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環保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8日

  近年來,中央和地方政府越來越重視農村環保專項資金問題,加強對農村環保專項資金的管理,不僅有利於農村環保建設,促進農村環境的改善,還有利於加快新農村建設的步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我國農村的環境保護問題研究

  論文導讀:發展農村經濟,保護農村環境,這是我國農村發展的客觀要求,是我國的國情和農村的環境形勢決定的。因此,原國家環保總局專門制定了農村環境保護目標:力爭在5到10年時間內明顯改善農村環境,並提出了相應的環境保護指標。

  關鍵詞:農村,環境保護

  1.農村環境保護的意義

  發展農村經濟,保護農村環境,這是我國農村發展的客觀要求,是我國的國情和農村的環境形勢決定的。過去的一些教訓曾告誡我們,在農村經濟發展中,如果不注意環境的保護,不及時採取有效措施,經濟的發展只是暫時的,若干年以後將會減緩農村經濟發展的速度,制約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論文大全。實踐已充分證明,沒有一個可供持續利用的農業自然資源,沒有一個良好的農村生態環境,就不會有持續發展的現代農業,就不會有持續發展的農村經濟,也就沒有廣大農民真正的小康生活。因此,原國家環保總局專門制定了農村環境保護目標:力爭在5 到10 年時間內明顯改善農村環境,並提出了相應的環境保護指標。

  2.農村環境保護的目的

  已經有調研材料證明,農村環境保護是當前整個中國環境保護工作的薄弱環節,近年來為了促進城鄉環境的協調發展,中國加大了農村環境保護力度,重點解決農村突出的環境問題。為此原國家環保總局在農村環境保護方面啟動了農村小康建設環保行動計劃,旨在通過幾年時間使中國農村現在的水源地、垃圾汙染、土壤汙染等一些重要環境問題有比較大的改善,引導農民通過改善環境來提高自身的生活質量並更新農村人口的環境理念。

  3.農村環境保護的現狀分析

  3.1 耕地面積持續減少,耕地質量不斷衰退

  耕地質量和數量是環境優劣的一個重要指標,保護耕地也是保護環境。近年來國家在耕地保護管理上採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如建立佔用耕地的限額審批制度、基本農田保護制度、佔用耕地的補償制度和廢棄地復墾獎勵制度等,基本上控制了亂佔、濫用土地資源的歪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從總體上看,保護耕地還沒有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為,盲目開發、亂佔、濫用耕地的情況時有發生,許多以往糧食產量高的農業耕地正在消失,大片大片的農田被不斷擴充套件著的工廠和公寓大樓佔去。據統計,我國現有耕地1.26億公頃,人均耕地僅為0.1公頃,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5%,並且由於開發速度的加快,耕地面積還在不斷減少。耕地中的13.3%屬於15度以上的坡耕地,其中25度以上的坡耕地有9100萬公頃。此外,我國耕地質量普遍不高,中、低產田比例大,佔總耕地面積的78.55%。耕地養分含量不高,土壤有機質含量低的比例高達31.26%,缺氮耕地0.31億公頃,佔耕地面積的33.6%;缺磷耕地0.46億公頃,佔耕地面積的49%;缺鉀耕地0.2億公頃,佔耕地面積的13%。農業用水短缺之勢難以逆轉,農業每年缺水300億立方米,受旱面積近2700萬公頃,因缺水年均減少糧食500萬噸。

  3.2面源汙染影響廣泛

  水環境汙染問題通常可分為點源汙染和非點源汙染,點源汙染主要包括工業廢水和城市生活汙水汙染,通常有固定的排汙口集中排放,非點源汙染NPS正是相對點源汙染而言,是指溶解的和固體的汙染物從非特定的地點,在降水或融雪沖刷作用下,通過徑流過程而匯入受納水體包括河流、湖泊、水庫和海灣等並引起水體的富營養化或其它形式的汙染。論文大全。美國清潔水法修正案1997對非點源汙染的定義為:汙染物以廣域的、分散的、微量的形式進入地表及地下水體。這裡的微量是指汙染物濃度通常較點源汙染低,但非點源汙染的總負荷卻是非常巨大的。

