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養殖場地怎樣建設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4日

  泥鰍的養殖場是大規模養殖泥鰍的場所,你知道怎樣去建設泥鰍養殖場嗎,有什麼好的技術和方法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泥鰍養殖場地建設,希望對你有幫助。

  泥鰍養殖場地的建設方法

  1、養殖場的正確選址

  要想養好泥鰍,選好合適的地點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選擇水源充足的、水質良好的地方。因為泥鰍也是一種魚,是魚就離不開水,所以,必須得有乾淨無汙染的水源才能養殖泥鰍。其次,要選擇交通方便的地方,養殖過程中需要運送飼料、運送泥鰍,因此得選擇交通便利的地方。僅僅選擇好了場地還不夠,在建設養殖場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周全,現在,我們就看看養殖場的佈局。

  2、養殖場總體佈局

  泥鰍養殖場肯定是以池塘為主體,池塘的面積可大可小,但以東西長,南北短為最好,這樣的池塘接受陽光照射的時間長,有利於泥鰍的生長。池塘的兩側分別為進水渠和排水渠,這樣池塘沿著兩邊的渠道依次排列,形成了並聯的結構,並聯的目的是為了單獨管理,如果一個池塘的水質不好,不會影響到別的池塘。在每一個池塘中間和池塘與渠道之間,留出行走的道路,用來作為日常管理的通道。在泥鰍養殖場建設中,還要留出晾水池的位置。在泥鰍的管理中,水溫的穩定是非常重要的,因而最好使用與池塘水溫一致的水,這也是需要一個晾水池的原因。到此為止,養殖場的主體已經完成,但是,咱們還需要有單獨的管理區。管理區一般設定在池塘的一側,工作人員的辦公室,飼料車間及飼料倉庫都安置在這裡,管理區中除了常規的設施,還需要加蓋一座暫養池,同很多的魚類一樣,泥鰍在出售前要經過1―3天的暫養,以去掉魚肉的泥味,並可使其腸內糞便排空。這樣既可提高泥鰍的食用價值,又能保持運輸過程中的水質良好,提高成活率。養殖場建設好了,必要的防護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沿著場子的周圍,要用圍網嚴嚴實實地圍起來,使用圍網的目的是防止小貓小狗等動物進入養殖場,給養殖場造成汙染和危害。

  到此為止,整個養殖場的佈局您就看明白了吧,接下來,咱們具體講講養殖池塘的建設要求。剛才我們說過,池塘的長和寬可以根據不同的地面自行設計,不過長最好長於100米,寬不要超過80米,因為面積太大了不利於管理。泥鰍養殖池對深度是有嚴格要求的,池塘的深度1到1.2米最為適宜。

  泥鰍有一個特性,就是它的潛逃性。由於它體型小巧,只要有小小的縫隙,它便能鑽出去。如果池塘有漏洞,泥鰍甚至能在一天之內,逃得乾乾淨淨。所以啊,在給泥鰍建池塘的時候,這一點,需要特別的注意。

  ①處理池塘的底部:挖掘機挖出池塘之後,要把池塘的底部夯得結結實實。

  ②處理池塘的邊緣:沿著池塘的邊緣挖出近 1米深的溝,然後把厚實的塑料布從溝底一直鋪到地面,塑料布的介面也得連線緊密。將塑料布沿著池子的邊緣鋪滿之後,用挖出的土將塑料布壓實,這樣塑料布就和池塘連成了一體。塑料布的上端,每隔1米左右用木樁固定,保證塑料布不被大風颳開。

  ③處理池塘的進、出水口:因為現在的PVC管道造價比較便宜,所以養殖場可以考慮用PVC管道作為池塘的進水管道,它的一端出自蓄水池邊的提水裝置,另一端直接通道池塘的一邊。

  池塘的出水口是需要精心設計的,我們希望抽出去的水是池塘的底層水,池塘的底層水有泥鰍的糞便汙染,剩餘的飼料汙染,所以水質較差,換水時,就是要把這層水質比較差的水排出去。咱們來看一個巧妙的出水口設計:這個出水口有裡外兩個套管組成,外面的大套管,也就是這個白色的管子,上頭可以伸出水面;下頭,也就是位於池塘底部的位置,有一圈縫隙,用來排出底層水,這一圈縫隙都很小,因此泥鰍是逃不出去的。白色的套管裡邊是一個略細的塑料管,放水的時候,將它抽出來,水就從縫隙中流了出去,不放水的時候,就將它放下去,堵住排水的縫隙,起到了開關的作用。僅僅是這兩個套管還不夠,為了對付頑皮的泥鰍,還要加一層篩網,這個方形的細篩網深深的插到池塘裡,泥鰍想要穿過這幾條封鎖線,就不那麼容易了。

