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鄉愁的經典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8日

  鄉愁總與距離有關,總與去國離鄉有關。鄉愁是條穿越時空的線,這端是遊子,那端是故鄉。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鄉愁

  在一般人的概念裡,生命誕生的聖地就是故鄉,不管你人在哪兒,身在何處,時刻都會思念著她,牽掛著她。然而,我的故鄉卻沒有給我留下太多的印記,因為在我尚未諳事的時候,母親就帶著我離開了那個地方,對她的故事只是從母親的口述中略知一二,更多的是一些傷心的往事。

  故鄉有一條小河,從村西向南緩緩流過。岸邊長滿了蘆葦,秋涼時節,蘆葦就開著毛絨絨的白色花絮,在秋風的拂動下四處飛揚。有些蘆葦從岸邊淺水中長出,根下環境卻是釘螺繁衍生息的場所。釘螺是十惡不赦的東西,其體內寄宿著一種肉眼看不到的小生物——血吸蟲。釘螺從棲息地不斷地向周邊的溼地、稻田和渠溝擴散,走到哪兒,就把血吸蟲傳播到哪兒。哪裡有釘螺的存在,哪裡的人們就會遭殃,疾病與死亡就會頻繁發生,許多鄉親就死於血吸蟲病,我父親就是其中一例。河水不停的流淌,發出嘩嘩的響聲,細聽起來,既似往生者在病榻上的痛苦呻吟,也似亡靈們在荒野裡的哀怨哭訴,更似一曲離殤悽悽的輓歌,聽起來總令人感到傷心難過。

  50年代後期,毛主席一首《送瘟神》詩把全國的滅螺運動推上了高潮,在短時間內就把災區的釘螺消滅得一乾二淨。我的故鄉也不例外,鄉親們在政府的推動下親手消滅了釘螺,送走了“瘟神”,過上了安康祥和的日子。

  由於種種原因,我一直沒有回過老家,但是母親給我描繪的故鄉的摸樣卻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腦海裡:一條世代流淌的冷水河,一座瘟疫肆虐的村落,一間破爛不堪的老宅,還有父親那座荒草叢生的孤墳。

  我的第二故鄉叫竹竿寨。從出生地向東走,大約有大半天的行程距離。竹竿寨是個小山村,只有40來戶。小寨依山而建,一戶比一戶高,一戶一個平臺,呈梯狀。寨子周圍種滿了刺竹,構成了天然圍牆和屏障。寨西也有一條小河,名叫竹竿河,由北向南流去,寨民們在緩流處跳水、洗菜、漿衣,與山寨構成了一幅美麗迷人的山水巨畫。我對這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也非常眷戀。我曾想,此處的山水美地或許就是我賴以生存的故鄉了。我將在這裡生活、娶妻、生子,並將在這裡漸漸地變老,最終選擇一塊風水寶地長眠在那裡。但是,事情的發展並不像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作為“外來人”的我,是沒有資格分享這裡的一切的,甚至是對情感的寄託也不允許有任何的奢侈想法,世俗的偏見與歧視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我是在擔驚受怕、孤立無助的生存環境中低三下四地度過了我的青春歲月的,像一隻夾著尾巴的流浪狗,到處都遭到路人的轟攆。每當我傷心難過的時候,我總會獨自來到河邊,對著奔流不息的河水傾訴我內心的憂傷。河水匆匆流過,嘩啦啦的水聲好像在告訴我:走吧,離開此地,像我一樣漂流四方,浪跡天涯,隨遇而安吧!我明白了,這裡的一切不屬於我,命中註定我的將來一定是過著漂泊流浪、無所歸依的人生。於是,在我17歲那年,我揹著行囊,獨自離開了那個虛無縹緲的故鄉,踏上了尋夢的征程,成了一名真正的浪子。

