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跪拜之禮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9日

  跪拜,意思是指跪而磕頭,是屬於現代漢語中的白話詞彙,在古代該詞比較少見,是屬於使用頻率較高的漢語詞彙。在一般場合比較常見。《說文解字》記載著該詞語的詳細解釋。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簡介

  袁巨集道於明朝萬曆二十三年出任吳縣令,他在給朋友的信中說:“吳令甚苦……苦膝欲穿,腰欲斷,項欲落,嗟呼,中郎一行作令,文雅都盡。”這就是說,不只巡撫、太守一級的官要跪,只要是上級,都要跪,否則不至於把膝蓋跪穿。袁巨集道雖然讀書做了官,但他骨子裡是個“性靈”文人,跪在地上迎接上官感到非常羞恥,所以說“文雅都盡”。

  中國社會雖然說等級尊卑森嚴,但在明朝之前,縣官跪太守恐怕不可能,這些人都是科第出身,總得給讀書人留點臉面吧?但到了明朝就不管那些了,明王朝是一個最專制的朝代,皇權更加集中。秦之後,殉葬制在中原不復存在,沒有人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可到了明代,朱元璋重起人殉用活人殉葬。明朝的下跪,也是空前絕後。明朝等級嚴密的統治連老百姓衣服袖子長短都有嚴格規定。明朝是一個人治的高峰。還有一例下級跪上級的例證,嘉靖二十八年,海瑞中舉,做了福建南平縣教諭,他的上司延平府視學到南平視察,海瑞帶著左右二副手前去迎接,一見面,左右二人立馬跪下,海瑞不跪,只拱手作揖,視學又羞又怒。不久,御史前來視察學宮,南平縣所有官員齊聚學宮迎接御史大人,呼啦啦跪倒一片。海瑞不跪。御史大人氣得飯不吃拂袖而去。 下級見了上級要下跪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康有為對中國君臣禮儀的演變總結道:“漢制,皇帝為丞相起,晉、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宋乃立,惟元乃跪,後世從之。” 可見從前大臣見皇帝不用跪。還有人闡釋說,五代之前椅子尚未普及,君臣都是坐而議事。宋開始,皇帝坐在龍椅上,大臣也有椅子坐。後來,某日早朝,趙匡胤突然對坐在椅子上的宰相王溥和範質說:我眼花看不清,你們把奏摺念給我聽吧。二人站起來念奏摺,唸完後椅子不翼而飛,被人拿走了。

  原來趙匡胤發現君臣同坐拉不開尊卑距離,所以就使了個小花招把椅子革掉了。從此朝殿之上,大臣只能站著,偶爾被皇帝賜座,也不敢坐。大臣上朝跪著奏事始於元朝。元人發現讓下級雙膝跪著過癮。到了明朝,簡直就成了一個下跪的朝代。就連國朝文武大臣,見了汪直、劉瑾這些大太監都得下跪。魏忠賢勢盛之時,內閣宰輔們幾乎都跪倒在地做魏閹的乾兒義孫。六部九卿、四方督撫紛紛盡孝。有個叫顧秉謙的人,官任禮部尚書,他想拜魏閹為父,無奈他年紀太老,就牽著兒子跪在魏閹腳下,指著自己的長鬚對魏忠賢說:“我很想拜在您老膝下為兒,又恐怕您不喜歡我這個花白鬍子的兒子,就讓我的兒子給您當孫子吧。”魏忠賢見狀大喜,當即賞銀,當場給幹孫子升官。下跪升官,立竿見影。

  《金瓶梅》裡有一個集體下跪的場面“驚心動魄”。朱太尉新加太保,又蔭一子為千戶,大小官員前來進禮慶賀,太尉回府:“執事到了宅門首,都一字兒擺開,喝的肅靜迴避,無一人聲嗽。那來見的官吏人等,黑壓壓一群,跪在街前……”這場景簡直讓人一哭!難怪《金瓶梅》的作者預言這個國家離滅亡不遠了。袁巨集道讀了《金瓶梅》,說《金瓶梅》時代“朝不保夕,恬不知恥”。中國歷史上每到衰世,無不都是這樣的時代、這樣的政府。袁巨集道親身經歷官場等級尊卑的醜陋和痛苦。他對朋友訴苦:“弟作令,備極醜態,不可名狀。大約遇上官作奴,候過客則妓。”這樣的官場體制,即使廢止了下跪禮,依然還會有一種骨子裡的奴顏。

味精什麼時候發明的
春節旅遊最佳去處_國內最好玩的景點
相關知識
明朝的跪拜之禮
熟知中國奇特的跪拜禮
不同場合的著裝之禮服的穿著
明朝的那些事兒經典語錄
明朝的中央官制是怎樣的
圓明園的毀滅之讀後感
明朝的官職等級
明朝劉伯溫之死
明朝的社會福利
明朝的踩踏事件趣聞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