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貨幣的統一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7日

  秦統一中國,也統一了貨幣,規定黃金為上幣,單位“鎰”***合20兩***;銅為下幣,單位“半兩”。半兩錢在戰國秦即已鑄行,初為國錢,旋即改為方孔圓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秦朝貨幣圖片

  秦朝貨幣的基本內容

  出現

  《史記.六國年表》:“ ***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帝之會稽、琅邪,還至沙丘崩。子胡亥立,為二世皇帝。殺 蒙恬,道九原入。復行錢。” 過去不少學者認為“復行錢”是秦始皇所為,根據就是這件事寫在始皇帝名下。其實,《 史記》年表中系事的體例是按事件發生先後排列的,“復行錢”顯然是秦始皇死後二三個月的事,為秦二世所行。秦用顓頊歷,以十月為歲首。據《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七年十月始皇出遊,十一月過雲夢,後上會稽,北至琅邪;大約六月至平原津而病,七月崩於沙丘平臺;趙高主謀篡改遺詔,立胡亥為二世皇帝,遣使殺蒙恬;大約八月從九原經直道至咸陽;九月,葬始皇於酈山;“復行錢”只能是秦二世在葬始皇時或稍後下的詔令。

  對“復行錢”的理解也有分歧。有人認為就是國家開始掌握鑄幣權,但從秦惠王"初行錢"始,國家掌握鑄幣權已百餘年,何須二世為之!倘二世才想到掌握鑄幣權,當時秦王朝已危機四伏,大廈將傾,即使真有這樣的法令也行不通。那就等於說,秦統治者始終沒有掌握鑄幣權,這難道符合事實嗎?還有一種看法,陳直《史記新證》:“此雲二世復行錢,中間必脫有廢行錢的記載。”日人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亦云:“行錢之初自惠文,以來中間不聞廢錢,何雲復行。”“復行錢”的意思非常明確,就是國家重申發行貨幣的法令,此法令不須在"廢行錢"之後頒佈。事實是自惠文王鑄行半兩錢以來,輕重大小雖時有變化,但由國家鑄行從未中斷,那能有“廢行錢”或“廢錢”的法令。吾友郭志坤認為“復行錢並非照搬原來的錢版,而是重新改鑄新錢”。

  此說有據。當時二世要以空前的盛況埋葬秦始皇,以鞏固其繼承人的地位。但由於秦始皇晚年連續大肆興作,積蓄消耗殆盡,國庫空虛,財政困難,要對付極端鋪張的喪事錢不夠用。如果按以前"重如其文"的錢範鑄錢,銅料不足,錢重難鑄,只得另造錢範,變換版式,改鑄輕錢含量大減,,實際是用通貨貶值的辦法,搜刮民財。當時的通貨貶值就是鑄造不足值的半兩錢,以代替足值的半兩錢,錢文面值不變而金屬作為官府增加財政收入的手段。這種輕錢百姓不接受,流通有困難,故要重申行錢法令,說明這種減重錢也是國家所鑄,與以前的半兩錢幣值一樣,都受國家法律保護,不許百姓拒絕使用。

  秦二世“復行錢”以後的半兩錢,體積明顯較前輕小。如從始皇陵T2出土的半兩錢,直徑2.7釐米,重4.1克,合秦制6銖稍強。始皇陵北魚池村遺址出土的半兩錢,直徑在2.6至2.8釐米之間,重量在2.2至3.8克之間,合秦制3.3至5.7銖。這些錢例較秦統一不久鑄的標準錢,均減輕一半左右,但錢型較整齊,錢文小篆,字形稍長,當屬官錢,可能是二世所鑄。

  與此基本相合的錢範也有發現。臨潼縣油王村秦代芷陽遺址手工業作坊區,出土一件銅質半兩錢範,主澆道兩側排列半兩錢模14枚,錢徑2.7釐米。在秦始皇陵東2.5公里處,發現秦鑄錢作坊遺址,有兩件銅質半兩錢範:一件內有半兩錢模12枚,錢徑2.8釐米;一件內有半兩錢模14枚,錢徑2.6釐米。錢徑均比以前標準錢範顯著變小,而與始皇陵T2和魚池遺址出土的半兩錢大小相近。說明此錢範屬於秦代晚期遺物,有可能是秦二世“復行錢”後的錢範。

