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投資學研究論文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趨勢,其前沿與核心內容是金融全球化,而金融全球化運作的主要平臺就是國際金融中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國際金融組織知識合作的啟示 》
摘要:
近年來,以發展經驗和知識分享為主要內容的知識合作在國際發展援助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多管齊下、深入開展國際多邊知識合作,逐步完善合作模式,努力提升援助有效性。國際金融組織和中國的合作也從資金合作為主向資金與知識合作並重轉變。本文擬在分析總結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知識合作模式和經驗基礎上,對更好開展農業知識合作、對外推廣中國農業發展經驗提出建議。
關鍵詞:
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知識合作;經驗;啟示
國際發展援助的目的是幫助發展中國家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一方面它對受援國的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於援助國擴大自身產品和服務出口,實際上是一種互利互惠的國際合作方式。
知識合作是國際發展援助的一項重要內容,雖然目前國際上還沒有關於知識合作的統一定義,但筆者認為,知識合作是一個相對於資金合作的概念,資金合作關注援助資金數量、以具體的專案為資金投放的載體、以實體化成果作為合作成敗的衡量標準,更為關注經濟增長;知識合作則聚焦創造、傳播、共享和應用發展知識、發展模式和發展經驗,瞄準受援國社會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
世界銀行***簡稱世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簡稱亞行***是在亞洲開展國際發展援助的最主要國際金融組織,業已成為發展資源從發達國家向亞洲發展中國家轉移的重要國際渠道。近年來,世行和亞行都努力成為全球發展的“知識銀行”,將成功的國際發展知識、模式和經驗分享給受援國,推動受援國理念更新以及體制機制創新,並通過能力建設幫助發展專案的順利實施,以更有效地幫助受援國實現社會、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世行和亞行推動知識合作積累了成功經驗,可為中國對外交流分享中國農業發展經驗,講好“中國故事”提供很好的借鑑。
1從“知識銀行”到“交付科學”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世行和亞行自建立以來就成為主要的國際金融組織,一直致力於開展傳統型的國際發展援助。他們在長期實踐中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發展模式和經驗,並逐漸認識到這些發展知識已經成為進一步推動全球發展的重要工具,價值會超過其擁有的有形金融資源的價值,所以不能將這些知識和經驗僅只作為實現總體援助戰略的支援工具,而應通過專案實踐形成新的發展知識,並通過有效方式進行發展知識的傳播、交流和分享,從而實現全過程知識合作,最終達到改進援助專案執行質量和成效、加強知識分享、提升受援國知識收集和運用能力的目的。
世行現任行長金墉進一步提出了建立共享繁榮的“交付科學”理念,瞄準如何更好向貧困人群提供知識,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更為有效地實現減貧和發展。這進一步明確了下階段加強知識合作的方向,即世行和亞行已擁有大量的資料資訊、較強的分析能力和豐富的實地工作經驗,今後需要更好地吸收來自世界各地、經實踐驗證的解決方案,並將這些方案付諸新的實踐。
2世行和亞行知識合作的主要形式
世行和亞行在全球數十年的實踐中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知識合作,可以歸納為分析和諮詢服務、技術援助、貸款專案和能力建設等4種形式,這些合作形式常常交叉採用而且與資金合作同時進行,兩者互為依託、相互促進。
2.1分析和諮詢服務分析研究和資訊服務是世行和亞行開展知識合作的重要方式,是實現其減貧目標的有效手段。世行和亞行以專題報告的形式對受援國巨集觀經濟或特定部門/領域開展分析和評估,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世行和亞行一般直接組織力量或與受援國部門合作開展此類研究,研究成果對受援國發展戰略、部門政策以及世行和亞行援助戰略的制定都將產生重要影響。分析和諮詢服務也是知識分享的過程。
