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列夫托爾斯泰的一封信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1日

  托爾斯泰是俄國作家、思想家,他是一個天才藝術家,他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所以我們可以寫一封信給他。下面是小編跟大家分享的給列夫托爾斯泰的信,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給列夫托爾斯泰的一封信篇1

  致列夫·托爾斯泰先生:

  您好!

  歷史的車輪永不停息地向前滾動,但時光並不能阻隔兩顆相印的心。

  我拜讀過您的兩部鉅著《復活》和《戰爭與和平》。您的一生坎坷不平,正如歷史浪潮中的各位偉人。但是,您卻沒有失去前進的方向,一直為自身和人類的光明奮鬥。《復活》中的主人公聶赫留朵夫正是您生活中的縮影,他是您手中的木偶,演繹著那一幕幕悲傷的往事。聶赫留朵夫的年少輕狂,曾受到貴族夫人的引誘,一步步被拉下所謂“貴族社會”的黑水。是的,您也正是如此,曾落入昏天黑地,萬劫不復。

  但是,偉人之所以被稱為偉人,就是因為他能在深淵中播下希望的種子,能在利益面前毅然選擇堅持。“世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說的就是您。生來高貴的人格絕不允許您自甘墮落,於是您開始竭力擺脫這種生活,正如聶赫留朵夫,他身份顯赫,卻毅然選擇了“真、善、美”,勢必要迎娶被他奪去童真,卻被他拋棄過的妓女,不惜要脫離上層社會!縱使世人皆反對,他也毅然要維護真理!這也是您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祝您名垂青史、萬古流芳!

  給列夫托爾斯泰的一封信篇2

  一顆偉大的靈魂,百年前在俄羅斯的大地上發出光焰,最精純的光彩照耀我們的心靈。在十九世紀末陰霾重重的黃昏,它是一顆撫慰人間的巨星,它的目光足以心音並撫慰我們青少年的心靈。在法蘭西,多少人認為他不止是一個受人愛戴的藝術家,而是一個朋友,最好的朋友,在全部歐羅巴藝術中唯一的真正的友人列夫托爾斯泰

  在有暇之餘,我翻開了《列夫托爾斯泰傳》,從而來體會一下托爾斯泰的人生成長的艱辛歷程。

  托爾斯泰粗獷的臉又長又笨重,短髮覆在前額,小小的眼睛,寬大的鼻子,往前突出的大脣,寬闊的耳朵,因為無法改變醜相,童年時倍感痛苦。他在一個叫卡讚的地方讀書,成績平庸,他是孤獨的。

  在他家庭的回憶中,好幾個人為托爾斯泰採作他的《戰爭與和平》中的最特殊的典型人物:如他的外祖父,老親王沃爾康斯基,葉卡捷娜二世時代專制的貴族代表;他的母親,瑪利亞公主,這溫宛的醜婦人,生著美麗的眼睛,她的仁慈的光輝,照耀著《戰爭與和平》。

  雖然對於他的父母,他是不大熟知的他的母親逝世時,他還未滿一歲,但是他至少還能保持若干關於父親的回憶。這是一個和藹的詼諧的人,眼睛顯得憂鬱,在他的城邑中過著獨立不羈、毫無野心的生活;他父親死時托爾斯泰才九歲。這一死,使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現實,心中充滿了絕望。

  然而不知不覺中,他為少年的熱情、強烈的情感和誇大的自尊心所驅使,以至這種追求完美的信念喪失了無功利觀念的性質,變成了實用的性質與物質的了。他慢慢地也學會了放蕩自己。最後,有一樣東西救了他:那就是絕對的真誠、坦白和善良。

  最終他以自己的努力而成了俄國作家,成為了“俄國的一面鏡子”

