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入黨思想彙報
“兩會”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集中體現,“兩會”中關於國計民生的話題商討和決議為受眾們所熱切關注,兩會報道也因而是各級媒體每年進行大型集中報道的一場盛宴。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3篇範文,歡迎大家閱讀。
範文一
近日,**中央、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對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堅持以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服務人民群眾”為主題,深入一線,深入實際,開展創先爭優活動。
在我看來“創先爭優”是我國事業發展的一種方法和動力,同時亦是一種鼓勵。它要求我們在實際生活中不怕困難,迎難而上,認認真真想問題,踏踏實實幹事情,不斷髮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精神。與此同時,它也時刻提醒著我們銘記黨的先進性,在駐足欣賞風景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腳下的路該如何前行。 一起回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了一系列偉大的成就。從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到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從2008年北京成功舉辦奧運會,再到2010年上海成功舉辦世博會。無論是抵禦金融危機的高姿態,還是奧運、世博的大手筆,都讓外邦人刮目相看!我們見證著中國的崛起,中國的騰飛,中國的輝煌!中國正以一條巨龍甦醒的方式告訴世人它的崛起。 我相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必將出現一個又一個輝煌的30年!薪火相傳,生生不息,通過我們一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祖國必將越發繁榮富強,人民的生活也必將越來越美好。中華民族的崛起,必將讓世界也已我們為驕傲。
最近兩會剛剛閉幕,十二五規劃正在穩步實施,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又一個新路標,時代在召喚我們這些當代的大學生。作為當代的在校大學生,我們應該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從自身抓起,從小事做起,刻苦學習,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敢於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在不斷地學習中提升並完善自我。
“創先爭優”其實就是對工作的一份激情和幹勁,只要在平凡的崗位上真正做到塌實肯幹,就一定會出成績。“創先爭優”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和“優秀”值得我們學習,在相關活動中暫時沒有獲得榮譽的個人和群體也並不意味著自身工作做得不好,只是還需要不斷的努力。
讓我們一起創先爭優,共同奮勇前進,努力積極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國正以在摸索適合它的方式來喚醒改革後的春天,收穫那累累的碩果,而世界格局也因中國的崛起正在悄然改變。
XXX
XXXX年XX月XX日
範文二
敬愛的黨組織: 作為一名在校的大學生,尤其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應該積極的在思想,本領,作風上找差距,爭取能夠早日達到一名合格黨員所要求的標準。每年的兩會都應該是我們關注的焦點,通過每年舉行的兩會,可以使我們能夠在第一時間準確的認識到黨和國家的發展要求和工作方向,是我們及時調整,準確修正自身工作方向的正確指導。通過學習兩會精神,從而瞭解國際國內形勢,認清大局,明辨是非,站對立場,堅決擁護黨中央和國家所做出的科學決策。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學習中自覺踐行兩會精神,自覺履行學生幹部應盡的義務,積極帶動同學參與到兩會精神的學習、討論和實踐中去。
3月,偉大的祖國隆重召開了全國兩會,共商國事,關注民生,深謀發展,不斷開創美好的未來。“兩會”上,“改革創新”是代表委員們談論最多的主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著力抓好9項工作,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這些目標的實現,都必須勇於探索,不斷改革創新。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代表委員們有著深刻而又清醒的認識: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要讓中國這艘巨輪沿著又好又快、科學發展的航道前進,持之以恆的改革創新是推動巨輪前行的不竭動力。改革創新為發展注入前進動力,發展反過來又“點燃”新一輪改革創新的“火花”。這樣一對作用力顯現在社會經濟領域的方方面面。
在建設創新型國家、創新型城市的過程中,要想技術創新,首先必須制度創新。張兆安代表用“四不”總結了在營造良好改革創新氛圍時必須進一步完善的方面:操作層面不清晰、微觀層面不支撐、體制機制不協調、多層目標不統籌。要改現狀,必須從制度創新入手。“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跟不上,自主創新的效果將大打折扣。”馬興瑞委員也提到,一個國家的競爭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機構的競爭力,從國外的經驗看,政府對支柱產業的支援很大。現在我國自主創新的政策很好,但是難以落實,需要通過政府體制的改革推進自主創新。代表委員們疾呼,時不我待,必須加快改革步伐,探索更有利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創新機制與體系。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出臺,可視作政府營造良好改革創新氛圍邁出的第一步創新要有堅韌不拔的勇氣。沿著科學發展的道路邁進,是一項偉大的事
