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遠古祖先課堂反思
《我們的遠古祖先》是北京版七年級歷史的一課。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第一堂歷史課對於教師與學生來說,雙方彼此陌生,卻都有互相瞭解的強烈願望。如何上好第一節歷史課,打破師生雙方原有的陌生感和距離感,實現自主對話意識與能力養成非常的重要。如何營造和諧的師生關係是第一課就要解決的問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一的學生對歷史是什麼,歷史課講什麼是很疑惑的,所以第一課必須讓學生體會這一課程內涵。
《我們的遠古祖先》開課的第一部分內容是關於“人類的起源”問題。在匯入此課時我先對自己的“歷史”向學生作了介紹,其中包括姓名、出生地、家庭環境、個人成長曆史,包括興趣與愛好等,我的這一做法深深感染了學生,他們對我頓時親近起來,還不是的向我提問,我藉此也讓學生解釋說其實歷史並不是遙不可及的而是真實的、可感的;歷史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歷史就在我們自己的身邊。
篇2
引導學生以拜訪的形式瞭解了洞穴中祖先***北京人的頭部復原像、北京人用過的石器***,定居的祖先***山頂洞人的骨針和“項鍊”***,並向學生展示了豐富的影象材料,並引導學生對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東西進行交流。這種拜訪式的教學,使學生似乎成遠古時代的人,在那樣的環境裡親自體驗當時的生活,也體驗到我們遠古祖先的智慧和淳樸的情感。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也讓我感受到這節課學生是主動的在學習,主動的去探究,並且非常快樂的要把自己所想的、所感受的東西表述出來與大家分享。這也讓我深深地體會到要實現學生自主對話意識與能力養成必須首先營造良好的師生關係,同時要深入挖掘課程資源,激發學生探究興趣,要賦予學生思考交流的環境空間與方法。
篇3
在匯入《我們的遠古祖先》人類的起源時,本來設想先從傳說入手,問道:“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人類的歷史,那麼人是怎麼來的呢?”學生立刻回答:“人是由猿猴變來的!”我有些高興,學生有知識基礎,又有些疑問,他們這樣肯定,是怎樣知道的?
我接著問:“從古猿到我們現代人的進化經歷了哪些過程?”
學生起嘴八舌的回答:“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現代人。”
“完全正確,你們是怎麼知道的?”
“小學科學課學過。”
“學過的同學舉手。”結果全班學生都舉起手來,太意外了,學生的知識真是很豐富,人的進化階段這些知識在講世界史時才會講到。我立刻鼓勵他們:“大家能把學過的知識記住,並能用到,說明大家很會學習。”
課程還要繼續,我不想失去這堂課人文的色彩,於是我說:“同學們已經揭去了人類起源的神祕面紗,有了科學的知識,但在我國和西方,對於人類的起源,也有著美好的傳說,有誰知道?”學生講了女媧造人的傳說,對於西方的“亞當、夏娃”的故事比較陌生,學生很驚奇,配合著簡報的使用,從學生的神態可以判斷出,很感興趣。
傳說雖動人,但畢竟不是事實,人類經過從猿到人的演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中國什麼時候有古人類居住,是考古學家一直關注的問題,考古學家的發現證明,中國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在中國大地上,廣泛分佈著我們遠古祖先的遺蹟,我打出《我國境內主要遠古人類遺址分佈示意圖》,開始轉入正題。
學生的生活各不相同,事實說明,不能輕視學生的知識資源,但怎樣開發學生的資源,真正讓學生參與、神入學習,需要在教學中,瞭解學生,做好備課,並在教學過程中靈活應變。
我們的田野反思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