  影響我們成功的決不是環境,或者遭遇。而是我們是否能保持一顆堅強的心,一種不屈的信念。

  列夫托爾斯泰簡介

  1.童年時期

  托爾斯泰1歲半喪母,10歲喪父,他由家裡的親戚撫養成人。1844年他進入喀山大學學習法律與東方語言,但是從未取得學位。1847年他中斷學習回到亞斯納亞·博利爾納Ясная Поляна晴園,希望經營晴園同時自行安排學業,他給貧苦農民送茅草,但隨後就將大量時間花費在莫斯科聖彼得堡的社交場所中,終於欠下了一大筆賭債。1851年托爾斯泰和他的兄長一共前往高加索當兵,此時他可以嘗試寫作,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分析。1852年他參加了一場戰鬥,表現勇敢,且發表了小說《童年》,透過小主人翁單純的內心世界的細膩描寫,展示了一位聰穎、敏感兒童的精神成長過程。

  1853年托爾斯泰讀到了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非常欽佩。1854年托爾斯泰被調往多瑙河戰線,並參與了克里米亞戰爭中的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戰,體會到了戰爭的殘酷。這段時間他繼續分析自己的成長曆程,寫成了《少年》和《青年》成為研究他思想成長的重要資料。並將自己的戰爭經歷寫成《塞瓦斯托波爾故事集》,發表之後很受歡迎,他開始在文學界小有名聲,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都對他抱有很高希望。

  1855年11月托爾斯泰離開軍隊回到聖彼得堡,這一段時間他很矛盾,他重新投入娛樂圈子,酗酒好賭,而同時他自己又清楚的覺得不能再如此,並對別人類似的行為大加撻伐。這種偏激的個性使得他很快不被文學圈子所容。最典型的就是他與屠格涅夫。屠格涅夫性情溫和,使托爾斯泰對他抱有一種父輩的感情,非常讚賞他的天賦,希望他不要虛度光陰,認為如果他不浪費自己的天才的話將比任何人都有成就。青年的托爾斯泰有時候和對方相處很好,但是也常發生激烈的爭吵,最終導致兩人1861年的長達17年的決裂,在給朋友的信中說“屠格涅夫令人厭煩……他才華橫溢,但他就像一個依靠管道送水的噴泉,你始終擔心他會很快斷水枯竭。”

  2.青年時代

  托爾斯泰自幼就開始接受典型的貴族家庭教育。1845年考入喀山大學東方語言系,攻讀土耳其、阿拉伯語,準備當外交官。期中考試不及格,第二年轉到法律系。他不專心學業,痴戀社交生活,同時卻對哲學,尤其是道德哲學發生濃厚的興趣,喜愛盧梭的學說及其為人,並廣泛閱讀文學作品。在大學時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學的優越性。1847年4月秋天為農民子弟興辦學校。11月起名義上在圖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職,次年12月被提升為十四品文官,實際上卻周旋於親友和莫斯科上流社會之間。但他漸漸對這種生活和環境感到厭倦,1851年4 月底隨同服軍役的長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願兵身份參加襲擊山民的戰役,後作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隊中服役兩年半。雖然表現優異,但也有賴親戚的提攜才晉升為准尉。1854年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隊。克里木戰爭開始後,自願調赴塞瓦斯托波爾,曾在最危險的第四號稜堡擔任炮兵連長一職,並參加這個城市的最後防禦戰。在各次戰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軍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優秀品質,加強了他對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對農奴制的批判態度。

  托爾斯泰在高加索時開始創作,在《現代人》雜誌上陸續《塞瓦斯托波爾故事》等小說。1855年11月他從塞瓦斯托波爾來到彼得堡,作為知名的新作家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歡迎,並逐漸結識了岡察洛夫、費特、奧斯特洛夫斯基、德魯日寧、安年科夫、鮑特金等作家和批評家。在這裡他以不諳世故和放蕩不羈而被視為怪人,他不喜愛荷馬和莎士比亞也使大家驚異。不久,他同車爾尼雪夫斯基相識,但不同意後者的文學見解。當時德魯日寧等人提倡為藝術而藝術的所謂“優美藝術”,反對所謂“教誨藝術”、實即革命民主派所主張的暴露文學。托爾斯泰傾向於德魯日寧等人的觀點,但又認為任何藝術不能脫離社會生活。至1859年,他同《現代人》雜誌決裂。1856年底以中尉銜退役。次年年初到法國、瑞士、義大利和德國遊歷。法國的“社會自由”博得他的讚賞,而巴黎斷頭臺一次行刑的情景則使他深感厭惡。在瑞士看到英國資產階級紳士的自私和冷酷,也激起他很大的憤慨。但這次出國擴大了他的文學藝術的視野,增強了他對俄國社會的落後的清晰認識。