世行和亞行既能根據自身豐富的發展知識為受援國提供發展政策建議,又能收集受援國的一手資料,從而更加深入地分析研究發展中國家面臨的現實問題和挑戰,這些資訊有助於世行和亞行為全球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加有效的援助。近年來,中國政府主動藉助世行和亞行資源,共同開展了多項重大且著眼長遠的發展戰略研究。
如中國財政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世行聯合組織專門研究,先後推出了《2030年的中國:建設現代、和諧、有創造力的高收入社會》《中國:推進高效、包容、可持續的城鎮化》等研究報告,在金融、環境、土地流轉和戶籍制度等迫切需要改革的領域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議。
2.2技術援助技術援助是指發展中國家利用世行和亞行無償贈款或低息貸款引進國際智力資源,分析解決發展中的實際問題,是世行和亞行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發展能力、完善發展制度的重要措施,一些技術援助的成果還會用於規劃新的貸款專案。落實援助資金是順利開展技術援助的前提和基礎,世行和亞行接受各國政府和機構的捐贈,建立信託基金,資助中國開展了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防止土地退化、碳金融、抗擊艾滋病等領域的發展專案。
全球環境基金是最主要的國際無償資金提供方,世行是管理全球環境基金在中國專案最多的國際金融組織,亞行位列第三,分別佔全球環境基金在中國專案總數的41%和10%。2005年以來,中國政府已累計向亞行捐款4000萬美元設立中國基金,實施援助專案,支援區域貿易投資便利化、跨境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政策對話、知識交流和能力建設。中國政府於2015年7月與世行簽署協議設立一筆5000萬美元的信託基金,為全球和地區層面的知識開發和人力資源合作提供資助。
2.3貸款專案世行和亞行貸款專案不但具有資金支援功能,還發揮著引進和交流發展知識的功效,通過專案示範推動引入的國際新技術和管理方法在國內應用,從而推動相關政策改革,增加專案附加值。過去30年,通過實施世行和亞行貸款專案,中國很多行業和部門引進了國際先進經驗和管理模式,如競爭性招投標、環境影響評估、社會評價、專案成本效益分析、提款報賬制等推動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世行還設計了專門的發展政策貸款,不與具體的投資專案相聯絡,更加突出對政策引導,直接幫助其成員制定政策和開展機構改革,提高獲得和利用發展知識的能力,以實現特定的發展目標。發展政策貸款最初主要針對借款國巨集觀經濟政策改革,目前已將重點轉移到結構調整、金融部門改革、社會政策改革和改善公共部門資源管理等方面。
2.4能力建設20世紀90年代以後,世行和亞行更為重視能力建設,視其為取得發展成效的關鍵,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能力建設活動,包括專案業務培訓、世行/亞行學院培訓、實習機會、考察和交流等,努力提升廣大發展中國家政府國家事務巨集觀管理能力,以持續實施發展規劃,更好地促進經濟增長。
3世行和亞行推動知識合作的主要做法和經驗
世行和亞行等國際金融組織圍繞明確的發展目標,整合內外部力量,構建資訊交流平臺和溝通機制,推動建設“知識銀行”,積累了豐富經驗。
***1***以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為知識合作主要目標,遵循長期合作戰略,尊重受援國發展意願。世行和亞行都將支援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作為知識合作的總體目標,聚焦減貧,努力通過全球合作來促進和實現發展,並以此為導向制定知識合作規劃,爭取資源,設計活動,著重落實“自主性”“聯絡”“協調”“成果導向”和“相互問責”等5項原則,努力提高援助的有效性。
世行和亞行特別注意根據合作戰略開展知識合作,會制定專題戰略及部門戰略,指導其在某一具體部門或某一發展領域的工作,制定國別援助戰略,確保能夠最有效地瞄準該國實現減貧和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領域;知識合作重點領域和具體題目必須符合上述戰略的設計。
世行和亞行還注意尊重受援國政府意願,以滿足受援國實際需求為導向,著重分析研究受援國發展中面臨的問題,根據受援國發展戰略確定合作優先領域,強調國家自主權、參與程序、夥伴關係和結果。如2012年亞行執行董事會討論通過的《中國國別夥伴戰略***2011—2015***》***CPS***是指導中國與亞行5年合作的重要檔案。
依據中國“十二五”規劃的目標任務和重點領域以及亞行《長期戰略框架***2008—2020年***》,CPS確定包容性增長、環境可持續發展和區域合作一體化為未來5年亞行對中國合作的3大支柱,並將自然資源和農業、能源、交通和城市發展作為4個重點支援領域。