  秦二世即位剛一年就爆發了秦末農民大起義,天下大亂,私鑄蜂起。於是製作粗劣,穿孔較大,錢徑不到2釐米,重不足2克的小半兩,亦稱“秦榆莢錢”也出現於市場。可見一國之貨幣可以反映國力之盛衰。“復行錢”是秦王朝行將傾覆時採取的應急措施,敲響了“半兩錢”走向衰落的喪鐘。秦末貨幣的嚴重減重變質,與秦王朝的衰亡是同步的。

  秦朝貨幣的定型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惠文王二年“初行錢”。秦惠王二年即周顯王三十三年,公元前336年。這是貨幣史上一件大事,當時周天子去秦國“賀行錢”。司馬遷還用互見法在《秦本紀》、《周本紀》、《六國年表》中對這件事作了記載,可謂不厭重複,濃墨重寫。

  秦惠王“初行錢”鑄的錢是什麼形狀?彭信威《中國貨幣史》,肖清《中國古代貨幣史》,錢劍夫《秦漢貨幣史稿》,都認為鑄的一兩形的圓形圓孔錢。但是,幾十年來出土的戰國晚期秦錢都是圓形方孔錢,時間在“初行錢”之後,秦始皇統一貨幣之前。這可以舉出許多例項:

  1、四川青川縣郝家坪50號墓,與秦武王四年十二月隸書木牘同出的有7枚半兩錢。均圓形方孔,字文凸起,半兩二字對稱,篆法古樸,鑄工粗糙,輕重大小不一。按秦制半兩為12銖,合今7.8克。據實測7枚中最重者9.8克,合14銖,超過半兩;其餘都不足半兩,最輕的僅2.1克,合3.1銖,只有半兩的1/4強。從減重錢多看,說明這種貨幣在秦國已鑄行了一段時間。該墓木牘最晚的時間是武王四年十二月,估計下葬的時間在秦昭王元年。這是一個有確鑿年代的墓葬,秦昭王元年上距秦惠文王二年僅30年,足證秦惠文王“初行錢”就鑄的是圓形方孔半兩錢。

  2、四川巴縣冬筍壩發掘的船棺葬和長方土坑墓中,出土半兩錢百餘枚。四川昭化縣寶輪院發掘的船棺葬,亦出土半兩錢多枚,均為秦惠王滅巴蜀之後的墓葬。

  3、內蒙赤峰地區新窩鋪發現戰國貨幣2589枚,大多為燕幣,其中一枚是秦國半兩錢,個體較大,面文半兩,背面素平。半兩錢與燕國刀、布、環錢摻雜一起出土,說明半兩錢還與燕國貨幣同時在燕地流通,這枚半兩錢必鑄於秦始皇統一貨幣之前。

  以上考古資料說明:把“初行錢”像《史記註譯》那樣,譯為“秦錢的開始鑄造和發行”是不確的,在此之前秦國早已鑄行圓形圓孔錢。確切地說,“初行錢”應是秦惠王開始鑄造和發行圓形方孔半兩錢,這是改進了的圜錢。它是秦國的一次貨幣革新,是商鞅變法的繼續。把“初”不加分析而一律理解為某種制度的“最初”、“開始”是不對的。如前350年,商鞅第二次頒佈的變法令,措施之一是“為田開阡陌”。然而,《史記.秦始皇本紀》附錄雲:昭襄王“立四年,初為田開阡陌”。昭襄王四年即公元前303年,在此前47年商鞅已“為田開阡陌”,昭襄王何“初”之有?昭襄王統治期間有幾次下令“開阡陌”,而即位四年是他第一次下令“開阡陌”,故標以“初”。同樣,秦惠王“初行錢”也不是秦國開始鑄錢,而是秦惠王在位時第一次鑄錢。但不是尋常的第一次,其意義在於:

  1、使秦國的鑄幣從此定型

  擯棄了圓形圓孔錢,定型為圓形方孔半兩錢,使秦幣由試行階段轉變為正式全面鑄行時期。秦幣固定為這種幣形,是經過長期實踐作出的選擇。有實用上的原因;方孔較圓孔用繩子或木條貫穿起來比較穩固,不易晃動,製作時便於外緣磨光,亦可進一步減輕磨損率;半兩的體積適中,便於流通。也有觀念上的原因:戰國中期“天圓地方”之說廣泛流行,如《詩子?說劍篇》雲:“上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法方地,以順四時。”秦取此幣形,很可能和這種觀念有一定關係。秦幣此後大小輕重雖時有變化,但圓形方孔再無變更。

  2、確立了錢幣由王室專鑄的制度

  秦自獻公以來,逐步建立了封建中央集權制度,所以鑄行的圓形圓孔錢已不同於東方諸侯的錢幣,只標重,無地名,這表明秦國的幣制一開始就是統一的,不許地方鑄錢。“初行錢”時所鑄圓形方孔錢,則更加明確,錢面只標面值,沒有地名,說明王室專鑄制度進一步確立。不許郡縣擅自鑄錢,也嚴禁私人鑄錢,在雲夢秦簡中有嚴懲私鑄錢的案例。

  過去,不少學者認為圓形方孔半兩錢是秦始皇統一貨幣時的發明,也是不對的。秦統一中國之前,從秦惠王二年即公元前336年算起,圓形方孔半兩錢在秦國已鑄行了115年。不過,戰國時期秦半兩錢主要在秦國境內流通,在東方六國流通的數量很少,因為幣值不統一,換算困難。當時秦國對外使用的等價物主要是黃金和布,秦簡《金布律》規定:“其出入錢以當金、布,以律。”意思是:錢如要帶出國境,必須換成黃金或布,按法律規定的比價折算。可見黃金和布這兩種貨幣是各國都通行的,也可見秦幣分為黃金、布、半兩錢三等的制度在戰國晚期就已形成。

  還有一種看法。王毓銓《中國古代貨幣的起源和發展》認為,“初行錢”鑄的是三孔布。《中國曆代貨幣》圖冊,也認為三孔布是“戰國未期秦國的貨幣”。這是不能成立的。三孔布的特徵是圓首、圓肩、圓檔、圓足,首及兩足各有一個圓形穿孔。這是為了減輕磨損而對原來布幣的改造。三孔布現在發現30餘品,正面有鑄造地名,背面鑄有兩或銖以標重。經裘錫圭、何琳儀、黃盛璋諸先生考證:這些錢面的地名大都在趙國東部,個別在趙國西北部,有些是公元前296年趙滅中山後屬趙的,有些是趙從燕國、魏國手中奪來的,總之在戰國晚期都屬趙國。因此,他們肯定這些三孔布是戰國晚期趙國東部地區鑄行的貨幣,絕不是秦幣。《中國曆代貨幣》認為,三孔布大者背文“一兩”,小者背文“十二朱”,它是最早的朱兩貨幣。以朱兩標明幣值是秦錢的特徵。其實,戰國晚期以兩、銖作為衡器單位的除秦國外,趙、魏、韓、楚、燕等國也偶爾用之,據考古發現的器物實測,與秦國一樣,一兩都摺合15.6克。趙國的衡制既然有時也用“兩”、“銖”,那就不可排除以兩、銖為某種貨幣標重的可能。從文字上看,三孔布的。

  秦朝貨幣統一的作用

  貨幣的統一,推進了商業的發展,加強了各個地區之間的交流與溝通。

秦朝貨幣的統一
***秦始皇的野史
相關知識
秦朝貨幣的統一
秦朝貨幣的統一
高中政治必修一紙幣與貨幣的區別知識點
高三政治第一輪複習之貨幣的種類與形式
秦朝錢幣是怎麼樣的
高一政治貨幣的職能知識點
高一政治貨幣的產生知識點
高一政治貨幣的本質知識點
秦朝名將王翦一生的戰績
貨幣的作用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