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工作反思總結範文
教育發展的快速發展,作為教育工作者就要反思什麼是教育理想,教師的價值是什麼,我們基層教育工作者應該怎樣為實現教育理想而奮鬥。下面是小編精心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
這個學期開始的幾個星期,我發現我們班的學生都無精打采,都疲倦不堪,上課的時候,學生聽得很辛苦,老師上得也很是辛苦。為此,我嘗試著各種的方法,想盡快調動他們的各方面的積極性和興趣。而我自己也要求付出在短時間內能收到成效。有時自己也會感到疲累,因為老不見太大的成效。但心裡更多的是焦慮。請教了有經驗的老師後,我開始使出渾身解數。慢慢地,我發現學生真的在進步了。而我,也突然領悟,原來自己在前段時間裡一直缺乏對學生的耐心和信心。教育需要耐心和信心作為調味,才能收到更好的成效。
在這個月裡,我充分利用資訊科技資源,使其為我們的教學服務,從而調動學生上課的興趣。比如說,在學習第六單元的《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時候,我運用音訊資料對毛主席的歌唱匯入,使同學們初步感受人民對毛主席的愛戴;在學習〈王二械的時候,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使學生在悲切的氛圍中感受二小的偉大;在學習〈快樂的節日〉時,我又和學生們一起學習歌唱〈快樂的節日〉,一起感受節日的快樂……資訊科技資源的利用使得課堂變得很活躍,學生學起來也更容易融入課文的情境,從而促進對課文的學習。
在這個月中,我也儘量給時間學生思考,給學生信心,給學生耐心。比如說,我在課堂上注重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因此我們班分了8個小組。剛開始的時候,學生們合作起來總是很亂,每當這時候,我總是皺起眉頭,然後喊停,然後重新說一次要求。慢慢地,學生們基本上可以適應這種合作方式,而且他們會自發地選出一個負責人,在我沒有要求的情況下,他們也會小組互助學習。這不僅大大提高了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而且更加有效地提高了學習的效率。而我也在從中認識到,自己一味追求眼前的成效,沒有完全相信學生的能力,沒有給予學生充分的耐心。世界上沒有一蹴而就的成果,都是在不斷地進步發展中逐步成長完善。
小學教師教學工作反思三:小學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反思961字
這一年來,在校領導的帶領和各位老師的配合下,我認真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積極完成學校佈置的各項任務。下面我把本年度的工作做簡要的反思並對下一學年的工作做如下設想:一、本年來工作基本情況:
1、廉政建設。本人在工作中嚴格約束自己,淡泊明志,廉潔從教樂於奉獻,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不收取學生及其家長的任何財物。
2、師德師風。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言傳身教,熱愛教育事業,關愛學生,注重小節,修煉人格,尊重家長,服務家長,廉潔從教,不謀私利。
3、教學實績。12012-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擔任四六年級班主任及語文學科教學工作,無安全事故發生,無學生流失。22012-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六年級語文在鎮組織期中檢測獲得第一名。32012-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四年級語文在鎮組織第二次月考中獲得第一名。
4、教育教學方面。備好課,認真鑽研教材;瞭解學生,考慮教法;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資訊反饋;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積極參與聽、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熱愛學生,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讓他們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良好的師生關係促進了學生的學習。
二、批評與自我批評:
1、理論學習不夠透徹,只停留在表面現象,沒有從實質上進一步進行深入研究。因為帶的學科不是自己本專業,所以對於教材研究不夠透徹。
2、教研力度不夠。多年來只是備課、上課、聽課、批改作業,只注重課堂教學,教研力度不夠。
3、對於班級管理還缺少得力的方法。三、下年度工作設想:
通過深刻查詢剖析,針對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在今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將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做好以下幾點:
一加強自身建設,提高素質。
1、在政治理論素養上下工夫,加強對政策理論水平的提高。2、在業務,在專業知識、法律法規方面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做到理論聯絡實際,全面發展。
二強化責任,提高效率。樹立強烈的時間觀、效率觀、質量觀,同時變壓力為動力,積極促進自身能力的不斷提高。三開拓創新,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在工作中勤觀察、勤思考,全心全意做好教育教學各項工作。
總之,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作出自己奉獻。
