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埃及的金字塔的教學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9日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說明文。課文著重介紹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狀及其建築歷史,寫出了外觀巨集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採用的辦法,熱情謳歌了古埃及人民傑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幹。接下來是為大家帶來的,望大家喜歡。
範文一
我上了《埃及的金字塔》這篇課文。此課文主要介紹的是埃及金字塔的巨集偉精巧,以及它的建造過程和方法。課前經過對教材深入細緻地解讀,參考了許多資料,並結合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2個:1、著重引導學生體會金字塔的巨集偉、精巧,並適時地灌輸寫作方法。2、通過具體的字、句體會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經過反覆的修改和編排,我最終將教學過程設計為如下5個環節:
1、匯入。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瞭解埃及金字塔的地理位置以及它舉世聞名的世界地位,那麼本節課的匯入,首先回顧上節課所學的知識,然後從埃及金字塔的舉世聞名入手,設定疑問:埃及金字塔為什麼會如此聞名於世呢?讓我們再次跟隨作者一起,去品味、感受這茫茫大漠中的奇蹟。如此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2、基於教學目標,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放在介紹胡夫金字塔外觀和構造的第3自然段,那麼對於介紹金字塔的作用、結構及其名字的第2自然段,我採用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首先學生自由朗讀,然後告訴我,從這一自然段中瞭解到了哪些關於金字塔的知識。設計時我曾想,學生到時候一定會捧著書本一字一句的把他們找到的讀出來,可沒想到,有的學生用一句話就概括全了。這讓我突然發現,我的學生其實已經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了,而之前,由於我低估了他們的能力以至於一直不敢放手,使學生不知不覺養成了依賴我的習慣。這個結果令我有些驚喜,同時也開始反思自己在以往的教學中沒有充分了解學生,並且未能給予他們足夠的信任。
3、第三自然段是本課的重點,我主要引導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數字來體會金字塔的巨集偉和精巧,並最終轉向對寫作方法的體會。首先,請學生分別找出能讓他們感受到金字塔巨集偉和精巧的句子,然後說一說,這些句子到底是哪些地方讓他們有了這樣的感受呢?在此引出“列數字”的說明方法。接著,一起來體會這些數字所代表的意義。對於難以想像的資料,作者採用了什麼方法讓我們更加容易理解呢?此處體會“作比較”的好處。最後,作者在這麼多座金字塔中單選胡夫金字塔來體現埃及金字塔的巨集偉
與精巧,這就是應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整個過程環環相扣,通過數字體會寫作方法,通過數學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在語言教學中滲透著寫作教學,用寫作教學強化語言教學,並深化情感教學,彼此互為相長,學生也較容易理解與接受。另外,讀是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多讀能熟記,還能培養學生的語感,加深理解,因此作為重點教學內容,此處安排讀的次數也比較多,講解前後各齊讀一次,中間自由默讀一次,以此來加深學生的印象。
4、
“這麼巨集偉精巧的建築物,到底它是怎麼建起來的?”對於金字塔的建造過程這一環節,我想,與其我滔滔不絕的講述,不如讓學生自己在書本中找答案更能加深印象。於是,我採取與第2自然段相同的教學方法,通過設定上述疑問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後讓學生自由朗讀,找尋答案並加以概括,那麼尋找答案的過程也就是他們再次體會古埃及人民智慧的過程。最後引導學生髮現金字塔的建造至今仍存在許多謎,以此激起他們對人類奧祕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但這不是重點,因此僅略為帶過。
5、最後一個自然段教學前,我先給學生做小結,通過小結引導學生體會古埃及人民的勤勞、智慧和艱辛,因此金字塔不愧是埃及的象徵,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激起學生對古埃及人民以及金字塔的崇敬之情,然後帶著這種感情朗讀這一段。最後的總結,讓學生明白一個道理:人類永遠都能創造奇蹟,而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將來也許就是奇蹟的創造者。
整個教學過程結合得較為緊密,一張一弛,節奏緊湊,重點突出,較好地完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但是,整節課下來,依然存在著不少有待改進的問題:
1、課堂氣氛不夠活躍。這是一個另我頗為頭痛的問題。在以往的課堂上,學生要麼是過於活躍,一不小心就偏離了教材內容,浮想聯翩,要麼就像這堂課上,規規矩矩,生怕說錯了一個字。經過反覆琢磨,我想這是由於我對學生情緒的掌控不到位,有待加強;另外,問題設計得也不夠嚴謹巧妙。這些導致我要麼無法調動起學生的參與熱情,要麼是有了熱情卻控制不住學生的思緒。在這方面,我得不斷的學習、實踐、思考才能獲得提高。
2、板書不夠及時。及時的板書能夠幫助學生對知識結構進行有效地梳理,還能加深印象。但在本節課的講解過程中,由於自己的疏忽和急於進入下一環節,有時竟忘了板書,而後想起來了才補上去,這在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多加註意,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3、儘管備課時我已考慮到了學生的能力、知識結構等因素,但對於金字塔的建造這一環節的教學設計,我還是忽略了學生的基礎是參差不齊的。這麼一放手,基礎較差的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理解與想象能達到什麼程度就有待考量了。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更多地站在學生的角度,全面充分地考慮學生的認知特點及知識水平,讓我的“教”更好地為學生的“學”服務。
範文二
上完《埃及的金字塔》一課,感覺心裡空空的,到底上的怎樣?我不知道,但總覺得和自己想要得效果差得挺遠。後來,師傅說了一句話:“你的課少了點火候!”