  與點源汙染相比,非點源汙染起源於分散、多樣的地區,地理邊界和發生位置難以識別和確定,隨機性強、成因複雜、潛伏週期長,因而防治十分困難,上述非點源汙染的地域特點實際上正好與我國農村的情況對應。隨著各國政府對點源汙染控制的重視,點源汙染在包括我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已經得到較好的控制和治理,而非點源汙染,由於涉及範圍廣、控制難度大,目前已成為影響水體環境質量的重要汙染源。前面已經明確指出,農業自身的地域特點決定了它顯著對應著存在的非點源汙染,非點源汙染又稱之為面源汙染,因此在農村環境保護工作中,不得不將面源汙染的控制或治理作為具有代表性的措施來研究。

  4.農村環境保護措施的特點

  4.1既要保護農業資源,又要防止環境汙染

  在研究或採用農村環境保護措施時,應該同時注重資源充分有效地利用和環境汙染的防治。為此,一方面要求遵循生態學原理和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通過調整農業結構,增加科技投入,加強基礎建設等措施,促使農業生態系統內部良性迴圈、協調運轉,從根本上改善農業資源利用率不高的狀況,避免產生資源掠奪破壞現象;另一方面,要求從系統外引進新技術時,注意科學性和合理性,防止片面性和盲目性,充分發揮新技術對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推動作用,最大限度的減輕和防止對環境的消極影響。論文大全。

  4.2既要防止工業汙染,又要防止農業汙染

  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除了鞏固性地發展農業以外,也積極地發展了大量的鄉鎮企業,這些鄉鎮企業充分利用了地域優勢、資源優勢和勞動力優勢,以從事小型化工業生產為主,從而形成了農村工農業交叉佈局的新局面,同時也使得農村環境中既存在工業汙染,又存在農業汙染,而且農村工業比較分散的特點更加明顯,農村的汙染源頭遍及鄉鎮和村以至千家萬戶,面廣量大,增加了預防和治理的複雜性和艱鉅性。所以在農村環境保護措施中必須從理論和實際上突出全面兼顧的環境保護理念,既要防止工業汙染,又要防止農業汙染,不能重工輕農,顧此失彼。

  4.3既要治理有機汙染,也要治理無機汙染

  目前,在農村工業上既存在有機汙染,又存在非有機汙染,因為農村工業的規模通常有小型化的特點,並且農村工業通常利用了生產農業主產品而副產的次級產品作為原料進行加工,這類原料又含有大量有機成分,所以農村工業汙染通常會以有機汙染為主,這已經成為農村工業汙染治理的重點。同時在農業生產中,由於過量地使用化肥、農藥、塑料地膜等化學物質,使得土壤中的有機物汙染和無機物汙染也並行存在,一些有機汙染物降解之後又形成無機物,所以在農村環境保護或汙染治理措施中應該統籌考慮,把有機汙染的治理和無機汙染的治理聯絡起來,進行綜合整治。

  4.4既要控制集中汙染,又要控制分散汙染

  農村發展小型工業之後,在一些較為確定的範圍內出現集中且化學性質基本恆定的汙染源,這實質上相似於在城市或大型工業區已經存在的點源汙染,這類汙染比較適合進行集中控制或治理。所以在城市或大型工業區域用於進行點源汙染控制或治理的措施在農村仍然值得借鑑。同時還應該注意到,由於農村人口居住和生產形式分散,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寬範圍、小濃度、大總量、多種類的汙染情況,這類汙染最大的特點就是分散性,它不僅破壞土壤環境,同時對水環境、大氣環境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壞,因此在農村環境保護措施中既要重視點源控制,也必須重視分散性汙染物總量的控制,研究和採取適當措施控制或治理非點源汙染。

  參考文獻:

  [1] 賈俊. 82個毒桶的經濟“效益”[J]中國經濟週刊, 2004,08 .

