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傳統習俗桃符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30日

  春節過年,很多人都會出來逛花市,這已經成為了一種習俗。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春節傳統習俗桃符,歡迎大家閱讀。

  春節傳統習俗桃符的介紹

  春聯,亦名“門對”、“春帖”,即陰曆新年用紅紙寫成貼在門上的聯語。源出於古代桃符。桃符有非常久遠的歷史。

  相傳在上古之時,有神荼和鬱壘兩兄弟善於捉鬼,故在神荼和鬱壘之後,人們在除夕之夜為避邪、御鬼,就用桃木雕成神荼與鬱壘的形象掛在門口,所以用桃木是因為傳說中桃木是仙木,同樣有驅鬼之功效。高承《事物紀原》:“《玉燭寶典》:元日施桃板著戶上,謂之仙木,以鬱壘山桃百鬼畏之故也。”《淮南子·詮言訓》:“羿死於桃棒。”許慎注說:“棒,大杖;以桃為之,以擊殺羿。”因為這,鬼都害怕桃木。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以桃木雕人,漸漸被人們用在長二、三尺,寬四、五寸的桃木板上畫上神荼、鬱壘的神像,下面寫左鬱壘,右神荼所代替,這便是桃符。桃符在除夕晚上掛在門口,下一年除夕再用新桃符換下。

  北宋王安石《元旦日》詩:“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即是。五代時桃符有了重大變化,人們開始在桃符上題寫一些有意義的祝辭來表達自己美好的願望。有史記載的最早題辭是五代時後蜀君主孟昶的題辭:“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孟昶喜歡在每年除夕召集大學士在他的寢宮門旁桃符上題辭,因不滿意大學士所題,才自編寫了這首春聯。

  這便是有文字記載的最早春聯。但是作為文字形式的對偶而言,卻早已在中國古代詩歌中出現了。如《詩經》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即是比較工整的對偶句,此種表達形式在魏晉、唐時得到發展和完善,到孟昶時,已有非常成熟的對偶句了。

  明清時,由於統治者的積極倡導,春聯更是得到普及和提高,據清陳尚古《簪玉樓雜記》載,明太祖朱元璋特別重視春聯,倡導也最賣力。他是個農民出身,沒讀幾本書,卻很喜歡做對聯,曾在除夕傳旨令:“公卿士大夫家門上須加春聯一首”。

  並常在除夕微服出官觀賞各家門上對聯。據傳,一次出宮,至一家門口見沒有春聯,即入室找來主人詢問。主人說太忙,並且也不識字,不會寫。

  朱元璋即問主人職業,主人答“屠戶”,朱元璋讓取紙筆,一揮而就:“兩手推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明周暉《金陵瑣事》和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都曾記載過他親筆御書對聯賞賜給大臣的事。賞給開國功臣中山王徐達的對聯便是:

  “破虜平蠻,功貫古今第一人

  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

  儘管五代時已有了春聯,但是春聯並未從桃符中獨立出來,宋代春聯尚未取代桃符。由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近歲節,市井皆印賣門神、鍾馗、桃板、桃符及財門鈍驢,”可知。至南宋才逐漸有了獨立於桃符的“春聯”、“春帖”。吳自牧《夢粱錄》有除夕“釘桃符、貼春牌”記載。

  南宋周密《武林舊事》:“十月杭人競售錦裝新曆,門神、桃符、鍾馗、狻猊、虎頭,及金縷、彩花、春帖幡勝之類,為市甚茂。”明清時,春聯盛行,古代釘桃符的風習慢慢消失,但此時 “春聯”之說尚不通行,故常以“桃符”代替。

  當時,二者可以互相代替,基本屬同一概念。陳康祺《郎潛紀聞》雲:“京宦家每歲易桃符,多書‘天恩春浩蕩,文治日光華’十字。內城滿洲宅子,尤比戶皆然”。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春聯》:“春聯者,即桃符也。自入臘以後,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簷下,書寫春聯,以圖潤筆,祭灶之後,則漸次粘掛,千門萬戶,煥然一新。”

  舊時,新年春聯人們很重視,不獨春聯內容要吉祥、喜慶,同時也很注重形式。紙要大紅,墨要黑亮,更重要的還在字,字要寫得好。

  因此,臘終年近之時,即有人提紙拿墨讓字工者寫春聯。至今流傳的王羲之貼對聯傳說可見一斑。傳王羲之因字寫得好,所以每年他的對聯一貼出來,便會被人揭走,年年如此。有一年王羲之在他的門上貼了一聯:“禍不單行,福無雙至”,此聯自然無人去揭。

  但是,第二天早晨大家起來看時,才知道上了當。原來對聯已變為“禍不單行昨夜行,福無雙至今朝至”。原來的對聯未揭,只是在下補貼三字。這自然是不可信的,但亦可看出時人對寫春聯的重視。

  新年對聯,不單大門口要貼,而且二門、角門、屋門、灶神、土地神等等都要貼。屆時,門旗、春聯,處處新紅;燭光閃灼處,一團喜慶。

  古代小說中亦有此記述。《紅樓夢》第五十三回:“已到了臘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齊備,兩府中都換了門神、聯對、掛牌,新油了桃符,煥然一新。”“聯對”即“對聯”。這裡既寫了“對聯”,又寫“桃符”,似乎矛盾,其實不然。“聯對”是紅紙寫的,桃符則指木製聯對,也叫“抱柱”。《紅樓夢》時代,豪貴之家正房廊柱上的對聯不少都是木製雕刻的,或作瓦楞形,或平板,平時亦掛,到年節時,講究的人家便要重新油漆,故云“新油了桃符”。

  過年時為什麼要貼春聯?

  年關將至,貼春聯就是過年習俗之一。喜慶的大紅春聯是對聯的一種,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春聯的來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們用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木刻人形應掛在門旁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春聯俗稱“門對”、“春貼”、“對聯”、“對子”,雅稱“楹聯”。

廣州春節必備年貨有哪些
春節逛花市習俗的介紹
相關知識
春節傳統習俗桃符是什麼
我國春節傳統民俗活動有什麼
春節拜年習俗由來是什麼
京族春節過年習俗文化是什麼
春節傳統習俗作文
小學生關於春節傳統習俗作文
韓國春節傳統習俗
春節傳統習俗的英語介紹
廣州春節傳統習俗
春節傳統習俗文化有哪些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