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樂課後教學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8日

  初中音樂教學在初中音樂課程體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一名優秀的音樂教師應該善於對教學進行反思,只有不斷地反思教學才會不斷地進步,相應的要如何寫?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參考。

  篇一

  今天,我有幸參加了我們學校組織的技能科的深度教研活動“課堂:給學生帶得走的審美力”。聽了嚮明卉老師的音樂課《乘著歌聲的翅膀—合唱鑑賞與體驗》,感到受益匪淺。向老師親切可人的教學風格,嫻熟的教學技巧深深地震撼著我。

  整堂課是那麼的充實、快樂。向老師運用音樂的魔力,讓同學們沉浸在音樂的快樂中。學生們被向老師像磁鐵一樣深深地吸引著、體驗著,連我也身臨其境感受到了快樂。

  課堂中,向老師注意把握每一個教學環節,引導學生感受歌曲的節奏美、旋律美,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從一開始視訊的匯入,接著一步一步引導學生感受旋律、掌握旋律,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美不僅在聽覺效果上,在某種程度上也能改變人的人生,這就是音樂的美的所在。之後向老師讓學生聽《踏雪尋梅》的伴奏,隨之學生沉浸其中。向老師適時地出示歌曲中出現的樂理知識,引導學生分不同的聲部去演唱。向老師還讓學生自己去體會,找出三個學生為代表帶領大家一起演唱,同事加上自己生動的演示,學生心領神會,演唱時表現得非常出色。最後,向老師用一首富有歷史色彩的歌曲—梅嶺小學的校歌給這節課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聽了這節課,我不禁感嘆,向老師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的音樂老師啊!我很感謝向老師,讓我學到了很多從未接觸過的知識,希望以後能再次聆聽向老師的課,感受她無窮的教學魅力。

  篇二

  這次聽課,著實給我一次學習、提高的機會。執教教師緊緊圍繞歌唱教學,貫徹“以審美為核心”音樂課程理念,突出了音樂課堂的學科特點,以新穎別緻的教學方式和活潑有效的學習方式引領學生認識音樂、熟悉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在聽課學習中,收穫不少,感想頗多。使我感受到了音樂老師要想上好一堂課是相當不容易的。新課程理念下的音樂課已不是當初人們印象中的唱歌課,教學目標體現要從學生的表現中得到反饋,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裡談談自己參加這次活動的感想和反思:這次觀摩課,每位教師的課堂設計、授課風格各具特色,各有各的亮點,都有值得學習與探討的地方。

  一、授課教師共存的優點。

  1、教師基本的音樂素養比較好。

  音樂課首先也是實施美育的重要的課程之一,因此,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是美的使者和傳遞者,教師的教學儀態美、語言美、歌聲美„是音樂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通過聽課,我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感到驕傲,這些教師都具備這些良好的音樂素養,言談舉止間流露出美,教師自身氣質深深地吸引聽課者的眼球,讓人感覺賞心悅目。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她們具備了美的使者的氣質。

  2、課的設計方面。

  教師的備課可操作性更強了,更加註重實效性,每一環節的設計能夠緊扣主題,步步為教學目標服務,屏棄了那些形式化的東西及做秀的環節,並且,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與培養。

  二、多媒體使用方面。

  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技術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更注重實效性,多媒體的運用得恰到好處,能夠做到畫龍點睛而不是畫蛇添足。

  三、音樂教師要善於把握一個“度”

  1、注重把握學唱歌的“度”。

  在聽課中發現,教師注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自主的學唱歌曲,這種方法很好,無形中減輕了學生學習新歌的負擔。但在每一遍聽歌曲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緊扣主題提出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性的聽音樂,如果教師盲目或者目的性不強,只是一味的體現學生自主學習歌曲,我想,這種做法沒能充分體現“自主學習”的真正含義。

  2、注重把握教師在課堂上“演員”這一角色的“度”。

  一節課的主角是誰?得看師生誰展現的機會多。我覺得音樂課上教師更應該注重“厚積薄發”,教師充當演員的角色只要恰到好處即可,關鍵是做好導演的工作。尤其是當一堂課接近尾聲時,在驗收學生對所學歌曲是否學會時,教師應是一位很好的聆聽者,而不是一位領唱者。如果教師過多地關注了自己在課堂上自身風采的展示,最終會讓人感覺學生變成了教師的配角,是來配合教師的演唱。

  3、把握“學科綜合”的“度”。

  “學科綜合”的理念要求教師全面提高素質,拓寬知識面,有機會合理地進行各學科知識的穿插。一個好的音樂教師應明確教學目的,把握課堂的時間,有選擇地進行知識穿插,而不是漫無目的,發散性講解,不能偏離了方向,因為學科綜合應體現學科特點,不是本末倒置,而是圍繞教學目的來實施。

  通過這次聽課,我覺得要做一名優秀的音樂教師,自身要高。它不僅包括紮實的基本功,還包括個人的文化素養,駕馭課堂的能力,課堂的應變能力等。一節成功的音樂課,不僅僅是教師唱得好或跳得好,而是教師怎樣感染帶動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地體驗到音樂的美感。

  篇三

  新的中小學音樂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更加突出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以及對基礎 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這也就要求教師重視音樂欣賞課,提高學生的音樂鑑賞、審美能力。然而,怎樣有效地展開音樂欣賞課卻困擾著音樂教師,課堂教學過於文藝,不利於學生掌握知識;設計過於傳統,很難提升學生的欣賞水平。音樂教師應該怎樣去把握這個度呢?由於每個學生生活經歷、思想情感、理解能力不同,對音樂作品的欣賞和理解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

  我們必須正確引導,來體現音樂作品的真正魅力。短暫的四十分鐘使學生體會音樂的內涵和音樂中所表達的真實情感,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下是筆者在課堂教學中和聽賞名優教師們音樂欣賞課堂教學展示中的幾點體會,在此與大家一起商榷。音樂教材中音樂欣賞的作品都是古今中外一些經典的音樂作品,教師自己首先就要對作品掌握得十分透徹,反覆鑽研教材,音樂教師紮實的基本功更是不可缺少的。課堂是學生的,整節課也不能使師生之間成演員和觀眾的關係,在課堂中應該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根據音樂新課程標準中要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的教育理念,本節課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中體驗到音樂的美,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青春舞曲》一課的教學中,主要是體驗新疆民歌的風格特點,讓學生在自學過程中相互合作,充分發揮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表現歌曲的多形式創作練習和參與音樂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感情。因為歌曲貼近學生的生活,易於表達學生的心聲,蘊含著美好的寓意。這種立意與情境之美對學生有著深刻的感染力。

  在學唱《青春舞曲》時,學生唱的積極主動,教師教的愉快輕鬆,真正體驗到“解放”的感受。 這種曲調和音韻的美磁般的吸引著學生,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了“潤物細無聲”的審美功效。由於歌曲“動聽”和“耐唱”,音樂課成為發自學生內心的需求,變得更豐富多彩。 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角而不只是觀眾,教師是策劃人和欣賞者而不是裁判員或評委,把音樂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他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接受學習為探索學習,使學生熱愛音樂,使音樂課成為發自學生內心的需求。
 

初中音樂課聽課反思
初中音樂反思
相關知識
初中音樂課後教學反思
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反思
初一音樂課後教學反思
初中英語課後教學反思
高中音樂課堂教學反思
初中美術課後教學反思
初中體育課後教學反思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反思範文
高中音樂鑑賞教學反思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