  對於19世紀50至60年代之交的農奴制改革以及革命形勢,托爾斯泰的思想是極其矛盾的。早在1856年他就起草方案,準備以代役租等方法解放農民,並在自己莊園試行。但因農民不接受而未實現。他非常同情農民,厭惡農奴制,卻認為根據“歷史的正義”,土地應歸地主所有,同時因地主面臨的是要性命還是要土地的問題而深深憂慮。他不同意自由主義者、斯拉夫派以至農奴主頑固派的主張,並且也看到沙皇所實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的虛偽性質,卻又反對以革命方法消滅農奴制,幻想尋找自己的道路。由於無法解決思想上的矛盾,曾企圖在哲學、藝術中逃避現實,但很快又感到失望;1860年因長兄尼古拉逝世,更加深了悲觀情緒。1859至1862年間幾乎中輟創作,先後在亞斯納亞·波利亞納和附近農村為農民子弟辦了20多所學校,並曾研究俄國和西歐的教育制度,1860至1861年還到德國、法國、義大利、英國和比利時等國考察各國學校。後又創辦《亞斯納亞·波利亞納》等教育雜誌。這些活動必然引起沙皇政府的注意,加之在農奴制改革中,他作為本縣和平調解人,在調停地主和農民的糾紛時,常常同情農民,但又招致貴族農奴主的敵視。1862年7月他外出時,家中遭到憲兵連續兩天的搜查。不久他關閉了學校。這段時間他思想上所受的震盪以及因同農民的頻繁接觸而接受的他們對事物的一些看法,成為他的世界觀轉變的契機和開端。

  1862年34歲的托爾斯泰與索菲亞·安德列耶芙娜·托爾斯塔婭結婚,新婚之後,革命形勢逐漸轉入低潮,他也逐漸克服了思想上的危機。他脫離社交,安居莊園,購置產業,過著儉樸、寧靜、和睦而幸福的生活。從1863年起他以6年時間寫成鉅著《戰爭與和平》。這段時間的較重要的事件是1866年他出席軍事法庭為士兵希布寧辯護。希布寧因不堪軍官的虐待打了軍官的耳光,雖經托爾斯泰為之奔走,希布寧卻終被槍決。這一事件使他開始形成反對法庭和死刑的看法。

