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王孝傑的趣談
被吐蕃俘虜卻當上賓,因王孝傑長得像吐蕃他爹?這是怎麼回事?趕緊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充滿了計謀詭辯,勾心鬥角,讀起來讓人沉重不已。可是,在歷史的字裡行間,總有一二歷史片段,能夠娛樂大眾,讓大家會心一笑,輕鬆一下。下面的這位唐代名將王孝傑先生的事情就足以娛樂大家一把。
女人靠相貌獲得財富、權勢並不出奇;男人靠相貌獲得財富和權勢也屬平常。可是,一位戰敗被俘的唐代將領,僅僅因為長得像吐蕃贊普死去的老爹,就免除了被殺的下場,被吐蕃奉為上賓。實在是中國充滿權謀機變背景下的一出令人捧腹的喜劇。下面就是王孝傑老先生的生平與事蹟。
王孝傑少年從軍;公元677年,吐蕃進攻涼州***甘肅武威***。678年正月,唐高宗以中書令李敬玄兼鄯州***今青海樂都***都督,代劉仁軌於洮河鎮守,又於關內、河東募兵擊吐蕃。時王孝傑為副總管,從工部尚書劉審禮領軍西行。九月,唐軍與吐蕃戰於青海大非川,唐軍敗,李敬玄按軍不敢救,劉審禮與王孝傑被俘。吐蕃贊普墀都鬆贊見王孝傑,以其相貌與父相像而厚加敬禮,得以免死歸唐。
武則天時,任右鷹揚衛。由於在蕃日久,熟悉其情。長壽元年***692***,任武威軍總管,與左武衛大阿史那忠節率兵討擊吐蕃,十月,克復龜茲、于闐、疏勒、碎葉等四鎮,乃於龜茲置安西都護府,用漢兵3萬人鎮守。以軍功拜左衛大。翌年,升夏官尚書,同鳳閣鸞臺三品,封清源男。延載元年***694***,出為瀚海道行軍總管。證聖初年,又任朔方道總管,出將人相,顯赫一時。
萬歲登封元年***696***三月,任肅邊道大總管,率副總管婁師德與吐蕃大將噶爾欽陵、贊婆戰於素羅汗山,唐軍大敗,被免官。同年***696***五月,契丹首領李盡忠、孫萬榮叛唐,武則天詔王孝傑白衣起為清邊道總管,統兵18萬討擊契丹。唐軍至東峽石谷遇敵,他率精銳士卒為前鋒,衝出谷外,布方陣對敵。這時後軍總管蘇巨集暉畏敵而逃,王孝傑失去後援,孤軍深入,為敵所敗,王孝傑墜谷而死,全軍覆滅。武則天聞之,追贈其為夏官尚書,封耿國公。
靠相貌脫難立功的喜劇:
678年九月,劉審禮與王孝傑率軍進擊吐蕃,李敬玄坐擁大軍而不救。結果,唐軍大敗,兩人被俘。劉審禮傷重不治;王孝傑被押回吐蕃。可是,王老先生的運氣就是好。當時,吐蕃是位兩歲的幼主-都鬆芒波傑贊普在位。兩歲的小孩子見到王老先生長得特別像他的父親芒鬆芒贊贊普***芒鬆芒贊,死於676年,次年隱匿遺體於巴拉木,明年冬,都鬆芒波傑為父王發喪,次年都鬆芒波傑祭祀父王遺體***。當時,兩歲的小贊普就對著王老先生哇哇大哭,這位唐朝人長得太像老爹了,乾脆就做自己老爹得了。看到王老先生,小贊普彷彿看到了自己的父親。於是,對王老先生網開一面,厚加禮遇,並因此而免死。
在吐蕃小贊普罩著的滋潤日子裡,王老先生沒有忘記自己的職責與身份,自動完成了從統帥到普通間諜的角色轉換。暗中對吐蕃的風土人情,山川地理進行了詳盡的調查,為日後成功收復安西四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吐蕃呆了一段時期後,滿足了贊普四年父親的情思之後,王孝傑被禮送回了唐朝。武則天上臺***683年***後,王孝傑累遷右鷹揚衛***即右武衛,正四品***。692年,唐軍發動收復安西四鎮***碎葉、龜茲***今新疆庫車***、于闐***今新疆和田西南***、疏勒***今新疆喀什******的戰役,武則天以熟諳吐蕃的王孝傑為統帥討伐吐蕃。唐軍發動絕地進攻,收復安西四鎮,一舉摧毀吐蕃建立的西域統治體系。由於功勳卓著,得勝回朝的王孝傑被封為左衛大***正三品***;次年還被封為同中書門下三品***正三品,宰相之職***,爵清苑縣男***爵從五品***。靠著吐蕃的經歷,王孝傑出將入相,為這一喜劇作出了較為美滿的結局。
王孝傑簡介:
王孝傑***?-公元697年***,京兆新豐***今陝西潼關東北***人,唐朝名將。少年時便從軍入伍,四處征戰。屢立戰功。武則天執政後,累遷右鷹揚衛。公元692年,任武威道總管,與阿史那忠節討吐蕃,收復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鎮,重設安西都護於龜茲。於公元697年,任清邊道行軍總管,率軍討伐契丹可汗孫萬榮,在東硤石谷***今河北唐山附近***,孤軍深入,全軍覆滅,墜谷而死。贈夏官尚書、耿國公。開元中,贈特進。 建中三年***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併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夏官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朔方大總管王孝傑"。
及至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王孝傑。
收復安西四鎮後,武則天對王孝傑大加讚賞:"昔貞觀中具緩得此蕃城,其後西陲不守,並陷吐蕃。今既盡復於舊,邊境自然無事。孝傑建斯功效,竭此款誠,遂能裹足徒行,身與士卒齊力。如此忠肯,深是可嘉",後又言:"貞觀中,西境在四鎮,其後不善守,棄之吐蕃。今故土盡復,孝傑功也。"
宋祁、歐陽修等《新唐書》:"唐所以能威振夷荒、斥大封域者,亦有虎臣為之牙距也。至師行數千萬裡,窮討殊鬥,獵取其國由鹿豕然,可謂選值其才歟!夫宰相代天秩物,燮化人神,惟有德者宜之。若休璟、仁願,用以丞弼,非強所不能邪?據功名之地,則綽綽矣。"
劉昫《舊唐書》:"王孝傑、唐休璟、張仁願、薛訥、王晙等,皆韜武幹,亟立邊功。然孝傑失於再擒,休璟虧於餘行。先敗後勝,薛訥何慚;止雪迴風,王晙難掩;仁願操履,中否相兼。"
張說:"孝傑乃心國家,敢深入,以少當眾,雖敗,功可錄也。"
常建:"嫖姚北伐時,深入強千里。戰餘落日黃,軍敗鼓聲死。嘗聞漢飛將,可奪單于壘。今與山鬼鄰,殘兵哭遼水。"
陳元靚:"臨難忘軀,有進無退。百萬爭鄰,丹血相萃。戰氣方酣,鼓音忽憊。死敵為忠,足勸萬代。"
天津高考英語閱讀練習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