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蒙學教材的因與革閱讀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5日

  古代蒙學教材的興替過程,有兩個顯著特徵。一是蒙學教材並不受古代政府管理,二是經典蒙學教材的生命較長,往往被使用數百年乃至上千年。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古代蒙學教材的因與革》閱讀材料

  古代蒙學教材的興替過程,有兩個顯著特徵。一是蒙學教材並不受古代政府管理,在自發的狀態下產生了數量較多的教材,但真正廣泛流行的經典教材並不多,周代以來主要有《史籀》《倉頡》《急就篇》《千字文》《蒙求》《百家姓》《三字經》《笠翁對韻》《聲律啟蒙》《龍文鞭影》《增廣賢文》《幼學瓊林》等,它們構成了蒙學教材發展的主線。二是經典蒙學教材的生命較長,往往被使用數百年乃至上千年,堪稱教育史上的奇蹟,但它們也會被後起教材取代。如漢代《急就篇》逐漸取代《史籀》《倉頡》,使用至唐代而漸漸衰落,南北朝時《千字文》漸漸興起,到宋末與《百家姓》《三字經》一起形成一個較為穩固的教材體系,這個體系完全取代了《急就篇》,一直沿用到清末;再如唐代的《蒙求》,至明清時被《龍文鞭影》取代。這樣的興替,均不是某種機構強力推行的結果,完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對新的教育環境而主動選擇的結果,這表明新的教材具有更多適合新的教育環境的特性。

  在詞彙學習階段,初步建立起較為系統的知識框架,是蒙學教材一貫堅持的編寫理念。古代教育崇尚博學,因此,蒙學教材十分重視在初學階段就為兒童奠定廣博的知識基礎。《急就篇》的姓氏、諸物、五官三個部分,涉及古代部族、自然事物、生活器物、職官、地理、律令等基本知識,是一個極為廣博的知識體系。到《千字文》時,這一知識體系進一步豐富,歷史內容逐漸增多,也為後來《蒙求》以歷史人物為主體編寫教材開創了新的道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沿用長久,其實就是對蒙學教材博物教育思想繼承與發展的有力證明。《小學紺珠》《幼學瓊林》等類書式蒙學教材,更是將這種教育理念發揮到極致,《聲律啟蒙》一類教材也蘊含有廣博的自然、人文常識。

  蒙學教材一直重視道德人格教育,這是古代教育思想的可貴之處。如《孝經》及宋代形成的《四書》分別被視為立德之本、入德之門,相對而言比較適合兒童學習,在古代教育實踐中被廣泛使用。《急就篇》“五官”部分的律令教育,就是法制教育,可以幫助兒童確立道德和行為規範,此外它還講述了官員的道德修養要求。以律令和官員道德修養要求教育兒童,也符合讀書人入仕的理想追求。以人物故事開展道德人格的教育,有十分古老的思想源頭,《易傳》中有君子蓄德之法,“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此後,以德行教育為唯一宗旨的朱熹的《小學》,其嘉言、善行兩章也採用這種教育方法,《純正蒙求》《龍文鞭影》皆沿用此法,直至清末。

  詩文寫作,是古代考查人才的主要方式。詩文技能教育的需求變化直接影響著蒙學教材的生命力,而蒙學教材對這種需求變化的應對也十分迅速。因此,詩文能力的教育需求是推動蒙學教材變革的最為直接的因素。如漢代,“學童能諷書九千字以上,乃得為史”,“登高能賦可以為大夫”,大量識字及作賦成為讀書人入仕的必備技能。漢賦主要藝術手法是鋪陳相類事物,《急就篇》羅列相類事物詞彙,類似於鋪陳之法,這是《急就篇》得以流行的根本原因。

  唐代科舉以進士科為重,其主要考試文體是律詩、律賦。無論律詩、律賦,都講求平仄押韻,且以切韻為準,這就需要應試者掌握切韻。《千字文》尚可以提供對仗的學習,但《急就篇》已完全不能滿足這樣的需求了,因此,《急就篇》開始衰落。而新生的《蒙求》在編排歷史故事的時候,採用了切韻,並且四對八句一韻,這樣就便於兒童學習格律及切韻。因此,《蒙求》受到普遍歡迎。

  宋代科舉考試文體也增加了論。因此,《三字經》中的句子不再有描寫,文字沒有辭采,全文主要採用直白的敘述或議論,而它在議論方面表現更為突出,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就是一段完整的議論。

  ***節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

  《古代蒙學教材的因與革》閱讀題目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代蒙學教材數量較多,但不同時代主流教材會有所不同,一般來說,更適合新的教育環境的教材地位更穩固。

  B.古代蒙學教材的興替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對教育環境的變化選擇的結果,比如《蒙求》唐代比較流行,明清時就被取代了。

  C.漢代比較重視賦這種文體,影響到啟蒙教材的變化,羅列相類事物詞彙、運用鋪陳之法的啟蒙教材就比較流行。

  D.古代蒙學教材都是在自發的狀態下產生的,不會受某種機構強力推行的影響,古代政府也難以對教材的興替產生影響。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兒童還處於詞彙學習階段,古代蒙學教材主張通過對詞彙的學習,初步建立起較為系統的知識框架。

  B.在古代,以人物故事開展道德人格教育是蒙學教材的重要方法,《易傳》是這一方面的典範。

  C.《蒙求》四對八句一韻,便於兒童學習格律及切韻,符合唐代科舉考試科目的文體要求,成為當時重要的蒙學教材。

  D.《急就篇》能夠長時間盛行,和它含有律令教育、官員道德修養教育,符合讀書人入仕的理想追求有關。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代蒙學教材基本都比較重視知識基礎的廣博,《急就篇》《千字文》《幼學瓊林》等啟蒙教材都含有廣博的知識。

  B.詩文寫作,是古代考查人才的主要方式,如唐代科舉重視律詩、律賦,宋代科舉增加了論,因此蒙學教材很注重這一能力的培養。

  C.古代蒙學教材也比較重視道德人格的教育,《孝經》《四書》《急就篇》《龍文鞭影》等啟蒙教材都含有德行教育的內容。

  D.詩文能力的教育需求直接推動蒙學教材變革,就詩文教育的效果看,《急就篇》不如《蒙求》,《蒙求》不如《三字經》。

  《古代蒙學教材的因與革》閱讀答案

  1.D

  2.B

  3.D


  

古代蒙學教材的因與革閱讀答案
論書法表現形式與詩文意境閱讀答案
相關知識
古代蒙學教材的因與革閱讀答案
古代蒙學教材的因與革閱讀答案
現代詩的有與無閱讀答案
逢蒙學射於羿文言文閱讀答案
第二代生物燃料的說明文閱讀答案
中國文學史的本與末閱讀答案
氣溫變化的利與弊閱讀答案
新詩的變與常閱讀答案
一碗麵的悲與喜閱讀答案
城市中的禮與樂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