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柑的故事傳說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11日

  關於你聽過了嗎?下面一起跟小編看看佛手柑的傳說故事吧!

  佛手柑的傳說

  妙莊王三公主妙善決意出家修行,氣得妙莊王生了一場怪病,太醫們束手無策。妙善得知後,想佛祖祈求治癒父親的病,卻連做3日神仙要砍自己手臂做肉湯給父親治病的夢。回到皇宮後妙善果真自斷一臂,妙莊王服用後果然好了,但得知是女兒手做的藥,除了自己祈禱上蒼,讓女兒儘快康復。還發動全國百姓一起祈禱。

  後來,妙善的斷臂處竟一夜間抽出十幾隻手來,眾人十分驚訝!齊呼:“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就是人們傳說的“千手觀音”。當時為妙莊王治病用的是臂肉,太醫將剩餘的手掌丟擲城外。不久,在海邊的礁石叢裡竟長出許多像手掌樣的物體來,人們把它挖來蒸了吃,味道十分鮮美。有人說那是觀音菩薩的手掌變的,故稱作“佛手”。


佛手柑的故事

  形態特徵

  常綠小喬木或灌木。葉互生,長橢圓形,邊緣有微鋸齒;葉腋有刺。初夏於枝梢葉腋開花,圓錐花序,花瓣五枚,上部白色,基部紫赤色。果實冬季成熟,鮮黃色,基部圓形,上部分裂如掌,成手指狀,果肉幾乎完全退化,香氣濃郁。老枝灰綠色,幼枝略帶紫紅色,有短而硬的刺。單葉互生 葉柄短,長3~6mm,無翼葉,無關節;葉片革質,長橢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5~16cm,寬2.5~7cm,先端鈍,有時微凹,基部近圓形或楔形,邊緣有淺波狀鈍鋸齒花單生,簇生或為總狀花序;花萼杯狀,5淺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內面白色,外面紫色;雄蕊多數;子房橢圓形,上部窄尖。

  柑果卵形或長圓形,先端分裂如拳狀 或張開似指尖,其裂數代表心皮數,表面橙黃色,粗糙,果肉淡黃色。種子數顆,卵形,先端尖,有時不完全發育。花期4~5月,果熟期10~12月。

  四川省瀘州市佛手主產區的合江縣,年平均氣溫18.2℃,相對溼度82%,全年降水量1020mm,日照時數全年約1200小時,佛手生長好,產量較高。

  分佈範圍

  佛手在廣東多種植在海拔300~500m的丘陵平原開闊地帶,而在四川則多分佈於海拔400~700m的丘陵地帶,尤其在丘陵頂較多。

  中國南方各省區多栽培於庭院或果園中。果皮和葉含有芳香油,有強烈的鮮果清香,為調香原料;果實及花朵均供藥用。佛手為栽培品種,在中國栽培歷史悠久,主產於廣東肇慶、高要、德慶、雲浮、四會、鬱南等地,稱“廣佛手”,為地道品。產於四川者,稱“川佛手”。產於浙江者,稱“金佛手”。此外,廣西、安徽、雲南、福建等省區也有栽培、出產。佛手以廣東產品為好,果大質佳,品質最優,加工的商品“金邊白肉”在國內外市場享有很高的聲譽。為廣東地道藥材“十大廣藥”之一。

  佛手生產基地應選擇在適宜生長的地區,同時重視“地道藥材”的地理學和“原產地”概念。如廣佛手主要分佈於肇慶市、雲浮市等地。

  生長環境

  佛手為熱帶、亞熱帶植物,喜溫暖溼潤、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嚴寒、怕冰霜及乾旱,耐陰,耐瘠,耐澇。以雨量充足.冬季無冰凍的地區栽培為宜。最適生長溫度22~24℃,越冬溫度5℃以上,年降水量以1000~1200mm最適宜,年日照時數1200~1800小時為宜。適合在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沙壤土或粘壤土中生長。

  在廣東省主產區的高要市及德慶縣,年平均氣溫22℃,最冷月的1月平均氣溫為13.2℃,極端最低氣溫為-1℃,最熱的7月平均氣溫為28.6℃,年平均降水量為1600mm左右,全年日照時數為1815小時。在排水良好、肥沃的稻田,土壤呈微酸性,生長良好,產量較高、較穩。

 

黑種草的含義是什麼
虎耳草的花語和故事傳說
相關知識
佛手柑的故事傳說
捕鳥的故事傳說
章阿端的故事傳說
席方平的故事傳說
毛大福的故事傳說
佟客的故事傳說
書痴的故事傳說
大寒的故事傳說以及各地習俗
白頭翁的故事傳說
黃鶴觀的故事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