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懷古閱讀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4日

  《西塞山懷古》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作,這首詩懷古傷今,闡發了事物興廢決定於人的思想。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西塞山懷古》閱讀材料

  西塞山懷古①

  劉禹錫

  王浚樓船下益州②,金陵王氣黯然收③。

  千尋鐵鎖沉江底④,一片降幡出石頭⑤。

  人世幾回傷往事⑥,山形依舊枕寒流⑦。

  今逢四海為家日⑧,故壘蕭蕭蘆荻秋⑨。

  【注】①西塞山:位於今湖北省黃石市,又名道士洑,山體突出到長江中,因而形成長江彎道,站在山頂猶如身臨江中。②王浚:晉益州刺史。一作“西晉”。益州:晉時郡治在今成都。晉武帝謀伐吳,派王浚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為城,起樓,每船可容二千餘人。③金陵:今南京,當時是吳國的都城。王氣:帝王之氣。黯然:一作“漠然”。④千尋鐵鎖沉江底:東吳末帝孫皓命人在江中軒鐵錐,又用大鐵索橫於江面,攔截晉船,終失敗。尋:長度單位。⑤一片降幡***fān***出石頭:王浚率船隊從武昌順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頭城,吳主孫皓到營門投降。⑥人世幾回傷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⑦枕寒流:一作“枕江流”。⑧今逢:一作“從今”。⑨“四海為家”兩句:如今國家統一,舊時的壁壘早已荒蕪。

  《西塞山懷古》閱讀題目

  1.首聯中哪兩個字用得好?

  2.頷聯將晉吳之戰的形勢從哪些方面作了形象地描繪?運用了什麼手法?

  3.這首律詩以蘆葦在秋風中顫抖著,發出了悲鳴作結,妙在哪裡?請結合原詩作簡要的分析。

  4.這首詩開頭四句敘述“王浚伐吳”這一史實,運用了什麼手法?試作簡要分析。

  5.這首詩結尾一句寫景起到了怎樣的作用?請作簡要賞析。

  《西塞山懷古》閱讀答案

  1.①“下”和“收”字用得好。②“下”:一有符合地理形式,由上游向下遊進軍,符合歷史事實的意思;又有西晉攻下了東吳的意思;“收”字,寫出了東吳的望風披靡。③益州金陵,相距遙遙,一“下”即“收”,何其速也!兩字對舉就渲染出一方是聲勢赫赫,一方是聞風喪膽。

  2.①從形象上看,一橫一豎,一下沉一高揚;從色彩上看,一邊是晉軍燒燬鐵鎖的沖天火光,一邊是投降的白旗;從氣氛上,晉軍得勝趾高氣揚,東吳兵敗無限悽慘。

  ②對比的手法。在對比中寫出了戰爭雙方的強弱,更寫出了勝利者那種摧枯拉朽、咄咄逼人,而失敗者黯然失色,倉皇逃竄的神態。

  3.妙在含有餘不盡之意,這破敗荒涼的西塞山不就像割據一方的藩鎮嗎?他們最終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其諷刺入木三分,而詩人對割據一方的藩鎮勢力的警告可謂義正辭嚴。***不能用一般的敘史或論史的手法來考慮怎樣回答,只能從懷古詩景物描寫的角度來分析。***

  4.運用了對比手法,一“下”一“收”,一“沉”一“出”,寫出了吳國的“金陵王氣”在王浚大軍摧枯拉朽般的攻勢之下不堪一擊的這一段歷史。詩人借用典故,懷古慨今,暗示江山一統、四海一家是歷史的必然這樣的主題思想。

  5.詩人以景襯情,感慨不盡之意寄於言外。往日的軍事堡壘西塞山,如今已荒廢在一片秋風蘆荻之中,破敗荒涼的西塞山恰似那些割據一方的藩鎮,最終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其諷刺入木三分,而詩人對割據一方的藩鎮勢力的警告可謂義正辭嚴。

  《西塞山懷古》賞析

  詩的前四句,洗煉、緊湊,在對比之中寫出了雙方的強弱,進攻的路線,攻守的方式,戰爭的結局。它只用第一句詩寫西晉水軍出發,下面就單寫東吳:在戰爭開始的反映,苦心經營的工事被毀,直到舉旗投降,步步緊逼,一氣直下。人們不僅看到了失敗者的形象,也看到了勝利者的那種摧枯拉朽的氣勢。可謂虛實相間,勝敗相形,巧於安排。

  劉禹錫的這首詩,寓深刻的思想於縱橫開闔、酣暢流利的風調之中,詩人好像是在客觀地敘述往事,描繪古蹟,其實並非如此,劉禹錫在這首詩中,把嘲弄的鋒芒指向在歷史上曾經佔據一方、但終於覆滅的統治者,這正是對重新抬頭的割據勢力的迎頭一擊。當然,“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劉禹錫《金陵五題·臺城》***,這個六朝覆滅的教訓,對於當時驕侈腐敗的唐王朝來說,也是一面很好的鏡子。


  

登金陵鳳凰臺詩歌閱讀題及答案
西塞山懷古閱讀答案
相關知識
西塞山懷古閱讀答案
西塞山懷古閱讀答案
山坡羊驪山懷古閱讀答案
山坡羊驪山懷古閱讀答案
山坡羊未央懷古閱讀答案
山坡羊潼關懷古閱讀答案
荊州道懷古閱讀答案
木蘭花慢彭城懷古閱讀答案
桂枝香金陵懷古閱讀答案
春之懷古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