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最具影響力的舞美設計師介紹
舞美設計師是指掌握舞美設計和專業知識基本技能,須有一定的藝術修養。那麼,國外有哪些最具影響力的舞美設計師呢?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舞美設計師的評定標準
藝術專業一級舞美設計師須具有較深的文化藝術修養、廣博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生活積累,掌握國內外舞美設計的發展動態;有很深的藝術造詣精湛的舞美設計技巧,形成鮮明的個人藝術風格,獨立完成高質量的舞美設計在國家級或省級評獎中獲較高獎項,併產生廣泛深入的社會影響,業績顯著;能對自己的藝術成果進行系統的理論論述,公開發表本專業高水平的論文或出版著作;具有培養專業人才和指導下一級專業人員的能力;在全省乃至全國同行中有較高的知名度;能運用外語獲取資訊和進行藝術交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
近現代最具影響力的舞臺設計家
羅伯特·愛德蒙·瓊斯 Robert Edmond Jones ***1887-1954***
美國設計師瓊斯被譽為美國舞臺設計之父。1910年瓊斯從哈佛大學畢業後即遠赴歐洲學習“新舞臺術”,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回國。回國當年他的舞臺設計作品《娶了笨女人的男人》便以簡潔的新面貌而一鳴驚人。他的主要設計作品:1916至1929年期間與普林斯頓劇院以及美國戲劇公會合作的一系列劇目,包括尤金•奧尼爾的早期作品;在舞臺燈光方面瓊斯也頗具影響,如《麥克白》《理查三世》和《哈姆雷特》等劇的生動照明。
李·西蒙森 Lee Simonson ***1888-1967***
與瓊斯齊名的同代美國設計師西蒙斯也是美國的“新舞臺術”的代表人物,他的設計作品尤其在20與30年代及以後對美國美術的發展影響巨大。他也曾經就讀於哈佛大學並隨後在巴黎學習與工作了多年。回國後,他開始為紐約的華盛頓廣場劇院做設計,在此期間他發起成立了美國戲劇協會並長期擔任協會董事。西蒙斯的舞臺設計突破了傳統現實主義的束縛,充分利用舞臺的基本建築元素,以簡約實用的設計風格開創了一代設計新風,他樸實無華的設計理念對非商業性的藝術劇院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歐文·皮斯卡託 Erwin Piscator ***1893-1966***
皮斯卡託是德國20年代史詩戲劇的代表人物,儘管是舞臺導演,但對舞臺設計的影響甚深。皮斯卡託最初在非主流的小劇院裡工作,正是這種較為簡樸的工作環境使他在無意中發現並發展了史詩戲劇的佈景原則,即以圖解與說明的手法表現戲劇環境。譬如,用舞臺上懸掛的一幅地圖並標明事件發生的位置來代替傳統的大型繪畫背景。後來隨著皮斯卡託加入了柏林的主流劇院後,他逐漸發覺傳統的舞臺手段已經不能滿足他的創作需求,第一次在舞臺上使用影像投影與真人表演的結合,將真實的歷史情境與文獻與現實結合,以此增強舞臺的表現力,這一將投影應用於舞臺的發明影響至今。遺憾的是,皮斯卡託這員史詩戲劇的大員被其後的另一位史詩戲劇的重要人物——布萊希特搶走了大部分風頭。
卡斯帕·內赫 Caspar Neher ***1897-1962***
內赫是德國舞臺美術家,布萊希特的主要“御用”設計師。同為德國史詩戲劇的領軍人物,布萊希特的名望大大超過了皮斯卡託。二人的主要區別在於皮斯卡託力圖將歷史與過去融入“現實”;而布萊希特則希望在過去與現實之間造成一種“間離效果”,使觀眾能夠冷靜思考。內赫的舞臺設計與裝置幫助並極大豐富了布萊希特的理論。例如,布萊希特著名的“半截簾子”***Half-curtain***就出自內赫之手。他與布氏的合作從演出的最初構思開始,舞臺設計不再僅僅是視覺上的體現,而是滲透到導演的一切環節,包括表演的排程與演出節奏等。內赫通常為導演畫出一系列重要的舞臺畫面,就像電影製作的分鏡頭指令碼一樣。內赫的創作手法與舞臺美術理念延續至當代。
宙·梅爾茲納 Jo Mielziner ***1901-1976***
梅爾茲納是美國舞臺史上最重量級的設計大師,他不僅設計舞臺佈景也設計舞臺燈光,他的設計作品極為豐富,其代表作一直被視為舞臺設計的經典,如田納西•威廉姆斯的《玻璃動物園》和《慾望號街車》,阿瑟•米勒的《推銷員之死》和《墮落之後》《南太平洋》《國王與我》等。他曾師從瓊斯和李•西蒙斯,設計以濃郁的詩意與硬朗的視覺風格見長。1965年紐約博拉姆豪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回憶錄與作品集《梅爾茲納:舞臺設計》。
舞臺美術燈光設計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