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農村創業致富的事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9日

  推銷不怕丟面子,創業不怕丟銀子,大事可成也!看看那些農村創業的事例,學習他們,激勵自己的創業鬥志。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打工仔養雞創業十年欲造大品牌

  他16歲外出打工,從事餐飲服務行業,雖說辛苦,但也不至於風吹日晒。打工時,他認為打工不能長久,遂產生創業想法。在廣東某雞場打工的第一天,他吃了有史以來最難吃,但吃得最飽的一頓飯。儘管條件艱苦,一想到自己的選擇,他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創業十年來,他帶領上百戶村民搞烏骨雞養殖,村民們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收。在看到烏骨雞批發的抗風險能力低時,他開始想到走品牌的路線。“提升產品附加值,提高抗風險能力,讓村民持續增收。”目前,他已經在成都“探路”,未來兩年將基本實現品牌化的道路。

  說起創業,他總是顯得很熱血,他有說不完的話,有訴不完的情。在他看來,創業是一件能讓他激動的事情。他說,創業不僅能讓自己的日子過得好一點,還能帶動周邊的鄉親致富,這就是令他熱血沸騰的事情。

  他就是高縣慶符鎮百通村村民李叢江。

  打工少年與雞結緣

  2001年,16歲的李叢江外出打工,在成都溫江一家農家樂從事餐飲服務。農家樂的生意不錯,一道名為“叫花雞”的招牌菜點單率很高,“雞的價值原來這麼高?”這個印象逐漸進入了李叢江的腦海。兩年後,他又到廣東清遠從事餐飲服務。

  “外出打工的人不是不想回家,而是不知道回家後能做什麼。”李叢江說,他和身邊的務工人員交流發現,只要家鄉有機會,他們都願意回家,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回家後自己能做什麼。不到20歲的李叢江心想,那些四十多歲務工者的今天,就是他的明天,他想要改變這個現象,就只有選擇一條未知的路。

  許是機緣巧合,許是命運安排。李叢江想到的第一個專案是養豬,他有一個同事是清遠當地人,同事的親戚養豬的效益還不錯。某天,兩人跑到書店,選購兩本養殖的書籍,一本是養豬,一本是養雞。“沒想到養豬那本書沒看進去,倒把養雞的書看進去了。”李叢江說,看了書後就熱血沸騰,書上都是成功的例子,他想自己也會很快成功的。

  說幹就幹,三天後李叢江就辦理了辭職,在親戚的介紹下去一家養雞場打工。廣東是我國肉雞養殖的主產區  ,而當地的清遠雞更是聞名全國的雞種,深受港澳消費者的歡迎。這些資訊對於李叢江而言,無疑是興奮的。但是,他的興奮很快被舟車勞頓消磨了。

  “從清遠縣過去,要坐三個多小時的車,再轉車。”李叢江說,到了養殖場老闆的家裡,他吃了一頓目前為止,最難以下嚥,卻吃得最飽的飯。原來,那裡飲食條件很差,在李叢江看來,那是在老家連豬也許都會嫌棄的伙食。

  “我差點眼淚就流出來了,但是強忍住了。”李叢江說,他一想到這是自己的選擇,就咬牙堅持了下來,儘管飯菜難以下嚥,他也強逼自己吃了三大碗,算是為自己即將開始的艱苦生活打基礎。飯後,李叢江被帶到養殖場,開始了他新的打工生活。

  回鄉帶領村民致富

  2005年,李叢江回到家鄉,看到自己家鄉已有了幾家小型的養殖場,但他們都是在自己房屋內飼養,飼養方式還比較傳統。於是,他的創業路開始了,他用了2500元養了100只雞,雖然都成活了,卻因為品種的原因沒有賺到錢。“其實在打工期間,很多實用的技術並沒有學到。”李叢江說,雖然當時老闆對他能吃苦、善學習的精神很滿意,但是很多技術並沒有交給他,擔心他學成後就另立門戶了。幾年雞場的打工生涯,對於李叢江而言,就是開闊了眼見,對養雞的基本套路,以及雞場建設有了一定了解。

  經過選品種的失敗後,李叢江仔細分析發現,雖目前沒有掙到錢,但實際上幹這一行是很前途的,他暗暗給自己加油打氣。第二批,他購買了500只當地的烏骨雞,進行竹林飼養,深受城裡人喜愛。四個月後,果然賺到了6000多元,這比當時在外地打工要強多了,更加增加了他對養雞的信心。

  李叢江有個特點,善於思考接下來如何走。當養雞掙到錢後,他就在想,如果只養殖五六斤的大雞,肯定會因為它的養殖週期長***5個月***積壓資金多而週轉不過來,怎樣才能擺脫這個瓶頸呢?他從信用社貸款了5000元,只能暫時解決資金的困難,但是,這對以後來說是遠遠不夠的,還得從發展思路上想方法。

  後來,他調查發現,很多農民想養雞,苦於孵化技術不到位,而導致養雞的成活率不高。於是他想,何不把剛孵出的小雞養大點,然後賣給想養雞的農戶呢?這樣時間又短,見效又快,資金週轉也快,風險又小,而且還可以帶動農戶養雞的積極性,從而帶動該村的經濟發展。

