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西方哲學史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3日

  主體自身因素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 問題 ,是 歷史 上 哲學 家們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篇一

  摘 要:主體自身因素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 問題 ,是 歷史 上 哲學 家們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然而,在馬克思主義產生以前對此問題較為自覺 研究 的,只有德國古典哲學家,特別是康德。康德的圖式說不僅提出了認識過程中主體的心理機制和認知結構問題,把主體自身因素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更加凸現出來了,而且開創了 現代 認識論一些重要問題研究之先河。

  關鍵詞:西方哲學史;主體自身因素;認識過程;作用

  從認識論的角度講,主體自身因素主要包括主體的肉體狀況和精神狀況。這些因素在認識過程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此恩格斯有過明確的說明。他說:“事實上,世界體系的每個思想映象的發生,總是在客觀上被歷史狀況所限制,在主觀上被得出該思想映象的人的肉體狀況和精神狀況所限制。”[1]主體自身因素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問題,是現代認識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對此問題的深入研究,有助於更深刻地理解認識過程的生理機制、心理機制,有助於更深刻地理解認識活動的主體性和認識過程的辯證法。

  一、主體自身因素對主體的認識過程及其結果的制約作用,早在古希臘時期就引起了一些哲學家的注意。

  古代原子唯物主義的主要代表德謨克利特,在討論認識的相對性時就提到了這個問題。在他看來,人的認識無論是“真實的認識”還是“曖昧的認識”,都具有相對性。認識相對性的產生有兩個原因:一是認識與“中介”物有關;二是與主體自身因素有關。德謨克利特認為,人的認識是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他十分重視客體對主體的作用。但他也不否認主體的作用。事實上他已經開始注意主體自身因素在認識中的作用。在他看來,人的認識與人的“身體變動有關”。他說:當靈魂“處於溫度合適的狀態時,會產生思想,如果處於太熱或太冷的狀態,思想就會混亂”,靈魂也就“不能真實地思想”。正因為人的認識與主體的身體變動有關,所以德謨克利特指出某些感覺的 內容 ,可能並不是客觀事物本身的直接反映或原始內容,冷與熱,甜與苦,不完全是客觀的性質[2]。德謨克利特關於主體自身的因素是導致認識的相對性的一個重要原因的觀點,雖然是直觀的,樸素的,但卻是合理的。由此,德謨克利特便開創了研究主體自身因素在認識中作用的先河。文藝復興時期著名哲學家庫薩的尼古拉,比德謨克利特更為深刻地討論了主體自身因素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他所提出的“有學識的無知”這個著名的論斷,初步揭示了認識的相對性與絕對性的關係。尼古拉認為,人的認識之所以具有相對性,只能認識相對的東西,其原因有二:一是理智要受人的慾望支配,而慾望總是片面追求一個物件,它總是著眼於 目前 的利益,而不顧長遠的整體利益,所以理智帶有時空上的相對性;二是理智是把未確定的東西與早已被認為確定的物件相比較而作出的判斷,這樣作出的判斷總是近似的。正因為理智活動的相對性,所以人們只能相對地認識真理。尼古拉所揭示的認識相對性產生的這兩個方面的原因,前者是屬於主體的一個非理性因素──慾望,後者是屬於主體的認識方式 方法 ,屬於主體的理性因素。正是由於主體的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的共同作用,才使人們的認識具有相對性和有限性,人們總是無知的。尼古拉認為,人們越是瞭解自己無知就越需要認識,通過認識的不斷深入,不斷 發展 ,人們就會由無知轉化為有知,但對於認識的進一步深入發展來說,對於未認識的事物來說,人們仍然是無知的。人們越是瞭解自己認識的相對性和有限性,即無知,他就越接近真理[3]。尼古拉從主體精神狀況來討論認識的相對性,討論相對真理與絕對真理的關係,這無疑是人類認識史上的一大進步,它把主體自身因素在認識的作用更加凸現出來了。