  冷水河,竹竿河,流去的是滄桑的歲月和憂傷的往事,但卻帶不走我心中的感傷。儘管歲月留給我太多的傷痛,但我還是覺得有許多揮不去忘不掉的美好記憶,無論是口述的還是親歷的,都在我心中凝成了故鄉情結。我不停在問自己,當我步入暮年想要葉落歸根的時候,我該何去何從?始終沒答案,只好把鄉戀化作鄉愁。每當夕陽西下的時候,我登高眺望,面對霞雲傾訴我心中的愁緒;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舉頭望月,把鄉愁化作一首思鄉曲,和著融融的月色不停地輕聲吟唱,一直唱到我長眠不醒,然後化作一粒浮沙,沉浮在河海之泮;化作一粒塵埃,飄蕩在天地之間;化作一顆明星,高掛在我魂歸故里的路上。 文章

  :鄉愁

  鄉愁是一份淡淡的憂傷,是一種苦澀而又甜蜜的牽掛,是一種欲罷還休、絲絲縷縷的牽絆,一種無聲勝有聲的思念。人總是在這種淡淡的憂傷中感傷著昨日的逝去,在孤獨中悄悄地惦戀著,在離別後苦苦的思念著故鄉。

  小時候,鄉愁是一隻用紙疊成的小船,我輕輕地把它放進一彎淺淺的小河,讓它慢慢地流去,年少的我們,靜靜地期盼著遠方,人在這邊,我們的夢想就在哪邊。隨著那清清河水,悠悠歲月,我們的青春韶華漸漸地走逝,人隨著夢想也逐漸走遠,一份鄉愁像冬日清晨籠罩的霧靄,慢慢的彌散開來。

  青春易失,韶華難留,隨著流年的飛轉,當年的孩童漸漸地長大,為了我們的夢想,背上行囊,各自奔向遠方。邁過一個又一個的青春驛站,於是,我們漂泊在外頭,故鄉在哪頭。關山阻隔,千里飛鴻,我們與故鄉遙遙相望,千山萬水,總擋不住我們濃濃的思鄉情意。逢年過節,月圓月缺,年復一年,花開花落,總擋不住那份淡淡的憂傷,那份純真的思念,那份藕斷絲連的牽掛與愁苦。

  在思念的日子裡,故鄉的山、故鄉的水、故鄉的親人,以及故鄉的一草一木,都清晰的翩躚於眼前,時而想來,如流星即逝、曇花一現,飄入隔夜的夢中。

  剪不斷的鄉愁,揮不去的思念。思念,總是伴隨著牽掛而來,有了牽掛就有了一絲莫名的孤獨襲上心頭,人總是在這種氛圍中,心底的那份憂愁揮之不去。花開了葉落了,潮起潮跌,思鄉的心情,總是讓人惆悵,守得住月圓,卻守不住月缺,月圓未必是詩,月缺卻一定是淚。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月是故鄉明,鄉愁,她是故鄉的月亮、故鄉的草草木木、故鄉的星星點點,她是親人的手中的一杯濃濃的酒,她的豪情、她的淳樸,陶醉著我的心,在揉碎的心事中,她已悄悄地浸入了我的血脈、骨髓,靜靜地飄入了我的心扉,叫我夢牽魂繞。

  鄉愁是一行清麗的詩,是一闋惆悵幽怨的詞,是一首憂傷而動人的歌謠,淡淡地鄉愁,濃濃的情意,在我奔走的疲憊中,再也感覺不出到滿目的瘡痍,凝望家鄉,縱使相隔千里,心卻在咫尺,“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

  何處積鄉愁,天涯聚亂流。

  岸長群岫晚,湖闊片帆秋。

  買酒過漁舍,分燈與釣舟。

  瀟湘見來雁,應念獨邊遊。

  這是唐代詩人張喬的《江上送友人南遊》,雖然我沒有遠離故鄉,但故鄉時常飄忽在我的夢境中。

  時光匆匆,匆匆太匆匆,如今,鄉愁不再只是一種牽掛.一種憂傷.一種思念,而成了一份長長久久的期待,一份實實在在的祝福,祝福故鄉,祝福故鄉的親朋好友......

