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養老保險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18日

  養老保險是指國家統一實施的旨在使特定社會成員在達到一定年齡、喪失勞動能力、退出社會勞動過程時能夠獲得維持基本生活的一定收入來源的社會保險方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養老保險論文,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社會養老保險與區域商業養老保險發展

  中國養老保障體系中,最為重要的內容就是如何實現社會養老保險及商業養老保險以的協調性發展,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本文運用協排程模型對我國多個省份近年來社會養老保險以及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協排程進行了分析測算。相關研究表明,目前我國社會養老保險以及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協調的還處於比較偏低的層次,而且不同區域間的差距異常明顯,這兩者之間並沒有形成本文所說的協調性發展,久而久之,就會阻礙中國的可持續發展。為此,各地區之間必須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以及問題,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為實現商業養老保險以及社會養老保險添磚加瓦。

  一、不同區域社會養老保險以及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協排程模型實證分析

  一協排程模型

  1、協排程以及協排程模型。本文筆者指出,協排程具體是指度量系統之間或系統組成要素之間在發展演化過程中彼此和諧一致的程度。協排程的應用,不僅體現在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當中,還體現在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當中,此外,在社會養老保險以及商業養老保險當中也有一定的涉及。就協排程的計算模型來說,有很多的方法去進行計算,各種計算模型之間有利也有弊,本文論述區域社會養老保險以及商業養老保險之間的協調性發展,主要運用的就是廖重斌的協排程模型,該模型既涉及社會養老保險的綜合發展水平,也涉及商業養老保險的綜合發展水平,此外,它還論述了社會養老保險以及商業養老保險的綜合評價指數以及兩者之間的發展協排程,由此可見,正確、科學的理解廖重斌的協排程模型能夠最大限度的實現中國養老保險體系的健全以及發展。

  2、對社會養老保險與商業養老保險發展協排程進行判別以及等級劃分。21世紀的今天,為科學的對社會養老保險與商業養老保險協調發展的程度進行明確的劃分,本文將兩者之間的協調發展度分為10種,又將10種類型的數值介於0到1之間,在參考了其他學者研究的基礎上,將0—0.09的分為極度失調衰退型,0.10-0.19的分為嚴重失調衰退型,0.2-0.29的分為中度失調衰退型,0.3-0.39的分為輕度失調衰退型,以此類推,0.8-0.89的分為良好協調發展類,0.9-1.00之間的分為優質協調發展類。

  二實證分析

  1、選取的指標以及資料的來源。就本文選取的指標以及資料的來源而言,必須要遵循一定的科學性、獨立性以及針對性,只有這樣,選取出來的指標或者資料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養老保險與商業養老保險發展協調的需要。為此,我們在選取資料的時候必須要結合社會養老保險與商業養老保險這兩個系統的實際特點,在參照其他研究者指標使用情況的同時,綜合保費收入、保險密度以及保險的深度進行分析。值得重視的是,本文所選取的指標或者資料必須始於《中國統計年鑑》,這樣選取出來的資料才會更加的可信,更加的科學,此外,資料最好是近年來的資料,本文選取的就是來源於《中國統計年鑑》2007-2012年的資料以及來自於中國保監網站上公佈的統計資料資料,根據這些資料或者資料進行整理、計算,得到的結果也更加的讓人信服。

  2、協排程測量的相關步驟。上文談到,協排程的計算方法有很多,本文根據廖重斌的協排程模型,將社會養老保險與商業養老保險發展的相關步驟做了如下總結:首先,要採取科學、可行的方法對上文我們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標準化處理,這有利於消除數量級以及量綱對中國養老保險發展的影響。針對具體的標準化方法,本文主要用正向指標進行論述,用文字敘述則是:指標的標準化=指標的原始值-最小指標的原始值/最大指標原始值-最小指標原始值;其次,利用廖重斌的協排程模型中的相關公式,可以計算兩個子系統之間的綜合發展水平。針對保費收入、保險密度以及保險深度三者重要性水平差不多的情況,我們可以賦予各指標相同的權重,也就是0.33;再次,再利用相關公式計算兩個子系統之間的協排程。本文取兩者之間的協排程為K=2;然後,再利用廖重斌協排程模型中的相關公式,採用線性加權法計算兩個系統之間的綜合發展程度,在分析我國社會養老保險與商業養老保險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明確兩者對我國養老保險體系建設的作用,本文筆者經過一系列的研究,將兩者的權重分別取值為0.3以及0.7;最後,利用以上求得的各種資料,根據有關公式計算兩個系統之間的發展協排程,最終實現研究的目的。

