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養老金並軌
養老金並軌一直都是人們關心的一個問題,但是很多人不理解到底,今天小編為你詳細介紹、有什麼影響。
1、所謂“退休養老金雙軌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質的人員採取不同的退休養老金制度。從總體上說,退休養老金雙軌制是計劃經濟時代向市場經濟轉型期的特殊產物。這是因為我國城鎮養老保險的改革是從企業開始的,企業先實行了社會化,而機關和事業單位仍然是單位管理,在這個過程中,就形成了一個差距。具體說來,我國城鎮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及“退休養老金雙軌制”的形成主要有三個階段。一是傳統型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階段1951-1978年;二是對養老保險制度實行社會統籌的探索階段1978-1991年;三是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的實踐階段1991年至2014年。
2、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釋出《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決定從2014年10月1日起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
3、這標誌存在了近20年的養老金“雙軌制”的終結,近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和企業職工一樣繳納養老金。
原有的養老待遇水平會降低嗎
改革後,這4000萬人退休後的待遇如何?《決定》明確,對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人員,通過實行過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總的原則實際就是“老人老辦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過渡”。
“老人”是指改革前2014年10月前已退休的人員,他們原待遇維持不變,並參加今後的待遇調整。“新人”是指改革後新參加工作的人員,他們將來退休時,基本養老金為基礎養老金與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之和。這與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本一致。“中人”是指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人員。他們在改革前的沒有實行個人繳費的工作年限確定為“視同繳費年限”,將來退休時在發給基本養老金的同時,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等因素髮給過渡性養老金。這樣,基本可以保證原有的待遇水平不降低。
職業年金制度被專家稱為方案中的最大亮點和最關鍵處。建立職業年金就是讓待遇不降低的方法。
各地確定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養老金“並軌”後,近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告別“免繳費”時代。對這些人來說,最關懷的問題之一就是每個月自己要交多少養老保險費。
事實上,個人的繳費多少與繳費工資基數相關,但對個人繳費工資基數確實定,各地的規定卻不相同。
其中,山東省規定,機關單位含參公單位工作人員的個人繳費工資基數包含:自己上年度工資收入中的基本工資、國度統一的津貼補貼、標準後的津貼補貼地區附加津貼以及年初一次性獎金;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個人繳費工資基數包含:自己上年度工資收入中的基本工資、國度統一的津貼補貼跟績效工資。
而上海則在實施辦法中明白,個人繳費基數按自己上年度月平均收入確定。
可見,各地政策不盡一致,繳費水平也將不一樣。但從全國範疇看,月均繳費會達到多少呢?據媒體報道,陝西財政廳在今年初解讀《對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時,曾透露了中央設計的繳費水平。
當時的報道指出,為實現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完善工資制度同步推進,中央確定,從2016年10月1日起,全國機關事業單位在職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月人均將提高1200元左右平均資料,詳細到個人會有所不同,其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個人繳費600元左右繳納個人賬戶養老金400元左右,個人繳納職業年金200元左右,從津補貼或績效工資中納入300元左右,實際淨增資300元左右。
並軌後如何發放
報道稱,中國實行的一直是養老金“多軌制”,即不同群體實行不同的管理方式,享受不同的養老待遇。儘管幾十年來政府對制度細則有過多次調整,城鄉之間、城市內部不同就業人群之間仍然存在巨大的養老待遇鴻溝。目前居住在中國農村的社會觀察人士田奇莊說:“我所知道的好多公職人員的退休金達到7000元,可是農民只有70元。”養老金並軌後,公職人員將和企業職工實行同樣的養老保險制度,這兩個群體的待遇差距也會隨之縮小。
根據方案,並軌後參加工作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並軌前參加工作,方案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和過渡性調節金。此外,養老金計算標準也由身份級別轉為依據參加社會勞動的時間進行均等分配。
美國孤寡老人如何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