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嚴三實內涵的理解和認識優秀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01日

  三嚴三實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對於這三嚴三實有怎樣的理解和認識呢?下面小編帶大家瞭解,歡迎大家閱讀。

  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安徽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各級領導幹部都要樹立和發揚好的作風,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這“三嚴三實”的重要論述,語重心長,寓意深刻,既是對領導幹部的諄諄告誡,指明瞭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幹部的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準則,又是對新時期黨的作風建設的新要求,為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進一步指明瞭方向。

  對嚴以修身的理解和認識:大處著眼 小處著手.

  在“三嚴三實”當中將嚴以修身放在了第一位,說明修身是前提、是基礎,說明修身的重要。講:“嚴以修身,就是要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覺遠離低階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可以說修身為做人之本、立世之基。《禮記·大學》中說:“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在修齊治平中,修是前提、是基礎,只有先學會做人才能做事,外王之道需要內聖的品格。正如曾國藩所講:“居官不過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長久之計。”

  一、修身修什麼.

  修身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就是要從大的目標去觀察,從小的地方去動手。所謂從大的目標去觀察,就是要立志高遠,特別是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幹部,更要站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和為人民服務的立場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理想信念,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所謂從小的地方去動手,就是要從生活、工作中的小事做起,從具體的工作做起。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只有量變到一定程度才會發生質變,質變是量積累到一定程度的結果,所以修身只有從每一件小事做起,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才能達到質的飛躍,才能達到修身的目的。

  修身,一是要修德,二是要修智,做到德才兼備。修德,就是修思想、修主觀世界。古人云:“先莫先於修德。”無論是為人,還是處世、立業,修德永遠是第一位的,厚德才能載物。道是德之基,修德的基礎在於建立起對宇宙、對人生的認識與思考。修德包括修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修理想信念,修心正向上、向善、包容、為公,修意城誠實、老實、求實、務實。德是先導,德正才能行正。因此,黨員幹部要陶治身心,涵養德性,修養身性,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水平。修智,就是修做事的本領,特別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領。按照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國家建設格局的要求,需要修相關的知識與能力,特別是與自己工作相關的知識與能力、為人民服務的知識與能力。在國家的建設中,要更加註重能力建設,避免能力恐慌。

  二、修身如何修.

  修身是一種自度,而非教化。修身關鍵在於自修,在於自我的修煉,在於自覺。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修煉。

  慎獨:“慎獨”之說出自《禮記·中庸》:“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是儒家修行的最高境界。慎獨是指人在無人監督獨自活動的情況下,憑著高度自覺,能夠按照道德規範行事,不做有違道德理念和做人原則之事。慎獨是一種情操、是一種自律、是一種坦蕩、是一種自我修煉。曾國藩講到:“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慎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慾之害,需要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苦難的磨練。

  清心:“清心”是佛教用語,指的是清靜的心、不受世俗所沾染的心、充滿愛的菩提心、自由自在沒有煩惱的心、無拘無束不被束縛的心、追求清靜無為的心、不追求名利的心、無慾無求的心。清心就要保持本心、減少慾望。本心就是要心正,就是要向上、向善、包容、為公。要保持本心,必須減少慾望,清心需要寡慾,正如孟子所講:“養心莫善於寡慾。”特別是當今社會充滿著各種誘惑,更需要保持定力、減少慾望,抵擋住誘惑,遠離低階趣味。清心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不斷修正錯誤的思想、觀點、認識等。清心還要避免功利心、計較心,要有滿足心、平常心。

  讀書:書籍是望遠鏡、是明燈,讓我們看得更遠、更清晰。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讀書是通往夢想的一個途徑,讀一本好書,讓我們得以明淨如水、開闊視野、豐富閱歷、益於人生。讀書可以使人更充實、豐富,有知識,使思想得到訓練,境界得到提升。高爾基講:“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人生與追求因讀書而有根據,讀萬卷書才能行萬里路。讀書要讀好書,好書才能讓人行的端、走的正。要研讀馬克思主義哲學,真正讀懂學透,真正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矛盾,在各種思潮中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更好地指導我國各項事業的建設與發展。要研讀專業書籍,掌握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知識與能力,堅持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有針對性地學習掌握做好領導工作、履行崗位職責必備的各種專業知識,努力使自己真正成為行家裡手、內行領導,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人民。