  3.觀點明確

  托爾斯泰的心靈的寧靜與和諧沒有保持多久。1869年9月因事途經阿爾扎馬斯,深夜在旅館中突然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憂愁和恐怖。這就是所謂“阿爾扎馬斯的恐怖”。在這前後,他在致友人書信裡談到自己等待死亡的陰鬱心情。1868年秋至1869年夏,他對叔本華哲學發生興趣,一度受到影響。從70年代初起,“鄉村俄國一切‘舊基礎’……的破壞”的加劇,“到民間去”等社會運動的興起,使他開始新的思想危機和新的探索時期。他惶惶不安,懷疑生存的目的和意義,因自己所處的貴族寄生生活的“可怕地位”深感苦惱,不知“該怎麼辦”。他研讀各種哲學和宗教書籍,不能找到答案。他甚至藏起繩子,不帶獵槍,生怕為了求得解脫而自殺。這些思想情緒在當時創作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得到鮮明的反映。此後,他訪晤神父、主教、修道士和隱修士,並結識農民、獨立教徒康·修塔耶夫。他終於完全否定了官辦教會,接受了宗法制農民的信仰,最後在70至80年代之交新的革命形勢和全國性大饑荒的強烈影響下,棄絕本階級,完成了60年代開始醞釀的世界觀的轉變,轉到宗法制農民的立場上。在《懺悔錄》1879~1880 等論文裡,他廣泛闡述自己思想轉變的過程,對富裕而有教養的階級的生活及其基礎——土地私有制表示強烈的否定,對國家和教會進行猛烈的抨擊。然而,他卻反對暴力革命,宣揚基督教的博愛和自我修身,要從宗教、倫理中尋求解決社會矛盾的道路。這是因為他不僅反映了農民對統治階級的仇恨和憤怒,也接受了他們因政治上不成熟而產生的不以暴力抵抗邪惡的思想。列寧剖析這種驚人的矛盾說:“作為一個發明救世新術的先知,托爾斯泰是可笑的……作為俄國千百萬農民在俄國資產階級革命快到來的時候的思想和情緒的表現者,托爾斯泰是偉大的。托爾斯泰富於獨創性。從此托爾斯泰厭棄自己及周圍的貴族生活,不時從事體力勞動,自己耕地、縫鞋,為農民蓋房子,摒絕奢侈,持齋吃素。他也改變了文藝觀,指斥自己過去的藝術作品包括《戰爭與和平》等鉅著為“老爺式的遊戲”,並把創作重點轉移到論文和政論上去,以直接宣傳自己的社會、哲學、宗教觀點,揭露地主資產階級社會的各種罪惡。當時寫的劇本、中短篇小說以及民間故事,同樣為了這一目的。他還從事廣泛的社會活動:1881年因子女求學全家遷居莫斯科,他訪問貧民窟,參加1882年莫斯科人口調查,深入瞭解城市下層生活;1881年他上書亞歷山大三世,請求赦免行刺亞歷山大二世的革命者;1884年由其信徒和友人弗·契爾特科夫等創辦“媒介”出版社,以印行接近托爾斯泰學說的書籍;1891年給《俄國新聞》和《新時代》編輯部寫信,宣告放棄1881年後自己寫的作品的版權;1891至1893年和1898年,先後組織賑濟梁贊省和圖拉省受災農民的活動;他還努力維護受官方教會迫害的莫洛康教徒和杜霍包爾教徒,並在1898年決定將《復活》的全部稿費資助杜霍包爾教徒移居加拿大。

  從19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托爾斯泰增強了對社會現實的批判態度,對自己宣傳的博愛和不抗惡思想也常常感到懷疑。這在《哈澤—穆拉特》等作品中有所反映。沙皇政府早就因他的《論饑荒》一文而企圖將他監禁或流放,但懾於他的聲望和社會輿論而中止。至此又因《復活》的發表,指責他反對上帝,不信來世,於1901年以俄國東正教至聖宗教院的名義革除他的教籍。這個決定引起舉世的抗議,托爾斯泰卻處之泰然。同年他因沙皇政府鎮壓學 生運動而寫《致沙皇及其助手們一文》;次年致函尼古拉二世要求給人民自由並廢除土地私有制;1904年撰文反對日俄戰爭。他同情革命者,也曾對革命的到來表示歡迎,但卻不瞭解並回避1905年革命。而在革命失敗後,他又反對沙皇政府殘酷殺害革命者,寫出《我不能沉默》一文。

  4.晚年時期

  在世界觀激變後,於1882年和1884年曾一再想離家出走。這種意圖在他80至90年代的創作中頗多反映。在他生前的最後幾年,他意識到農民的覺醒,因為自己和他們的思想情緒有距離而不免悲觀失望;對自己的地主莊園生活方式不符合信念又很感不安。他的信徒托爾斯泰主義者和他的夫人之間的糾紛更使他深以為苦。最後,他於1910年10月28日從亞斯納亞·波利亞納祕密出走。在途中患肺炎,11月7日陽曆11月20日在阿斯塔波沃車站逝世。遵照他的遺言,遺體安葬在亞斯納亞·波利亞納的森林中。墳上沒有樹立墓碑和十字架。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1910出生在一個名叫“雅斯納亞·波良納”的貴族莊園。他童年印象最深的是能給所有人帶來幸福的小綠棒的故事。托爾斯泰在喀山大學就讀期間,對盧梭的學說產生過濃厚的興趣。離開大學後,成為青年地主的托爾斯泰曾力圖改善農民的生活,但卻不被農民所理解。這段經歷後來在小說《一個地主的早晨》1857中得到了反映。

