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數學小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01日

  七年級作為小學升初中的適應階段,提供了一個緩衝的平臺讓學生快速熟悉中學學習環境和學習方法。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農村七年級數學探索能力的培養

  【摘 要】現在,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資訊科技的日新月異,閱讀已成為一項重要的數學學習活動,它是汲取數學知識的一種重要途徑,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數學綜合水平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該怎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理解水平,達到正確高效的解題目標,我認為應該從如下四個方面進行。

  【關鍵詞】七年級;數學;探索能力;培養

  前言

  學習知識的最基本能力――閱讀能力則因學生的心浮氣躁有著急劇下降的趨勢,學生要麼不愛看書,要麼看書時一目十行,浮光掠影,不能把握要領,這種現象在數學學習中表現得尤為明顯,進入七年級後,因為代數的公式、法則,幾何的概念、定理的增多,使得許多學生覺得數學這門科目越來越抽象,對數學的學習越來越難以把握,在中學階段的起始年級的數學課堂上,如何去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習慣和能力,進而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呢?縱觀一些成功的做法,我認為以下四點可以試用,

  一、抓住點,學會精讀

  數學概念是揭示現實世界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是進行數學活動的最基本要素,是抽象思維的細胞,對於概念的掌握,大多數學生都習慣於採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完成,短時間內記是記住了,但時間長了效果並不好,究其原因一是學生是受利益驅使去記的,如完成老師的要求,或應付考試的要求等,記得很被動;二是記的方法存在問題,就如俗語說的“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如何在概念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良好閱讀興趣和能力?根據數學概念具有簡潔、準確的特點,筆者認為在概念教學中教者可以著重指導學生在閱讀時抓住“點”,學會“精讀”。

  “點”特指數學概念中的關鍵字詞,“精讀”的要求則是閱讀時要求學生深入思索,把握概念的本質。“點”的把握首先是閱讀時能抓住概念敘述的層次和要點,例如在歸納了同類項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並且相同字母的指數也相同的項是同類項”後,教者可以指導學生反覆閱讀這個概念,找出這個概念中印象最深的詞“相同”,在閱讀中體會三個“相同”的不同含義,從而明確“三個相同”是同類項概念的要點。

  “點”的把握還要注意指導學生在閱讀時能抓住概念的限制條件,例如閱讀平行線的概念,必須注意“同一平面內”,閱讀三角形的概念要注意:“不在同一直線”等這些前提,如果遺漏,會造成知識模糊,在學生閱讀中抓住“點”的同時教者還要注意培養學生養成在“點”下面做記號和標序號的習慣,以有利於今後概念的應用和複習。

  二、辨別線,嘗試復讀

  數學中的定理、法則是反映數學物件的屬性之間的關係的,是解題的理論基礎和工具,能否準確理解、記憶和靈活運用是學好數學的關鍵,如何在定理、法則的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筆者認為應著重於指導學生在閱讀時辨別“線”,嘗試復讀,“線”指條件或結論較為接近的定理和法則,“復讀”的要求是閱讀時注重弄清結構,掌握思想。

  在講述一些語句結構敘述上相類似的定理時,教者可有意指導學生去反覆閱讀,識別它們本質的不同,達到深入思考基本法則的意義和作用的目的,例如在講授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之後,教者可以要求學生把平行線的這個性質與前面所學垂線的性質“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來對照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去歸納這兩個性質語句敘述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共同點是這兩個性質都敘述了過一點能確定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或平行,但平行線的性質強調“經過直線外一點”,而垂線的性質中的“過一點”的意義是既可以是直線上一點又可以是直線外一點,從而深刻理解這兩個性質前提條件的不同,