  仁義:仁義屬儒家重要倫理範疇,本意為仁愛與正義,後經發展,仁義成為傳統道德的最高原則,併成為傳統道德的別名,常與道德並稱為仁義道德,與禮、智、信合稱為五常。修身中所講的仁義就是要行仁義之舉,仁義之舉並不是要求做什麼驚天動地之事,而需要從身邊的點滴之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行仁義之舉要慎初、慎微。

  思齊:在《論語·里仁》中孔子講:“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焉。”這是儒家修身養德的座右銘。見賢思齊是說好的榜樣對自己的震撼,驅使自己努力趕上;見不賢而內自省是說壞的榜樣對自己的教益,要學會吸取教訓,不能跟別人墮落下去。在修身中,注意向他人學習,特別是向先進人物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做到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吐故納新”,兼收幷蓄,是一種自我修煉的好方法。

  自覺:自覺是內在自我發現、外在創新的自我解放意識,是自己有所認識而主動去做。修身是一種自我修煉,是發揮內因的作用。能否修煉完全靠自己的自覺,而非他人的強迫。自覺修身不是盲目的,需要在明確修什麼的前提下的自覺。唐太宗關於“三鑑”的論述對整個唐代及後世都產生了巨大影響,“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鑑,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他不斷地反省自己,主動自我修煉,認真傾聽和採納大臣的良諫,以儘量避免自己的過失給國家帶來禍患,才有了唐朝的興旺和繁榮。

  總之,修身是個過程,沒有終點,修身永遠在路上。


三嚴三實

  對嚴以用權的理解和認識:權力的知與行.

  強調:“嚴以用權,就是要堅持用權為民,按規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如何做到嚴以用權,筆者認為要解決好兩個問題,一個是認識的問題,一個是實踐的問題,也就是“知”和“行”的問題。“知”與“行”是相輔相成的,“知”是解決價值取向問題,是指導“行”的;“行”是實踐價值的,是認證“知”的。既以“知”引“行”,又以“行”促“知”,只有二者的有機統一,才能說明嚴以用權得到了真正的貫徹落實。

  一、權力的“知”.

  權力是一種支配公共價值資源份額的資格,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後天賦予的。對權力的知,就是要識道權力是怎麼來的、權力的性質是什麼、權力是如何確定的、權力有什麼作用、權力帶來哪些責任等等。

  一知權力的來源。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人,一切權力來自人民,即權為民所賦。掌權者是受人民群眾的委託掌管權力,是代人民群眾行使權力。

  二知權力的性質。權力是一種支配屬於集體或其他成員價值資源份額的資格,實質是指一個人實際控制資源數量和質量的實力。權力屬於一種公權力,顧名思義公權力姓公,是為人民群眾謀取公共利益的權力,而不是用來謀取私利和謀取特權的權力,即權要為民所用,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

  三知權力的確定。權力是根據管理國家事務的需要,通過制定法律法規確定相關部門和人員的權力,就是說權力是由法律法規明文規定的。不管涉及人財物哪一方面的權力,沒有法律明文規定的都不可為,權力必須依法行使。人民對掌權者的授權還要經過法定的公正的過程和程式,否則就不能監督和約束掌權者群體,掌權人在行使權力時就難免濫用權力,授權就會被虛置,最後出現權力所有者反被權力奴役的情況。

  四知權力的作用。權力的本質就是主體以威脅或懲罰的方式強制影響和制約自己或其他主體價值和資源的能力。可以說權力是把雙刃劍,是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用好了可以造福百姓、造福一方,用不好就是自傷之劍,甚至是自刎之劍。權力的行使,就像火車沿軌道行使一樣,不能脫軌,否則將釀成禍端。

  五知權力的責任。指出:“權力的行使與責任的擔當緊密相聯,有權必有責。”敢於掌權就應敢於擔責,有什麼權力就相應承擔什麼責任。不管涉及人財物哪方面的權力,責任都是為人民服務,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為民解困、為民釋憂。掌權者必須要有責任感、有擔當精神,不能只掌權而不盡責。

  二、權力的“行.”