  泥鰍的人工繁育

  1、泥鰍人工繁育的時間和方式:春季來臨,當水溫達到18℃~20℃時,性成熟的泥鰍便開始自然繁殖。北方地區一般在4月中旬開始產卵,產卵最盛期是5月中下旬到6月下旬,產卵期可一直維持到8月份。泥鰍的人工繁育採取的是創造自然環境,讓其自然受精的繁殖方式。人工繁殖有三個方面需要注意:一是選擇好親鰍,二是造一個合適的繁殖池,三是孵化時的科學管理。

  2、選擇健壯的親鰍:用於繁殖的親鰍可從溝塘捕撈,也可以到集貿市場上選購。親鰍要求體質健壯、無病無傷,體長10釐米以上的二齡泥鰍,個體大的雌鰍懷卵量大,雄鰍精液多,繁育的魚苗質量好,生長快。發情期的雌泥鰍肚大腹圓,整個腹部膨脹的顏色發白,有光澤,用手輕壓感覺柔軟,生殖器突出。

  3、繁育池的準備:繁育池可因地制宜建造,一般選擇在進排水方便、靠近養殖場的地方,可用磚臨時壘個池子,然後鋪上乾淨的塑料布,也可採用長方形不鏽鋼鐵箱為繁育池,面積根據孵化數量而定。池子的深度在1米至1米五左右,不可以太深。繁育池在使用之前要打掃乾淨,用清水將池壁和池底都刷乾淨。繁育池使用前三天注入新水,水深不超過50釐米,為了提高孵化的成活率,新水晾晒三天之後才可以放入親魚,放魚前需要測量水溫,合適的水溫是18攝氏度到30攝氏度。水溫穩定之後,在池塘邊上採集自然生長的水草,把水草用清水沖洗乾淨,仔細檢查水草,去除水草上附生的小蟲子等等,然後將水草放入繁育池,這樣就為泥鰍的自然交配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一個繁育池中一般放入兩條雄泥鰍,一條雌泥鰍。泥鰍一般在傍晚或清晨產卵,所以養殖人員要勤於觀察,等到雌鰍排出卵後,受精卵粘附在水草上,因受精卵粘附性很差,容易從水草上脫落而被泥鰍吞食掉,所以等受精卵形成後,就要把親鰍從繁育池中撈出。

  4、鰍苗的孵化和飼養:水溫在18攝氏度到25攝氏度的情況下,3天即可孵出鰍苗。剛剛孵化出的鰍苗長度大約5毫米,由黃色逐漸變成黑色,3天后開始主動攝食。從第3天到第8天,可以用煮熟的雞蛋黃投喂,每隔三至5小時投喂一次,投喂量不宜太大,以1小時內吃完為度。鰍苗繁育的時間是4到5月份,這時河水或湖水逐漸變綠,浮游動物大量繁殖,為鰍苗的生長提供了天然的餌料。泥鰍喜歡動物性餌料,因而,從第5天開始,就要加喂洄水等有營養的餌料。洄水是指的是自然界中湖泊、坑塘裡富含大量草履蟲的水體。因為草履蟲大量繁殖時,在水層中呈灰白色雲霧狀成群漂動迴盪,所以稱之為“洄水”。打撈魚蟲之後,用200目篩網過濾,過濾後這些極小的浮游生物是鰍苗最喜愛的飼料。孵化後10天左右,泥鰍漸漸長大,可以攝食更大一些的魚蟲,所以飼餵的餌料從200目篩的洄水,逐漸增大到100目篩,80目篩的魚蟲。隨著鰍苗攝食量的增加,隨時調整飼餵的次數,到30天為止,調整為每天投喂兩次,早晨一次,傍晚一次。泥鰍的生長速度很快,孵化後30天,就能長到3釐米左右,如果是規模化養殖,這時便可以給它經過碾碎泡製的配合飼料了。由於鰍苗採用的是靜水養殖法,所以在養殖期間要勤換水,每天換水2次,要使用經過晾晒的水,與繁育池裡水溫差不超過1-2℃。
 

  

春季黃鱔飼養技術
泥鰍的養殖優勢有哪些
相關知識
泥鰍養殖場地怎樣建設
養殖場地租賃合同樣本
泥鰍養殖的市場前景
泥鰍養殖技術方法介紹
泥鰍養殖技術有哪些
泥鰍養殖技術
泥鰍養殖技術2
養殖山雞怎樣節省飼料
實用養殖場地租賃合同協議
新版養殖場地租賃合同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