  :鄉愁

  那條阡陌小徑,是一條泥濘不堪的土路,不知有多少的村裡人帶著夢中的希冀,告別親人走出那個裝滿鄉情記憶的小村莊。開始步旅心中夢想的征程。也就在那時一絲絲鄉愁已纏繞心中,還渾然不覺。鄉徑兩旁的責任田依然是翠綠成行,生機蔥蘢。路邊的紫丁香依然的芬芳四溢迎接著往來的人們,而家鄉的那條鄉徑見證著歲歲年年外出與迴歸的遊子,風雨無阻。

  歲月更迭,幾年的異鄉漂泊,曾經的悔恨,曾經的希望,一次次地交替佔領著飄浮異鄉飄客的心,一次次地最終放下了歸鄉的思絮。每每心底好累的時候,那溫柔的鄉愁便會霎時湧起,猶如潮水沖洗著孤寂的心海,埋沒煩惱,輕輕地舔舐著傷痕累累的心痕,撫慰疲倦的心靈。這時的鄉愁彷如是避風的港灣,好是溫馨。

  還記得春天裡小菜園的第一茬韭菜割下來時,總是很期待媽媽烙的韭菜盒子,那是記憶中家的味道,媽媽的味道。還依晰記得放暑假時,常常相約同伴去黑龍江壩子上邊小叢林裡採集野果子,野葡萄、臭李子、野核桃,還有紅紅的酸酸丁……許許多多的美好的快樂如今只能停留在記憶的紙箋中,停留在深深的腦海裡。那是鄉愁呀,好似一根無形的飄帶,繫著帶著亦苦亦甜的懷念。

  今年的雪入冬以來就下個沒完,到了年關歲末還依舊就沒個消停。凝望窗外撲簌簌下得雪花心情有些寂寥與無奈,在外打拼一事無成,總覺無顏回鄉拜見父母,卻怎抵的那份熱切盼歸團員的父母牽掛之情呢!霧霾與雪的加重似乎也未阻梗遊子返鄉的心切。思鄉的人們知道,就在家鄉的村口,有親人在翹首凝望。即使一路等車轉車的顛簸,也要回到闊別幾載的家鄉。圓一個踏實人之常情,回家和親人一起過個年。

  如今橫臥遊子面前的是一條寬闊的水泥大道,昔日鄉徑不見蹤跡。但它卻深深地印在歲月的相思裡。依然迎送外出和迴歸的遊子們。年復一年又一年記載著無數感人的鄉愁情韻。

  記得曾在異鄉最失落時在日記裡塗鴉幾句:“飄落異鄉心獨潸然,掬起一捧。清冽村前河塘水,溫潤濃濃戀鄉的心田。深情翹望藍天雲端,聆聽孃親長長的呼喚。傾瀉那滿是鄉愁的記憶。觸控那厚厚的石磨盤,碾碎旅途寂寞的思念.

  鄉情呦,是一首古老的歌謠,醇厚綿綿,縈繞夢牽。眷顧相隨遠行兒女們,傳唱著四季不斷的鄉心歌謠。”

  鄉情是鄉愁裡的最美的的風景,是鄉愁裡最難忘的記憶。歷經歲月風雨的摧殘,鄉愁卻越發的濃郁,越發的眷顧。

  2016年的春節臨至,想念不如相見,背起行囊回家過年吧,今年的新年不會再孤寂。這是給自己和父母最好的禮物。鄉愁暫離身旁。
 

經典的傷感散文
關於懷舊的散文
相關知識
描述鄉愁的經典散文
描述鄉愁的經典散文作品
描述期待的經典散文推薦
描述黑夜的經典散文欣賞
描述葉子的經典散文欣賞
描述回憶的經典散文詩歌
描述聽風的經典散文詩歌
描述爬山的經典散文欣賞
描述春遊的經典散文隨筆
描述誘惑的經典散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