  [2] 陳柳欽. 農村城鎮化程序中的環境保護問題探討[J]嶺南學刊, 2005,03 .

  範文二:農村小學生環保意識培養的有效策略

  論文導讀::在當代,環境問題已成為人類生存和發展所面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森林濫伐、水土流失、地球變暖、臭氧層空洞以及各種各樣的環境汙染,時刻威脅著我們的生活和健康。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不只是城市,廣大農村地區的環境也遭到了汙染,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於農村地區人們缺乏環境保護的意識,沒有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那麼,針對環保意識培養這個問題,教育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重要途徑,讓農村地區的孩子從小就瞭解環保的重要性,充分利用農村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環境,針對性地對小學生進行環保意識的培養,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習慣。

  論文關鍵詞:意識培養,合作探究,環保習慣

  一、農村地區小學生環保意識現狀及重要性

  1在農村地區,大部分小學生環保意識淡薄,更有甚者幾乎沒有形成環境保護的意識。他們只對日常生活中的環境問題稍有了解,但是對於環境為什麼會汙染,生態環境為什麼會惡化,生態為什麼會破壞,環境汙染、環境惡化、生態破壞後會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什麼影響等問題缺乏根本認識,所以,這就需要學校、社會和家庭共同努力來改變現狀。

  2農村大部分小學生在環境保護方面都缺乏一定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且易受負面影響,大多小學生都喜歡效仿別人的不良行為,就會導致他們無法剋制自己的不良習慣和行為,如,看見別人亂丟垃圾,心理便會產生一種模仿效應,即別人都可以亂扔,為什麼我不可以,或者認為自己的行為對環境不會造成實質性的破壞,就不會對環境問題予以重視,或者他們明知那樣的行為不可取,但在潛意識裡沒有形成亂丟會導致環境汙染的意識,最後,意識支配了他們的行為,就會讓他們形成不好的習慣,對於類似的不良環保習慣沒有認識到,隨意的亂扔垃圾,使環境受到了汙染。

  3農村小學生對於“白色汙染”“大氣汙染”等類似的專有名詞不易理解,也很難體會,在內心裡根本不存在這樣的意識環保習慣,當他們看見父母習慣於把廢棄的塑料垃圾當做燃料使用,而把燃燒釋放出的濃濃黑煙看作是正常現象,卻不瞭解燃燒產生的廢氣會給大氣造成嚴重的汙染,農村地區生活用水隨意排放、農藥的任意使用、牲畜糞便的不合理處理等都會導致河水汙染,進而引發一連串的水汙染的不良反映,導致河中魚、蝦等一些水生生物和植物死亡,生態食物鏈受損等現象,可對於這類現象的原因他們卻不得而知,殊不知是因為他們缺乏環保意識,所以對農村小學生進行環保知識的教育尤為重要。

  4農村地區自然資源、生物資源都十分豐富。但是很多小動物、昆蟲、鳥類都成了小學生的玩伴,如:去稻田裡捉蝌蚪,掏鳥蛋,捕捉蝴蝶,用彈弓打鳥等成了很多小學生課餘生活的一部分。在他們眼裡那只是玩耍的一部分,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每一個生命都是生態的一部分,沒有意識到那樣會破壞生態的平衡。所以,要糾正他們的這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就必須讓他們在心裡形成愛惜小動物、保護生態平衡的意識論文網站。