  金漁村村主任李興友說,李叢江創辦養殖場獲得成功後,周圍村民漸漸上門來請教技術。他都耐心地將養雞技術傳授給村民,對缺乏養殖資金的村民主動提供脫溫雞苗,並精心指導飼養技術,幫助村民逐步走上脫貧路。來自落潤鄉的養殖戶潘廳洪說,李叢江不僅賣小雞苗給他,還教他怎麼喂,年初他買了100只小雞,前幾天把成品雞賣了,賺了好幾千元。“今天來多買點雞苗,喂到過年的時候準能賣個好價錢。”

  “探路者”欲造品牌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李叢江以自己近十年的養殖技術經驗為基礎,帶頭成立了高縣三合養殖專業合作社,並承包了位於慶符鎮金魚村150畝茶山作為養殖基地,年出商品雞2萬隻,帶領其他合作社成員出欄3萬餘隻,實現銷售額400餘萬元,商品雞主要銷售成都、重慶、昆明等地方。

  “雖然每年的出欄量在遞增,價錢上不去的話,抗風險能力就低。”李叢江說,在2013年以前,他和村民主要是靠批發銷售,量大價低,雖然銷量一直很好,但是李叢江擔心的是變化莫測的市場因素,一旦市場有變,村民們就掙不到錢了。

  2013年,李叢江在成都開設了第一家“糧辛生態鳥骨雞專賣店”並註冊了“糧辛土雞”商標。他的想法是,通過自己在成都市場的發展進行“探路”,看看能否走出一條品牌路線。以往批發價18元/斤左右的烏骨雞,在成都的售價是28-48元/斤不等,在附加值上提高了不少。“成都這邊的市民還是很接受這個價格,銷量不錯。”李叢江說,2014年在成都的總銷售額約80萬元。

  “我前期作為‘探路者’,一旦品牌成熟,就可以和村民合作,讓他們掙更多的錢了。”李叢江說,現在他要多條腿走路,一來是繼續搞批發銷售,二來則是做好品牌營銷,爭取在兩年之內讓“糧辛土雞”的品牌在成都打響,他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將他的養雞事業不斷做大做強。打出自己的品牌,帶動更多的村民來進行土雞養殖,帶動大家共同致富。

  二

  大學生回農村養鴨創業

  尹玉哲深知“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道理。在建立企業努力實現較高經濟效益的同時,他時刻不忘家鄉,積極參加社會公益事業,努力回報社會。有感於寒門學子求學的艱辛,尹玉哲成功地幫助了當地近百人次的貧困生邁入大學校門,起到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和企業感召力。

  自主創業 彰顯實力

  尹玉哲畢業於萊陽農學院,畢業後他分配到了博興縣第一油棉廠工作,因工作表現出色,2001年被調入華康食品有限公司,他紮根基層一干就是10年。2007年,三十而立的尹玉哲,創業的念頭愈發膨脹。2007年以前,因為業務關係尹玉哲經常回自己的家鄉無棣縣,也進行了市場調研,發現當時櫻桃谷鴨養殖在黃河以北相對空白,在無棣縣更是缺少,但無棣的養雞業發達,養殖環境好。2007年3月份 ,尹玉哲不顧父母家人的反對,毅然放棄了優越的工作,與其同學一行四人籌集30萬元,成立了無棣縣智誠鴨業有限公司,開始了漫長的創業之路。

  一個好不容易從莊稼地裡考上大學,在城裡有了穩定的工作和不錯收入的大學生竟然回農村養鴨創業,在公司受苦受累的好不容易熬到了今天,說不幹就不幹了,村裡人都認為尹玉哲就是沒事找事,對於他的創業,大家都不看好。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創業,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創業最大的困難莫過於沒有資金的支援,尹玉哲也經受了這樣的考驗,由於公司成立初期資金受限,沒有資金聘用人,他同時以工人的身份在鴨場工作,和普通工人穿著一樣的工作服,清理鴨糞、餵鴨、撿蛋……工人幹什麼活他也幹什麼活。沒有地方住,他就住在不到10平米的辦公室裡,辦公室的門後面始終放著一個摺疊床,到了晚上把摺疊床拿出來,辦公室就變成了宿舍。

  由於沒錢,在養殖大棚上也只能採取邊建設邊養殖的方法,首先建設了4個低標準養鴨大棚。6月份,公司購進了第一批4700只鴨苗,隨後經過向好友藉資,每隔二個月購進4700只種苗,連購6批,價值60萬元。2008年初,6批種鴨苗陸續出現效益,半年後,公司純收入達到80萬元。在尹玉哲的人生中,這是第一次賺到這麼多錢,雖然辛苦但他感到特別滿足,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發展過程 艱難重重

  創業,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2008年下半年開始的金融危機,給正處於發展中的智誠鴨業有限公司帶來了毀滅性打擊。幾個月的時間,公司全部投入不僅瞬間化為烏有,還揹負了100多萬元的債務,當時每個月的虧損最多時達到30餘萬元,最少也有10餘萬。這時,所有的壓力都上來了,公司的生產經營出現危機,資金鍊被卡死了,企業步入絕境。

關於在農村創業的故事
在農村養殖創業致富故事
相關知識
關於農村創業致富的事例
關於農村創業致富的案例
關於農村創業致富的故事
在農村創業致富的事例
回農村創業致富的事例
回農村創業致富的事例
在農村創業致富的事蹟
回農村創業致富的事蹟
八個適宜在農村創業致富的專案
四個適宜在農村創業致富的專案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