明突出,學生對這些問題並沒有留下什麼印象。學生根本沒有自己消化吸收的過程,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學生無法獲得完整的知識,更加不可能在課堂上理解整個知識產生的過程。長此以往學生在面對課堂教學時會失去學習的耐心,更加不可能成為課堂的主體,從而變成惡性迴圈。所以在課堂提問中要重質量而不是重數量。

  二、課堂不光要重提問,更要重視提問後學生的反饋

  有些時候上課之前也是精心準備了一些問題。當學生在回答時,卻經常把學生晾在一邊。有時學生剛剛回答,老師就接住學生的回答,一講到底。長此以往,學生非但不能參與到對問題的思考和回答中去,反而容易造成學生對問題的麻木和對教師自問自答的依賴性。

  教師的教學智慧不是體現在“先知於學生、勝學生一籌”上,而是體現在“與學生同步”甚至“落後於學生”。“說破”的火候掌握在教師的手裡,但取決於學生的需要,所謂“教不越位,學要到位”就是這個道理。

  三、課堂提問要讓學生“跳一跳,夠得到”

  心理學認為,人的認知水平可劃分為三個層次:“已知區”、“最近發展區”和“未知區”。人的認識水平就是在這三個層次之間迴圈往復,不斷轉化,螺旋式上升。課堂提問不宜停留在“已知區”與“未知區”,即不能太易或太難。問題太易,則提不起學生的興趣,浪費有限的課堂時間;太難則會使學生失去信心,無法使學生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索心理,反而使提問失去價值。有經驗的老師提問能牽一髮而動全身,提出的問題恰當、對學生數學思維有適度啟發,必將能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新知識,使新舊知識發生相互作用,產生有機聯絡的知識結構。

  四、課堂提問要注意創設合適的問題情境

  在課堂設計問題時,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作合適的設計,並依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選擇最佳的問題情境。如果教師選擇合適的角度,往往很容易引導學生自然地進入到問題情景,結合現實構建合適的數學模型,從而激發學生研究問題的積極性,學生會很容易理解整個知識的來龍去脈,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反之只會讓學生一頭霧水。如我在講兩直線的位置關係時,創設一個簡單的問題情境,讓學生身臨其中,讓同學們觀察教室內上房樑的任何一條線和地面上的任何一條線的位置關係,因為學生都身在其中,所以他們每個人都會去看、去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到底誰的答案正確,這時再進入新課,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興趣增強了,那麼這堂課的教學效率也就提高了,假如直接讓學生憑空想象,學生就會感覺很困難。再比如我在講解集合的概念這一節的時候,在給出集合的性質之前,給出問題“請大家挑選出班上個子高的人”,這時肯定學生不知所措,那再問“請班上個子在185cm以上的站起來”,這時學生肯定會在老師的兩次提問中找出答案。在這樣合適的問題情境中學生會很快進入到自己的角色中去很順利地完成了教學目的,最終真正提高課堂效率。

  學習數學課堂有效性提問的心得體會範文3

  課堂提問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師根據教學學要精心設計的,是傳授知識的重要媒介。美國教學法專家斯特林·G·卡爾漢認為:“提問是教師促進學生思維,評價教學效果以及推動學生實現預期目標的基本控制手段。”由此可見,一個好的課堂提問,不但能鞏固知識,及時反饋教學資訊,而且能夠啟迪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心智技能和口頭表達能力。

  然而,在現在的課堂教學中,教室的課堂提問具有較大的隨意性;不能很好地把握提問時機;提出的問題不夠精準;缺乏提問的藝術、和技巧;或者提出的問題價值不高等等現象,這些不足都大大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因此,提高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現就個人在教學實踐中的感悟,就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談幾點淺薄的體會。

  一、精心設計提問的內容

  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教師在上課之前需要做充足的準備,最主要的就是備課。教室要想上好一節課,就必須做好引導者和指導者。這時,提問的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

  1.提問的內容要有明確的目的性

  課堂提問的內容應該緊扣教學內容,圍繞教學目、教學的重、難點而進行的。所提的問題應該為課堂教學內容服務,每一次的提問都應該有助於啟發學生的思維,有助於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對舊知識的回顧,有利於實現預設的教學目標。在設計提問之前,教師不僅要考慮提什麼樣的問題,更要考慮為什麼提這樣的問題,使提問切實為教學目的服務。