  二、實證的相關結果分析

  一省級區域的資料實證結果及分析

  1、靜態的分析。根據協排程劃分的相關標準以及等級,再根據社會養老保險與商業養老保險發展協排程的均值,我們就可以將全中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協排程劃分為不同的層次,比如西藏為極度失調衰退類、福建為中度失調衰退類,相反的,北京為良好協調發展類,上海為優質協調發展類,值得注意的是,青海、廣西、江西為輕度失調衰退類,內蒙古、貴州、河南、海南等地為瀕臨失調衰退類,河北、吉林、浙江、安徽等地為勉強協調發展類,黑龍江、山東、湖北以及廣東等地為初級協調發展類,江蘇、四川為中級協調發展類。經過以上分析,我們瞭解到屬於瀕臨失調衰退類的有6個省份,屬於勉強協調發展的有9個省份,屬於初級協調發展類的有7個省份。由此可見,中國不同區域、不同地方社會養老保險與商業養老保險協排程差異比較大,就全國而言,屬於可以接受的協排程區間的省份有20個,不可接受的有11個,這表明我國整體的社會養老保險與商業養老保險發展協排程屬於勉強可以接受的型別,它還需要國家以及政府的不斷努力,不斷的去提升。

  2、動態分析。相關研究結果表明,至2011年,我國有21個省份的社會養老保險與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協排程處於上升階段,其中最為明顯的地區就是廣西、四川以及重慶,有人會有疑問,為何這三個省份的發展會如此顯著,究其原因,是三個省份社會養老保險以及商業養老保險的綜合發展水平都有明顯的提高,相比較而言,全國有大概10個省份的發展協排程呈現下降趨勢。綜合全國的水平我們可以看出,目前我國不管是社會養老保險還是商業養老保險的綜合發展水平,都有明顯的上升,當然,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速度始終要快於社會養老保險的發展水平。

  二四大區域之間的資料的實證結果以及相關分析

  綜合各種因素,我們將我國分為東部、東北部、中部以及西部四個區域,再結合協排程模型相關的計算,可以得出四個區域2006年至2011年之間社會養老保險與商業養老保險協調性發展的相關資料。資料分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就東部地區而言,社會養老保險與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十分的穩定,資料大多在0.77-0.99之間,不管是哪一年,其協調發展的水平都要高於其他三個地區,由此可見,東部地區屬於中級協調發展類別;

  2、就東北地區而言,社會養老保險與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協排程資料大多在0.26-0.77之間,各年間的波動也很大,屬於瀕臨失調衰退期;

  3、中部地區即使在2009-2011年的發展協排程略有下降,但總體還是十分穩定的,這表明中部地區是屬於中度失調衰退型;

  4、就西部地區而言,處於2009年之外,其他各年社會養老保險與商業養老保險發展的協排程都呈現出增長的趨勢,但其總體的發展水平並不高,屬於輕度失調衰退類。

  三、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社會養老保險與商業養老保險的協調性發展不容樂觀,它還需要國家、政府以及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切實實行有針對性的措施,實現中國養老保險體系的更進一步發展。

  範文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管理思考

  一、城鄉居保經辦管理的特點

  無錫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是一種兜底性的養老保障制度,惠山區城鄉居保參保的物件主要為居住在農村的居民。要將城鄉居保制度切實的貫徹落實到位,首要解決的是城鄉居保經辦管理問題。而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不同於城鎮居民,有其自身規律和特點,不能簡單地將城鎮社會保險的經辦管理模式複製到城鄉居保。城鄉居保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農村居民居住分散且數量大,農村部分地區交通不便,計算機網路、銀行網點等服務基礎設施薄弱;二是城鄉居保參保以自願為原則,業務靈活性大,參保繳費沒有強制性要求。每年在固定時限參保,按年繳費;三是農村居民沒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和固定收入,多數時間忙時在家務農,閒時外出務工。依據以上特點,無錫市惠山區創新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在經辦管理上下足了功夫,建立起規範、高效、便民的經辦管理服務模式。

  二、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加強組織領導,提供製度保障

  成立了城鄉居保工作領導小組,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強化目標任務考核,區政府將居民養老保險工作列為每年重點工作目標任務,區、鎮、村層層簽訂目標任務責任狀,保證了任務到人、責任到人,工作上做到有部署、有督促、有檢查、有落實。制定《惠山區居民養老和居民醫療保險制度的實施意見》:一是實現了城鄉一體化養老保險制度的全覆蓋;二是加大了公共財政的投入力度,拓寬基金籌集渠道;三是針對並軌過程中惠山區部分老農保人員按新辦法不能轉入居民養老保險的,實行老人老辦法,實現了新老制度無縫對接,為居民養老保險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制度保障。同時,建立被徵地農民、居民養老保險、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相互銜接制度。