  50年代,托爾斯泰在高加索入伍期間開始了文學創作。處女作《童年》1852通過對小主人公伊爾倩耶夫的單純而又富有詩意的內心世界的細緻入微的描摹,出色地表現了一個出身貴族家庭的、聰穎、敏感、感情熱烈,並愛作自我分析的兒童的精神成長過程。它與後來作家寫就的《少年》和《青年》構成了自傳三部曲。在高加索期間,托爾斯泰還發表了一些反映戰地生活的小說,如《襲擊》和《檯球房記分員筆記》等。高加索迷人的自然風光和樸實的山民,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對生活有了新的認識,平民化思想也由此萌發。這在他後來完成的作品《哥薩克》中有清晰的反映。克里米亞戰爭爆發後,托爾斯泰曾在前線堅守一年。他為此寫出了三篇總名為《塞瓦斯托波爾故事》1855-1856的特寫,以嚴酷的真實抨擊了畏敵如虎的貴族軍官,讚美了普通士兵的愛國主義精神。

  托爾斯泰退役回到家鄉後,曾為農民子弟辦學,後因沙皇政府幹預,學校夭折。期間,他兩次出國,並寫下了《暴風雪》、《兩個驃騎兵》、《盧塞恩》、《阿爾貝特》、《三死》、《家庭》、《幸福》和《波里庫士卡》1863等小說。60-70年代,托爾斯泰先後完成了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這兩部作品為他贏得了世界一流作家的聲譽。

  70年代末80年代初,托爾斯泰經歷了一場世界觀的激變。他否定了貴族階級的生活,站到了宗法農民的一邊。這時,他不僅在生活方式上發生了很大變化,而且力求使自己的作品能為普通的農民所接受。他寫了不少民間故事和“人民戲劇”,也寫出了一些優秀的小說,其中著名的有長篇小說《復活》1899,劇本《黑暗的勢力》1886、《教育的果實》和《活屍》,中篇小說《霍爾斯托麥爾》、《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和《克萊採奏鳴曲》等。

  《復活》是托爾斯泰晚年最重要的作品。男主人公聶赫留朵夫是一個為自己和本階級的罪惡而懺悔的形象,瑪絲洛娃的不幸遭遇深深震動了他,他決心用自己的行動來贖罪。聶赫留道夫對人民苦難的同情,對本階級罪惡的懺悔,以及在懺悔過程中的矛盾、彷徨,既概括了當時一部分進步的貴族知識分子的精神狀態,也反映了作家本人的思想矛盾。女主人公卡秋莎·瑪絲洛娃是一個從受欺凌的地位中逐步覺醒並走向新生的下層婦女的形象。如果說與聶赫留朵夫的重逢震顫了她麻木的靈魂的話,那麼與政治犯的接觸則使她開始了對新生活的探索。瑪絲洛娃形象已經越出了當時一般作家用同情的筆調描寫下層人民不幸遭遇的格局,而是深刻地表現了下層人民不可摧毀的堅強意志。同時,《復活》也顯示了托爾斯泰“撕下一切假面具”的決心和徹底暴露舊世界的批判激情。小說對沙俄的法律、法庭、監獄,以及整個國家機器和官方教會,都給予了無情的抨擊。為此,托爾斯泰遭到當局和教會的迫害,還被革除教籍。然而,托爾斯泰在人民中獲得了越來越高的聲譽。托爾斯泰晚年生活力求平民化,並保持著旺盛的創作精力,完成了中篇小說《哈澤·穆拉特》和《舞會之後》等優秀作品。1910年,他在出走途中去世。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是19世紀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的傑出代表,俄國最偉大的作家。他以自己有力的筆觸和卓越的藝術技巧辛勤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寧稱頌為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 ”。托爾斯泰思想中充滿著矛盾,這種矛盾正是俄國社會錯綜複雜的矛盾的反映,是一個富有正義感的貴族知識分子在尋求新生活中,清醒與軟弱、奮鬥與彷徨、呼喊與苦悶的生動寫照。托爾斯泰的作品縱然其中有反動的和空想的東西,但仍不失為世界進步人類的驕傲,他已被公認是全世界的文學泰斗。羅曼·羅蘭的《名人傳》、茨威格的《三作家》中記述了他。

