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感遊子散文
離家不算太遠卻只能一個月回家一次,古有,一切都在?漂泊的遊子只有傷感連連,如見多了離合,真的不知道自己欠父母的什麼時候才能還清?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遊子思
在古今中外的詞彙中,在人類精神的視野中"遊子"一詞,是一種誘惑,也是一份憂傷。曾記得,童年時,我對遠山的迷戀和嚮往,對高原流雲的企盼和執著,心會隨大雁南飛,江水東流,那湧動的離家遠走的衝動,不時地敲打著我好奇的童心。遠方的神祕是不能忽略的,也是沒有窮盡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翅膀的堅硬,我便一步步離開草長鷹飛、悽悽迷迷的故鄉,展翅飛向那神祕的遠方。
是的,遠方的世界是神奇的,但又佈滿誘惑的陷阱。我在揭開那神祕面紗的同時,好奇之心得到了滿足。但神祕、滿足、富有過後呢?這一切都過後又是什麼呢?是久居大城市的煩躁,生活快節奏的忙忙碌碌,鋼筋水泥築成的小巢,而那份好奇的童心,禁錮了、扼殺了、枯竭了。於是,在每天的夜晚,在十五月圓的時候,那份潛在的、絲絲縷縷的思鄉之情,便會像三月的小草、雨後的春筍般,鑽出來瘋長,佔據我的內心世界。這時便又感嘆“海上微風起來的時候,暗水上開遍青色的薔薇——遊子的家園呢?”對家鄉的思念,對田園風光的嚮往,又像童年時對遠方的神往一樣,迷戀、期盼、執著。但不知怎麼,卻無法掙脫現代化的羈絆,於是,一份淡淡的憂傷便油然而生。
在許多的場合,在無意識之中,我便會提起家鄉的綠水、花草、風土人情。把那一步步積攢離家的思念,化成了對老鄉的過分熱情。老鄉有事來找我,我便會纏住他們問長問短,村東頭的那棵老槐樹還有嗎?還開花嗎?村西頭那位孤寡的張奶奶還在嗎?她家的那棵櫻桃樹,還有孩子去偷摘嗎?真的,記得我小的時候去過好幾次呢,張奶奶總是罵我是偷嘴的饞貓,嘴裡罵著,手從樹上摘下顆顆紅珍珠送到我那貪吃的小嘴裡,還問一聲“甜嗎?”
此時,許多許多的記憶,像開閘的洪流奔騰而出。然後呢,然後在戀戀不捨中,讓老鄉把我的思念帶回故鄉,帶一聲問候,帶一份祝福。望著老鄉的背影,那份淡淡的憂傷便會升上心頭。然而,讓我高興的是老鄉帶給我的家鄉特產,便成為我炫耀的資本,在同事中說了又說,炫耀了又炫耀,分了一部分給他們,好像他們能幫我思念家鄉似的。吃著家鄉的玉米棒,用著家鄉的柳編筐,穿著家鄉的老土布,眯上眼睛就好像回到了久別的故鄉。
這種思念之情隨著年齡的增長,越聚越濃,總是一次次夢迴故土,夢見自己的老屋,夢見兒時的學友和學堂的蘭瓦房,夢見自己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夢見在那累累碩果的園林中捉迷藏,而別人總是找不到我,自己哭著,喊著:“我在這裡,你們為什麼不找我?為什麼不找我?你們把我忘了嗎?”我的哭聲驚醒了身邊的妻子:“又想家鄉了?明天回家鄉看看吧”。
我沒有帶任何禮品,只帶著一顆思鄉的心。我和昔日老友並肩坐在小河邊,走在夕陽下,無需任何語言,“回是歷程,家是物件”無論你身在何方,遊子都會思念故鄉。
:遊子夢
記得我不止一次做過這樣的夢,去找我幼年時住過的那破房子的秋天,去找那點溫暖的單純的記憶,那鄉下的小土院子,院子裡幾棵泡桐樹和幾棵槐樹,還有兩棵不結果的果樹;在夢裡我永遠也找不到一條寬敞的回老家的路,然後能從進去的原路再走出來。我每次進到這夢中的院子走的路都不一樣,有時我甚至像只鳥兒那樣在老家的秋天飛來飛去,我很想找到童年時溫暖的親切感。然而我只能看到一些陳舊和瓦礫,這都是我想象之中老家的樣子了,那在陽光下,或者在秋雨裡,本來堆滿瓦礫的院子裡,竟然都是別家的大人,簡直不知我自己小時候的家為什麼成了他們的家了,我看見那個我叫做姑奶奶的老人了,她在院子裡走來走去的,啊,我記起來了,這是姑奶奶的家,她死了,她的子孫們都遠走他鄉,臨走我表叔和表嬸把院子交給我的父親,於是我們就搬進來住了,成了我記憶中的家。——但是,那些大人小孩明明不是姑奶奶的子孫。這是為什麼呢?
