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與子女相處的禮儀
常言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的言行舉止,往往對子女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父母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一個可以信賴、可以效仿、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好榜樣,非常重要。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不僅要有做好父母的良好願望,而且還應深入瞭解子女,尊重子女的獨立人格、志向、興趣和合理的選擇。平時在家中要用正確的語言教育子女,以模範的行動影響子女。例如,不說違背社會生活準則和社會公德的話,不做違背社會準則和社會公德的事。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當孩子在場時,父母不要吵架,要互相謙讓,互相體諒。對子女的朋友來家中做客,應表示歡迎。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說話要算數,任何時候都不要對孩子撒謊。許諾孩子的事,要儘量兌現。在這方面,中國古代教育家曾參,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曾參是中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學生,他很重視子女的教育問題。“曾參殺豬”的故事,曾給無數家長以啟迪。
一次,曾參的妻子出家門,去集市上買東西。
“媽媽,媽媽,我也要上街,我也要上街!”一個約摸兩三歲的小男孩邊哭邊喊,從屋裡撲了過來。
“好孩子,別去了,上街的路很遠,難走得很。你在家乖乖玩,我回來後,讓你爸爸殺豬給你吃,好不好?”曾妻哄兒子說。
“殺豬? 殺我們家那頭豬,真的嗎? 那我就有肉吃了,我喜愛吃肉,就不上街了。”兒子終於改變了主意。兒子高興地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的父親曾參,曾參立即請人來家捉豬,準備殺豬。
妻子從集市上回來見丈夫正準備殺豬,趕忙阻止:
“你發瘋了嗎? 我只不過與孩子說著玩的,你怎麼當真呢?”
“孩子是不能隨意跟他說著玩的。”曾參嚴肅認真地說:“小孩子還沒有做人處事的知識,只能跟我們做父母的學,聽從父母的教誨。現在你欺騙他,將來他會欺騙別人。況且,母親欺騙了兒子,兒子就不信賴母親了,今後你再去教育他,他能聽嗎?”
曾參的妻子不好再說什麼了,只好聽由丈夫讓人把豬殺了,兌現對兒子的許諾。
“曾參殺豬”的故事,說明了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要培養孩子誠實守信的品格,必須從父母做起,從日常行為做起。
一視同仁
父母與子女之間應保持一種親密無間的關係,俗話說:“手心手背都是肉。”父母對子女應一視同仁,對每個孩子都給予同樣的愛,不要親一個,疏一個,厚此薄彼,使孩子的心靈受到創傷。