篇2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都在發生著變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師的觀念在逐漸更新,教師的角色在悄悄變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慢慢凸顯。以培養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個維度為目標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學前臺。但是,從筆者所聽過、看過的教學觀摩課中,也產生了一些疑惑,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對課堂流行語的反思
隨著“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的深入,小學語文教學中越來越注重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內容和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學習語文。這些流行語的產生本身意味著小學語文教學對人本的迴歸、對學習自由的拓寬以及對個體的尊重,但冷靜下來仔細想想,熱鬧的背後有許多讓人深思的問題。
1.“請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課堂上,教師言罷,教室裡立刻人聲鼎沸,場面極為熱鬧。但學生喜歡的方式真的只有大聲朗讀麼?這跟教師的導向有很大關係。在小學階段,教師比較強調高聲朗讀,因為,這樣易出效果,也便於教師檢查。但是,其他的閱讀方式學生難道就不需要掌握了麼?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就明確提出了要“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退一步說即使學生已經掌握了各種閱讀方式,也不要總強調“用喜歡的方式讀一讀”。學生不喜歡的方式就不再用了,可以隨心捨棄了。比如默讀和瀏覽,要求學生將字碼直接譯為意碼,這是一種高心智的活動。《語文課程標準》對默讀提出了具體的分段要求:第一學段1~2年級要求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第二學段3~4年級要求學生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第三學段5~6年級要求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於300字。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時時引導學生學習、運用默讀。但在學生自主選擇時,往往避難就易。如果一味地用喜歡的方式讀,極易讓學生產生遇難逃避的不良心理。
2.“你學懂了什麼”。
教師話落,學生紛紛舉手回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場面熱烈感人。教師或全盤肯定,或蜻蜓點水式評價,不深究,聽之任之。仔細品評,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對於這一問題的回答是多層次、多角度、多側面的,可謂競相紛呈。然而遺憾的是,教師的種種表現常缺乏針對學生語言表達加以點撥、引導及在情感體驗上體現“撥雲見日”的功力,給人以“神龍見首不見尾”之感。更令人遺憾的是,這樣的提問單純地成了教學的形式,而沒有成為深入探究的絕佳途徑。下一環節的教學幾乎又是從“零起點”開始,很少去考慮學生已經獲得了哪些資訊,造成資源浪費。
3.“你想學哪一段,就先學哪一段”。
如同在語文課堂中設定了學習超市,教師根據多數學生的選擇進行教學。表面上看是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但實際教學中,這種方式對所有的課文都適用麼?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或寫人、或敘事、或狀物、或說理。結構或並列或總分,文體有別,結構各異,不同的文字有不同的個性,一概以“你想學哪一段就學哪一段”。
4.“你真棒”。
現在教師視批評如越雷區、如履薄冰,似乎稍有批評就會扼殺一個“牛頓”,夭折了一個“愛迪生”。殊不知,一味這樣只會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溫柔殺手”。當課堂上激烈爭論的學生期待教師的明辨是非時,教師所給予的“你們都有一定道理”“你們都很聰明”就會弄得學生摸不著頭腦,不知自己的觀點到底對不對,這種不分是非、不置可否的賞識,只會對學生正確理解知識造成誤導。用鼓勵的方式培養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種方式。然而,我們在提倡表揚、獎勵、賞識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賞識的分寸。
二、對課堂學習方式的反思
1.“自主”與“自流”。
“你喜歡學哪一段?”“你想先學什麼?”“你想怎麼學?”讓學生自讀課文、自定學習內容、自選學習方法已是當今閱讀課上的“流行曲”。的確,它能高揚學生的主體精神,是物本向人本的提升,是認識活動到生命活動的提升。然而凡事都有個度,當新的課文還沒有成為學生產生強烈閱讀慾望的“誘因”、學生還沒有對閱讀文字產生欲罷不能的內驅力時,便讓學生自定、自選學習內容,其結果只能適得其反。還有,在彙報全班交流時,學生彙報什麼,教師就教什麼,自己沒主見,教學無主次,完全處於被動應付地位,如此教學如何能有益有效?學習離不開教師,自主學習的確需要寬鬆的教學氛圍,但為了讓學生去自主,教師讓出“平等中的首席”,甚至不去組織學生學習,退出教學的舞臺,成為一個旁觀者,這實質上是把自主學習異化為了放任自流。
例如,有位教師教學《只有一個地球》,在學生初讀後問學生:“此刻你心中有什麼滋味?是不是覺得酸酸的、甜甜的、苦苦的?”接著讓學生說感受,談體驗。學生一會兒說酸,一會兒說甜,一會兒說苦,東一榔頭西一棒,雜亂無章,學生說到哪兒,教師就跟到哪兒,完全放棄了自己的主導權,對教學無組織,對學生不引導,弄得學生和聽課的教師如墜霧中。我們既反對教師牽著學生鼻子走,也反對教師跟著學生走。教師應該是學生的領隊,當學生需要“引導”時就站到隊伍前,需要“穿針引線”時就插到隊中,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確實擔當起促進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角色。
