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原配夫人張幼儀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30日

  當人們都在為徐志摩的浪漫、熱誠、痴心和執著著“摩”時,回看當年,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他對他的原配夫人張幼儀是無情而殘酷的。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瞭解下張幼儀吧。

  張幼儀人物簡介

  張幼儀是徐志摩的原配夫人,眾所周知他們兩人屬於包辦婚姻,徐志摩並不愛她,在徐志摩愛上林徽因後,他要張幼儀打胎並且離婚。最終張幼儀在生下孩子後兩人正式離婚,之後她去了德國攻讀幼兒教育,回國後在東吳大學教授德文。1928年開始,張幼儀進軍商業,從事職業經理人工作,後移居香港,嫁給了第二任丈夫蘇紀之醫師。

  張幼儀人物生平

  1912年7月,江蘇都督程德全在蘇州創立“江蘇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12歲的張幼儀在二哥張君勱嘉森和四哥張嘉璈的幫助下到該校讀書。該校首任楊達權,重視女子教育,張幼儀在此受到了先進教育。

  但三年後,尚未結業的張幼儀就被接回家成親了。替她作媒的正是她的四哥張嘉璈,在當時任浙江都督朱瑞的祕書,在巡視學校時他發現杭州一中有一位才華橫溢的學生,這就是徐志摩。徐家當時已是江南富商,和有著龐大的政治經濟地位的張家聯姻,對徐志摩的父親來說是求之不得的,於是徐父申如定下了二人的婚約。於是15歲的張幼儀就輟學嫁到浙江做了少奶奶。徐志摩的態度:“媒妁之命,受之於父母。”

  1918年生長子徐積鍇阿歡,不久徐志摩就留洋去了,1920年徐志摩收到張君勱的信,被迫不耐煩地把張幼儀接到他身邊,張幼儀回憶當時徐志摩的態度“我斜倚著尾甲板,不耐煩地等著上岸,然後看到徐志摩站在東張西望的人群裡。就在這時候,我的心涼了一大截。他穿著一件瘦長的黑色毛大衣,脖子上圍了條白絲巾。雖然我從沒看過他穿西裝的樣子。可是我曉得那是他。他的態度我一眼就看得出來,不會搞錯的,因為他是那堆接船的人當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兒表情的人。”此時的徐志摩與林徽因墜入情網,不久徐志摩就提出離婚,已有二個月身孕的張幼儀毅然同意。

  1922年生次子彼得,遂與徐志摩在柏林簽字離婚。這是中國史上依據《民法》的第一樁西式文明離婚案。簽好離婚協議後,徐志摩跟著她去醫院小彼得,“把臉貼在窗玻璃上,看得神魂顛倒”,“他始終沒問我要怎麼養他,他要怎麼活下去。”

  離婚後,張幼儀到巴黎投靠二哥張君勱,並隨其去了德國,入裴斯塔洛齊學院攻讀幼兒教育。1925年痛失愛子彼得,1926年夏被八弟張禹九接回上海,不久她又帶長子阿歡去北京讀書,直到張母去世,她攜子回滬。經時張嘉璈已經是中國銀行副總裁,並主持上海各國銀行事務,而徐申如也把海格路125號華山路範園送給張幼儀,使她在上海衣食無憂。

  張幼儀先是在東吳大學教德語,後來在張嘉璈的支援下出任上海女子商業銀行副總裁,與此同時,八弟張禹九與徐志摩等四人在靜安寺路開了一家雲裳服裝公司,張幼儀又出任該公司總經理。這使她的經營能力得到了極大發揮。

  1934年,二哥張君勱主持成立了國家社會黨,她又應邀管理該黨財務,一時威風八面。抗戰爆發後她又屯積軍用染料,大發了一筆橫財。

  解放前夕,張幼儀赴香港。1953年,張幼儀在香港與鄰居中醫蘇紀之結婚。蘇醫生曾留學日本,在上海行醫,也是離異有子女。婚前,她寫信到美國徵求兒子大兒子徐積鍇意見:“因為我是個寡婦,理應聽我兒子的話。”

  兒子的回信情真意切:“母孀居守節,逾三十年,生我撫我,鞠我育我……綜母生平,殊少歡愉,母職已盡,母心宜慰,誰慰母氏?誰伴母氏?母如得人,兒請父事。”阿歡在美做的是土木工程師,這封信頗得其父風韻。