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並不排除家長對子女的批評教育,但要講究方式方法,要循循善誘,啟發引導,少批評、訓斥和嘮叨,儘量不要當著外人的面批評孩子,否則會使孩子覺得在眾人面前丟了臉,容易產生沒臉見人、破罐子破摔的想法。父母平時應注意觀察和表揚子女的優點,多鼓勵孩子。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父母要儘量給予答覆,讓他們從小就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教育子女要善於抓住時機,採取正確有效的方法。但在現實生活中,在子女不求上進或犯錯誤之時,絕大多數父母親都會採取一定的方式予以教育和幫助,聽之任之的父母親極少。問題在於,有些父母親企圖僅僅以“愛心”來感化孩子,結果“慈愛”過度,變成了溺愛,不但未使子女上進或改正缺點,反而使其更加不在乎。有些父母親則對子女過於嚴厲,動輒訓斥、責罵,甚至採用暴力解決的方式,這常使子女產生逆反心理,變本加厲地做壞事。由此看來,“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訓已經過時,但循循善誘,依然放射出理性的光彩。在教育子女方面,我國古代著名的“孟母斷織”的故事,至今仍對我們有啟發意義。
作風民主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現代社會已經進入資訊化時代,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胸懷大志的青年人奮發上進,學文化,學技術,學外語,學管理等,學習相當緊張,工作比較繁忙。細心的家長不僅關心子女的衣食住行,而且格外重視他們的成長和進步。一般說來,朝氣蓬勃的青年人更喜歡自由、寬鬆的學習、工作、生活環境。因此,作風民主、開明的父母能理解子女的心願,急子女之所急,適時給予精心指點,但決不束縛他們的手腳,而是放手讓他們去闖,以便子女盡情舒展想像力的翅膀,迅速飛向更燦爛、更美好的未來。
子女與長輩相處禮儀
長者先,幼者後
《弟子規》中說:“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飲食、坐走都是生活中常會出現的情景,我們有好的食物,一定讓長者先吃。在幾十年前,吃飯一定要等父親回來,為什麼?因為家庭的生計都是父親的辛勞工作在維持,當子女的要尊敬、感恩父親的付出,當然要請父親先吃。這個禮儀,能時時提升人的孝心跟恭敬之心。
“坐”,我們把意思再延伸一點,比如你坐車,一定要有秩序,要排好隊,不可以爭先恐後。上了車除了讓長輩、讓老人坐,讓病弱婦孺坐之外,也要往後走,把通道讓出來。如果一上車,後面還有很多位置,我們挑前面的坐,這就不能給人方便。假如後上的是老人家,你忍心讓他走那麼遠嗎?所以我們要處處為老者著想,處處為弱者著想,把恭敬禮讓落實好。
有一個小朋友學了《弟子規》以後,跟媽媽一起去拜訪媽媽的朋友,到了那裡,他媽媽在打電話,他就跟媽媽說:“媽,你坐。”他媽媽說:“你趕快坐。”他又說:“媽,你坐。”他媽媽說:“叫你坐就坐,為何不聽話?”他說:“媽,你沒坐,我不能坐。”學聖賢學問首先要老實,孩子這樣老實,就容易有成就,我們當長輩的就是要成就孩子的這種學習之心,所以孩子讓你坐,孩子給你夾菜,你都要歡歡喜喜接受。
當孩子知道尊重長輩後,他這一分恭敬心就會落實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比如孩子一看到菜,先夾給長輩吃,他的德行就在這夾菜當中提升了。我們有個學生才7歲,以前都是爺爺奶奶給他夾菜,他讀了一個星期的經典後,他就主動給爺爺奶奶和父母夾菜,全家人一看心生歡喜,就對中國文化有了認同感。所以,我們把孩子教好,孩子也會帶動家長。
當然,生活也要通權達變。我們在一起吃飯時,大家都互相夾菜,還有人夾給對面的,你這樣一夾過去,所有人都很緊張,還要幫你看衣服是否被菜汁弄髒了。你拼命給旁邊的人夾菜,如果這個菜他不喜歡吃,你夾了他又不得不吃,這樣就不好了。通權達變就是我們有這個心意,夾一點菜給旁人僅表示禮節,之後每個人想吃什麼自己夾,這樣就不會出現這種尷尬的局面。如果你是跟師長或長輩在一起,長輩正忙著,可能在吃飯時還要跟很多朋友進行溝通,這時我們就可以主動服務,幫長者把菜夾好,因為可能他夾菜的時間比較少。所以,任何時候都要伺機而動,要觀察適當時機。