  二、農村小學生環保意識淡薄的成因分析

  1家庭原因

  由於農村學生生活環境和教育環境與非農村學生的差距較大,加上很多農村學生父母的文化水平有限,對孩子家庭教育產生的效果不明顯。不能讓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收到切實的效果。另外,與城市生活資源相比較,農村水資源和土地資源等自然資源相對豐富,一般不會產生嚴重性的缺水和水汙染等現象,但近年來和城市相比較,農村生態環境和自然環境同樣遭到嚴重的破壞,對水資源的浪費,電的浪費成了一個普遍現象,此外,農藥、滅鼠藥的隨意使用,生活垃圾和汙水的任意排放,打獵、過度捕撈等一系列的行為成了農村地區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的主要原因,但這些行為的發出者大都是多成人或長輩,所以對孩子造成了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一言一行將直接影響孩子的思想,左右了他們的行為,因此,導致農村小學生的環保意識淡薄。

  2學校教育原因

  如今,大多農村學校的教學主要把重點落實在書本教書上,而對環境教育還不夠重視,根本沒有把環保教育列入教學大綱要求中,更是很少開設相關的環境教育課程,大多情況只是向學生宣傳最基本的環保行為,沒有作深入瞭解,另外,農村小學的環境教育缺乏專職的教師,這主要歸結於農村的小學老師大部分也是生長在本地區,對環保知識和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沒有受過系統的培訓,師資的缺乏嚴重影響的環保教育的開展,小學的環保教育和學科教育之間還未能銜接起來,因此,學科滲透就相當缺乏,那麼,學生的環保意識也同樣缺乏。

  3社會原因

  我國農村地區的學生大部分還存在與社會脫軌的現象,與社會的接觸少之又少,接受的相關環保教育常識也較少,加之全民的環保意識不強,直接影響了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環保習慣,如:在學校考試要求學生將垃圾扔進垃圾桶,但在校外,在沒人監督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都隨處亂扔也不會受到處罰,這就會讓小學生降低了對自己的要求,環境保護對於他們的約束力就會降低。所以,由於全社會環保意識淡薄,就進一步削弱了原本就很薄弱,不繫統的學校環保教育。

  4自身原因

  農村小學生還處於低齡階段,因此對很多問題的認識還不夠,從生活中的各類問題,再到學習中的各種問題,他們都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再到深奧一些的環境問題,他們更是談不上理解,幾乎是一片空白,在他們的意識裡就會形成環境與自己沒有關聯,自然就不會關心環保。也就造成了他們環保意識的淡薄。

  三、培養農村小學生環保意識的有效措施

  1學校教育應充分挖掘滲透在各科教材中有關環保意識教育的內容,把環保 教育列入素質教育中,量體裁衣,有爭對性的進行學科滲透教育。

  保護農村豐富的自然資源,農村地區有不同種類的農作物,隨著季節的變換進行不同的栽種,教師可把這一先天優勢開發成課程資源,在確保學生安全的情況下,可帶領學生到田間參觀學習,讓學生感知植物生長與環境的關係,瞭解農作物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並讓學生了解一旦環境和生態遭到破換和破壞,農作物就不能正常生長,人類將面臨生存危機,所以,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迫在眉睫。

  2結合農村特色,從身邊的事物中開展活動,師生共同探究環保知識。

  教師可組織學生參觀農村的飼養場,瞭解動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學生可以通過餵養小物,在餵養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對小動物的情感,讓學生產生對小動物保護的本能。瞭解動物糞便的合理利用即可成為肥料,但如不經過處理就有可能汙染水源,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大自然中的各種生物都是相互聯絡的,動物正常的生長髮育和繁衍和自然環境息息相關。以此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3加強課堂環保知識的教學,在課堂上巧妙穿插環保知識論文網站。

  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渠道進行教育,如通過故事、寓言等具體形象地向學生傳遞環境保護方面的知識,也可以採用師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不給出固定的結論,而是提出問題,並由教師指導學生通過實地觀察,閱讀資料去了解環境問題,學生們可得出不同的結論,此時的老師就該根據科學的原理引導學生所得的結論,老師可根據科學的原理引導學生探究結論的合理性,並運用師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小學生的環保意識,也可以培養學生學會利用資訊資源來進行學習,此外,老師在環保教育中不能單純的只做宣傳,而是必須圍繞教學目標,在抓住教學重點的前提下環保習慣,巧妙地滲透環保內容,讓學生逐漸領悟、體會,形成一種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習慣。