  二、在近代歐洲哲學史上,哲學家們對主體自身因素在認識中的作用的研究較之古代更加深化了。

  近代唯物主義的始祖弗蘭西斯·培根在批判經院哲學的“四假相”說時,從反面說明了主體自身因素在認識中的重要作用。培根指出,“擾亂人心的假相”有四種:一是“種族假相”。指人們認識事物時,往往從主觀出發,喜歡以自身為尺度***先入為主***,把個人的“意志和感情”“灌輸”在對事物的認識活動中,並把它們強加給客觀世界從而歪曲了事物的真相。培根認為,這類假相植根於人類的天性中,是人人共有的,所以稱為種族假相;二是“洞穴假相”。這是指個人所特有而非人類所共有的一種偏見。由於個人在環境、 教育 、性格、愛好等方面不同,人們在觀察事物時,往往把自己的個性、偏愛滲入到事物中而歪曲事物的真象。這類假相如同每個人囿於自己的“洞穴”坐井觀天,看不到事物的全貌一樣,所以稱為“洞穴假相”;三是“市場假相”。這是指人們在交往中由於語言使用不當而造成的混亂和偏見。這類假相,由於是在人們交往中產生的,像市場上劣貨的叫賣一樣,以假冒真,以次充好,所以稱作“市場假相”;四是“劇場假相”。指盲目崇拜權威、迷信傳統的哲學體系所造成的偏見。在培根看來,各種流行的哲學體系就如舞臺上一出一出的戲劇,因而被稱作“劇場假相”。培根對“四假相”的批判,不僅是對經院哲學的批判,起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作用,而且可以說是對人類主體犯錯誤的根源進行探索的一種嘗試。這種探索揭示了主體自身因素在認識中的負面作用。因為,這“四種假相”除“市場假相”涉及到人們不能準確地使用語言導致偏見之外,其餘三種假相都與主體的“意志”、“感情”和思維方式的表面性、片面性、形式主義、教條主義緊密聯絡。“意志”、“感情”是屬於主體的非理性因素,而思維方式則是屬於主體的理性因素。在培根那裡,主體的理性與非理性因素是導致偏見、導致認識錯誤的重要根源。可見,培根的“四假相”說從反面揭示了主體自身因素在認識中的作用。近代歐洲哲學史上唯 理論 的著名代表笛卡爾和萊布尼茨的“天賦觀念”論,雖然是唯心主義的,但這種“天賦觀念”論也涉及到主體自身因素在認識中的能動作用。因為,它反對人的大腦是一塊白板。在笛卡爾看來,人們的一些基本觀念,如上帝的觀念、數學公理等是天賦的,不是後天獲得的。人們藉助於這些基本觀念,推匯出其他觀念,藉助於理性演繹構成知識體系。這種觀點,在認識的來源問題上顯然是不 科學 的,是錯誤的,因而受到了唯物主義經驗論的猛烈批判。為此,萊布尼茨不得不對笛卡爾的“天賦觀念”論作了點修正,對經驗論作了點讓步。他以潛在的“天賦觀念”,代替了笛卡爾的清楚明白的天賦觀念。在萊布尼茨看來,天賦觀念是作為習性、稟賦潛藏在人的大腦之中的,在外物的刺激、“誘發”之下,主體去加工整理潛在的天賦觀念,使之成為知識體系。他還認為,主體之所以能加工整理人腦中的天賦觀念,是因為認識的主體是一種高階的精神性的單子,它自身就具有“慾望”、“欲求”。正是這種“慾望”、“欲求”推動主體去認識,“慾望”、“欲求”成了主體創造性的認識活動的內在動力。在這裡,笛卡爾和萊布尼茨都看到了主體已有的知識、觀念、慾望在認識中的能動作用。這是在唯心主義基礎之上,把主體自身因素在認識中的作用的研究又向前推進了一步。18世紀法國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狄德羅,在討論認識相對性產生的主觀原因時,也涉及到了主體自身因素在認識中的作用。在狄德羅看來,認識相對性的產生,除了客觀原因之外,還有主觀原因,這就是“理智有其偏見,感性有其不定性;記憶有其限制,想象有其朦朧處”[4]。這些主觀原因可以歸結為主體的兩類因素:一是主體的肉體狀況,即這裡的“記憶”與“想象”;二是主體的精神因素,即這裡的“理性”和“感性”。由於主體自身因素的限制,加上客觀的原因,就決定了在一定的歷史時期,人們只能認識事物的某些方面、部分和環節,而不能窮盡一切事物的一切方面、部分和環節,因而得到的知識不可能是絕對的,盡善盡美的。三、從德謨克利特到狄德羅,雖然在自己不同的研究領域中,都涉及到了主體自身因素在認識中的作用,但都不是有意識的、專門對此問題的研究。