CPS實施近4年多來取得了良好成效。
***2***充分發揮自身能力,推動知識產品創造和積累。世行和亞行構建知識銀行的基礎是具有優秀的資訊收集、整理、分析和使用能力。一方面,世行和亞行擁有高水平的專家團隊以及較為成熟的工作機制,輔之以充足的研究經費和豐富的資料資訊,有效提升了知識創造和積累能力。另一方面,世行和亞行作為重要的國際金融組織,分支機構遍及全球/亞洲,如世行在世界120多個國家設有辦事處,能夠及時收集一手發展資料,經過專家團隊的整理分析,進一步加深了他們開展全過程知識合作的能力。世行和亞行都有較為成熟的資源落實機制。技術援助和貸贈款專案中的課題研究,一般需要按照世行和亞行採購程式進行公開招標,選擇外部執行機構負責開展。
***3***注重構建資訊交流平臺和溝通機制,推動知識的共享和傳播。世行和亞行注重培育受援國長期增長能力,從根本上消滅貧困,所以特別關注知識的共享和傳播,注重通過研究報告、資料資料以及知識交流平臺提供全球發展知識,併為全球經濟政策的制定者、科研人員、社會團體活動提供資訊服務。如世行每年釋出《世界發展報告》,聚焦特定關鍵發展問題,研究相關領域正反兩方面經驗,建設性地提出發展與改革政策思路和制度建設意見;還每年投資300萬美元建立了城市化、綠色增長、資訊與通訊技術、創造就業、保障營養、農業及糧食安全等6個領域的公開知識合作平臺。尤為重要的是,世行和亞行都建立了專門部門促進發展知識的學習和共享,世行建立了世行學院,亞行也組建了亞行學院,向成員提供培訓和政策諮詢,幫助他們獲得發展知識與經驗。
***4***借鑑中國經驗開展南南知識合作成為世行和亞行知識合作的新熱點。中國的發展舉世矚目。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產業,農業是中國政治經濟外交的重要載體和渠道,是優質的外交資源,也是國際發展援助的重要舞臺。很多發展中國家迫切希望藉助世行和亞行平臺分享中國農業發展知識、經驗和模式。世行和亞行也已將中國作為發展知識、經驗和模式的主要來源,高度重視和中國政府開展全球農業知識合作,以“亞行—中國區域知識共享中心”和“世行—中國發展實踐知識中心”為平臺,系統梳理中國農業發展的經驗和模式,推動國內交流,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並向國際社會推廣。
4啟示
知識合作對促進國際發展發揮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對一國提升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實現其核心利益有很大幫助。世行和亞行開展知識合作取得了豐富成果,積累了成功經驗,也為中國利用世行和亞行,乃至其他國際組織平臺交流和分享中國農業發展經驗,推動農業“走出去”帶來了4點啟示:***1***圍繞授人以漁分享中國農業發展經驗,尊重合作方意願,助力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舉世公認,中國農業的發展經驗得到國際組織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高度重視,學習和分享熱情持續高漲。黨的報告提出,“我們將努力使自身發展更好惠及周邊國家”。
農業發展相關知識與經驗正在成為中國農業對外合作的堅實基礎和有力抓手,藉助世行和亞行等國際金融組織平臺,可以更好地展示負責任大國形象,推動向廣大發展中國家傳播中國農業發展適用技術和經驗,助力全球治理改革,增加中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話語權。曾明確指出,“要切實落實好正確義利觀,做好對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義融利”。
應重視推動中國農業發展經驗和模式“走出去”,始終堅持“需求主導、全面協調、注重實效”的原則,提高農業知識合作的有效性,尊重受援國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發展道路的意願,充分考慮受援國自身的發展戰略和優先事宜,實施中注意根據受援國的發展需要及時調整合作內容和方式;瞄準授人以漁,幫助受援國學會長期生存發展的技能“漁”,加強知識產品轉讓和經驗共享,提升受援國自我發展能力,切實提升農業生產。***2***規劃先行,以聯合研討和能力構建為切入點,循序漸進開展。
知識合作應是研究、調研以及能力建設的有機結合。開展知識分享和傳播首先應組織編制中國國際農業知識合作戰略及規劃,明確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工作重點、合作機制和相關政策支援,在合作模式上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合作目標上做到“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統籌“戰略規劃制定”與“發展合作實踐”。具體路徑上可充分利用世行和亞行平臺推廣中國依靠自力更生解決糧食安全和發展現代農業的成功模式與經驗。在合作初始,可以聯合舉辦研討及合作調研,支援受援國弄清其發展的優劣勢,促進政策創設;逐步深入設計適合的知識合作專案,以專案為載體,根據受援國農業發展重點領域開展技術援助,並通過人才培養不斷增強其發展能力;最後,形成穩固的知識合作機制。