  4多開展小學生環保實踐活動

  環保活動的開展,可使學生的環保意識增強,形成環保觀念,加強學生的環保決心,引導學生從小事做起,讓學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並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動手的樂趣,從中嚐到成功的喜悅,繼而轉化強而有力的實際行動。環保教育不僅要讓學生了解環保知識,更要使學生通過實踐掌握保護自然生態必備的技能,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應密切關注學生的一言一行,及時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如發現學生隨意丟垃圾,亂摘花、踐踏草坪、隨地吐痰等現象,教師就應及時制止並進行教育,讓學生隨即檢討自己的不良行為,這樣便能增加學生自身的環保意識,同時,還可師生一起組織“愛環境,從我做起”為主題的活動,並能將垃圾進行分類,對廢棄品進行回收再利用,廢水的迴圈使用,這不僅減少了垃圾汙染和資源浪費,而且還幫助學生領悟身邊常用資源的可貴性,不應隨手丟棄,而應珍惜愛護,進而加深學生形成環保意識,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

  5充分利用環境紀念日,激環境發學生愛護環境的意識

  每年有關保護環境的紀念日不少,那麼教師可充分的查閱相關資料,讓學生了解這些紀念日的意義,如每年的3月22日植樹節、6月5日的世界環境日等節日,可以這些節日為載體,組織學生開展一系列的有意識有計劃的保護環境活動,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鞏固環保知識,如,植樹節可帶領學生參加植樹,綠化身邊的生活環境,這樣學生即參加了活動,有從中提高了環境保護意識,深化了課本上所學的有關知識,世界環境日也可開展“只有一個地球”為主題的演講活動,讓學生對身邊的環境問題進行觀察,總結出合理的改進措施和方法,再進行廣泛的宣傳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6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協助培養小學生的環保意識

  家庭是孩子除學校外的一個重要學習和生活的地方,那麼,家庭教育的力量不可忽視,在農村地區,在學生的課餘以及假期時間,大部分都是幫助家人在田間幹農活,在這段時間裡環保習慣,他們能發現很多新的問題,而此時家長的簡答對他們而言無疑是很重要的。如反常的氣候會給農作物的生長帶來災難性的破壞,學生自然不明白氣候反常的原因是因為生態的破壞,而很多家長也不明白這一點,鑑於這個原因,學校可向家長介紹一些相關的環保小知識,對於學生形成一種正確的引導,讓學生了解環保知識,形成環境保護的意識。

  通過以上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可以讓學生對環保知識有了更深的認識,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和努力,在進行環境保護教育的同時也增強和提高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初步掌握環境保護的意識,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在課堂中利用教材,將直接知識和間接地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多參與、觀察、實踐,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成為環境保護活動的參與者,監督者,在環保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結合農村現狀,及時的對農村小學進行環保教育意義重大而深遠,讓每一個學生都樹立起強烈的環保意識,人人愛護環境,保護環境,防止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才能建立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使我們的下一代能過健康的成長,共同擁有一個充滿生機的地球。

  參考文獻

  [1]李友梅,劉海燕.環境教育學.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

  [2]丁兆雄.環境教育師範先行[J]. 環境教育,2000 5:24-26

  [3]許江映.小學環境教育模式的構建和實踐[J]. 環境教育,20036: 36

  [4]田菁.中小學環境教育概論.華夏出版社,2001.

  [5]任耐安.環境教育.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6]白月橋.環境教育目標.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農村環境保護的論文
關於中國新農村建設論文範文
相關知識
農村環保論文
農村研究論文的精選
關於農村電影論文
關於中國新農村建設論文範文
新農村建設論文參考
新農村建設論文
農村畢業論文
農村醫療論文相關範文
農村醫療論文範文
農村教育論文範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