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察今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4日

  察今是《呂氏春秋·慎大覽第三》中的第八篇,略有刪節。《呂氏春秋》又名《呂覽》,是由呂不韋的門客集體編撰而成的一部論說性散文著作。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呂氏春秋察今文言文閱讀材料原文

  察今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賢也,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經乎上世而來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損之,胡可得而法?雖人弗損益,猶若不可得而法。

  凡先王之法,有要於時也。時不與法俱在,法雖今而在,猶若不可法。故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人也,而已亦人也。故察已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與我同耳。有道之士,貴以近知遠,以今知古,以所見知所不見。故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魚鱉之藏也。嘗一脬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

  荊人慾襲宋,使人先表澭水。滴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餘人,軍驚而壞都舍。向其先表之時可導也,令水已變而益多矣,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於此。其時已與先王之法虧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為治.豈不悲哉!

  故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世易時移,變擊宜矣。譬之若良醫。病萬變.藥亦萬變。病變而藥不變,向之壽民,今為殤子矣。故凡舉事必循法以動,變法者因時而化。是故有天下七十一聖。其法皆不同;非務相反也,時勢異也。故曰:良劍期乎斷,不期乎鏌鋣;良馬期乎千里,不期乎驥驁。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時已徙矣,而法不徒。以此為治,豈不難哉!

  有過於江上者,見人方引嬰兒而欲投之江中,嬰兒啼。人問其故。曰:“此其父善遊。”其父雖善遊,其幹豈遽善遊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荊國之為政,有似於此。

  呂氏春秋察今文言文閱讀題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故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 陰:日影和骨影

  B.軍驚而壞都舍 都:都市

  C.其時已與先王之法虧矣 虧:“詭”,差異

  D.以此任物,亦必備矣 任:處理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此其所以敗也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B.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

  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

  C.先王之法,經乎上世而來者也

  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D.軍驚而壞都舍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3.下列各項中最能代表本文中心論點的一項是*** ***

  A.上胡不法先王之法

  B.故治國無法則亂

  C.做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

  D.世易時移,變法宜矣。

  4.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

  A.本文是通過批駁“泥古而守法”,來證明中心論點的。

  B.本文寫了三個寓言故事,緊扣論題,但各有側重。如第三個寓言是說保守著陳舊眼光.必與客觀事實格格不入。

  C.全文有說理.有比喻;有論據,有象徵。文章氣勢充沛,搖曳多姿。

  D.先秦時代,孔需儒家主張法先王,儒法合流的苟況主張法後玉,法家韓非主張尊今王。本文反映了法家的思想。

  5.將文言文中畫橫線的語句譯成現代漢語

  ***1***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呂氏春秋察今文言文閱讀題答案

  1.B

  2.B

  3.D

  4.C

  5.

  ***1***完成功名,這才是古代帝王追求的目標啊。

  ***2***就急忙用刀在船上刻個記號,說:“這裡是寶劍掉下去的地方。”

  呂氏春秋察今文言文參考譯文

  國君為什麼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今制度呢?不是它不好,而是因為後人無從取法它。先王的法令制度,是經歷了漫長的古代流傳下來的,人們有的增補它,有的刪減它,怎麼能夠取法它呢?即使人們沒有增減它,也還是無從職法它的。

  凡是先王的法令制度,是適應當時的需要的。***過去的***時代不能與詩令制度***的條文***一同存在下來。***古代的***法令制度即使現在還儲存下來,還是不能取法它。因此要拋棄先王現成的法令制度,而取法他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據。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據是什麼呢?那就是從人出發,自己本來也是人,所以明察自己就可以推知別人,明察現在就可推知古代。古代和現在是一樣的,別人和自己也是相同的。明白事理的人,可貴的地方就在於他能夠根據近的推知遠的,根據現在的推知古代的,根據看到的推知未見到的。所以觀察房屋下面的光影,就知道太陽、月亮的執行,早晚和寒暑季節的變化;看到瓶子裡水結的冰,就知道天下已經寒冷,魚鱉已經潛伏了。嘗一塊肉,就知道一鍋裡的味道,全鼎中調味的好壞。

  楚國人要去偷襲宋國,派人先在灘水裡設立標記。灘水突然上漲上,楚國人不知道,還是順著***原來的***標記在夜間渡水,***結果被***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驚駭的聲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樣。以前他們設立標記的時候,是可以***根據標記***渡水的,現在水位已經變化,水漲了很多,***可是***楚國人還是照著原來的標記渡水,這是他們為什麼慘敗的原因。現在的國君取法先王的法令制度,就有些象這種情況。時代已經與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適應了,但還在說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法它。用這種方法來治理國家,難道不可悲嗎!

  所以說治理國家沒有法令制度就會混亂,死守古老的法令制度而不改變就會行不通,混亂和不合時宜都不能治理好國家。社會不同了,時代改變了,改變法令制度是應該的。比如好的醫生,病症千變萬化,下藥也要千變萬化。病症變了而藥不變,本來可以長壽的人,現在也變成短命鬼了。所以做事情一定要根據法令制度來進行,修訂法令制度要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因此。統治過天下的七十一位帝王,他們的法令制度都各不相同;不是一定要有所不同,而是時代形勢不一樣了。所以說:好劍只要求它能斬斷東西,不要求它一定是鏌鋣;好馬只要求它一天能跑千里,不要求它一定是驥驁。完成功名,這才是古代帝王追求的目標啊。

  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寶劍從船上掉到水裡,就急忙用刀在船上刻個記號,說:“這裡是寶劍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就從他刻著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打撈寶劍。船已經走了,但劍沒有動,這樣尋找寶劍,不也是很糊塗嗎?用舊的法令制度治理他的國家,正和這個***故事***相同。時代已經變了,而法令制度不變,用這種方法治理國家,豈不太難了嗎!

  有個從江邊上走過的人.看見一個人正在拉著個嬰兒想把他投到江裡去,嬰兒啼哭起來。旁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說:“這孩子的父親很會游泳。”孩子的父親儘管很會游泳,那孩子難道就一定也很會游泳嗎?用這種方法處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謬的。楚國人治理國家,就有點象這種情況。


  

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閱讀答案
呂氏春秋去私閱讀練習及答案
相關知識
雲南高考文言文專項閱讀題及答案
南寧中考文言文強化閱讀題及答案
河南高考文言文強化閱讀題及答案
黃石中考文言文專項閱讀題及答案
溫州中考文言文專項閱讀題及答案
唐山中考文言文強化閱讀題及答案
洛陽中考文言文專項閱讀題及答案
益陽中考文言文專項閱讀題及答案
孝感中考文言文專項閱讀題及答案
蘇州中考文言文模擬閱讀題及答案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