***3***總結梳理、搭建平臺,在發展援助領域提升中國話語權。深入、持續、有效地做好中國農業對外知識合作,在發展援助領域提升中國話語權迫切需要對中國農業發展知識與經驗進行清晰認識和區分,系統梳理後再進行國際轉化,以實現中國農業發展經驗與目標受援國的有效對接。但當前對中國農業發展經驗梳理總結不夠,一些中國農業發展經驗的介紹甚至存在誤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農業知識合作的效果。所以必須依託中央和地方的政府部門和專案單位,做好中國農業發展經驗和模式、品種與技術的梳理,加大知識儲備,形成系統的知識資料庫。
當前,可圍繞國際熱點發展問題,如小農戶生計改善、實現糧食安全等梳理中國經驗,並探索以國際化語言對外介紹。同時,應注重搭建知識交流平臺,通過研究報告發布、資料資料資訊交流和熱點問題研討,實現知識擴散活動常態化。重點是以建成中國農業促進國際發展的知識管理體系為目標,形成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力的農村促進國際發展知識管理及擴散平臺,服務於中國農業發展經驗和模式的對外交流和傳播,併為全球經濟政策的制定者、科研人員、社會團體活動提供資訊服務。當前可重點利用中國捐助國際金融組織資金,推動建設中國農業發展經驗南南合作知識分享平臺。
參考文獻
黃梅波,朱丹丹.2013.知識合作在國際發展援助中的作用[J].國際論壇***2***.
謝世清.2011.中國與世界銀行合作30週年述評[J].巨集觀經濟研究***2***.
鄭曉鬆.2013.不斷探索與國際金融組織合作的新思路[J].中國財政***8***.
篇二
《 國際金融中的電子商務探究 》
【摘要】
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領域的應用,為當今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的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本文通過分析電子商務在國貿與國際金融領域應用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問題的解決措施,為其實現更好的發展進行簡要探究。
【關鍵詞】
國際貿易;國際金融;電子商務
一、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領域電子商務應用現狀
***一***技術發展成熟形式多樣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成功應用,使得世界範圍內的消費者不再受到地域、貨幣形式等傳統因素的限制,可以通過網路在全球範圍內挑選自己喜歡的商品。通過網路實現商品銷售與購買是電子商務對貿易的最大突破,使得傳統生產經營及營銷模式發生了深刻變革。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國際金融全球化聯絡越來越緊密,主要表現為金融產品和金融工具的創新。其中金融與電子商務的融合表現最為明顯。從狹義範圍來看,主要表現為電子金融活動的形式突破傳統限制,越來越多樣化。比如電子貨幣、支付寶、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移動支付等形式多樣的電子支付手段。從廣義角度看,以電子資訊科技為載體與技術支撐,來實現全球範圍資金流動的金融活動。
***二***網路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電子商務依託全球網際網路的發展,實現電子化線上交易。因此,網路資訊傳輸能力及實體經濟中基礎設施建設必須完善。隨著科技帶動生產力提高的效果日益顯現,世界各國都加大了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主要表現為傳送資訊光纜的鋪設、電腦裝置的推廣普及、網路基礎設施建設的日益完善、手機上網及隨時隨地移動互聯等功能的實現。只有網路裝置的完備才能從根本上為跨境的貿易與金融奠定良好的物質裝置支援。
***三***創新發展方式隨著網際網路的大力發展與使用,國際貿易領域依託網際網路進行跨境、跨區域的資訊商品及資源的諮詢、交換、採購、付費、通關等,在結算時無需動用現實貨幣,只需通過虛擬形式及網路賬戶實現資金的劃轉。在這一過程中,所有的交易參與者包括進口方、出口方、海關、商檢、保險、運輸方、金融機構或銀行均實現了利用網際網路進行實時實際操作,創新了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的發展方式。
二、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領域電子商務存在問題