  托爾斯泰五歲時,大哥尼古拉告訴他一個祕密。只要把這個祕密解開,世界上就不再有貧窮、疾病和仇恨。他又說這個祕密已經寫在一根小綠棒上,綠棒就埋在小山澗旁的路邊。這個小綠棒的故事,令五歲的托爾斯泰神往不已,找尋綠棒是托爾斯泰年幼時最熱衷的冒險遊戲。托爾斯泰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傳說中的綠棒,死後也是被安葬在那片樹林裡。

  在托爾斯泰離家之前,他與妻子的決裂程度人人皆知。一天晚上,夫妻二人又鬧不和。之後,托爾斯泰的妻子曾跪下懇求托爾斯泰為她再讀一遍早年時代丈夫為自己創作的詩歌和散文,以找回當初的甜蜜,但是托爾斯泰當時已死了心。這位大作家在離家後不久便去世。

  給列夫托爾斯泰的一封信篇3

  老頭兒:

  看完你寫的書了,兩大厚本《安娜·卡列尼娜》,你可真能寫呀!我基本上是在瑣碎的時間裡持續地看完的,比如擠地鐵或等飯菜的時候。現在,我們這兒的人,說起你這兩本書,都把它們叫做“名著”,我理解大概就是“有名的著作”吧。說實話,一聽到“著作”這兩個字就頭大,會想起大部頭,想起永遠也不敢碰觸的冗長乏味的時光,還會想起令自己感到卑微淺薄不足道哉的種種令人氣餒的瞬間。所以被叫做“名著”是光榮的,但也是危險的,會令更多人知道你,但也會讓更多的人不再敢去讀它。這當然只是我個人的感受,老頭兒不必憂慮,反正你也呼啦啦寫了那麼一大片,人家但凡拿起你的書一時半會兒也看不完。你知道這也是我們這兒現在的一個大問題,就是精神不集中,大家普遍難以看長東西,我知道你有些不屑這種作法,不過我得誠實地告訴你。因為我們太過迷戀物質和技術了,舍此之外又無可迷戀,迷戀了又會很麻煩,比如迷戀你。你能明白我說的嗎?老頭兒。 在中國大約稍有點知識的人,都知道你說的那兩句話:“幸福的家庭無不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毫無疑問,有數量可觀的人知道你的《安娜·卡列尼娜》講得是什麼故事,因為即便人們沒有耐心看你寫的原著,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已經有好幾個版本了。我看得就是今年最新的那個版本,叫做劇場版《安娜·卡列尼娜》,我知道那些花哨的佈景,如果沒有你厚實的故事做血肉,將會大而無當,而所謂“劇場版”也會使人覺得莫名其妙,但是實際上這部電影卻一點沒有這些不好的感覺。於是,看完電影之後,我就決定找你的原著來讀。

  我看的版本是“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有上回三島由紀夫《假面自白》的閱讀經驗,使我對他們家的翻譯和編輯質量比較放心,雖然如此還是能感覺到翻譯作品的淡淡隔膜,不過這樣也已經很好了,你說呢?我又不會俄語。 今年早些時候,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也是上下冊,不過我得坦誠地說,沒有我看節選時那樣激動,其中也有翻譯的問題,那兩冊是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的。那麼,我是說,我們只能在這樣一個相對不那麼精確的語言空間裡對話了。

  《罪與罰》始終都是一個灰色的調子,小說的主人公在一種“神經質”的狀態裡,不斷的自我辯解、鬥爭、懺悔,直到最後他自首了,小說的結尾才出現似春雨過後泥土芬芳的氣息。我發現你們倆的作品都有一個大的維度,那便是宗教。一切的討論都在宗教這樣一個大的底色上進行,我想告訴你的是,你們真的是幸福的,因為在我們這裡沒有宗教信仰這回事,不僅僅我自己沒有,我們這個國家裡大部分的人都沒有宗教信仰。甚至在我們這裡討論宗教信仰都是一個敏感的問題,然而我知道,人,沒有一個是平面的。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想說的,也是老頭兒你想說的,對麼? 每一本書,尤其是長篇,都有令人感到難熬的時刻,都有那麼一個時候讀得味同嚼蠟。有時候並不完全是作者的問題,可能是作為讀者的我,自己的狀態不夠寧靜。但在很多情況下是因為作者總有一些地方寫的不夠精彩,或者筆觸有些“跑偏了”,像是短暫地失憶一樣,出現了氣息上的空白,像是拉直的心電圖,顯得沒有了生命跡象。在這種情況下,作為讀者的我們總是需要要求自己忍耐,堅持著“走過這段難走的路”,彷彿與作者一起跋涉一樣,然後會漸入佳境,文字漸漸開始呼吸起來,不是那麼幹巴巴的了。當然有時候又不是這樣,還有一種情況是我們自己的程度不夠,或者資訊太少,盤子太小,理解不了更加巨集闊的作品,因而感到讀的吃力。