  在馬克思主義產生以前對此 問題 較為自覺 研究 的,在筆者看來,只有德國古典 哲學 家,特別是康德。康德在認識論上所進行的所謂“哥白尼式革命”,就是試圖把經驗論與唯 理論 統一起來。雖然,由於他的先驗唯心主義和二元論的缺陷,使他未能徹底解決感性和理性的辯證統一,但是他所做的工作對此問題的解決是有促進作用的。在認識過程中,康德主張用先天的感性直觀純形式──時間和空間去整理那些來自後天的雜亂的感性認識材料,以形成感性直觀知識;用先天知性形式──概念、範疇去進一步綜合整理感性直觀材料,以構成 自然 科學 知識。在這裡,後天的感性材料是消極的、被動的,而先天的感性直觀形式和先天的知性形式是積極的、能動的,在構成知識的過程中起決定性的作用。康德的這些觀點充分體現出了他的辯證綜合的思想:高揚了意識的能動作用,並試圖同直觀的反映論劃清界限。這使我們看到主體自身的因素在認識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它是主體進一步獲得知識的手段和工具。這是康德對德國唯心主義辯證法的一大貢獻。康德較為自覺地研究主體自身因素在認識中的作用,還突出的表現在他的“圖式”說之中。“圖式”是康德批判哲學的一個核心概念,在他的認識論乃至整個批判哲學中,都佔有重要的地位。“圖式”是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來的,其目的是為了進一步說明先天知性形式***概念、範疇***為何能綜合統一後天的感性直觀材料,也就是為了解決感性直觀與知性純概念何以能夠連線起來的問題。因為,與經驗直觀相比,“純粹知性概念完全是異質的,因而決不能在任何一個直觀中遇到它”。那麼,怎樣才能把經驗直觀歸屬於純粹知性概念之下,從而把範疇用於現象呢?康德認為:“必須有一個第三者,它必須一方面與範疇同質,另一方面又與現象同質,並使前者運用於後者成為可能。這種聯接的表象必須是純粹的***沒有任何經驗成分***,同時還要一方面是理智的,一方面是感性的。這樣的一種東西就是先驗圖式。”[5]在康德的圖式學說中,圖式是分類的。最普通最基本的圖式是“純粹知性概念的先驗圖式”,它可用來解決把12個範疇用於經驗這個根本的課題。範疇是純概念,沒有任何經驗 內容 ,按其本來的存在方式,不具備可 應用 性。這就要求把它圖式化。康德認為,知性純概念的圖式是“時間”,在“先驗感性論”裡,時間被規定為“感性直觀的純粹形式”,這個規定就決定時間具有“中介”的性質:一方面,它是“純粹形式”,可以脫離經驗內容與範疇相通;另一方面,它又屬於感性直觀,與現象界或經驗界相通。在康德看來,“實在”的圖式是時間中的充實,“實體”的圖式是時間中的永存,“因果性”的圖式是時間中的相連,“相互性”的圖式是時間中的並存,“現實性”的圖式是在一不定時間中的存在,“必然性”的圖式是在一切時間中的存在。這樣,每一個知性的範疇都是一個圖式,通過它,先驗概念就可以運用於後天的經驗,科學知識何以可能的問題就解決了。那麼,先驗圖式是怎麼產生的呢?康德看來,圖式不是範疇,不能來源於知性;圖式不是經驗,因而又不能來源於感性。康德還認為,“圖式”也不等於“影象”。影象是具體的個別的,是某一物件摹寫性的圖景。就其來源來說,它是再生的想象力的經驗能力的一種產品。而圖式則不同,它是具體事物的抽象化,概念、範疇的圖形化,有抽象活動,但結果不是純粹的觀念;有具體活動,但結果不是具體的可感的圖畫,而是反映結構和關係的示意圖。這種東西又不是畫出來的,僅存在於人的主觀意識中,是想象力的產物,是一種先驗的直觀。純知性概念是想象力以圖式程式有規則地排列,而想象力的圖式是在時間中,受時間方式所規定的,由此圖式程式中的範疇在先驗時間規定性中應用於現象,在時間樣式中直觀從屬於與主體對立的範疇。這樣靠想象力獲得範疇的圖式,在時間的規定中使範疇感性化,範疇被運用於現象界。在康德的圖式學說中,除了先驗圖式外,最有意義的是經驗圖式。康德把概念分為兩類:純粹概念和經驗概念。他認為,一切經驗地或後天地給予的概念稱為經驗概念;一切先天地給予的概念稱為知性概念,它與經驗無關,是人類知性先天提供的。經驗概念是後天的,是在經驗基礎上形成的。人由於直觀獲得表象,通過比較、反思和抽象這三種邏輯加工就會產生經驗概念。康德的批判哲學是先驗唯心主義的,一切知識必須追溯到先驗的原理,所以圖式說也以先驗圖式為正宗。但他在承認先驗圖式的同時,又承認有經驗圖式。這與他的一貫立場是矛盾的,致使他的論述出現很大混亂,但也更加豐富。