  三、注重面,掌握粗讀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依據,也是學生獲得知識的源泉,要想全面提高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能力,除了開展好每次的數學課堂活動中“點”、“線”的閱讀習慣培養外,教者還得注重培養學生重視對教材的閱讀習慣,這可稱之為“面”的閱讀習慣培養,“粗讀”的要求是閱讀時能瀏覽全篇,掌握概貌。“面”的閱讀時機主要可把握兩個點,一是指導學生通過課前預習來實現,二是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材上的閱讀材料來達到,事實說明這兩點中,學生往往會輕視教中閱讀材料的閱讀,而對課前預習顯得更重視一些,究其原因課前預習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即將所學內容,在預習中能發現新知識中的重點、難點,從而有助於新知識的學習,而課後閱讀材料的內容往往不在考試的範圍之中,從這個意義上說學生是受功利因素的影響而作出的選擇,但教者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只有學生對教材實現了全方位的閱讀,才能真正有助於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

  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知識的重點、難點、和原有知識的空白點,可讓學生採取“標記號、繞道走、放過去”的策略,即對重點知識做標記,對難理解的又對後面閱讀無影響的可繞道走,對目前幫助不大的可放過去。其次,“面”的閱讀習慣培養的重點是指導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的去讀,習慣培養起始階段的問題可由教師設計,列為提綱,交給學生在閱讀中解決,當學生有了初步的數學知識閱讀興趣和方法後,可指導學生通過閱讀,自己提出新的問題去探索研究,或者通過閱讀去概括總結閱讀材料的數學思想方法,在完成材料的閱讀後要注意鼓勵學生與其他同學交流閱讀心得,向其他同學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讓學生在享受閱讀帶來的成功的同時進一步提高閱讀興趣,在學生閱讀之後,教師要做適當的閱讀反饋,瞭解學生的閱讀情況,為進一步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閱讀興趣和培養閱讀習慣做準備,比如“通過閱讀你掌握了哪些新的數學知識?”,“這個章節的重點難點是什麼?”,“這部分內容蘊含的思想方法是什麼?”等等。

  四、重特點,因材施教

  在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教者還要注重本門科目的特點,去因材施教,首先,數學閱讀要注意數學語言的變化,數學語言有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幾種型別,在閱讀中我們既要指導學生能進行文字語言和符號語言的“翻譯”,如“正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這段話你能用簡明的“符號語言”表達出來嗎等等;另外,還要指導學生重檢視形語言的識別,學會從圖形語言中獲得資訊,例如,你能根據右圖中的面積說明平方差公式嗎?再如在“平面圖形的認識”教學中,教者從一開始就要指導學生學著把文字語言或符號語言敘述的條件通過特定的符號標記到圖形中,然後通過反覆觀察圖形,推理得出新的資訊,例如結合圖形可設定:“這兩條直線有什麼位置關係?由此能得出什麼結論?”,“這兩個角是什麼位置關係,它們又滿足什麼數量關係?由此能得出什麼結論?”等等,這些問題要求學生要貫穿於對整個有關平面圖形材料的閱讀之中,其次根據數學解題過程是一個“連續化簡”的過程的理念,教者在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還要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義轉換能力”,如針對問題△ABC中,有α=∠A+∠B,β=∠B+∠C,γ=∠C+∠A,則α、β、γ中至少有幾個鈍角?教者可以設定問題:①由題意可知α、β、γ表示△ABC 的什麼角?***外角***;②由此可知本題實質上是探索什麼問題?***三角形外角中至少有幾個鈍角***;③由外角可以轉化為內角來解決的思路,這個問題可以進一步轉化為哪個問題?***三角形內角中至少有幾個銳角***。

  五、結束語

  總之,數學閱讀能力培養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它需要教者從起始年級開始重視,並認真貫徹於每一節課,力爭通過長期的師生努力實現由教師的指導閱讀發展到學生自覺地通過閱讀去吸收掌握數學知識,那就真正實現了“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的課改目標。

  篇2

  淺談七年級數學課匯入設計

  [摘要] 本文從七年級學生的心裡特點出發,闡述瞭如何有效的設計好一節數學課的匯入。

  [關鍵詞] 匯入 必要性 特點

  一、匯入的概念

  匯入就是教師在講課之前,圍繞教學目標精心設計的一種教學語言與方法,短則一兩分鐘,長也不過五六分鐘,匯入要匯入本課的知識點,而且要具有趣味性,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的求知慾;要具有鼓動性,能調動學生的課堂情緒,使之躍躍欲試;要具有啟發性,能激發學生的智力活動,引起思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要具有一定的情感性,起到縮小師生之間心理距離的作用。