  對權力有了正確的認知只是嚴於用權的前提與基礎,更重要的是在實踐中的正確行權,真正把權力用在為人民謀利益上來。

  一行正確看待權力。就是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所謂權力觀,是指人們對權力的總的看法,包括對權力的來源、掌握權力的目的、行使權力的方式、為誰掌權、為誰服務等問題的認識和態度。在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政黨,對權力觀有著不同的認識。強調:“馬克思主義權力觀概括起來是兩句話: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這就要求我們樹立“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的馬克思主義權力觀。現在,有一部分領導幹部忘記了自己的權力來自於人民,忘記了曾經承諾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為權力天然地屬於自己,或者是上級給予自己的,從而在權力的行使過程中,出現種種濫用權力行為,只對上負責,而不對人民群眾負責,導致黨和政府的威信在人民群眾中受損,削弱了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正如十六屆四中全會所警告的,“黨的執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

  二行規範使用權力。強調:“領導幹部不論在什麼崗位,都只有為人民服務的義務,都要把人民群眾利益放在行使權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眾滿意作為行使權力的根本標準,做到公道用人、公正處事”。按照這一要求,規範使用權力應該一要將人民群眾利益作為行使權力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二要將人民群眾是否滿意作為行使權力的根本標準;三要按照法律法規對權力的規定行使,包括權力的實體內容,也包括行使權力的程式,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四要權力的行使需取得合法的結果。

  三行高效執行權力。權力是用來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掌權人僅僅不違法用權是不夠的,還必須盡到與權力相匹配的責任。這就要求掌權人積極作為、有效作為,真正做到用權力為人民群眾謀利益。黨的報告指出,“要確保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因此要科學劃分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把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的行使通過法律和規章確定下來,確保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各種權力。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各種權力執行規範、有序,使決策更加科學、執行更加高效、監督更加有力。以權謀私、搞特權是腐敗,掌握權力不為人民群眾謀利益就是不作為,不作為就是在損害人民群眾的利益,也是腐敗。

  四行嚴格約束權力。講:“領導幹部工作上要大膽,用權上則要謹慎,常懷敬畏之心、戒懼之意,自覺接受紀律和法律的約束”。

  英國曆史學家阿克頓說過:“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權力要在監督下執行,權力失去監督就會產生腐敗。掌權者必須要有按制度辦事、依法辦事、自覺接受監督的意識,將權力公開,使權力在陽光下執行、在監督下執行。同時,掌權者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權、不謀私利,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牢籠內。黨和政府的權力執行還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並且利用執政地位,在全社會維護並確保憲法法律的絕對權威,使法治觀念深入人心。

  五行提高使用權力的能力。不同的掌權人行使權力的效果差別很大,根本原因在於掌權者自身素質的不同。所以為了更好地行使權力,掌權者應加強修養,提高使用權力的能力。一要加強理論學習,樹立馬克思主義的權力觀;二要加強黨性修養,做到行權為民,不搞特權,不謀私利;三要加強能力建設,提高使用權力的能力。

  總之,嚴於用權,要做到“知”、“行”合一, 既以“知”引“行”,又以“行”促“知”,最終實現提出的“樹立正確的權力觀,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的要求。

  對嚴以律己的理解和認識:固本培元 謹言慎行

  強調:“嚴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勤於自省,遵守黨紀國法,做到為政清廉”。律己是一種自律,就是自己要管好自己。嚴以律己根本在於正確的思想認識,基礎在於自身的道德修養,修行在於平時的言行。

  嚴以律己,首先要解決思想認識問題,只有思想認識提高了,才能有意識律己,才能自覺律己,只有正確的思想認識才能有正確的律己行為,思想認識是律己的根本。在提高思想認識上,一方面要認識到嚴以律己,是立世之本、執政之基。只有做到嚴以律己,才能將執政的制度要求上升到價值要求,要熟知黨紀條規的各項規定,熟知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並將這些外在規則要求內化為內在的價值追求,這樣才能引導律己的言行;另一方面要認識到放縱自己,就會迷失方向,失去敬畏之心,視規則而不顧,就會胡作非為,甚至走向犯罪的深淵。嚴以律己要用敬畏之心,對信仰的敬畏、對黨紀國法的敬畏、對人民群眾的敬畏、對組織的敬畏。始終牢記“頭上三尺有神明”,這樣才能約束自己的言行。

