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炒菜健康用油的方法與祕訣
油,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調製品,如果沒有油就不會有那麼多食物的爆香,那麼對於油你知道應該要怎麼健康的使用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炒菜健康用油的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炒菜健康用油的方法
1.胡麻油
胡麻油就是亞麻籽油,也有人叫做汪油、潞油和麻油。胡麻油含有豐富的營養,適量食用會有潤燥通便,養血祛風的特效喲!而且內含的亞麻酸可以增強人的記憶力,邏輯能力,保護視力等。
不過此油不耐高溫,涼拌吃最健康。兒童,婦女,老人均可食用。開封后最好快點吃完哦~
2.大豆油
大豆油是從大豆之中提取出來的植物油脂,平常我們都稱作大豆色拉油。其中含有豐富的亞油酸,可以有效降低血清膽固醇的含量,又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好處多多啊!
大豆油也適合所有人食用,跟胡麻油一樣最好不要拿來長時間高溫烹飪食物***比如煎炸***,一般用來燉煮效果最好哦~
3.菜籽油
菜籽油也稱為菜油,香油和芥花油。人體對於這種油吸收得特別好,可以達到99%的吸收率。而且可以起到軟化血管、延緩衰老的作用哦!
菜籽油包含的膽固醇很少,但是芥酸含量很高,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壓的人群最好少吃。此油適合用來炒菜,但是不適合涼拌,開封后也需要儘快吃完~
4.山茶油
山茶油是由油茶樹種籽提煉而成的,不含芥酸,膽固醇等,是非常天然的綠色食用油。山茶油含有一種成分叫山茶甙,具有抗癌、強心的作用。
平常炒菜或者涼拌都可以使用~特別是愛美的人,長期食用可以抵抗紫外線,減少皺紋和晒斑喲!
5.花生油
這個應該是大家最常食用的油了吧?花生油的脂肪酸構成非常易於讓人體吸收,還含有維生素E、膽鹼等等有益的物質。
而且功效也是槓槓滴~長期食用可以保護血管,預防血栓形成,還可以防止面板皺列。不僅如此,還能改善大腦的記憶力,預防腦功能衰退。但是花生容易汙染黃麴黴毒素,這種毒素特別容易溶於油脂內,大家儘量不要去買小攤自制的油,因為很有可能是發黴的花生榨出來的!
這種油平常炒菜都可以使用,但是不適合油炸類做法。
健康炒菜的訣竅
訣竅1:肉煮七成熟後再炒
肉類能為準媽咪提供豐富的蛋白質和熱量,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油脂。平時把肉煮到七成熟再切片炒,肉裡面的油在煮的時候會出來一部分,脂肪總量也減少了。
另外,在炒肉時,等到其他原料半熟時,再把肉片扔下去,不用額外加入油脂,一樣很香很入味,不會影響肉的鮮嫩口感和味道。
訣竅2:炒菜後控油
孕期吃太油膩、重口味的食物,容易使準媽咪體重上升過快,所以,炒菜後最好控一下油。把菜鍋斜放2、3分鐘,讓菜裡的油流出來,然後再裝盤。青椒、豆角、荸薺、萵筍之類的蔬菜吸油較少,非常適合這種方法。經常炒菜的準爸爸、準媽媽可以試試。
訣竅3:煲湯後去油脂
準媽咪在懷孕的這10個月裡,最常進補的美食就是湯水了。它能為準媽和胎寶寶提供多種營養,也能滋陰潤燥,尤其是在乾燥的秋冬季節效果更為顯著。但是準媽們知道嗎,由於不少湯水都由雞肉、大骨、豬肉等熬成,會有一定的油脂,在湯熬好後,最好用勺子舀去浮在表面的油脂再食用。
訣竅4:過油改為焯水
不想攝入太多的油脂,準媽媽在製作肉片的時候,可以用水焯法,也叫“飛水”,用沸水的溫度把材料快速燙熟。因為肉類本身富含脂肪,只要加熱迅速,就能做出口感柔嫩的肉片。飛水後食材表面有一層水,隔絕了油的滲入,口感會清爽很多。
訣竅5:少爆炒 多蒸煮
經過爆炒的菜餚不僅油脂多,火氣也大,準媽咪常吃很容易上火。所以,日常製作美食時,可以多選擇蒸、煮、燉等烹飪手法。比如蛋羹、蒸排骨、燜飯、燉牛腩等等,不僅口感十足,而且營養健康,食材中的營養成分也不會因為過高的溫度流失掉。
訣竅6:做涼拌菜後放油
喜歡吃涼拌菜的準媽咪,可以在製作好後,再放一小勺香油或橄欖油。這樣油的香氣可以有效散發出來,食物也還沒有來得及吸收油脂。這樣吃,攝入的油脂自然也就少了。
訣竅7:用烤代替煎炸
煎炸的食物雖然又香又脆,但是往往含有大量的油脂和熱量,常吃容易導致妊娠肥胖、高血壓和上火。平時用於煎炸的食材,準媽咪可以用烤箱烤或不粘鍋烤熟食用。如超市出售的那種速凍調味肉塊、肉排等,通常都建議回家後再油炸一次,其實用烤制的方法也很美味。把它放在烤箱裡兩面烤一下,香脆可口,而且脂肪含量能從油炸後的22%下降到8%以下。這樣能避免攝入過多的油脂,讓飲食更加健康。
訣竅8:利用食物原有的味道調味
在炒菜中放入大量的油,其目的就是想要菜餚更香更可口,其實,選擇合適的配菜來調味,也能讓美食吃起來有滋有味。準爸媽平時在烹飪時,可以選擇香菇、玉米、香菜、紫蘇、番茄等食物作為配料,用以調味。用香菇或玉米做羹湯,能讓菜餚變得更鮮甜;而放入香菜、紫蘇等,能讓食物變得更芳香,更有口感。不同的食物只要恰當地搭配,都能製作出上好的美食,不一定要依賴各種植物油、動物油等。
當然了,準媽咪在孕期也不能完全不吃油。油脂中含有必需脂肪酸,在孕期裡必須攝取適當的油脂,才能保證機體運作正常和胎兒的健康。
動物油是否更健康
英國廣播公司《相信我,我是醫生》欄目進行一項研究,編導給萊斯特地區志願者發放葵花籽油、植物油、玉米油、菜籽油、橄欖油、黃油以及鵝油、豬油等動物油,讓志願者們把用這些油做菜後的剩餘物送到德蒙特福特大學檢驗。與此同時,大學生物化學教授馬丁·格羅特韋爾德也和同事們加熱這些食用油進行分析。
研究人員說,食用油在加熱後會氧化,形成醛和脂質過氧化物,這兩種物質會增加癌症和心臟病風險。而玉米油和葵花籽油富含多元不飽和酸,加熱後會產生大量的醛。而動物油含飽和脂肪酸,化學結構穩定,加熱後產生的有害物質少。一向被認為不宜炒菜的橄欖油加熱後產生的有害物數量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格羅特韋爾德說,在不加熱的情況下,植物油和葵花籽油是健康的選擇,可以降低壞膽固醇,減少中風危險。需要加熱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動物油,但動物油不能吃太多,因為它會增加壞膽固醇,導致血管狹窄,引發心臟病。
炒菜時如何正確的使用油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