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地圖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鄭州市簡稱鄭,是河南省的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一、鄭州簡介

  鄭州市***Zhengzhou***,簡稱鄭,是河南省的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鄭州位於河南省中部偏北,黃河下游。自古至今均為交通要塞,素有“中國鐵路心臟”之美譽。現轄6區4縣級市1縣,全市總面積7446.2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010.3平方公里,2012年市區建成區面積373平方公里。

  至2011年,全市常住人口885.7萬,其中市區常住人口437.4萬。居民以漢族河南人為主,母語為中原官話的鄭州方言。鄭州為七朝古都、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原文化代表、世界歷史都市聯盟成員城市。2013年12月26日,以鄭州命名的新型導彈驅逐艦鄭州艦舉行入列命名授旗儀式,鄭州艦正式加入中國海軍戰鬥序列。2016年2月4日,鄭州市獲2015年浪漫城市。

  二、歷史沿革

  三皇五帝

  鄭州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是三皇五帝活動的腹地、中華文明軸心區。約5000年前,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生於軒轅之丘定都於新鄭。新密市李家溝遺址,距今約10500年至8600年,出土遺物揭示了中原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至新石器時代歷史。在新鄭市裴李崗發現的距今約8000年的裴李崗文化遺址表明當時的人民已開始飼養家畜並從事家庭手工業生產活動,原始農業生產在黃河流域的發展是中華文化產生和發展的基礎。距今6000年的大河村文化遺址是著名的古人類活動聚落遺址,是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遺址中許多儲存完好的房基,以其獨特的“木骨整塑”的建築工序和施工方法,為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提供了重要實物。考古人員於1995年在鄭州北郊邙嶺餘脈發現的西山古城遺址把鄭州地區城市出現時間提前到距今約5300年的仰韶文化晚期,被視為中國城市文明的源頭。5000年前,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出生並建都在鄭州這片土地上;3600年前,中國第二個奴隸制王朝——商朝在此建都,至今中心城區依然保留著7公里長的商代城牆遺址。

  夏商周

  鄭州商代遺址夏商兩朝先後在鄭州地區建都,周朝春秋戰國時期管國、鄭國、韓國也先後建都鄭州地區。約公元前2070年至前1600年,夏朝的元老人物禹建都於登封陽城王城崗,以嵩山為中心的伊洛河和潁河上游一帶以及山西南部是夏人的活動中心。

  商部落從君主契開始至商湯共遷徙8次,公元前1675年,商湯以“弔民伐罪”的名義攻佔夏朝國都封丘,滅掉夏桀,創立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奴隸制王朝,商湯建都亳***後稱南亳,今商丘***,後遷都鄭州,亦稱亳。現存的鄭州商城遺址有內外兩重城垣,內城城垣呈長方形,外城城垣呈圓形圍繞著內城。其“外圓內方”的城郭佈局體現了古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它的規模亦超過中東兩河流域的巴比倫城和亞述城,以及印度恆河流域的摩亨佐-達羅。

  公元前1046年,姬發滅商殷建立西周,周王將其弟管叔封於鄭州,稱管國。周王在鄭州的封國還有鄶國、東虢國、祭國和密國等。鄭武公將鄭國國都建在滎陽,成為鄭國第二代國君。鄭國隨後吞併了鄶國、東虢國和胡國。

  春秋至南北朝

  前765年,鄭武公遷都至原鄶國所在地,將鄭國定名新鄭。

  公元前375年,韓國滅掉鄭國遷都新鄭;前230年,秦軍滅韓。新鄭做為鄭國和韓國國都達500年之久。鄭州大部分屬於三川郡,新鄭屬於潁川郡。

  秦漢時期,今鄭州地域以滎陽為中心,因處交通和運河要道,經濟日趨繁榮。秦代,鄭州境內始置滎陽縣、鞏縣和京縣,屬於三川郡;新鄭、苑陵、陽城屬潁川郡。西漢改三川郡為河南郡,又置密縣、成皋等縣,並將新鄭、苑陵二縣劃入河南郡。

  西漢時期,鞏義和滎陽成為國內重要的冶鐵基地,滎陽在漢代設有鐵官,從古滎漢代冶鐵遺址發掘出的大型鍊鋼高爐爐基和球墨鑄鐵遺物,反映了漢代已達到最高的黑金屬冶鑄技術水平。東漢元鼎五年***前112年***,故市、中牟兩個侯國合併為中牟縣。

  隋代至清代

  隋開皇元年***581年***,改滎州為鄭州。開皇十六年***596年***從鄭州分出管州。唐初武德四年***621年***,從鄭州分出管城。貞觀七年***633年***鄭州從武牢移治管城縣。天寶元年***742年***改鄭州為滎陽郡,仍治管城縣。開明元年***619年***,太尉王世充廢楊侗自立為帝,國號鄭。這是中國歷史的第三個鄭國。