2.合作學習“拉郎配”。
“合作學習”目前被教師視為培養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合作的最有效方式,風靡小語課堂。但是我們在聽課中發現,教師在組織合作學習時,對內容的設計、要求的提出、呈現的方式、活動的展開、合作的組織等有些主觀隨意。只要教師覺得該合作學習了,即使學生沒有進入狀態,毫無探究慾望,也必須迅速加入學習小組;教師覺得該彙報成果了,即使學生正在進行激烈的思想交鋒、正處於欲罷不能的探究狀態,合作學習也必須戛然而止……合作學習成了變相的“拉郎配”,成了許多教師落實新課標、新理念的一種裝飾。
例如,有位教師教學《曼谷的小象》,一節課組織了三次合作學習。第一次在初讀課文後,要求四人小組談談初讀後的感受;第二次在重點理解小象拉車、洗車部分,要求學生小組討論“你覺得小象怎樣,哪些詞語表現了小象的聰明、乖巧?小象為什麼會這麼聰明、乖巧?”第三次大組交流:“假如不要小象幫忙,我們還有哪些辦法把車拉出來?”第三次合作學習,除了第二次有必要外,其餘兩次純屬為合作而合作,毫無意義。
我們認為合作學習不只是一種外在的東西,而是一種精神和內在的品質。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組織合作學習要把握契機,精心設計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求、呈現的方式、學習的組織等。不要大事小事必合作,每一次合作學習都要有合作學習的必要、合作學習的價值,否則這種合作學習就會浮於表面。
課堂教學中以下幾種情況比較適宜使用合作學習:一是出現了新知識,需要培養探索、合作能力時;二是遇到大家都企盼解決的問題,而依靠個人能力又不能實現時;三是學生意見不一致且有爭論時。
三、對語文課堂學習內容的反思
語文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然而,在實際教學中,語文學科在課程特性上出現了異化、變質現象,具體表現在課堂教學內容的呈現上。
有的課堂注重知識內容的任意拓展,而忽視了語文課的本體訓練,這較多出現在教學常識性課文時。
例如,一位教師教學人教版第七冊的《新型玻璃》一課時,設計了這樣的讀研專題:“課文向我們介紹了五種新型玻璃,它們都有什麼特點、作用呢?請自主選擇一種,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合作研讀,然後向大家彙報。”學生沒費多大力氣就將五種新型玻璃的特點、作用羅列出來,至於課文是如何藉助語言對這些特點、作用進行說明的,學生則根本沒有去細細研讀、體味。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一些教師為了體現所謂的新理念,將《語文課程標準》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落到實處,專挑“科技含量高,網上資料多”的課文讓學生研讀,但在設計研讀專題時,既不注意體現語文學科的特點,又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年齡特徵,結果只能失去語文課應有的本色,“種別人的田,荒自家的園”,將語文課上成常識課,讓課堂成為少數尖子生的“一言堂”。
有的課堂熱熱鬧鬧、唱歌跳舞,學生的活動形式多,唯獨讀書不多,語文教學變成了藝術教學。
例如,某教師教學《家》時,這樣活躍課堂,進行學科整合:1.白雲、小鳥、魚兒、種子的家都在哪裡?它們的家是什麼樣子的?讓我們張開想象的翅膀,當一回小畫家,畫一畫它們的家吧。2.學生畫畫、展示了十分鐘後讓我們再來當一回小音樂家,唱一唱《娃哈哈》和《大中國》,邊唱邊做動作學生剛入小學,不少人不會唱這兩首歌,教師又是範唱又是讓學生跟著錄音機唱,再表演,花去近半節課時間。
我們不能否認,繪畫、唱歌、表演走進語文課堂可以使語文課更輕鬆、更活潑,可以帶給學生歡樂,使語文學習更快樂;增強課堂結構的綜合性,學科間加強“整合”,可以開闊視野,使語文學習效率更高,更能體現大語文觀。但藝術究竟該在什麼時機走進語文課堂,學科之間究竟以什麼方式整合,應以語文學習目標為依據,應為“指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服務,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如果為追求氣氛而“藝術”,為整合而“湊合”,結果只能是語文學科丟失本性,異化本質。
在這紛繁的課改大潮中,作為一線教師,面對先進的教育理念,瞻前顧後不好,裹足不前不好,邯鄲學步也不好。擁有可貴的靈魂思想,善於去偽存真,學會吸取精髓,才能在學習借鑑的同時,減少在左右搖擺中的機械追隨與模仿,潛心提煉,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
語文的主要反思在於"悟"
你悟的越深也就反思的越深
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滿活力的優秀教師,一節節撞擊著智慧火花的語文課堂。主體意識,創新意識感人深思,“三維整合”耳濡目染。我曾興奮地說,新課程真好。新課改在萬州已有兩歲了,如果現在談到新課程改革還僅僅是“新課程真好”,那課改在萬州就值得思考了。可喜的是,在萬州區教科所的引領下,在各級教研室的組織實施中,我們許多教師已經開始理性地看待新課程改革,開始用批評與反思賦予萬州教研以新的生機,構建教學以真的精彩。我謹以個人體會談談小語教學的一點反思,與各位同仁共勉!
反思: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
