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相關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01日

  國際金融創新是國際金融業發展的巨大推動力,因而,研究國際金融創新對推動我國金融企業改革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歡迎瀏覽。

  篇一

  《 我國國際金融話語權探析 》

  摘要:

  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提升中國在國際金融舞臺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這是我國首次將焦點聚集在了國際金融話語權這個當代國際金融秩序的核心問題上。中國雖然是全球第一貿易大國和第二大經濟體,但在國際話語體系中一直處於弱勢地位,研究並提升我國國際金融話語權成為亟須解決的現實問題。

  關鍵詞:

  金融話語權;信用評級;人民幣國際化

  一、我國國際金融話語權存在的突出問題

  1.國際市場上缺失金融定價權

  金融定價權主要包括基準的利率定價權、國際信用評級定價權和國際大宗商品的貨幣定價權。在經濟開放和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擁有市場定價權的國家能輕易把風險轉移給發展中國家。在眾多經濟變數中,利率、匯率以及資本市場的相關指數如股票指數、期貨指數等都是世界經濟執行的關鍵變數,直接決定著全球金融市場的走勢、安全與穩定。雖然中國銀行在世界十大銀行中已佔據三席,但在世界最重要的基準利率定價機制的18家報價銀行中,中國的銀行卻成了旁觀者和局外人。中國只能單方面承受國際市場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和損失。長久以來,穆迪、標準普爾、惠譽三大評級機構壟斷著全球信用評級市場,而美國憑藉三大評級機構掌握著全球信用評級話語權的命門,根據其政治經濟利益需求,設立雙重標準,影響他國金融安全與發展。沒有良好的信用評級,任何政府、企業和金融機構都無法進入國際債券市場,而中國評級市場基本被外資壟斷,金融主權難以維護。另外,在現有大宗商品國際交易定價機制下,不管是大宗進口商品的石油、鐵礦石、大豆等還是大宗出口的稀土、原煤等,我國都是國際上的大買家或大賣家,而定價權依然全部旁落。在主要以西方期貨交易價格形成機制下,我國成為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的最大受害者已是不爭事實。

  2.人民幣在國際金融領域缺少標價權

  目前,人民幣還不是國際貨幣,與國外的大量的經濟交易還必須通過美元等貨幣進行計價結算,迫使我國政府和進出口企業必須面對外幣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和損失。在全球經濟貿易中人民幣雖然“戲份”和“角色”越來越重,成為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但市場份額只有2.79%,佔比仍然很低。人民幣支付的範圍也比較小,在使用人民幣支付的一百多個國家中,新加坡英國就佔了50%左右。在貿易融資領域,雖為第二大使用貨幣佔比8.66%,與排名第一的美元佔81.08%相比,差距依然很大,人民幣貿易融資主要集中在亞洲地區。

  二、提升我國國際金融話語權對策

  保持我國經濟平穩發展和金融秩序的良好狀態,推進我國金融強國目標的實現和話語權的提升,需要進一步加強金融業雙向開放,需要金融機構的進一步壯大與完善,也需要中國金融外交的進一步拓展。

  1.促進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程序

  不管是從維護國內經濟穩定還是從爭取金融話語權來考量,今後必須弱化美元對中國經濟的不利影響。2015年底,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釋出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該指數參考13種外匯交易幣種及權重,引導市場觀察人民幣匯率時不僅參考美元,也要關注一籃子貨幣。人民幣加入SDR使其在國際化道路上邁出了一大步,這也對中央銀行的調控手段和力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進一步提高市場監管透明度,健全風險防範機制,暢通訊息披露渠道。只有高度發達、開放的金融體系,才能在全球範圍內,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資產轉移、資金流動等服務,為本國貨幣的國際化創造更有力的條件。

  2.充分設計並利用好亞投行等金融機構平臺,提高國際金融話語影響力

  亞投行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由中國掌控的國際性金融機構,亞投行成功設立後,還要面對諸多挑戰,包括機構內部的治理和外部的競爭,現有的亞投行創始國中,一些國家面臨著信用等級差、政局不穩定、經濟問題多等諸多困難,投資風險較大。應充分利用好中國在機構中的主導角色,與其他國際金融機構形成合作、競爭、制約的關係,以此將大大穩定世界的金融秩序,減少相關金融危機的發生。儘快構建大宗商品交易的期貨市場和離岸金融市場,奪取市場定價權。

  3.擴大本國信用評級機構的國際影響,力爭國際金融話語權

  信用評級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金融中介服務,它對於信用資源配置具有導向性,具有風險揭示、市場定價、防範信用風險功能,信用評級機構作為資本市場“看門人”,在解決資本市場資訊不對稱、保護投資者利益和防範金融風險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國自身發展亟需一個安全的國際信用環境,通過國際評級實踐活動,向世界提供更客觀真實的評級資訊,推動建立一個超主權利益的國際信用評級體系是中國評級機構參與國際評級的最主要目標。中國信用評級機構面對國際信用評級的寡頭壟斷,要勇於發聲,從巨集觀政策層面儘快出臺措施,扶持和推動本國自主信用評級體系的做大做強。

  4.開展全方位金融外交,廣泛爭取國際社會的理解和支援,在國際金融舞臺上要積極有為

  國際金融秩序和規則制定的主導權已成為大國之間合作與競爭的焦點。在日趨複雜的國際背景下,“以我為主”“另起爐灶”的金融外交成為我國的大國金融戰略之一。在原有的金融格局短時間難以打破或重建的情況下,我國的大國金融外交取得重大突破,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達成應急儲備安排協議、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籌備的啟動,這是中國金融外交戰略的勝利。就亞投行成立的外溢性而言,其影響已超出了區域性投資銀行的範疇,有望對全球金融秩序產生積極影響。當前要把握契機,利用各種平臺,讓全世界聽到中國的聲音,看到中國的發展,瞭解中國的誠意,共創世界的未來。

  參考文獻:

  [1]王曉秋.後危機時期提升我國國際金融話語權對策研[J].改革與戰略,2012***3***.

