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交往的重要意義和制約因素和影響
人是群居動物,離不開社會,離不開他人,所以如果做到正真的個體是很困難的,所以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下面小編將詳細介紹人際關係的重要意義。
培養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意義
生活在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要同他人發生各種各樣的關係,這種關係經常受到各自的職務、心理特徵的制約,並伴隨一定的心理體驗和反應。這種群體成員之間相互交往和聯絡的狀態,稱為人際關係。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說,它是主體雙方尋求需要滿足的心理行為表現。
人際關係本質是一種社會關係,這種特殊的社會關係不僅影響人們的心理狀態,而且對社會群體的社會實踐發生重大作用。正確處理人際關係,對於緩解緊張情緒,提高群體士氣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字:人際關係、心理、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在活動過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關係或心理上的距離。人際關係反映了個人或群體尋求滿足其社會需要的心理狀態,因此,人際關係的變化發展決定於雙方社會需要滿足的程度。
人在社會中不是孤立的,人的存在是各種關係發生作用的結果,人正是通過和別人發生作用而發展自己,實現自己的價值。人際交往是人類社會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人的許多需要都是在人際交往中得到滿足的。如果人際關係不順利,就意味著心理需要被剝奪,或滿足需要的願望受挫折,因而會產生孤立無援或被社會拋棄的感覺;反之則會因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而得到心理上的滿足。我國著名心理學家丁瓚教授曾經指出:人類的心理適應,最重要的就是對人際關係的適應。
人際關係環境協調了,心理疾病會不治而愈。好的人際關係使人心情舒暢,身體健康,工作效率大增。一個組織中的管理者必須重視改善人際關係,為群體成員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人際環境,這既有利於提高工作績效,又有利於員工身心健康和自我發展與提高。現實生活中,人際關係的建立和發展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和影響。
人際關係交往的制約因素和影響
1、距離的遠近。人們的工作、學習和居住的空間距離越小,彼此之間交往的機會越多,就越容易建立友好和親密的人際關係。在交往的早期階段,這種因素作用更為明顯。
2、交往的頻率高,容易形成共同的認識、情感和行為。
3、相似的程度。在交往過程中,雙方意識到彼此在年齡、性別、個人社會背景經濟收入、受教育程度、籍貫、社會地位等和態度價值觀念、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相似性越多,越容易相互吸引,結成良好的親密關係。
4、需要的互補。在人際關係的建立和發展中,不僅態度相似,價值觀念一致的人們之間能夠形成友好關係,而且在需要和氣質性格完全相反的人們之間,也能形成親密關係。因為這種交往,能夠彼此滿足對方的需要,共同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例如,內向的人和外向的人結為夫妻;風趣幽默,善於言談者能夠同沉默寡言的人配合默契。支配欲很強的人能和一個很隨和的人相處。這種表面上的差異,往往是由內在的共同觀點或看法來補償的。
5、個人的相貌、穿著、舉止、風度也會影響人際關係。一個相貌端正、舉止文雅、穿著入時的人具有相當的魅力和吸引力。相反,一個不修邊幅或濃妝豔抹的人,會引起人們的厭惡和排斥。雖然,以貌取人,失之於人,然而,在人際關係的建立和發展中卻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6、個人良好的品質。人們一般都喜歡熱情、真誠、友好的人,討厭自私、奸詐、冷酷的人。心理學工作者研究表明,具有如下的品質的人具有吸引力:具有較高的合作性,能謙讓,懂體貼的人;思想比較成熟,可以給人幫助;熱情、坦率、願意同別人說心裡話;活潑、愛好活動;對自已應完成的工作抱有責任感,能善始善終;能正確認識自已;思維活躍,有創造精神。人際吸引是一個十分複雜的社會心理現象,上述說的只是一些最基本的因素。實際上,在上述因素對人發生作用時,還會受到具體的交往情境以及交往雙方的主觀認識的影響。