  馬克思說:“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德是自律,是律己的基礎、律己的元。所以在嚴以律己中要注重道德素質的培養,提高自己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操、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為、道德習慣。在道德素質培養中,要注重健康人格的培養。人格是一種自我意識和自我控制能力。只有在健康向上的人格的基礎上,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健康的道德人格體現了自律意識和自律精神,如果缺乏自律的意識與精神,任何外在的道德規範不能內化為人的道德認識與道德信念。人格是評價人們道德行為的尺度。“完美的人格是一定社會或階級的人們道德品質修養的最高境界和要求。”[於立新,《人格與道德、修養》,《資訊導刊》,2004年第四期]在道德素質培養中,還要注重心理健康的培養。美國德育專家指出:“人的思想乃至行為所出現的許多問題,是由於心理出現了障礙,是一種心理不健康甚至發生疾病的表現。”[鄧壽群,《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結合點》]“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各種心理機能的協調和完善,以及以最佳組合發揮作用;它是一種持續的心理狀態。”[胡鵬強,《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全民道德素質》,論文天下網]健康心理有助於克服人的消極心理狀態,促進人際交往,增進社會的和諧。健康心理還有助於解決心理失衡的問題,增強心理承受能力。

  嚴以律己要謹言慎行。《禮記·緇衣》寫道:“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之行,故言必慮其所終,而行必稽其所蔽,則民謹於言而慎於行”,謹言慎行就是指言語行動小心謹慎。特別是作為領導幹部,要意識到自己的言行的影響力,認識到領導幹部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黨和政府的形象,一定要做到言行一致。謹言慎行體現在學習、工作、生活等各個方面。

  學習上要勤學善思。學與思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掌握科學的方法論,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認識和分析問題,把握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做到明辨是非,懂得事理,不人云亦云。要學習現代經濟、政治、科技、法律、文化、歷史、社會建設與管理等科學文化知識,用最新的和前沿的知識去了解和分析世界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的發展變化,才能把握世界的未來走向,做到遇事不糊塗,保持戰略定力,不妄自菲薄。能夠做到勤學善思,就能夠做到臨言而擇,避免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工作上要三思而後行。世上的事情並不都是好事情,有些事情做好了就是好事,做不好就是壞事;有些事情本身就是壞事,所以做事要先想後果,要保持理智,不可感情用事。遇事一定要臨行而思,思事情是好是壞、思事情可做不可做、思如何做才是好事。必須做的事情,要盡最大努力趨利避害。

  生活上耐得住寂寞。現今社會上,各種誘惑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要想抵擋住這些誘惑,首先要清心寡慾,耐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其次要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慾之害,經得起考驗。生活上要做到耐得住寂寞,需要能夠做到慎獨、慎初、慎微。

  謹言慎行並不是畏首畏尾、消極處事,不敢擔當。而是為了把話說對、把事情做對、把事情做得更好,不傷害他人、不傷天害理,是為了更好地擔當。

  嚴以律己還要做到經常照鏡子,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每天都要反省自己,看頭腦是否清楚、看認識是否模糊、看心理是否健康、看情趣是否高雅、看言是否未擇、看行是否未思,及時總結自己的思想與言行,拾遺補缺,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永葆共產黨人的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對謀事要實的理解和認識.:把握規律 瞭解實際 科學決策

  強調:“謀事要實,就是要從實際出發謀劃事業和工作,使點子、政策、方案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律、符合科學精神,不好高騖遠,不脫離實際”。謀事是幹事創業的前提,只有謀事實了才會有幹事的實、創業的實。謀事要實需要解決好前提、把握好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好標準三個方面的問題。

  謀事要實要解決好前提。一是加強學習,認識規律。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只有掌握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發現規律、認識規律,所以我們首先要學好馬克思主義哲學。實踐在發展、知識在更新,人的認識也應該隨之發展。因此,我們需要加強現代科學知識的學習,使知識儲備先於客觀實際。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也永無止境,需要我們隨著實踐的發展不斷地解放思想、認識真理、創新理論。二是深入調研,瞭解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的根本立足點。毛澤東講:“按照實際情況決定工作方針,這是一切共產黨員所必須牢牢記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08頁。]我們要了解的實際與客觀存在是不同的,客觀存在只是一種物質現象,而實際既包括物質現象,也包括精神現象。瞭解實際需要透過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瞭解事物的內容、把握事物的全域性、主流、必然和事物的趨勢。要了解實際需要提升自己的主體能動性,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去分析和認識實際,做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我們進行決策、制定方案和規劃等,絕不是靠拍腦袋拍出來的,而是需要通過深入實踐、調查研究來形成的。結合實際,最主要的是結合實際的特殊性,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世界觀和思想路線的具體體現。瞭解實際除了找事物的發展規律外,還應瞭解群眾的需求。只有既找到事物發展規律,又瞭解了群眾需求,才是真正的瞭解了實際。三是提高能力,科學決策。只有觀念更新了,理念正確了,才會有正確的決策、正確的方法,才能更好地推進實踐。做出科學決策需要很多種能力,按照事物是普遍聯絡的、是發展的哲學觀點,筆者認為,科學決策更需要提高系統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並將系統思維與創新思維統一起來形成戰略思維,才能做出科學的決策。總之,“只有從客觀規律和人的需要兩種‘事實’出發,才可能全面地發現社會發展的規律,真正做到實事求是。”[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馬克思主義哲學十講黨員幹部讀本》,學習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13年12月第一版,第10頁。]用戰略思維謀事,才能真正做到科學決策。