  二加強基層平臺建設,打造便民服務體系

  一是投入資金為每個鎮、村統一配備了社保查詢一體機、LED顯示屏或電視機、計算機、掃描器、一體式印表機、票據印表機等。建立起村社群採集資料、鎮、區初審彙總、市集中審批的三級網路工作模式,使城鄉居保工作開展更加快捷通暢。二是在全區建立110個村社群服務站,區、鎮街道、村社群都配備了兼職或專職經辦人員,實行定人定崗、職能清晰、責任明確,業務操作、內部控制等各項管理制度。城鄉居保工作職責、服務承諾、工作流程等統一上牆,方便群眾辦理業務。現在居民足不出村就可辦理參保登記、個人繳費、待遇領取、權益查詢等業務。

  三加強隊伍建設,提升經辦管理水平

  一是加強經辦人員的業務培訓,所有城鄉居保經辦人員都必須通過省裡組織的“應知應會”業務培訓,通過考核取得合格證書,持證上崗;二是成立業務培訓指導工作組,針對工作中出現的具體問題,深入鎮、村對業務經辦人員進行現場指導,提高實幹能力;三是每年組織集中培訓,及時更新業務知識。通過培訓指導,打造出一支精幹、高效的居保經辦隊伍,切實提升經辦服務水平。

  四創新服務手段,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

  一是完善資訊採集,夯實工作基礎。動態掌握、及時更新參保人員姓名、身份證、手機號碼、家庭住址等基礎資訊資料。為實現居保工作“管理一生、記錄一生和服務一生”的要求和居保工作資訊化、資訊化的發展打下基礎。二是創新開展了居保的“掌上業務”,全區緊緊依靠市級平臺,對居保政策、繳費通知、到賬提示、催繳通知等資訊實行手機簡訊通知,實現居保政策、資訊的零距離傳遞。三是優化業務流程,最大限度減少辦事環節,減少群眾辦事成本,實現以服務物件為中心的“方便、快捷”經辦流程,並具體規定各項業務的辦理時限,辦結標準,推行首問負責制,AB崗工作制落到實處。四是改變居民保險徵繳方式,從原來的由社群協理員收取現金再統一結款,改為統一由銀行代扣代繳,既方便了群眾又減輕了經辦人員的工作量,還規避了現金收支可能出現的風險。五是採取“白加黑、五加二”相結合的工作方式,對殘疾和行動不便老人,採取上門服務的方式。同時針對多數群眾習慣日出而作,日落而歇,休息日人員相對集中的情況採取白天入戶和夜晚上門、休息日辦公相結合的的工作模式,解決群眾之間的時間錯位問題,工作上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做到兩個確保,有效保障參保人員利益

  一是確保調標發放零差錯。2010年10月至2014年4月,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待遇標準從200元/人.月,經過5次提標目前已達340元/人.月。每次待遇調整都涉及約8萬人。5次調標過程中無出現一例來人、來電、上訪事件,真正實現調標發放過程中的零差錯。二是確保居民按時領取養老金。惠山區加大政府的財政支援力度,明確區、鎮兩級政府應承擔的財政責任,及時足額將應付養老金款劃撥市財政專戶,確保居民按時領取養老待遇。

  三、目前城鄉居保經辦管理存在問題和思考

  雖然,惠山區在城鄉“四個不出村”經辦管理服務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離優質高效的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一,基層人社站所人少事多待遇低,特別是村社群專職少兼職多,部分協理員工作積極性不高;其二,基層人社站所工作人員流動性大,部分基層工作人員對政策業務不夠熟練,導致政策落實不到位;其三,離鎮街道偏遠的村社群在15分鐘服務圈內,金融服務終端POS機或存取款一體機還未落實到位。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也積極提出相應的對策:一是要穩定協理員隊伍,提高專職人員比例和他們的待遇水平;二是新政策出臺要及時進行業務培訓,讓基層工作人員吃透政策精神,能夠掌握解讀政策的能力和方法,同時也能熟練辦理相關業務;三是在“15分鐘服務圈"內至少設定一個金融服務點或至少安裝一臺POS機或存取款一體機,實現離鎮街道偏遠的村社群居民足不出村也能領取居保待遇。服務無止境,惠山區將順應人民群眾對城鄉居保便捷服務、規範服務的新期盼,以“四個不出村”建設為抓手,建立城鄉居保經辦服務建設長效管理機制,把基層服務站、所建成為老百姓服務的場所,便民、利民、為民的場所。


養老保險論文精選範文
養老保險畢業論文
相關知識
有關養老保險論文範文
有關養老保險論文
有關養老保險論文參考
有關養老保險的論文
有關基本養老保險論文
有關商業養老保險論文
有關新農村養老保險論文
有關養老保險的研究論文
有關農村養老保險論文
有關企業養老保險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