我兒時的夢,確切說,我只是想去找尋小時候的一些忘不掉的細節,或者是那些被我已經忘掉了的細節。突然,我發現自己哪裡是隻鳥兒,分明就是一片從樹上飄落的樹葉。
我看見自己的親人了,他們就在不遠處的那個小土院子,原來那裡才是我的老家。母親正在與我的乾孃說話呢,說到高興處,她們倆人在笑呢。她們也許再說村東頭山上的寺廟修好了,是她們這些善女子善男子修起來的,寺廟裡的大香爐全都插上了點燃的信香,方圓香客們聞風而來爭相目睹寺廟的盛況,通往這寺廟的山道上擠滿了趕來朝拜的其他村子的對貧窮生活充滿希望的人們,可能過去有些人對這些精神上的東西半信半疑的,但是在人如潮水般趕去寺廟的時刻,他們也追逐著潮流而來。
說寺廟裡唱經聲渾然一片,直飄到山下,大殿裡沒有一個空的地方,後來的便在寺廟外的地上對著大殿跪拜,再晚來的則待在殿堂之外更遠的地上,進不來的人群背後還源源不絕,那真是一次空前的盛會。
她們最高興的事情就是用她們集體的力量修建了一座廟,那廟裡不是佛,是一個叫“湯王祖師”的仙人。
母親說人們無一不想從仙人那裡得到恩惠,一心向佛的弟子個個又都想得到他的真傳。 說第一次廟會那一年從不知什麼地方發出了陣陣香味。一塊打算做碑石的石頭劈開后里面發現了石靈芝。
說這眾多的弟子幾天前都在等著喝一口石靈芝熬出來的水。喝靈芝水的那一天,香爐上的香灰都被人抓完了。據說是香灰也是靈丹妙藥。 說後來連城裡一座寺院裡的老和尚也趕過來了。那意思誰都明白,這興盛的香火這廣大的廟產總得有個接替他衣缽的住持。我母親們最後達成一致,認為既然都是修行之人,這樣也未嘗不可以。
老和尚的到來,香火冉冉上升依舊嫋嫋,隨即老和尚和一起來的幾個僧人的木魚一敲起,一片南無阿彌陀佛項經聲便騰空而上。
後來那山上的寺廟大殿在深夜的一場大雨中突然倒塌了,那一晚,僧人們據說是去了城裡做什麼法事,只留下兩個看守大殿的俗家弟子,兩個弟子一死一傷,那個死去的是我的父親,他不是一個迷信之人,但是他死在了倒塌下來的寺廟裡。
再倒回一千五百年前,這裡是樹高林密,這廟尚無蹤無影,只有草廬一間,一位掛冠的名士,隱遁在此,每每天將亮未亮時分,面朝東方,吐納引導,吸紫微之精,爾後引頸長嘯,空谷裡清音迴盪,弄得絕壁上下攀援的猴群山道上的虎豹跟著呼應。偶爾有知己往來,以茶當酒,或佈局博奕,或月夜清談,老之將至也不以為然,過往樵夫,遙遙相望,指為奇談。
我想,父親曾經就是那個隱遁的仙人,而我就是與他搖搖相對的一顆小樹上的一片樹葉。
:遊子外地過端午
從小區一路走過而來,聞著一陣陣濃濃的粽香。整個小區瀰漫的粽香彷彿自己來到了嘉興五芳齋粽子廠似的!家家戶戶都在為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忙碌著。從包裡取出鑰匙,正要開門時發現房東已在大門頂上插上了綠蔥蔥的艾草,不由的讓我勉強的感覺到也有家裡過端午的氣氛。只是這裡不是我的家,只是我這個在外遊子紮寨的地方!每逢一到過節,都是我們在外的人更想家的時候!