業,也是一場堅韌的長跑,需要我們堅定信念,將改革創新貫穿於始終。不停頓的改革創新,需要不停頓地解放思想。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廣泛深刻的變革,當代中國也在發生廣泛而又深刻的變革,不適應這種變革的需要,挑戰面前不解放思想、知難而上,我們就將停滯不前,就將慘遭淘汰。解放思想是發展的“金鑰匙”,是推動一切工作的“總髮動機”。解放思想,就要突破禁錮,擺脫束縛人們思想的舊觀念和傳統的思維模式,敢於反映阻礙改革創新的突出問題,切實推進體制、機制和制度建設。
現在流行的網友參政議政也是參與兩會的形式和渠道的方式,親自就社會熱點問題與廣大網民交流,眾多的兩會代表和委員將網路作為自己收集材料,整理議案,溝通民情,社會調研的重要渠道。網際網路的充分利用,給了廣大百姓的瞭解和參與到國家政治中來的機會,老百姓能夠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這是我國民主建設的重要進步,也充分體現了我國講民主,重民生的執政理念。真正做到了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
關注兩會,更讓我們全面深刻地瞭解到我國存在的現實問題有多麼普遍和繁雜;關注兩會,同樣讓我們明白,黨和國家為了能夠在國際上挺直脊樑,在國內給人民提供一個健康、和諧的生活環境 境,付出了多少心血和努力;關注兩會讓我們心中升騰起澎湃的愛國熱情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進而提升自己的能力,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儲備資本。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在思想上我要認真學習兩會精神,緊跟中央檔案。在行動上,要切身體會大會精神,以實際行動擁護黨中央所作出的決定。請組織在實踐中檢驗我。
XXX
XXXX年XX月XX日
範文三
尊敬的黨組織:
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上,提請代表們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既是向人民交賬,也是留歷史底片。各種資料的增長或是下降,新舊問題的提出或是解決,不同概念的強化或者淡出,都讓人感受到一個時代的潮湧脈動。
近日,有媒體針對“中國經濟不行了”的論調,做了一張言簡意賅的圖。這張20年來世界前十大經濟體經濟增速圖中,鮮豔的五星紅旗形成了一條持續上升的曲線。3月5日提交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7.4%的經濟增長率延續著“中國曲線”,而從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湧現到“雙目標”“雙結合”“雙引擎”的提出看,這條曲線的上行空間還在不斷開啟。代表委員們的掌聲,社會各界的熱議,顯示一個共同的感受:“時和勢都在我們這邊”。
蹄疾步穩走過兩年多,中國經濟已經全面進入新常態。有媒體總結,今年31個省份地方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新常態”一詞共出現207次,平均每個報告中被提及近7次。一個概念被廣泛接受,正說明它切中了現實的脈搏。政府工作報告中,“三大產業”“三駕馬車”的比重變化,“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階水平”的明確目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鮮明導向,可為速度換擋、結構調整、動力升級的佐證。與這樣的新常態相適應的,是新增就業人口不斷增加、民生保障不斷改善、公共服務不斷提升。新常態變成“穩定態”、帶來“新狀態”,正是可以振翅高飛之時。
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的戰略佈局,獲得極大認同。“四個全面”串起了兩年多來改革發展的總綱,指出了千頭萬緒中的關鍵著力點。從政府工作報告看,不管是城鄉居民收入的增長,還是各項重要改革的破冰;不管是法治政府建設的推進,還是反腐敗鬥爭的深入,“四個全面”的思路,也是謀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線。“四個全面”集兩年多來治國理政理論與實踐之大成,背後是對時勢的深刻洞察;而“四個全面”的提出,立治有體、施治有序,本身也是集中發力、乘勢而上的“時”。
“時”的背後,是“勢”。最重要的大勢,在人心。兩會前,有網友擬了一副對聯,上聯是“新常態四個全面”,下聯是“老傳統一心為民”,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財政用於民生的比例達到70%以上”“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提高10%”“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超過4%”„„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組組數字,切實體現出公眾在改革中的“獲得感”、在發展中的“存在感”。看得見的變化發生在“四個全面”的各個領域,看不見的變化則深深植根於民心之中。“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如果說“大勢”,這樣的萬眾一心、滿懷信心,正是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最好的基本面。
萬川歸海,這是地理之“勢”;民族復興,這是歷史之“勢”。曾引用車爾尼雪夫斯基名句,“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總要穿過塵埃和泥濘,行經沼澤與叢林。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既要看到成績,更要看到前進中的困難和挑戰”,從投資增長乏力到創新能力不足,從環境汙染嚴重到安全事故頻發,都是前進中的“攔路虎”。但惟其艱難,更顯勇毅,也才能讓人因“心有猛虎”而時時警覺,更好地順應大勢、把握大勢、成就大勢。
行進在民族復興之路上,每一年對於中國都至關重要。“時也勢也,命也運也,此之謂也”,換個角度看,這樣的感嘆充滿豪情壯志:時和勢把我們推向了關鍵階段,勇敢地承擔起這樣的歷史責任,正是一代人的使命和光榮。
XXX
XXXX年XX月XX日
結合思想實際為何入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