  二、設計匯入的必要性

  萬事開頭難,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大半,因此必須設計好一節課的匯入。

  1.匯入可以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新課改的突破口,也是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也是教學過程中的開始環節,更是創設良好課堂教學情境的環節。課堂匯入、新課講授和課堂小結,這三個環節是密不可分的,匯入的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其他環節,和學生的學習狀態。有效的匯入可以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好奇探究心理,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使學生積極思維,進而讓學生順利地進入最佳的學習的狀態。因此,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匯入,對於啟迪學生的思維,提高教學質量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匯入環節雖然在每節課中所佔的時間不多,但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課堂匯入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良好的課堂匯入可以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良好的課堂匯入可以鋪設橋樑,銜接舊知識與新知識,以舊知識帶動理解新的知識。

  ***3***恰當的匯入對學生起誘導作用,讓學生的追求和情緒沿著教師預先設想的方向前進。

  ***4***匯入對整個數學教學過程起著總領作用。總領作用主要表現在對整個教學過程的駕馭和課程內容的總體把握。

  三、七年級學生的心裡特點***選自心裡老師部落格***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七年級孩子有以下兩個特點,老師必須重視:

  1.七年級學生年齡小、較好玩

  他們富有好奇心,聽覺靈敏,喜歡講話,唱歌,善於模仿,不怕重複,態度自然,樂於參加活動,心理障礙少,能大膽開口。因此教師要抓好這些有利因素,發掘一切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因素,在進行數學教學中創設各種活動來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熱情,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進入七年級,課程增加,書變厚了,作業量大

  各科都有較高要求。新鮮感很快就會被“課業負擔”代替,顯得眼花繚亂,甚而手忙腳亂。一掃往日無憂無慮的快樂,多了幾份鬱悶和焦慮。在小學階段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對初中的學習成果期望值較高,如果開頭不能儘快適應,受到挫折就會影響學習的信心。針對不同的孩子,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告訴學生中學階段的學習特點和方法,最重要的是學會聽課和主動預習、及時複習。

  ***2***告訴學生必須全力以赴,勤奮、紮實,隨意、散漫,靠小聰明是絕對不行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3***加強方法輔導,特別是不同學科的學習特點,如數學解題嘗試舉一反三。

  ***4***不要太看重考試分數,不同試卷的分數沒有可比性,偶爾沒有考好,也不能打擊自信心。要鼓勵並幫助學生分析錯例原因,既而發現學習或考試中的缺陷。

  四、根據七年級孩子的心裡特點,可以設計以下幾種適合他們的數學課匯入

  1.複習匯入

  複習匯入就是在每堂課開始時,教師通常利用複習學過的內容作為匯入新課的方法。這種方法,便於學生鞏固已學的知識,便於將新舊知識邏輯地聯絡起來,便於教師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在複習引入之前,教師首先要明確舊知識與新知識的結合點,然後通過提問、練習、講述等方式進行,在複習的基礎上引入新的知識。例如,在講解正數與負數第一節課上,讓學生回憶小學學過哪些數,並試著讓學生說下,這些數是如何產生的,然後由老師補充,隨後由老師提出天氣預報溫度表示的問題,使學生感到已有的知識已經不夠用了,必須學習正數與負數。

  2.問題匯入***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趣味懸念問題等等***

  聯絡教材與學生的實際,設定生動的教學情境,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匯入新知識。

  例如,在講有理數的加減法,可以用足球比賽的實際問題進行匯入。

  例如,在講一元一次方程時,可以講一道這樣的趣味題:當托爾斯泰這位文學巨匠逝世後,一道關於他的算題悄然傳開:偉大的文學家托爾斯泰活了82歲,他在19世紀比在20世紀多活了62歲,問他是哪一年出生,哪一年逝世?請用一元一次方程求出。