在大學期間,正確處理好人際關係,積攢一個好的人脈,對處理班級活動、學生會工作以及社團活動更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系裡作為體育部長,我十分重視人際關係的培養,我深知良好的人際關係為我處理學生會各項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捷;在班裡作為自律委,我更是如此,只有這樣才能協調好班委之間的工作,增強班級凝聚力,促進集體和諧、穩步的發展。在學校,我會主動和每一個人相識的人打招呼,這雖然是個很微不足道的舉動,但實際上它代表“我眼中有你”,一方面給對方留下了一個好的第一印象,另一方面又給對方以尊重感。在接到學生會下達的工作時,首先我會主動承擔部分重要工作,然後我會因地制宜的把任務分配給合適的人,並不失時宜給予他們適當的鼓勵和褒揚,使他們更加堅定對做好工作的信念。同時在宿舍文化節、迎新晚會等非體育部承擔的活動中,我也不遺餘力的積極配合了其他部門的工作,促成了學生會的和諧氛圍。
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對於我們的成長成才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那麼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呢?溝通便在此起到了重要作用。溝通是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人與人之間傳遞情感、態度、事實、信念和想法的過程,所以良好的溝通指的就是一種雙向的溝通過程,不是你一個人在發表演說、對牛彈琴,或者是讓對方唱獨角戲,而是用心去聽聽對方在說什麼?去了解對方在想什麼?對方有什麼感受?並且把自己的想法回饋給對方。
人際關係的過程
奧爾特曼1973年認為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建立和發展需要經歷四個階段
定向階段
對交往物件的注意,選擇和初步溝通等心理活動
情感探索階段
隨著雙方共同情感領域的發現,雙方溝通也越來越廣泛,自我暴露的深度與廣度也逐漸增加。人們的話題仍避免觸及別人私密性的領域,自我暴露也不涉及自己基本的方面。
感情交流階段
人際關係發展到這個階段,雙方關係的性質開始出現實質性變化,此時的人際關係安全的安全感已經確立,談話也開始廣泛涉及的自我許多方面,就有較深的情感捲入。
穩定交往階段
人們心理上的相容性會進一步增加,自我暴露也更加廣泛深刻,可以允許對方進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個人領域,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間和財產。
人際關係的原則
相互原則
人際關係的基礎是彼此間的相互重視與支援。任何個體都不會無緣無故地接納他人。喜歡是有前提的,相互性就是前提,我們喜歡那些也喜歡我們的人。人際交往中的接近與疏遠、喜歡與不喜歡是相互的。
交換原則
人際交往是一個社會交換過程。交換的原則是:個體期待人際交往對自己是有價值的,即在交往過程中的得大於失,至少等於失。人際交往是雙方根據自己的價值觀進行選擇的結果。
自我保護原則
自我價值是個體對自身價值的意識與評價;自我價值保護是一種自我支援傾向的心理活動,其目的是防止自我價值受到否定和貶低。由於自我價值是通過他人評價而確立的,個體對他人評價極其敏感。對肯定自我價值的他人,個體對其認同和接納,並反投以肯定與支援;而對否定自我價值的他人則予以疏離;此時可能啟用個體的自我價值保護動機。
平等原則
在人際交往中總要有一定的付出或投入,交往的兩個方面的需要和這種需要的滿足程度必須是平等的,平等是建立人際關係的前提。人際交往作為人們之間的心理溝通,是主動的、相互的、有來有往的。人都有友愛和受人尊敬的需要,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平等對待、人的這種需要,就是平等的需要。
相容原則
相容是指人際交往中的心理相容,即指人與人之間的融洽關係,與人相處時的容納、包涵、寬容及忍讓。要做到心理相容,應注意增加交往頻率;尋找共同點;謙虛和寬容。為人處世要心胸開闊,寬以待人。要體諒他人,遇事多為別人著想,即使別人犯了錯誤,或冒犯了自己,也不要斤斤計較,以免因小失大,傷害相互之間的感情。只要幹事業、團結有力,做出一些讓步是值得的。
信用原則
信用即指一個人誠實、不欺騙、遵守諾言,從而取得他人的信任。人離不開交往,交往離不開信用。要做到說話算數,不輕許諾言。與人交往時要熱情友好,以誠相待,不卑不亢,端莊而不過於矜持,謙遜而不矯飾做作,要充分顯示自己的自信心。一個有自信心的人,才可能取得別人的信賴.處事果斷、富有主見、精神飽滿、充滿自信的人就容易激發別人的交往動機。博取別人的信任,產生使人樂於與你交往的魅力。
理解原則
理解主要是指體察了了解別人的需要,明瞭他人言行的動機和意義,並幫助和促成他人合理需要的滿足,對他人生活和言行的有價值部分給予鼓勵、支援和認可。上述這些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是處理人際關係不可分割的幾個方面。運用和掌握這些原則,是處理好人際關係的基本條件。
曾國藩與勝英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