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式太極拳的纏絲與抽絲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武式太極拳是太極拳門派之一,練習武式太極拳要分清纏絲與抽絲的區別。各個門派特點的不同,纏絲與抽絲也各持己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闡述

  每位習武者對纏絲與抽絲應該非常熟悉,但是在練習中,您是否能明確劃分呢?我們隨著專家見解了解一下。

  “運動如抽絲”“太極拳、纏法也”這些是前輩太極拳家對太極拳勁力的闡述,因此,在太極拳中,就有了”抽絲勁“和”纏絲勁“的說法。

  那麼,什麼是抽絲?什麼是纏絲?抽絲和纏絲是不是一回事?它們之間有何區別?這是太極拳愛好者們關心的問題。

  太極拳屬於武術中的內家拳,太極拳與其他拳術不同,其特點柔和緩慢,練習起來簡單易學。

  “運勁如抽絲”是武禹襄提出來的,而“纏絲勁”的說法則是陳鑫提出來的。從產生的時間來看,“抽絲”的說法在前,“纏絲”的說法在後。

  我認為,這兩種說法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絡,也沒有孰優孰劣,它們都是前輩太極拳家根據自己的練拳實踐和經驗,總結出來的理論精華。

  我先談談“纏絲”這個概念。我不是練習陳式太極拳的,沒有練過纏絲勁,只是看過陳鑫老先生的著作和他的傳人們的著作,在此只是談談自己一點膚淺的見解。

  纏絲勁本是陳式太極拳最特色的拳法,隨著太極拳的發展,每個人對纏絲勁的見解也不同,纏絲與抽絲在不同運動中,都是靈活變化的。

  陳鑫和他的傳人們的著作很多,其中關於“纏絲”的概念,我總結大體有這麼兩點。纏絲是內氣的纏絲,是內氣的螺旋纏繞。這是根據中醫的經絡學說提出來的觀點。

  中醫的經絡學說其根本是內氣的執行,認為內氣循經絡執行周身,氣運血行,營衛身體。所謂“纏絲”,首先得有內氣。這是從內在的方面來說的。

  從外在的肢體動作來說,所謂“纏絲”是動作路線曲折往復,沒有直來直去的,它是一種旋轉、纏繞的動作執行路線。

  根據這種動作外形的旋轉、內氣的執行、勁力的收放、進步退步等等,陳鑫給這種運動方式起了個名字,叫“纏絲”,說:“太極拳,纏法也。”為此,陳鑫還畫了周身的纏絲圖。

  總體來說,我認為,陳鑫說的“纏絲”,包括內氣的運轉和肢體的旋轉兩個方面。如果只是動作的螺旋纏繞,而沒有內氣的執行;或者反之,只有內氣的執行,沒有動作的螺旋纏繞,這兩者都是不符合陳鑫的纏絲原理的。

  “纏絲”,一定是內氣的執行和外形動作的旋轉結合起來的運動形式。

  關於外形動作的纏絲,陳鑫講了很多種形式,比如大纏、小纏,順纏、逆纏,裡纏、外纏,進纏、退纏等等,大致有十二三種,比較複雜,這是必須練過陳鑫的拳架的人才能搞清楚。我是門外漢,對此就不多談了。

  另外,我們要注意一點,陳鑫講述纏絲,也是要求“用意不用力”的,在這一點上與其他的太極拳流派是相一致的。

  這種纏絲,不僅僅是為了技擊,當然,首先是為了技擊,通過纏絲,能夠運勁、化勁、發勁,更重要的是這種纏絲練習,對養生也是有益的。

  陳鑫在論述纏絲時,還說了肩、肘、腕、胯的大的纏絲圈和一些小關節的纏絲。這是具體的練習方法,我是不瞭解的,我只是根據陳鑫老先生的著作,談了一些膚淺的認識。

  再說說抽絲。武禹襄說:“運勁如抽絲,邁步如貓行。”這是描述太極拳在運勁的過程中的狀態。“抽絲”這個形容詞,是從北方農村紡紗織布這一勞動過程中引發來的。

  婦女在紡紗時,一手旋轉紡紗錠子,把棉紗纏在錠子上,另一隻手拿著棉花,讓棉絲線從棉花中抽出來。這種抽絲紡線,動作是非常輕柔的、細緻的、均勻的,否則,棉絲就會斷掉。

  武禹襄大概是從這一勞動過程中體悟出了太極拳運勁的特點,要求太極拳的動作勁力輕柔、細膩,連綿不斷。關於“運勁如抽絲”,有幾個要點。一是不要有凸凹處,不要有斷續處,不要有缺陷處;二是進退需要有轉換,往復需要有摺疊。