  時過境遷的張幼儀為這一段沉重生活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我是秋天的一把扇子,只用來驅趕吸血的蚊子。當蚊子咬傷月亮的時候,主人將扇子撕碎了。”

  1967年,張幼儀67歲的時候,曾和蘇醫生一起,到英國康橋、德國柏林故地重遊。她站在當年和徐志摩居住過的小屋外,沒辦法相信自己曾那麼年輕過。第二任丈夫過世後,張幼儀到紐約居住。

  在共同生活了18年後,1972年蘇醫生病死,張幼儀赴美,1988年病死於紐約,是與詩人徐志摩有過情感生活的人當中,活得最長的人。

  張幼儀和第二個丈夫

  1953年8月,孤單漂泊了31年的張幼儀在香港與鄰居的蘇季子。年齡51歲,是一位中醫比張幼儀小3歲,第二任丈夫,在日本東京舉行了婚禮,兩人幸福生活了28年。

  張幼儀的孩子

  他們倆的大兒子叫徐積鍇小名阿歡,次子小名彼得3歲就夭折了。

  徐積鍇13歲時,徐志摩墜機身亡,由母親撫養成人。他小名叫“阿歡”。由於是徐家單丁獨傳,全家上下對之都寄予厚望。

  對於徐志摩的瞭解,他只有點零星模糊記憶,更多是從書上得來的。他說:“我對父親印象說不上來”,“根據書上寫的,他很熱情,對朋友很真心,喜歡派對”。這也難怪。他出生時徐志摩在外讀書,接觸不多。後來父母都去國外留學,由祖父母照顧。13歲時徐志摩就墜機身亡。但造化賜給世人的骨肉之情,使他對父親產生了一種天生的同情與理解。許多人認為,徐志摩的死,無異於是種“解脫”,因為徐志摩在他視為超乎生命的愛情上,已處於進退維谷,甚至身心俱疲的境地。而他又極嚮往能有拜倫、雪萊那樣短促然詩名顯揚的人生,以及那不同凡俗的死。更何況,徐志摩是那麼迷戀於“飛”和“雲遊”,甚至還取了一個“雲中鶴”的筆名。因而,有人認為,徐志摩之死,是剎那間如願以償,“羽化登仙”。但徐積楷卻另有所見。他以一句話概括徐志摩的人生:“我覺得,我父親命太苦!”苦什麼?大概不是指徐志摩由英國帶回的政治理想破滅的苦悶,以及創作中至善盡美苦心追求的艱辛。他是別有所指的。徐積鍇在美國跟父親的老友胡適、梁實秋等人以及顧維鈞、孔祥熙後人均有來往。他目睹父親諸好友多享盡天年,備嘗天倫之樂,個人感情生活也不像父親那樣歷經磨難,以致釀成慘劇,感慨萬端。徐積鍇說,父親幾個老朋友都有女人緣,都有女朋友。他跟胡適一起吃飯,還見胡適帶了美國女友來。徐積鍇慨嘆道:“父親如果不死,活到十歲,相信還會有女人要他的”,“很多女人傾慕父親的文采”。噫嘻,能這樣善待體味亡父個人的感情世界,在人子之中,也算罕見。

  人物評價

  當人們都在為徐志摩的浪漫、熱誠、痴心和執著著“摩”時,回看當年,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他對他的原配夫人張幼儀是無情而殘酷的。由於是包辦婚姻,從婚前到婚後,徐志摩是那樣鄙棄張幼儀。第一次見到張幼儀的照片時,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嫌棄的口吻說:“鄉下土包子!”婚後徐志摩更從沒有正看張幼儀一眼。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義務之外,對她不理不睬。就連履行婚姻義務這種事,他也只是遵從父母抱孫子的願望罷了。徐志摩對她的漠視,源於對封建禮教的厭惡,張幼儀深受中國傳統道德觀念影響,個性沉默堅毅,舉止端莊,料理家務、養育孩子、照顧公婆,打理財務都甚為得力。但是這些優點,在張揚獨立自我的詩人眼裡就是沒有見識,呆板乏味。


  看過的人還:

開國中將鄧逸凡個人資料
解放軍軍事家羅炳輝簡介
相關知識
徐志摩原配夫人張幼儀簡介
徐志摩原名叫什麼
張學良原配妻子于鳳至簡介
歷史名人張恨水簡介
徐志摩描寫人物的詩
中國著名詩人徐志摩的成就簡介
徐志摩的人物評價
徐志摩名人名言
徐志摩的名人名言
徐志摩前妻張幼儀生平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