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七夕節有什麼習俗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9日

  七夕很快來了,你知道嗎?下面,就跟隨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了解。

  

  “喜蛛應巧”:七月七日,各捉蜘蛛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

  “投針驗巧”:先準備一隻面盆,放在天井裡,倒入“鴛鴦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間取的水混合在一起。但常常把河水、井水混在一起倒入面盆就算成了,面盆和水要露天過夜,再經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陽一晒,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驗巧”了。原來面盆裡的水,經過半天太陽光照射,表面依稀生成薄膜,於是取引線即“縫衣針”,輕輕平放在水面上,針不會下沉,水底下,就出現針影,這針影若是筆直的一條,即是“乞巧”失敗,若是針影形成各種形狀,或彎曲,或一頭粗,一頭細,或是其他圖形,便是“得巧”。

  “拜織女”:少婦們大都預先和自己朋友或鄰里們約好聯合舉辦。約好參加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準時到主辦家來,於案前焚香禮拜後,默唸自己的心事。如少女們希望嫁如意郎、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都可以向織女星默禱。

  後代的七夕風俗基本上沿襲魏晉南北朝,多以觀星、祭拜、乞巧、曝衣等方式為主。少女相聚一起拜月祈願,以求天賜良緣。

  廣東為何用七娘會慶祝七夕

  在廣東,最重視七夕節的是清代、民國年間,並流傳有許許多多有趣的風習。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即已記載了清初“七娘會”的盛況,民國年間,並流傳有許許多多有趣的風習。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即已記載了清初“七娘會”的盛況,民間多稱“拜七姐”。

  女兒們在七夕夜要盡情梳妝打扮,用天河水沐浴、洗頭髮,然後換上錦綢裙襖、旗袍,頭上梳髮髻,戴上白蘭、素馨等花飾;再畫眉、抹脂粉、點絳脣、額上印花;用鳳仙花汁染指甲。經過這番打扮,女兒們一個個如同仙子下凡,圍坐於八仙桌旁,鵲橋邊上,進行各種遊戲:或自娛自樂,吟詩作對,行令猜謎,並穿針祭拜乞巧;並指點天上北斗七星相傳織女是七星姐妹中的一員及雙星,講述牛女故事、詩文典故;或請來歌姬,演唱粵曲,奏八音樂等,女兒們也自奏琴蕭等樂器。這時人們可往各處人家參觀乞巧桌陳設,到的人雖多,主人也仍高興招待。歡慶至半夜十二點鐘,為織女下凡之吉時,此時所有的燈綵、香燭都點燃,五光十色,一片輝煌;姑娘們興高采烈,穿針引線,喜迎七姐,到處歡聲鼎沸。最後歡宴一番,這才散去。誠如清詩人汪侖傳說中的魚名《羊城七夕竹枝詞》聽說:“繡闥瑤扉取次開,花為屏障玉為臺。青溪小女藍橋妹,有約會宵乞巧來。”

  七夕情人節美麗的傳說

  愛情,自古以來就是貫穿人類社會發展始終的永恆命題。每年的農曆七月七,是我國的七夕佳節,是諸多傳統節日中最具羅曼蒂克主義的一天。有關七夕節由來的傳說,本身就是一個美麗的故事。

  在遙遠的過去,一個偏僻的小村莊裡,有一家貧窮的小農戶。家裡有一對兄弟,他們的父母早逝,弟弟牛郎為人忠厚老實,哥哥娶回了一個刻薄吝嗇的妻子。這個嫂子怎麼看牛郎不順眼,便給了家中的一頭老牛將他趕出了家門。可憐的牛郎與老牛相依為命,他每天照顧老牛,起早貪黑地勞作。原來這頭老牛不是一般的凡物,他本是天上的神牛,後被貶下凡。老牛同情忠心於牛郎的樸拙善良,偷偷幫助他與下凡嬉戲的織女邂逅,兩人一見傾心,織女自此嫁給了牛郎,兩人過上了男耕女織的田園生活。奈何織女是天上神女,與凡人結合實是觸犯天規,被王母娘娘抓了回去。相愛的戀人兩分離,老牛犧牲自我,讓牛郎拿自己的皮製靴上天找回織女。牛女帶著兩個孩子上了天庭,卻被王母娘娘用簪子劃出一條無垠的天河阻隔了他與織女。後來,世間被他們的愛情所打動,成千上萬只喜鵲在每年的七月七自發飛來搭成鵲橋,有情人得以相會。這便是七夕節由來的大概了。
 

七夕節人們的風俗習慣
七夕節應該晚餐吃什麼
相關知識
古代七夕節有什麼習俗
古時候七夕節有什麼習俗
古時候七夕節有什麼習俗
古代元宵節有什麼習俗
七夕節有什麼習俗有哪些2016
七夕節有什麼習俗有哪些2016
古代七夕節吃什麼
古代七夕節吃什麼食物
我國古代七夕節吃什麼食物
古代重陽節有什麼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