  總之,勁力要連續不斷,不僅外形動作不能間斷,意氣上也不能間斷,練拳時要一氣貫串,連綿不斷,節節貫串;要“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發勁的原理是“其根在腳,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等等。

  我認為,這些太極拳的練習要求都和“運勁如抽絲”這一太極拳運勁原理有著密切的聯絡。

  總而言之,武禹襄先生說的“抽絲”也好,陳鑫先生說的“纏絲”也罷,都反映出了太極拳的特點,同時也說明,武禹襄練習的太極拳和陳鑫練習的太極拳,各自有各自的風格特點,他們對太極拳的理解也不完全相同。

  我認為,這兩家的拳論都是指導我們練習太極拳的經典著作。我們要深入研究“抽絲”和“纏絲”的理論,指導我們的練拳實踐,指導我們的推手練習,指導我們的養生保健。

  對這兩家拳論,我們不要厚此薄彼,都要認真研究,結合自己的練拳實踐,體悟太極拳的真諦。“纏絲”和“抽絲”,是過去的太極拳前輩根據自己的練拳實踐總結出來的,都是內氣和外形動作結合產生的一種勁力體會,都是他們練拳經驗的結晶。

  研究、繼承這些經典拳論,無疑對我們現代人的練拳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對我們提高太極拳水平也是有益的。

  武式太極拳的簡介

  武式太極拳是武禹襄先生在陳式太極拳及趙堡太極拳的基礎上,根據練功方面的感悟而創編的拳式小巧緊湊,集強身、防身、修身為一體,更適合文人修煉的太極拳,後人稱之為武式太極拳。

  武禹襄先生在對這套拳法身體力行的實踐中,形成了簡煉精要、無一浮詞的經典之作——武式太極拳論。 武式太極拳,樸實無華,人稱乾枝老梅。

  與人交手,不重招數外形,注重接勁打勁。練習中要求用意氣的變換來支配外形的運動,強調走內勁而不露外形,以達到制人而不傷人的神奇境界。

  武式太極拳融儒家文化、道家養生、中醫保健、武術強身於一體,具有增壽益智、祛病健體、美容塑身的功效。

  常練武式太極拳,能有效“緩解精神壓力,祛除生理疾病”,對治療疲勞綜合症和慢性病有顯著效果。

  武式太極拳拳架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體態端莊、氣勢騰挪、開合有致、緊湊精巧,是文人化的太極拳術,尤其適合高階知識分子階層養身、強身、修身。

  武禹襄、李亦畲一個是稟貢生,一個是舉人。都是絕頂聰明的人,他們不會僅僅是因為穿長袍就把拳架變小。清、民國時穿長袍打拳的老先生太多了,他們打拳時也未必就一定穿長袍啊。關鍵是他們經過長時間反覆研究、體會、實驗、比較、揣摩後悟出了緊湊的好處,點透了就是練“豎勁”。

  武式太極拳的四大特點

  一、 拳架小七緊湊

  武式太極拳屬太極拳系中的中小架勢,又稱中捋架。由於武式太極拳的創始人出自於書香門第,平時穿長袍大褂,不邁大步,不下大勢,特別注重內在修養,所以在練功時架子較高,拳勢緊湊舒緩。

  武禹襄祖師早年隨父武烈習練長拳、洪拳已有深厚的功底,到趙堡得有《王宗嶽太極拳論》等歸裡後,另創有二路太極炮捶和三路太極小架,於對敵應用,蹦跳躥躍,貼身近打,發力快如閃電、用勁動如雷霆,步伐變化快速、身法有剛有柔。此拳法充分發揮了武式太極拳的文武兼備之特點,但由於古時思想觀念和社會時代背景等種種原因,此套拳法只在永年廣府西街武***李***氏家族門內傳承。