  康德的經驗圖式說接觸到了認識論上一個重要問題,即人類認識活動的心理過程和機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一物便知那是什麼東西,屬於哪一類。康德認為,這種能力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人腦中存在著經驗圖式。經驗圖式與先驗圖式不同,前者不像後者那樣空虛,但也有抽象成分,也是想象力的結果,它是某一類經驗物件最普遍最概括的模型化的略圖。先驗圖式與先驗概念有關,經驗圖式則與經驗概念有關。類名稱就是經驗概念,它總是與想象力的圖式有直接關係。認知一個具體物件為何物,實際上就是把它歸入某一經驗概念。經驗概念與經驗物件也是異質的,怎樣才能把經驗物件與經驗概念聯絡起來呢?這就需要經驗圖式了。經驗圖式是類概念的圖形化,是群體特徵和結構的抽象化,人腦中有了它,便可認知某類個體。康德哲學的重心是認識論,若以粗線條的輪廓來描述康德這種先驗加經驗的哲學認識論,可以簡化為如下程式:現象──感性雜多──經驗表象──經驗圖式──經驗概念──先驗圖式──範疇[6]。在這個認識程式中,我們應當特別注意的是:其一,康德強調經驗圖式和先驗圖式在認識過程中的連線作用。如果從中抽掉這兩個圖式,認識過程就要中斷,剩下的只能是經驗物件、概念、範疇這些互不相干的東西;其二,在兩種圖式中以先驗圖式更為重要,在它之前基本上屬於經驗範圍,在它之後是先天知性範圍。抽掉前一個圖式,表象不能置於概念之下,物件停留在知覺不能形成經驗知識。

  如若抽掉後一個圖式,科學知識就無從構成。康德所要進行的“哥白尼式革命”就根本無法進行。通過康德“圖式”說的基本含義和主要內容,我們看到,康德強調意識的能動作用,認為主體只有藉助於概念、範疇去綜合統一後天的經驗材料,才能構成知識。概念、範疇與經驗材料相比雖然是異質的,但是由於主體自身中就存在“經驗圖式”與“先驗圖式”這個聯接感性與理性、經驗物件與概念範疇的中介,才能構成經驗知識和科學知識。如果沒有“經驗圖式”特別是沒有“先驗圖式”,先天綜合判斷何以可能的問題是根本無法解決的。可見,兩種圖式不僅在認識中起聯接作用,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起決定性作用。當然,對於什麼是經驗圖式和先驗圖式,它們是怎麼產生的,康德自己都未能說清楚,只是把它們的產生歸結為想象力的產物,前者是再生想象力、經驗想象力的產物,後者是先驗想象力、先驗直覺的產物。把先驗圖式的產生,歸結為先驗直覺,這不僅是唯心主義的,而且也是不能說明問題的。雖然如此,但是康德的圖式說卻把認識過程中的主體的心理機制和認知結構提出來了。在這裡,康德把主體自身因素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更加凸現出來了,這有助於克服消極、被動、直觀的反映論的缺陷,有助於揭示認識過程的辯證法。這是康德的一大 歷史 功績。

  主體的心理機制和認知結構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這是 現代 認識論研究的重要課題,正因為如此,康德的圖式說為現代西方哲學一些著名哲學家如海德格爾、維特根斯坦、皮亞傑等所繼承與 發展 。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康德開創了現代認識論一些重要問題研究之先河。這是康德在人類認識史上不可磨滅的功績。

下一頁分享更優秀的<<<

有關西方哲學史論文
我所理解的哲學的論文
相關知識
有關西方哲學史論文
有關西方哲學史論文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論文
西方哲學史論文
西方哲學史論文式讀後感
西方哲學史論文式讀後感
有關西方哲學的期末論文
有關西方哲學的畢業論文
探討有關教育哲學的論文
西方哲學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