記得在課程改革開始的時候,很多教師、家長這樣說:“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係著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教育家杜威先生說過:“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我以為:“教師在乎什麼,學生就發展什麼.”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時,我找來銀河、天體、宇宙的圖片和資料與學生一同欣賞,當浩瀚的宇宙呈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銀河、瞭解宇宙了!我扣之心絃地提出:“你們想問銀河些什麼呢?你還想說些什麼?”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於課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二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字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所謂的“開放的課堂”不是我們所認為那種放手讓學生自由去學的課堂,而是應該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學習的課堂。
篇3
這一學期將要過去,可以說既緊張忙碌又收穫頗多。總體看來,我熱愛並能認真幹好本職工作,較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學工作任務。積極轉變思想,探索、改進課堂教學。在推進“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同時,又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現把這一學年來的教育教學工作反思總結如下:
一、課堂教學,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
本學期,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數學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把數學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學習的過程,使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感悟人生的價值。課前精心備課,把握重難點,認真撰寫教案,實施以後趁記憶猶新,回顧、反思寫下自己執教過程的切身體會和疏漏,記下學生學習中的閃光或困惑。師生之間的交往互動,較好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些教學經驗的積累和教訓的吸取,對改進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習成了他們的要求,學中有發現,學中有樂趣,學中有提高,學中有收穫。
二、創新評價,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評價作為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手段,也作為教師反思和改進課堂教學的有力手段。對學生學習的正確評價,既關注了學生對基本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關注了學生學習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我在對學生創新評價的同時,既注意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結果,又注意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狠抓了基礎知識的掌握,又加強了數學知識的密切聯絡性,做到課堂作業的堂堂清。這樣,有利於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三、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強化班級管理。
在這一學期的實際教學中,我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進一步落實規範辦學行為,力求常規與創新的有機結合,促進了教師的嚴謹、紮實、高效、科學的良好教風,又促進了學生嚴肅、勤奮、求真、善問的較好的學風的形成。為了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能力,做到精心設計每一堂課的教學過程,採用不同靈活的教學思路,不但考慮知識的相關聯絡,而且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既突出重點,又突出難點。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課堂教學以學生為本,注重精講多練,特別注意調動調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強化學生合作探究意識,通過小組交流活動,讓學生在探究合作中,動手操作,掌握方法,大膽嘗試,體驗成功的樂趣。認真批改作業,佈置作業既有基礎性、針對性、綜合性,又考慮學生的實際,突出層次性,作業批改及時,個別錯題當面講解,出錯多的認真分析,集體講評。
總之,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困惑,我用我的心去教誨每一位學生,用我的情去培育每一位學生,我無愧於我心,無悔於我的事業。這一學期,雖取得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不少的缺點,如對新課改理念的學習和探討方面、資訊基礎教學的應用方面及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方法上等。今後我將取長補短,學習優秀教師的優點,力爭在新的學期取得更好令人滿意的成績。
教師工作總結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