坐也好,走也好,晚輩都應該是後坐後行。我們在海口、在深圳,孩子們學完之後,在坐電梯的時候,都會按著電梯門請老師先走。但是我們會跟他們說:“坐電梯還是你們先走。”為什麼?怕小孩控制不好那個門,造成危險。雖然這是個原則,但也要會變通才行。
稱尊長,勿呼名
“稱尊長,勿呼名”。稱呼長輩,不要直接把名字叫出來,這也是保持一種恭敬之心。我稱呼兩個姐姐,都是稱大姐、二姐。突然有朋友或者同學問我:“你姐姐叫什麼名字?”當我把姐姐的名字講出來,全身不舒服,好像覺得有點不尊敬。我們不要小看這種稱謂,譬如說“姐”“哥”,叫久了愈來愈親,假如直呼名號,叫久了氣氛就會愈來愈冷淡,甚至會愈來愈火暴。對長輩,我們應該以叔叔、伯伯、阿姨來稱呼。進入社會,我們也應以某經理、某董事長來稱呼,人家聽了會很舒服,就不至於冒犯他人。
在學校,我們當老師的在孩子的面前不要直接說“禮旭老師”,或者“某某老師”,因為這樣也是直稱其名,應該稱呼“陳老師”“蔡老師”,這是做示範給孩子看。雖然我們大人之間稱呼可以親暱一點,但是小孩還要從小學習謙恭的態度,我們為人師者應該注意這些細節。
現在西學東進,西方人稱呼自己的父母直接叫名字,覺得這是平等。是不是真正平等?平等不是這樣的,平等是對人的一種尊敬心,尊重每個獨立的個體,縱使我們是父母,也不能把子女當作附屬品,因為他往後是屬於這個社會、這個世界的。但是人生的歷練平不平等?人生的智慧平不平等?所以,長者必然有教導晚輩的義務,而晚輩如何能真正學到這些寶貴的經驗?必定要從他的恭敬心中才能獲得。假如他沒有恭敬心,就不可能聽父母、聽長者的話,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不是長者希求晚輩尊敬,重要的是要成就他們的人格和學問。
我們也有些朋友學西方,讓女兒直呼他的名字,沒叫多久就感覺孩子跟他講話很沒有分寸,所以稱呼絕對要尊敬。現在也有起外號、綽號的習慣,這樣好不好?有些家長看小孩在那裡起外號,還跟著他一起笑,那就不對了。孩子亂給同學起外號,甚至還給老師起外號,這都是沒有恭敬心,作為家長要適時把孩子的毛病導正過來。“將加人,先問己”,你是否希望人家起這種外號取笑你?假如你不願意,就絕對不能這樣做。
跟長輩見面的禮儀
“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在路上遇到長輩,我們要主動過去打招呼,這是見面的禮儀。你不能大老遠看到爺爺了,還悠悠哉哉地走,那不恭敬。我們跟長輩打招呼了,長輩假如沒有什麼事,等他離去,我們就可以走了,這是“長無言,退恭立”。在我讀大學的時候,很少有機會回家,一個學期回去沒幾次。當我一進門,看到爸爸媽媽,這叫“遇長”,我就趕緊過去叫“爸爸,媽媽”。打完招呼後,把行李放下,趕快過來,因為父母有一段時間沒有跟你談話,對你的情況不十分了解,一定會有許多的擔心。這時你坐下來,陪伴他們看書也好,喝杯茶也好,這個時間絕對不能省。很多人說“我媽媽都沒什麼話跟我說”,因為你只打一下招呼就走了,她那個話剛到口邊要講出來時,你已經走了。其實如果你很有心,靜靜地陪伴父母坐上一會兒,他們自然有很多話跟你溝通。所以,與長者交談也要有耐性,陪他們坐一下,父母確實沒有話說,我們再“退恭立”。
有一次,我從海口回來,下午先去看望爺爺,晚上才回到家。我有四個多月沒跟父母一起交談,晚上回到家,我把什麼都放下,先跟爸爸媽媽談話,一談就談了兩三個小時。我把自己生活、工作情況仔仔細細跟父母報告,讓父母放心我所做的事。我父親在聽我講話的過程中,有三次流下眼淚。我回海口繼續工作,當我給家裡打電話時,我父親就跟我說:“你在那裡好好做,不要擔心家裡的事,爸爸會處理得很好。”父親還安慰我的心,希望我不要牽掛。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這是敘述古人坐在馬上或乘坐在馬車上時見到長輩的禮儀。如果在車上打招呼就很不恭敬,必須趕快下車行禮問好。推而廣之,假如你正好在忙,長輩來了,應該放下工作,先向長輩問好,處處不要忘了這個恭敬之心。但如果車子正在高速行駛,能不能把車窗搖下來大聲叫“叔叔”,這就有安全的顧慮,所以學禮要學靈活。