  [2]曉睿.強化中國國際金融話語權的力度與厚度[J].上海企業,2014***2***.

  篇二

  《 中國對國際金融格局調整對策 》

  摘要:

  隨著近幾年中國貿易經濟的不斷攀升,其規模已經躍居世界前列。而在當今世界經濟多元化的發展模式下,世界各國乃至全球範圍內的金融危機頻發,從美國次貸危機開始,全球金融危機、全球經濟危機,以及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接連不斷地發生,已經明顯反映出當今全球金融格局的混亂。就目前的國際金融格局先做出簡要的分析,再就中國對此的調整政策進行探討。

  關鍵詞:

  中國對策;國際金融;金融格局;經濟全球化;金融危機

  1世界經濟格局和全球治理的變化

  1.1背景分析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由發展中國家金融危機接連不斷地爆發開始,直到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表明了金融危機已經從發展中國家及落後地區蔓延至發達國家及聯盟。而二戰後的美國,由於其經濟實力的不斷壯大,奠定了自己世界金融霸主的位置。然而隨著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其在國際上的金融實力逐漸下降,但仍不改美國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地位。歐洲方面,由於其社會福利政策及各項軍費的高成本開支,久而久之造成了因負債而引發的經濟受創。日本在二戰後的崛起,各類進出口為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但由於國際金融危機的不斷爆發,以及其經濟泡沫的破裂,日本各項出口行業面臨巨大的萎縮,其後日本經濟長期負增長的發展模式給日本經濟帶來不斷地衝擊,造成了至今仍未完全恢復的災難。與發達國家及聯盟相反的發展中國家,他們在持續的金融危機中受創較小,且呈現出一種不斷攀升的趨勢,在由金融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格局的調整下,各個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其經濟實力規模的擴大,使其在全球金融市場的地位逐漸上升。

  1.2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由於世界經濟化的發展趨勢,發展中國家在面臨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下,難以做到不受其影響。但介於其金融體系未全面開放,使其受到的金融衝擊較小,且在全球發達國家大範圍受創的情況下,新興經濟呈現逐漸崛起的趨勢,特別是以巴西、俄羅斯、印度及中國組成的“金磚四國”,迅速壯大起來,也就加大了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根據英國《銀行家》書刊2011年釋出的世界銀行品牌500強報告,金磚國家銀行品牌均有所提升,其中中國工商銀行品牌排名全球第八,中國建設銀行也躋身前十名。同時,巴西布拉德斯科銀行***BancoBradesco***品牌排名第六,巴西第二大銀行伊塔銀行也從第25位躍居至第11位。由表1所示:金磚四國在IMF和世界投票權中的佔比,也相應得到了提升。金磚四國在國際金融中的地位不斷攀升,其經濟實力不斷壯大,由表1可見,其GDP在世界各國間的排名也逐漸上升,向發達國家靠攏,對其在國際地位上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在金磚四國的崛起過程中,不但在國際金融市場中的話語權得到了提升,隨著其不斷壯大,經濟實力也在不斷地攀升中。由於在次貸危機爆發後,全球對美元的信心開始不斷下降,美元的國際地位受到了動搖,因此,各種貨幣在全球儲備貨幣中佔比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也是國際金融格局調整變化中的一項重要指標見圖1。

  2中國對國際金融格局調整對策分析

  2.1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如今的中國已經迅速崛起,其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在世界上已排名前列,其對世界的經濟影響力也逐漸擴大,是全球經濟的主要部分之一。因此,在我國的金融政策上,應大力推進對外政策,實現國際金融貿易政策的踐行,以此來擴大其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影響力。同時,也促進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實現雙向發展。

  2.2強化創新意識在全球經濟化發展的背景下,國內外的競爭壓力日益倍增,要想在其強大的競爭壓力下生存發展,必須強化企業的創新意識。只有將中國製造轉變成中國設計,才能使中國發展邁向新一步臺階。強化創新意識,不僅僅是技術的創新,也是思維的創新、管理理念和營銷方式的創新,只有跟上時代潮流的步伐,才能做到在壓力中生存,競爭中發展。

  2.3整合金融體系,穩定金融發展中國近幾年的迅速壯大,是其對外政策和經濟、國力水平提高的表現,面對動盪的全球經濟格局,應當首先調整好金融政策,吸取發達國家經濟危機的教訓,穩中求勝,加強中國經濟的建設。

  3結語

  全球範圍內的經濟金融危機的頻發,明顯反映了現如今的世界金融結構的諸多短處,在較為混亂的國際金融格局下,中國應儘快制定出國內外的經濟調整的方針政策,對經濟危機作出防範,並藉此在國際金融地位上迅速提升,擴大經濟金融規模,抓緊機會,奠定大國地位。

  參考文獻:

  [1]王宇,郭新強,幹春暉.關於金融集聚與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理論研究———基於動態隨機一般均衡系統和訊息衝擊的視角[J].經濟學***季刊***,2015***1***:331-350.

  [2]金洪飛,李向陽,林心怡.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外商直接投資的影響———基於面板資料的經驗分析[J].國際金融研究,2012***10***:55-67.

有關推薦:

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海嘯
矽酸鹽水泥與鋁酸鹽水泥的對比研究
相關知識
國際金融相關論文
有關國際金融研究論文
淺談郵政金融相關論文
供應鏈金融相關論文範文
國際金融危機論文
國際金融風險論文範文
國際金融風險論文範文
利率市場化對中國的影響相關論文
英國教育的相關論文
國際金融市場的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