  北宋建都汴京後,宋代建鄭州為西輔,屬京西北路,鄭州於公元1105年被建為西輔,成為宋代四輔郡之一。國內各地選山林名聲之地建立書院,位於登封峻極峰下的嵩陽書院是當時的四大書院之一。

  金代和元代時期,郭守敬和王恂主持在全國設立了27個天文觀測臺,登封觀測臺則是全國觀測中心。

  明朝建立後,鄭州劃歸開封府。清末,平漢和隴海兩條鐵路在鄭州交匯,鄭州成為中國東西、南北大動脈的紐帶,經濟地位不斷提升。

  近現代

  1912年,日本經濟學者林重次郎在其著作《河南省鄭州商情》中稱鄭州為:中國的芝加哥。

  1913年,鄭州被撤銷市制改為鄭縣,但依舊保留市級規模。

  1920年,河南省議會通過了在鄭縣設立商埠的議案。

  1923年2月,京漢鐵路二七大罷工在鄭縣發起。

  1923年3月,北洋政府正式下文將鄭縣開闢為商埠,在鄭縣設立商埠督辦公署。

  1927年,上海《旅行雜誌》把鄭州***縣***稱為華北大都會。

  1928年,馮玉祥將鄭縣改為鄭州市。

  1931年,蔣介石、閻錫山、馮玉祥大戰之後,將鄭州撤市復改為鄭縣。

  1933年為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

  1938年6月9日,國民政府為了阻止日軍沿隴海鐵路西進,選擇將花園口黃河南岸的堤防炸燬以造成決堤,史稱花園口決堤事件。

  1948年10月22日,鄭縣解放,設定鄭州市。

  1953年鄭州成為河南省經濟中心。

  1954年10月30日,河南省會由開封遷往鄭州,鄭州成為河南省省會。

  三、地理環境

  位置

  鄭州位於東經112°42'-114°13' ,北緯34°16'-34°58',東西寬166公里,南北長75公里,北臨黃河,西依嵩山,東南為廣闊的黃淮平原,東面是七朝古都東京開封市,西面為十三朝古都洛陽市,南面是許昌市,北面為焦作市和新鄉市。

  鄭州市橫跨中國二、三級地貌臺階,西南部嵩山屬第二級地貌臺階前緣,東部平原為第三級地貌臺階的組成部分,山地與平原之間是低山丘陵地帶。鄭州最高點位於登封市的少室山,連天峰海拔約1512.4米;最低點位於中牟縣韓寺鎮胡辛莊,海拔73米。鄭州山地面積約2377平方公里。

  氣候

  鄭州市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冷暖適中、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少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長,冬季寒冷少雪。鄭州市冬季最長,夏季次之,春季較短。處於西部淺山丘陵區的滎陽、鞏義、新密和登封四市,年平均氣溫在14~14.3℃之間。鄭州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無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時間約2400小時。

  統計資料表明鄭州市的平原和丘陵地區春季開始的時間大致在每年3月27日,終止於5月20日,歷時55天;夏季開始於5月21日,終止於9月7日,歷時110天;秋季開始於9月8日,終止於11月9日,歷時63天;11月10日至次年的3月26日為冬季,長達137天。

  水文

  鄭州境內有大小河流124條,流域面積較大的河流有29條,分屬於黃河和淮河兩大水系。黃河是鄭州市主要的生活用水水源地,黃河水從邙山乾渠流入西流湖,經過柿園水廠的提灌站,將水提升至尖崗水庫。鄭州水面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鄭州市境內的汜水河和枯河是黃河的支流。汜水河分為兩支,東支發源於新密市尖山鄉田種灣村五指嶺北坡,西支發源於新密市尖山鄉鞏密關村以北五指嶺東牛旦山,汜水河上游東支建有仙鶴湖水庫,西支建有峽峪水庫。枯河古稱“旃然河”。金水河為西南至東北流向,金水經郭家嘴水庫和帝湖水庫***原金海水庫***進入鄭州市區。

 

 看過的人還看了:

1.河南歷史地圖

2.鄭州周邊好玩的地方推薦

3.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文綜政治試卷

4.2015年河南三本錄取***投檔分數線***

5.中國省份簡稱口訣記憶

6.有關中國歷史地理論文***2***

北宋四京的歷史
大理寺歷史簡介
相關知識
鄭州地圖
鄭州地鐵勸人讀書標語圖
鄭州地鐵標語有哪些
常州地圖
蘇州地圖
福州地圖
鄭州市地圖
河南鄭州第一中學高三地理試卷
鄭州大學好看的簡歷封面圖片
鄭州哪裡適合野營的地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