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端午節的演講稿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傳統節日以習俗的形式保護著民族文化的內涵,它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也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我們作為中國人的特色。以下是,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我深深期盼著的節日到了!

  說到端午節,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一個故事吧:我國古代有一位愛國詩人叫屈原,他因為國家淪陷,而又不肯向敵人屈服,最後投淚羅江了。後人為了紀念他,選擇包粽子。

  這天,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瀰漫著清新的粽子香。奶奶早早泡好粽葉,備好糯米、餡料,準備包粽子。

  不一會兒,社群的阿婆們都糾集在奶奶家門口,原來她們是過來一起包粽子的。很快,這些粽子就變魔術似的被包好了,奶奶還特地為我包了一個造形特別的,那一桶桶粽子放在奶奶家門子,還惹得那些外國友人駐足觀看,非得拍上幾張照片才滿意地離開。

  終於可以吃了,我皖不及待地剝開粽葉,三兩口把它吃了。媽媽阻止我再吃第二個,怕我消化不良。奶奶卻笑著說:“吃吧,多吃幾個啊!一年只有一個端午節,也只有這一天包出的粽子,吃到嘴裡才會有不同於往日的味道!”瞧,多麼會說話的奶奶!

  我喜歡過端午節。不僅因為喜歡吃那香甜可口的粽子,更因為那古老又動人的傳說!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端午節的特點就是吃粽子。每到端午節,人們都會吃粽子,有的是自己包的,有的是超市買的。我非常喜歡吃粽子。我還聽過一個粽子來歷的故事,在古代有一個人叫屈原,他因政治政治主張不被採納,反遭小人誣陷,含恨抱石自投泊羅江,當地老百姓都非常尊敬和愛戴屈原,生怕他的屍體被魚吃掉,就投下一種用粽葉包米的東西粽子餵魚,好讓魚不去吃屈原。以後,每年都以此方法來紀念屈原。

  粽子和端午節是親密朋友。因為我喜歡吃粽子,所以我也喜歡端午節。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國的傳統習俗。

  相傳,五月初五那天,楚國的屈原大夫投江自盡。為了紀念他的愛國精神,後代在五月初五那天,都會自發地包粽子,吃粽子,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紀念屈原大夫。

  今年的端午節,媽媽也買來了一些粽子。粽子的味道有很多種,有蛋黃味、有肉味……應有盡有。我挑了一個紅棗味道的粽子吃。

  粽子是用純糯米做的,形狀呈四角形,外面裹著一個小金字塔。我先拆掉綁在粽子外層的線,然後把裹在粽子外面的竹葉一層一層剝掉。一個金黃色的粽子就呈現在我的面前。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香噴噴的,軟軟的,帶有竹葉的清香,吃上一口,令人回味無窮。這時,我彷彿看到了屈原大夫投江自盡,老百姓全力打撈他的屍體的情形。我大口大口地吃著,不一會兒,一隻粽子就被我消滅了。

  我吃完後想:粽子這麼好吃,希望在遙遠的未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不會失傳。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關於端午節的由來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它是為了紀念中國著名詩人、愛國主義的屈原的節日。

  屈原是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人。他生活在戰亂頻繁、弱肉強食的時代。當時,楚國雖然被強國包圍的情況下,卻不能及時發現自己的錯誤。面對連年戰敗、割讓土地換取和平的局面,統治階級不顧國家的存亡,仍然過著紙迷金醉的生活。

  屈原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對當時的形勢有著清醒的認識,因此他主張對國內進行一系列的政治改革。這冒犯了一些老貴族,受到了詆譭攻擊。

  面對壓力,屈原秉持寧折不彎,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思想,在與保守勢力的鬥爭中顯示了自己的高尚節操,赤誠的愛國之心。

  這一片冰心,穿越兩千年的時空,依然光耀在中華大地上。

  兩千年後的今天,我們提倡屈原熱愛自由與和平的精神,提倡他在危機面前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度責任感,在權力面前不屈不饒的精神。

  要體會到屈原對於國家人民的深厚感情,體會到屈原對於這片土地,也就是我們腳下這片廣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和屈原不同,我們生活在一個繁榮的中國。國家富強,人民和睦。在這個繁榮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應該學會愛國,知道自己面前的紅領巾來之不易,學會珍惜寬敞明亮的教室、學習機會,甚至我們的衣食住行。

  這些是我們父母那一代,甚至是我們祖父母那一代懷持愛國的理念。他們嚮往幸福安寧的生活,驅散了鴉片戰爭籠罩在中國人民心頭的陰霾,為我們獻出了自己的鮮血。

  最後,借用屈原的一句話送給所有的同學們:“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黃而不毀其節。”

  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互相鼓勵,為中國的崛起而學習,努力工作,為祖國的建設作出貢獻,為自己的未來奠定基礎,回報呵護自己的父母師長,無愧於炎黃子孫的人!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謝謝大家!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今天我在國旗下的演講題目是:紀念屈原,過端午節。

  眾所周知,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那麼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端午節又稱端午,“端”與“初”的含義相同,所以“端午”又稱為“初五”。端五中的"五"又和"午"相通,根據地支順序來推算,五月剛好是"午"月。因為午時又有為"陽辰"的說法,因此端五也叫做"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其他的名稱,例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詩人節等等。

  端午節有那麼多別稱,間接解釋了端午節習俗的起源,事情也是如此。關於端午節的起源,現在至少有四五種說法,例如紀念屈原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等等。

  迄今為止,對端午節起源最有影響的說法是紀念屈原。在民俗文化領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為賽龍舟。相傳,古代楚國的人們因為不捨得賢惠大臣屈原投江而死,於是人們紛紛划船去救他。在他們追到洞庭湖的時候去不見了屈原的蹤影。後面,人們在每年五月初五這一天,通過划龍舟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人民的另一個傳統習俗。粽子,又稱"筒粽"、"角黍",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諸多花樣。每年5月初,中國家家戶戶都會泡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也是多種多樣。吃粽子的習俗在中國已經流行了幾千年,並傳到了韓國、日本和其他東南亞國家。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著獨特的魅力,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為了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繼承屈原的愛國傳統,我們必須努力學習,天天向上。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就到這裡。


中秋動員大會發言稿
小學生端午節的演講稿
相關知識
關於端午節的演講稿
關於端午節的演講稿優秀
國旗下關於弘揚端午節的演講稿
有關端午節的演講稿精選
有關端午節的演講稿優選
有關端午節的演講稿
有關端午節的演講稿經典
有關端午節的演講稿經典
關於青年節的演講稿範文
六年級關於母親節的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