  2.提問的內容要有一定的啟發性

  啟發性是課堂提問的的靈魂,缺少啟發性的提問是低效的提問。因此,教師所設計問題要能夠啟用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去探索、去發現。提問要能引導學生到思維的王國中去探索,使學生受到有效的思維訓練。讓學生不但瞭解是“什麼”,更能發現“為什麼”。同時,還要適當設計一些多思維指向、多思維途徑、多思維結果的問題,強化學生的思維訓練,逐漸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能力。例如,教學應用題:“大豐糧店運進大米40噸,運進麵粉的噸數是大米的3倍,運進大米和麵粉一共有多少噸?”這時,教師可以做啟發性的提問:要求“大米和麵粉一共有多少噸?”,需要具備哪些條件?解決問題的關鍵是什麼?通過這些層層遞進的有序的啟發,引導學生抓住數量關係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3.提問的內容要具有趣味性

  常言說得好: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如果一堂課的提問都是平平淡淡,引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必然會減弱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在設計提問的時候就應該注意問題的趣味性,對於低年級的學生,這點尤其重要。課堂提問的內容新穎別緻,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不僅可以使學生感到有趣而愉快,還可以幫助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例如,我在教學《圓的認識》一課時,運用多媒體課件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一場賽車比賽,第一輛賽車的車輪是正方形的,第二輛賽車的車輪是圓形的,第三輛賽車的車輪是三角形的。他們同時從同一起點同向出發,誰先到達終點呢?這樣的提問既直觀形象,又生動活潑,不僅能喚起學生已有經驗並展開聯想,使學生愉快而積極地投入到問題解決的情境之中。

  二、恰當把握提問的時機

  研究表明:雖然一節課中提問次數沒有確定,但準確把握好提問的時機卻非常重要。何時提問,提問什麼內容,教師課前一定要設計好。若能在恰當的時機和火候提問,能夠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它能調動學生情緒、活躍課堂氣氛、保證思維質量、提高教學效果等。研究中還發現,課堂提問的時機通常產生於下列情況:一是學生學習中有所知、有所感、意欲表達交流時;二是學生學習中有所疑、有所惑、意欲發問質疑時;三是學生學習情緒需激發、需調節、意欲表達傾訴時;四是促進學生自我認知、自我評價、信心倍增時。教師若能準確把握好以上的提問時機,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將會大大提高。

  三、靈活運用提問的技巧

  課堂提問是數學課堂教學的核心,當教師設計好了提問內容,把握好了提問的時機,那為了能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就要注重課堂提問的技巧。

  1.提問的形式要多樣。

  如:布懸提問,誘發學生的直接興趣;激趣提問,激發學生的主動性;梯度提問,化難為簡,層層遞進。

  2.提問的語言要明確。

  數學語言的特點就是嚴謹、簡潔、符號化,因此數學教師提問的語言既要顧及學科的特點,又要結合學生認知的特點,用最自然的語言表述,做到準確精煉。如教學中有時會出現這種情況:對於“15÷5”,教師提問:“15是什麼數?”那麼對於這樣的提問,學生的回答可能是:“15是個兩位數”、“15是個奇數”等等。原因在於教師的提問含糊不清,如果教師在提問時說:“15在這個除法算式中是什麼數?”那麼相信學生就不能做出正確的回答。

  3.課堂提問等待學生回答的時間要有所把握

  教師在提問後不要急於找學生回答,而是要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留給學生適當、充分的思考時間。

  課堂提問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課堂環境的隨時變化,使實際的課堂提問表現出更多的獨特性和靈活性。我們教師只有從根本上對課堂提問的價值與作用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勤思考、多分析、勤學習、多鑽研,努力優化課堂提問,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巧妙使用課堂提問,才能更好地發揮課堂提問的靈活性與有效性,“問”活學生的思維,“問”出學生的激情,“問”出學生的創造。

  
看了學習數學課堂有效性提問的心得體會的人還看了:

新概念數學學習心得3篇
服務社群心得體會範文3篇
相關知識
學習數學課堂有效性提問的心得體會3篇
學習系列講話增強看齊意識心得體會3篇
學習共產黨員紀律處分條例心得體會3篇
學習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則心得體會3篇
有效溝通讀書心得體會3篇
學習初中數學新課標的心得體會3篇
學習四有好老師模範心得體會3篇_四有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數學聽課的心得體會3篇
學習物理新課標的心得體會3篇
學習初中數學的心得體會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