***一***政策及法律法規匱乏作為國際貿易中新興且方興未艾的交易方式,與電子商務相關的貿易法律及規則明顯落後於現實業務的發展速度。同時,電子商務中涉及的合同及法律效力問題,如電子合同、電子簽名、電子商務認證及留痕、網上智慧財產權、電子商務業務維權等一系列問題的法律法規尚未全面出臺。電子金融法律制度對國際金融的發展十分重要。電子金融法律制度既是電子金融活動的行為準則與規範,又是國金金融電子化發展進行監管的制度依據。目前,電子金融法律法規不健全,使得電子金融交易不規範,經常會在存貸款、同業拆借、電子資金劃撥、證券交易、金融信託的交易活動中各方主體的違約或因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經濟糾紛,無法通過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解決。
***二***人才匱乏網際網路時代背景下電子商務應用於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領域,其與傳統行業相比,對人才能力的要求更加嚴苛。從事國際貿易及國際金融電子商務應用的人才,至少需要精通計算機知識、經濟知識、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專業知識、法律知識,要至少精通一門外語,瞭解相關行業術語。因此,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中電子商務應用人才缺口比較大,據相關部門統計,未來四年經濟週期內,我國對從事國際貿易及國際金融電子商務方面的人才缺口為400萬左右。
***三***風險隱患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國際貿易業務與國際金融結算,關鍵依託網際網路及網路技術。網路資訊科技雖然實現了海量資訊的儲存,但不可否認的是,網路安全問題一直困擾著各國網路技術的發展。黑客及病毒程式經常入侵網際網路絡,網路安全問題一直是各國防範風險的重點。依託網路進行國際貿易及國際金融結算的業務時刻面臨著風險,一旦遭遇黑客或病毒襲擊,資料資訊會洩露,商業機密及大額資金均存在安全隱患。
三、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領域電子商務未來應用與解決對策
***一***加快法律建立,提供良好法律支援根據電子商務技術在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領域的發展實際,適時制定完備的具有普適性的商務執行操作法則。同時,為解決電子商務合同、電子簽名及電子留痕管理、國際結算等環節存在爭端的問題,要制定細化的問題解決對策,及時制定出臺新的貿易及金融電子商務法規。
***二***加強人才培養,擴充人力資源高等院校要積極承擔起培養電子商務應用於國際貿易及國際金融領域的複合型人才,通過開設相關專業,加強理論知識的培養。同時,從事和具體開展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電子商務的企業或公司要積極培養人才,做好人才培養的梯隊建設,為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人力人才基礎。
***三***建立安全控制中心,保證交易網路安全充分保重網路安全,要積極建立國家級安全控制中心繫統,保證網路資訊、網路交易的安全。積極研發安全保護系統,包括安全剷平的測試與認證、病毒檢測與防治、系統防攻擊、金鑰管理等。
***四***其他方面加強電子商務參與主體間的交流合作。通過共同參與主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實現關鍵技術的快速研發。包括業務主體與金融機構、稅務、海關、外匯等部門和產品行業供應者之間建立外貿專用資訊網、國際結算專用通道等。積極建立電子商務徵信等級平臺。對參與電子商務的貿易主體、結算主體,建立類似於人民銀行的徵信體系,積極建立電子商務徵信等級平臺,通過信用等級來實現對各方參與主體的考察與制約。綜上,電子商務技術的發展,使得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活動突破了傳統商務活動在時空上的限制。電子商務在國貿與國際金融領域的應用,使得業務發展更加靈活。同時,我們也要面對這一主流發展趨勢下存在的問題,只有積極解決好問題才能更加健康、穩定、持久的發展電子商務技術。
參考文獻
[1]李楊.球化及金融全球化[J].巨集觀經濟研究,2010***13***.
[2]覃徵.電子商務與國際貿易[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
有關推薦:
國際投資學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