  現在為了繼承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筆者於武術雜誌上刊出了部分內容。2004年出版《武式太極拳祕笈》一書著有二路炮捶。

  另由國家體育總局、中國武術協會錄製的《中華武藏》系列大型電視教學片,其內容包括:基礎內樁功、一路中捋架、二路炮捶、三路小架、隴西氏太極刀、隴西氏太極劍、刀劍對練、一路十三杆、二路十三杆、一路二路對練杆、四杆對練、四刀對練、擯杆、通杆、摔杆、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單推手、雙推手等十八種套路20張光碟***中英文版***已公佈於世,以期武李氏太極拳系列套路能發揚廣大。

  二、重內不重外

  武式太極拳尤其是永年廣武***李***氏家傳太極拳,要求虛實開合都在體內中求,外形的招式不要過於表現。

  棚捋擠按四法融於筋骨之內,用意領氣,意到氣到、氣到身到、身到勁到要求在行功走架中必須“腹內鬆靜氣騰然、周身輕靈頂頭懸”,氣勢巨集大,逐步做到“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衰,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

  所以老前輩經常說練拳先練心,這也就是“意氣君來骨肉臣”之用意。練習武式太極拳還要求骨肉分離,節節貫穿,捨去後天肌肉之拙力、開發先天骨肉之靈勁等等,這些說明了武式太極拳更重視內涵修養。

  三、步法靈活多變

  步法在練習拳架中佔有更大的比重。武式太極拳的步法靈活多變,實用性較強。在步法上,除了包括普及太極拳中常用的弓步、馬步、丁步、虛步、撲步五種步型和退、進、橫跨三種步法處尚有叉步、後虛步、下勢步、橫襠步、三七步等步型和扣步、擺步、碾步、踐步、跨步、引進落空步等步法,以及蹬腳、起腳、踢腳、十字擺蓮腳、二起腳等腳法。

  上述種種步法皆以丁八步為主,也可稱“不丁不八步”,兩腳前後沿線為60 度左右,每一動作所邁出步都是以腳跟先著地,腳尖翹起,以後腳跟蹬地推動身體重心前移,隨後前腳掌慢慢踏平,進步必跟,退步必隨,進步退步都要以虛腿的腳尖點地。

  虛實變化在腳跟,每一轉以實腿腳跟為軸虛實變化,兩腳間的距離在進步與退步定勢之後,應保持有一腳的距離,步法必須虛實分明。

  後腳定勢後是推動身體發力的主根,不可隨意挪動,更不可離地,前腳是調節人體運動的方向和角度。身體調正兩腳在定步後不可在一條直線上。始終保持自身重心平穩變化。

  四、注重理論

  注重太極拳理論總結。除王宗嶽《太極拳論》的“太極拳概要圖”等拳論外,現其他創新各派的太極拳著作理論無超越武式太極拳祖師武禹襄的***敷、蓋、對、吞***和第二代宗師李亦畲的***擎、引、鬆、放***經典著作的概括性的。

  說明前輩文化水準武功境界已達到上乘。所以說武式太極拳的理論對太極拳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再如武式太極拳第四代嫡系傳人李公錦藩恩師集畢生精力著有《悔藝精言》上、下兩冊,《舊譜再善》,《掘遺綴初》四本拳譜。

  並經常叮囑我們學習武式太極拳要把它當成一種傳統文化來學習,讀書志在聖賢、學拳志在苦練。要用心揣摩,善寫練功筆記總結成文,為後學者留下寶貴的經驗財富。

 

武式太極拳的纏絲與抽絲
陳式太極拳中的鬆沉
相關知識
武式太極拳的纏絲與抽絲
武式太極拳的纏絲與抽絲
太極教學之陳式太極拳的纏絲勁
陳式太極拳的纏絲勁
武式太極拳的行拳與搏擊
武式太極拳的概述
武式太極拳的招式動作該怎樣練習
武式太極拳的招式動作
武式太極拳的基本功有哪些
武式太極拳的三路拳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