少了點火候?哦!少了點火候------ 是的,少了點火候。
我設計的教學理念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他們自己品讀文字,體會重點。在過程中,通過師生對話,實現對文字的理解和超越。
但是,我處理的並不理想。現針對本堂課的教學作以下反思:
一、本人對文字的鑽研程度不夠,還浮於表面,“缺少對關鍵詞句的把握”。***教研員陳道佩老師第二次跟我說了,但一直苦於沒有深刻領悟。***很多時候是這樣的:心裡明明知道哪裡是關鍵,哪裡要重點說,但苦於不知道如何實現。《埃及的金字塔》一課,我知道重點應放在金字塔的“巨集偉和精巧”上,但聽課的老師認為,沒有講透徹。
二、關注學生的發言,順勢推舟,做好追問。一節好的課不光是教師課前充分備課就可以的,還要做到,在課堂上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特別是一些我們教案中涉及到的,要及時追問,引導學生再思考。
三、知識性錯誤不可原諒。板書時,寫到:***金字塔***重 230萬塊
2.5噸,這是欠妥的。第一,只能說埃及金字塔的石塊重,而不能說金字塔重;另外,2.5噸不是總重,而是每塊的重量,所以,可以糾正為:230萬塊×2.5噸;還有,我在拓展時,設計了這樣一道題;如果時光倒流,你可以回到古埃及時代,面對金字塔的建造者們,你想對他們說些什麼?請以“我想對您說-------”為開頭,寫一段話。其實,把聽話的物件集中在“您”上,是不對的,因為,前面已經說到是“他們”在,這裡又要用“您”,不對啊!
四、無關緊要的話擯棄。如,本課關於數字的確指和不確定指根本沒有必要說。***這裡我多花了時間,導致結束有點倉促。***
五、先備好課再蒐集資料,製作課件等。有時候,面對一攤材料,有種無所適從的感覺,看來,還得多下點工夫了。
本節課或許在你看來是失敗的,但是,我知道了自己身上的不足,還是很高興的,繼續努力,做好自己。
範文三
聽了錢老師的《埃及的金字塔》,受益頗豐。她那緊湊的課堂節奏,紮實的教學,都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尤其是她在教學第三小節時,每字每句都落到實處,把金字塔的巨集偉、精巧一一展現在學生眼前,並滲透了說明方法的教學。
由於自己接下來也上這一課,就學著上了。但是,上下來的結果卻是大相徑庭。
首先,是時間上來不及。儘管我課前有思想準備,我的課堂節奏沒有這麼快,而且學生沒有預習,可能會有些問題。但最後上下來,第三小節根本就來不及講。那就放到下節課吧。
第二課時,我基本採用的錢老師的上法。學生也能找到金字塔的高和大,石塊的多和重,並通過朗讀去深入體會。在講到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時,學生的問題比較多,像有東方明珠塔和金茂大廈高嗎?一個車皮是多少?和前面的數字好像對不起來……耽誤了一點時間。隨後,把高、大、石塊多、重用一個詞概括起來怎麼說,學生很快能說出巨集偉,因為一開始就有人提到這個詞。學習精巧部分,就不是那麼順利。學生讀到下面一段話時,問他們從中感受到什麼,有的說金字塔堅固,有的說很難建造,有的說很大……在一番引導之後,才有人找到精巧一詞。為了加深理解,我有反過來問他們,從那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它的精巧呢?學生找到“磨得很平整”“砌合得很緊密”“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等詞句來理解。這裡,重點讓學生了解“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是最能形象說明金字塔的精巧的,這也是說明方法的一種——形象描述。最後,再總結一下金字塔的特點——巨集偉而又精巧。
自己覺得是很賣力地上完了課,然而,在批閱了學生的課堂作業後,卻發現課堂效率是如此低。作業中出現的練習,都是課上反覆強調的內容,可結果……最讓人無法相信的是,“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最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說明了什麼,竟填的是“巨集偉”,而金字塔的特點是什麼兩空,填的是“大、高”或“高、巨集偉”“大、巨集偉”都有,說明他們對其中的從屬關係根本就沒有搞清。後來,只好把作業發還,把幾道題重講一遍。這樣,到後來,還是有幾個人沒搞清楚。
分析一下原因,我們的語文作業似乎總存在這樣的問題:習題內容上課時都涉及過的,問問答答,都滲透在裡面了。可到了作業本上,很多人都不會做了,回想不起來到底是哪個內容了,就張冠李戴一番。還有,就是自己的課堂,總感覺熱鬧有餘,卻不夠紮實。看上去說的人挺多的,但能靜下來深入思考的不多。尤其是幾個發言積極的,想到什麼就喊出來了,其他同學也就懶得再想。如此一來,那些不動腦筋的人更不動腦筋了,有時連聽到哪裡都不知道。而那些所謂的好學生,因為急於表現自己,也沒有好好思考,總體也得不到提高。看來,改變這樣的課堂現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埃及的金字塔的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