  謀事要實要把握好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立場,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同上,第13頁]人本觀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核心內容,以人為本的理念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人本觀的最高形態。以人為本的思想是一種執政理念,說明了為誰執政和怎樣執政的問題,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人為本的思想是一種衡量標準,我們任何工作的得與失都要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標準,看是否維護了大多數人的根本利益,是否提高了人民生活,是否促進了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以人為本的思想是一種價值取向,確立人民群眾在社會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尊重人的存在價值、需求價值和發展價值,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促進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為本的思想是一種思維方式,在具體的實踐中,在分析、研究和解決任何問題時,都要從人的角度出發,關注人的生存與發展,把物的尺度與人的尺度結合起來。謀事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將謀事要實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人民的利益上、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上。

  謀事要實要堅持標準。謀事是否實,需要到實踐中檢驗。一看是否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它要求在謀劃全面深化改革大局、共商改革發展大計時要實實在在,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投入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去,志存高遠,心繫全域性,務實求真,敢為人先,在工作中堅持知行合一,避免取小義而失大道。二看是否滿足人民的利益需求。要懂得廣大人民群眾需要什麼、期盼什麼,把群眾的訴求當做謀事的核心內容,把群眾的所盼當做謀事的要義關鍵,思民之所想,想民之所需,急民之所憂,解民之所困。要善於把謀實事、謀好事辦到群眾的心坎上、體現到群眾的笑臉上以及群眾幸福指數的提高上。三看是否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要把遵循事物的客觀規律作為基本前提,把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作為前進動力,把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最終目標,秉承科學精神,全面協調,統籌兼顧,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才能謀實事、辦好事。要堅決杜絕那種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拍屁股走人的錯誤行為,更要堅決制止只為政績工程、面子工程而既不符合實際又不符合客觀規律的錯誤做法。

  對創業要實的理解和認識:做對事 真幹事 幹成事

  強調:“創業要實,就是要腳踏實地、真抓實幹,敢於擔當責任,勇於直面矛盾,善於解決問題,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創業”一詞源於企業範疇,是指發起、維持和發展以利潤為導向的企業的有目的性的行為。將創業一詞用於對各級領導幹部的要求,應指創人民的事業、國家的事業和黨的事業。這一創業應以人民的利益、國家的利益和黨的利益為導向,腳踏實地、真抓實幹,做好各項工作。

  創業要實首先要幹對事。同志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所以我們做的事要有利於人民的幸福安康、有利於國家的繁榮富強、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方向不對是創業最大的不實。因此各級領導幹部幹事創業,不僅要幹當下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好事實事,解決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又要多幹利長遠、打基礎、增後勁的實事,把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態效益等放在重要位置;既要看“顯績”,又要看“潛績”。如果一味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熱衷於“形象工程”、“政績工程”、“面子工程”,只關注區域性利益,不顧及全域性得失,這樣的業績,縱然得一時美名,也難逃一世罵名。

  創業要實其次要真幹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領導幹部真幹事就要樹立科學的創業觀,堅持實踐觀點、群眾觀點和歷史觀點,把近期目標與最高理想結合起來,通過紮實勤奮的工作,為黨和人民作出突出貢獻、建立突出政績,這才是奮發有為的領導幹部的應有追求。如果只食俸祿,不理政事;只坐位子,不擔責任,就永遠不可能為黨為人民建功立業。例如湖南衡陽原市委書記童名謙,明哲保身、絕不多事,無論是對湘西氾濫成災的民間集資,還是對邵陽的官場亂象,作為主政者的童名謙,都選擇了迴避甚至放縱。雖守住“為人之德”,卻喪失“為官之德”,這是“童名謙式悲劇”的最大教訓。如果不堅持科學發展,即使一時搞得轟轟烈烈,最終也幹不出黨和人民需要的事業來。真正給人民帶來實惠的創業工程,需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需要一任接著一任持續不斷地奮鬥,腳踏實地、敢於擔當,任何急功近利、短期行為,都不是真正的創業。