  不管怎樣,第一種、第二種、第三種情況都是對閱讀者的挑戰,走過來之後,才會有盛夏經過暴晒後喝到冰鎮酸梅湯的爽勁兒。 老頭兒,我們來說說你的書吧。我知道你不是與我平行年代的人,用我們中國人“以自我為中心”的說法,你是俄國清朝人,你活著的那個時間段裡,我們中國男人還梳著辮子呢,你死的時候,我們這兒還沒有開始民國呢。的確,你活在一個與我們迥異的文明裡。其實,我這個時候腦子有點短路,一是不瞭解你們的歷史,你寫作的那個年代的背景;二是我沒有結婚,沒有在婚姻裡生活過。那麼好吧,我就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解讀這兩本書吧。實際上,今年的電影版與您的原著就相差很遠。

  我來談談自己的一孔之見: …… 好啦老頭兒,今天就寫到這兒吧,如果把心裡的感受都說出來,至少得半個月吧?讀你們這些人的大作品,真的很消耗人,當然也很過癮,同時也讓我覺得自己很淺薄,這不是前面的那種妄自菲薄,而是覺得的確知道的很少,如果有機會,我會去讀讀你們俄國的歷史,或者去看看你的傳記。那麼,就到這兒吧,我去吃飯了。祝你在那邊安好。

  列夫.托爾斯泰的讀書方法

  第一,善於總結和回顧自己的讀書經歷,並加以歸納。

  1891年,六十餘歲的托爾斯泰曾在給一位友人的一封信中開了一份書單,題為《對我產生了印象的書籍》。在這份書單中他把過去各個年齡階段所閱讀的書籍分成“印象深”、“印象很深”、“印象極深”這樣三個層次,這說明他還是很善於總結和回顧自己的讀書經歷的,這可以視為托爾斯泰第一個值得引起重視的讀書方法。

  第二,托爾斯泰認為讀文學作品,一定要注意作者的性格。

  他在1853年的日記中寫道:“讀書,尤其讀純文學的書——要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該作品中所表現的作者的性格上。”既關心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更關注“文學作品中所表現的作者的性格”,這是托爾斯泰第二個值得引起重視的讀書方法。

  第三,托爾斯泰喜歡朗讀文學作品,並在誦讀中感受或評判一篇文學作品的好壞。

  托爾斯泰在休息、閒暇或與友人聊天的時候,經常會動情地朗讀起他所喜歡的一些文學作品,並經常因朗讀而感動地掉下眼淚。有時候,他在朗讀之後,還會加以評說。托爾斯泰喜歡朗讀別人的作品,然後再加以評說的情況,在其他著作家的身上並不多見,但這對於加深一篇文學作品情愫和內涵的理解,卻有極大的好處,這是托爾斯泰第三個值得引起重視的讀書方法。

  除了以上三點以外,托爾斯泰還有一些讀書方法也應值得注意。例如,他在閱讀書籍之外,還經常喜歡與人談論,交流思想和讀書心得等等。


搞笑的男生扣扣網名
給聯合國祕書長的一封信
相關知識
給列夫托爾斯泰的一封信範文
給列夫托爾斯泰的一封信
世界文豪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生
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生是怎樣的
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生
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生
致托爾斯泰的一封信
列夫托爾斯泰的簡短名句經典
給列夫托爾斯泰一封信
學校給高二學生家長的一封信範文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