  也可以講這樣的一道趣味題:李白是唐朝的大詩人,有一天李白無事街上走,提壺去買酒,遇店加一倍,見花喝一斗***鬥是古代盛酒的器皿***,三遇店和花,喝完壺中酒,試問壺中原有多少酒?請用一元一次方程求出。

  如此匯入,給學生以新奇之感。以“實際問題或趣味題”引路,以“討論和嘗試”導航,把僵化的課堂教學變成充滿活力的學習樂園,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吸引學生的參與。

  3.數學史或數學故事匯入

  這種匯入新課的方法,最大的特點是生動活潑、引人入勝,有助於啟發學生進行科學思維。

  例如在講一元一次方程時,可以給學生講解中國古代把未知數稱為“元”,把方程的解稱為“根”,同時給學生講最早的方程出現在古代埃及的紙草書上等等。這樣的匯入既讓學生學習了數學的歷史,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個體積極探究某些事物或進行某些活動的傾向。

  例如在講乘方或者講等比數列的課時,可以這樣講,在古代印度、中國、埃及和巴比倫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傳說,古印度有一個人發明了一種遊戲棋,棋盤共64格,玩起來十分新奇、有趣。他把這種棋獻給了國王。國王玩得十分開心,便下令賞賜獻棋人。臣下問獻棋人想要什麼。獻棋人說:“他只需要糧食,要求大王給點糧食便心滿意足了。”問他需要多少糧食,他說只要求 在棋盤的第一個格子裡放一粒米,在第二個格子放兩粒米,第三個格子裡放四粒米?總之,後面格子裡的米都比它前一格增大一倍,把64格都放滿了就行。國王一聽,滿口答應。大臣們也都認為:這點米,算得了什麼,便領獻棋人去領米。豈料,到後來把所有倉庫裡的存米都付出了,還是不夠。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這樣的匯入生動,符合七年級的學生心理特點,使學生在聽故事的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4.直接匯入

  直接匯入法是教師直接從課本的課題中提出新課的學習重點、難點和教學目的,以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誘發探求新知識的興趣,使學生直接進入學習狀態。它的設計思路:教師用簡捷明快的講述或設問,直接點題匯入新課。

  例如在講解有理數的除法時,直接問學生8÷***-4***怎樣算?

  5.類比匯入

  類比匯入法是以已知的數學知識類比未知的數學新知識,以簡單的數學現象類比複雜的數學現象,使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引起學生豐富的聯想,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

  例如在講解數軸這節課時,可以給學生先講溫度計,然後類比講數軸的概念。

  6.實驗匯入

  實驗匯入法是引導學生觀察與新課主題密切相關的數學現象,以刺激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探究奧妙的願望,進而引出新課主題的方法。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教學則可以藉助實驗演示數學知識的應用。它的設計思路:引導學生觀察演示的數學現象,圍繞新課主題設問,讓學生思考,教師點題引入新課。

  例如:在學習“乘方”時,可以這樣匯入。首先,教師讓學生動手摺紙,試著讓學生對摺20次後,探究下這時紙的厚度是多少?

  總之,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心裡特點、數學學科的特點、內容及課的型別選擇適合七年級學生的匯入方式,給學生創造自然的,和諧的課堂氛圍,這符合新課標的核心思想―突出以學生為主體,堅持體現內容引人入勝之處和課程的個性發展價值,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何棋.給數學教師的101條建議[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7

  [2]孫玉明,李鐵軍 上好一堂課的22個關鍵要素[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6

  [3]周成平.新課程名師教學100條建議[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4]周成平.中國著名教師的精彩課堂***初中數學卷***[M],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七年級數學小論文
七年級數學論文範文免費
相關知識
淺談七年級數學小論文
有關七年級數學小論文
七年級數學小論文
七年級數學小論文
七年級政治小論文
七年級有理數數學小論文
七年級有理數數學小論文
七年級上學期數學小論文
七年級上學期數學小論文
七年級數學學生小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