  創業要實還要幹成事。肩負一方發展重任,僅僅有幹事的激情和願望遠遠不夠,還要有幹事的能力和魄力。改革攻堅期,必然會遇到思想觀念的障礙和利益固化的藩籬。作為改革事業的引領者,廣大領導幹部必須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秉持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不逃避、不迴避,以積極主動的心態、奮發爭先的熱情去勤奮工作,把實幹精神與科學態度緊密結合起來,敢於承擔責任,勇於直面矛盾。對於一些難啃的“硬骨頭”,一定要有迎難而上不退縮、咬定青山不放鬆、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大無畏勇氣,化挑戰為機遇,變困難為利好,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來。否則只能處於“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尷尬狀態,甚至淪為“空談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對做人要實的理解和認識:心術正 態度誠 行為真

  強調:“做人要實,就是要對黨、對組織、對人民、對同志忠誠老實,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幹老實事,襟懷坦白,公道正派。”做人要實,就要心術正、態度誠、行為真。

  做人要實首先指心術要正。這是做人要實的基礎。心術即心眼、思維方向。正,即正道、正派,符合道德行為價值觀等標準。心術正就要襟懷坦白、公道正派,而不是居心叵測、為了私利不擇手段。人生有“三碗麵”不好吃,一是撐的門面,二是擺的場面,三是給的情面,但往往不少人熱衷去吃。這“三碗麵”背後其實都是虛偽、缺乏真實做人的表現。欺騙虛偽要不得,別有用心要不得,更不能為了一己私利耍聰明、玩陰謀,甚至不擇手段、居心叵測。心術正要求我們說話辦事不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心裡想的和實際做的不一樣;工作生活不結“小圈子”,不打“小算盤”,不耍“小聰明”,不搞“小動作”;履行職責不踏紀律紅線、不越道德底線、不破人格防線。

  做人要實其次指態度要誠。這是做人要實的前提。誠是一個形聲字,從言、從成,意謂對待人們要真心實在、誠實講信用,對黨、對組織、對人民忠誠,對同事坦誠,對下屬真誠。“火不空心不旺,人無忠心不興”,要常修為政之德,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宗旨意識,強化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對黨的使命忠誠,對人民的利益負責,以紮紮實實的工作成效兌現對人民的承諾,做一個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僕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力,對得起黨、讓組織放心、讓人民愛戴的黨員幹部。要對同事坦誠,對下屬真誠,就是言行一致、表裡如一,清清白白做事、坦坦蕩蕩做人,對同事、對下屬、對朋友付出真心、真情,對同事、對下屬、對朋友坦蕩無私,敢言慎言、敢為慎為,敢於批評“歪風邪氣”,也敢於接受“逆耳忠言”,才能贏得他們的理解、關心和支援,才能獲得事業上進步的不竭動力。

  做人要實還要求行為要真。這是做人要實的關鍵,要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幹老實事。老實人不是庸人,必須是能幹事、會幹事,並且可以幹成事的人。要始終堅持把誠實務實作為個人立身處世的基本準則,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做一個善於團結同志、懂得工作方法的老實人,做一個工作能力過硬、敢闖敢幹的老實人,做一個作風正派、勤勉敬業的老實人。當前,各領域全方位深化改革特別需要這樣的人,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幹事、兢兢業業工作,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堅強保障。實踐證明,黨的事業是老老實實闖出來的,為人民服務也是老老實實奉獻出來的,老實人永遠“唱主角”,老實人永遠“吃得開”,老實人永遠經得起實踐、時間和人民檢驗。因此,領導幹部尤其是一把手要帶好頭,教育引導幹部做人要實、行為要真,尊敬老實人、使用老實人,不能讓老實人吃虧,在全黨全社會營造當老實人、講老實話、做老實事的良好氛圍。

 

黨員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發言稿
黨員幹部三嚴三實對照檢查材料
相關知識
三嚴三實內涵的理解和認識優秀範文
三嚴三實內涵的理解和認識材料範文
三嚴三實作風建設內涵的理解和認識材料
黨員幹部三嚴三實的內涵的理解和認識材料
三嚴三實的內涵的理解和認識材料
關於我的理想演講稿優秀範文
我的理想演講稿優秀範文
不嚴不實具體問題表現形式優秀範文
對成功的理解和認識
對全面依法治國的理解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