古人很重情義,由於有這分情義,才寫得出非常感人的詩詞。李白寫了一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孤帆遠影碧空盡”,他送朋友是等到朋友已經完全看不到了,才依依不捨地離開,對朋友那分情義、相惜之心就在送別當中流露出來。現在的孩子能不能寫出這樣的詩?很難!因為現在孩子沒有恭敬之心,比較焦躁、煩躁。所以,我們要在這些禮儀當中,長養孩子對人的恭敬。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當長輩站著時,我們做晚輩的就不能坐,等長輩叫我們坐,我們再坐,這是進退之禮。有一個小女孩兩三歲,有一天跟她父母還有外婆到公園裡玩,她父親坐在那裡看報紙,小女孩坐在一個板凳上。當她外婆走過來時,小女孩突然從板凳上跳下來,結果沒有站穩,摔倒了。她的外婆跟父親都覺得很奇怪,趕快把她扶起來問:“你為什麼要下來?”小女孩說:“長者立,幼勿坐。”因為外婆走過來了,所以她要趕快站起來。她父親聽了很汗顏,外婆走過來,他無動於衷在看報紙,他三歲的女兒已經站起來了。真的是後生可畏,面對這些學聖賢書的孩子,我們也要跟他們一起好好落實《弟子規》。
學禮儀也要學得靈活,不可以學呆了。我們說看到人要行禮、鞠躬,但剛好你在電梯裡面,人很擠,突然看到叔叔來了,要不要給他鞠躬?你一鞠躬可能旁邊的人都被你擠到了。我們有位老師學了“長者坐,命乃坐”之後,他到一個單位去聯絡事情,跟他談話的負責人是一個女性。這個老師是晚輩,長者沒有說要他坐,他就一直站著。他長得很高,這位長輩必須把頭一直仰著跟他說話。突然這位長輩覺得頭很酸,她說:“你坐下來吧!我的頭快受不了啦!”所以當我們看到長輩已經仰頭而望時,就不要等他叫你坐了,你要很自然地坐下來。
怎樣跟長輩講話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這是講話的禮貌,在尊長面前講話時聲音要放低,不然會影響到長輩談話。現在的孩子對於什麼時候應該講話,什麼時候不應該講話,這個分寸的掌握比較缺乏。往往一群孩子玩在一起就控制不住,大吼大叫都快鬧翻天了。這時我們要適時去制止,不然等他們都已經習慣,就很難導正。當你發現孩子講話很大聲,影響到長輩談話,要趕快說:“你們要小聲一點。”孩子就小聲了,但能保持多久?三分鐘後又控制不住了。有些長輩說:“算了,算了,不要管他們了!”這樣對不對!教育要有耐性才行。
中國很強調中庸之道,其實中庸之道就表現在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比如穿衣服要不要中庸之道?穿太多了很熱,穿太少了會著涼。吃飯吃太多了會得胃病,吃太少了會捱餓。講話也要強調中庸之道,“尊長前,聲要低”,這是對長輩的尊敬;“低不聞,卻非宜”,講話使長輩聽不清楚也很失禮。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跟長輩講話,要讓長輩聽清楚我們在說什麼,而且眼睛要看著長者。我們跟現在的小孩交談,他的目光可以專注看著你多久?能十秒鐘就不錯了。孩子對人講話眼睛不專注,代表他的心沒有恭敬、很浮躁。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太缺乏禮節的教育,久而久之我行我素。因此,這些小細節都需要為人長者耐心教導,慢慢讓孩子能循規蹈矩。
“近必趨,退必遲”。遇到長輩要快步上前,不要讓長輩等太久;跟長輩談完話離開時要慢慢退幾步,然後再走出去。長輩跟你講完話,你不要立刻就說“好,再見”,馬上離開,這樣好像是告訴長輩,恨不得立刻就走,不想再多留一秒。處處注意到別人的感受,所以要“退必遲”。
關於交談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