遊舍錢城已幾載,歸心日夜憶楚萍。雖然我幾年沒有在家過端午了,但永遠也忘不了,我那勤勞慈祥的母親為節日忙碌的身影。每到過端午節的時候,媽媽都會在房門上放好艾草,在房屋裡點上幾根雄黃萫。還要我們弄些雄黃酒塗在身上,這個夏天就不會被蚊蟲咬了!
當然,更喜歡吃媽媽包的粽子和我大舅媽包的粽子。在我讀初中時,我從學校踢完球回來,聞著媽媽做好的粽子,我就像優秀前鋒的速度和敏感,殺到敵方禁區等待,只見媽媽送出了剛蒸出的粽子,還帶著白白的蒸氣,香飄飄的粽葉香瀰漫了整屋。使我迫不及待的先嚐一個在先,然後梅開二度,再就是帽子戲法,那時我一下可以吃十個。高中時,我大舅媽都會派我表妹送好多粽子給我吃,有雞翅餡、香腸餡、臘肉餡、紅豆餡。我都會跟我那邦兄弟們一同分享!
端午節前一天,朋友說:“過來一起包粽子!”我只看媽媽包過,自己但從來沒有去包過。我們出門在外,朋友有什麼事,都是隨叫隨到的,有好吃的也會一起聚聚。滿有興致的過去了,她教了我幾遍,我也跟著學,只見我笨手笨腳的那邊折一下,這邊折一下。然後勉強的用線邦起來便是!她們包了四五個,我才包一個!我怕影響質量,讓我糟蹋了,包了幾個,就沒有包了,看來這種細活還是適合女孩做!我明天烹飪幾道美食算了!
端午節這天,我們幾個在外遊子在一起過了一個歡樂的端午節。上午我去了一趟熙熙攘攘的菜市場挑選我要的原料。記得,小時候媽媽跟商販們討價還價功夫,這個我以繼承。同時我還具備 反忽悠的能力,因為俺前不久還是個開菜店小老闆。今天反過來做回上帝,得要好好發揮一下。選了幾樣原料,雞翅、肉、秋葵、腐竹、黃瓜、胡蘿蔔、青椒、紅椒。可別小看這幾個普通的菜。只要經我手藝已過,絕對的是美食!
炒菜我打小就喜歡做。小時候經常看父母燒菜,也在邊上學著。等他們上班不在家,我便會潛進廚房開始操練。久而久之,我的武功已逐漸修煉成功。小學還寫過記一次難忘的事,我寫的便是《燒菜》!小時候的夢想是長大後要做一名廚師。雖然沒有去拜師,去完成這個夢想,但是經常會親自去嘗試下做各種菜,都會花心思的去做。給菜搭配好顏色,給菜盤鑲上點花邊,給取個好聽的名字!這天我做了可樂雞翅,這道菜是我經常哄女孩的殺手鐗。做法講究對雞翅的醃製,及火後的要求。能做好的,可以看出他烹飪水平的功力!麻辣肉絲這道菜,講究的切這些菜的刀法,要把肉絲、胡蘿蔔、辣椒切勻稱。同樣火候要分主次。燒了幾個小菜給朋友們吃,都得到了他們的讚揚!
我們這些出門在外的遊子,不能回家同家人團聚。孤單一人過節,必定顯得難過。幾個要好的一聚,也像個小家庭。出門在外都得互相照顧。過節,也跟家裡報個平安。我們也在歡歡喜喜過節呢!
曉孩!幹嘛呢?趕緊上菜,吃粽子、喝酒啦!來嘍!給灑家倒酒!
看過的人還:
1.
2.歌頌遊子的散文
3.精選鄉愁散文
4.現代傷感散文
5.歌頌遊子的散文
傷感相遇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