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近期考古發現
洛陽最新重大考古發現——伊川徐陽墓地。關於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之情況概述
在洛陽,說起陸渾二字,多數人都不會陌生,最有名的是陸渾水庫,其次有陸渾村、陸渾嶺、陸渾關、陸渾山等。但要問陸渾二字從何而來,恐怕很多人還說不出個所以然。
而今,隨著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一項最新考古發掘工作的進行,關於“陸渾”二字的來源有了更加確切的歷史依據。昨日,《洛陽晚報》記者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該院正在進行的伊川徐陽墓地考古發掘工作證實,陸渾二字源自春秋時期從甘肅、青海一帶遷至洛陽的少數民族陸渾戎。陸渾戎部族遷至洛陽以後,還和許多歷史事件有著密切的聯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楚王問鼎”……
之兩年多考古發掘,只為尋找陸渾戎
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關於陸渾戎的相關調查,開始於2013年。昨日,院長史家珍向《洛陽晚報》記者介紹了這次考古發掘的情況。
史家珍介紹,史書曾記載“公元前638年陸渾戎遷入伊川”,因著這些記載,多年來文物部門一直對和陸渾戎有關的線索非常重視。“查閱史書就知道,陸渾戎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少數民族。”史家珍說,一是因為它和著名的歷史事件‘楚王問鼎’有著密切的聯絡,當年楚國正是打敗了生活在伊川的陸渾戎部落,才樹立起信心,試圖“問鼎中原”。二是因為查閱史書會發現,陸渾戎是河洛地區唯一一個有文獻記載其遷入和滅亡過程的內遷戎族部落,探究這個少數民族,對研究中原地區少數民族遷徙和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013年夏天,當獲知伊川縣鳴皋鎮徐陽村盜墓活動十分猖獗時,市文物考古院立即意識到,可能已經有人在“打探”關於陸渾戎的訊息了。於是,一項搶救性發掘工作也因此展開……
《洛陽晚報》記者瞭解到,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發掘工作分兩次展開。“兩次發掘,收穫非常大,幾乎可以斷定,這裡就是2600年前遷徙到伊川的少數民族陸渾戎部落。”史家珍說。
圖 ②發現:200餘座墓葬,8座車馬坑、30餘座灰坑、10餘座燒窯,還有一座南留古城
史家珍院長所說的巨大收穫,可以用一組資料來印證。這組資料是:200餘座墓葬,8座車馬坑、30餘座灰坑、10餘座燒窯,還有一座南留古城……
之輪廓顯現
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呂勁鬆介紹,在三年的勘測及考古發掘中,考古人員對徐陽村周圍展開了大面積調查,並對區域性區域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勘探,發現長方形豎穴土坑墓200餘座,車馬坑8座,灰坑30餘座、燒窯10餘座。
“基本摸清了徐陽墓地的分佈範圍,該墓地橫跨順陽河中下游兩岸臺地,依河谷呈帶狀分佈,西到徐陽村西約300米,東至張村北、楊莊西,總面積約20萬平方米。”呂勁鬆說。
負責現場發掘工作的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商周研究室主任吳業恆介紹,從墓葬分佈情況看,徐陽村南順陽河南岸墓葬分佈密集,陪葬車馬坑數量較多;徐陽村東墓葬分佈比較稀疏,僅發現大型墓葬1座,陪葬車馬坑1座,但發現較多的灰坑、燒窯等遺蹟。
除此,考古人員還在徐陽村西約2公里處的順陽河上游兩大支流夾河地帶,即宜陽縣南留村東發現一座古城,經考證為兩漢時期的陸渾縣城遺址。
之驚人發現
吳業恆介紹,在全面掌握徐陽墓地的情況後,考古工作人員重點對其中的幾座大型貴族墓葬和車馬坑進行了發掘。
其中,2013年發掘1座長方形豎穴土坑墓,1座為陪葬車馬坑。其中墓葬內出土陶豆、壺、鼎等遺物;車馬坑內還發現8匹馬,另有大量牛羊頭蹄,經鑑定有牛頭8個,馬頭3個,羊頭21個,牛羊蹄若干。
2015年發掘有兩座墓葬和一座車馬坑,其中一座墓葬曾遭盜擾,出土遺物僅見骨貝1枚和少量飾蟠魑紋和夔龍紋銅鼎、銅鬲殘片等;另一座墓葬正在清理中,但在青膏泥和外槨板之間已經發現有銅編鐘、銅鼎等隨葬遺物。而車馬坑內目前已發現車4輛,已清理出1輛。
③探因:2600多年前,這裡曾是陸渾戎的家園?
高規格的墓葬,大量的車馬陪葬,讓考古人員越來越覺得整個徐陽墓地的非同尋常。再對照史書記載,大家也越來越將這座墓葬,與2600多年前自西北地區遷徙到伊川的少數民族部落陸渾戎聯絡在了一起。
之規格非同一般的墓葬
史家珍介紹,在中國古代,車馬坑陪葬對應的是高等級貴族墓葬,徐陽墓地發現了陪葬車馬坑,說明該墓地不是普通的平民墓地,而應屬於貴族墓地。與此同時,從墓葬遺物、陪葬車馬坑埋葬方式來看,徐陽墓地的主人顯然受到周邊文化的強烈影響,但依然儲存了其自己的某些傳統。尤其是車馬坑放置牛馬羊頭蹄的習俗與春秋、戰國時期甘青地區出土的戎族陪葬習俗相同,具有戎族習俗的特徵。
史家珍說,我國古代稱西方的民族為戎。據文獻記載,伊洛河流域很早以前就有戎人部族活動。如《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初平王之東遷也,辛有適伊川,見披髮而祭於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禮先亡矣。’秋,秦、晉遷陸渾之戎於伊川。 ”可見,最遲在周平王東遷之際,伊洛河流域就有戎人在此活動和居住了。
之活動區域的探尋
查閱資料我們知道,春秋時期活躍在伊洛河流域的少數民族有揚巨、泉皋、陸渾、蠻戎等。它們分佈範圍各不相同,揚巨、泉皋主要活動中心在洛河流域,陸渾戎、蠻戎主要活動區域位於伊河、汝河流域。陸渾戎文獻明確記載,公元前638年遷入伊川。陸渾、蠻戎大抵以伊河為界,陸渾居伊河以西,蠻戎居伊河以東及汝河流域。諸戎之中,陸渾、蠻戎首領爵位為“子”,身份不太高,但也是一個小諸侯國,陪葬車馬坑也與其身份相符。
再來看諸戎的活動區域:陸渾戎分佈的大致範圍在今伊闕、鹿蹄山以南,伏牛山以北,熊耳山以東區域內,涓水***即今順陽河***流域為其中心地帶。自公元前638年遷入晉國“南鄙”之地伊川,陸渾戎作為晉國附庸,成為晉國拒楚窺周的棋子。但後來陸渾戎又逐漸傾向楚國,轉而成為晉國的隱患,公元前525年,晉國揮師南下,陸子奔楚,餘眾甘鹿被周人所俘,陸渾國滅,定居伊川有114年。
之唯一對應關係的確定
綜合多種因素,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推測,徐陽墓地無論從時間、地域、規模、習俗等都可以與春秋時期活躍在這一區域的陸渾戎形成唯一對應關係。
“因此我們認為可以推測徐陽墓地為陸渾戎貴族墓地,車馬坑應為陸渾戎國君或高階貴族墓的陪葬。”史家珍說。
北京周邊自駕遊之皇家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