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調查報告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18日

  健康的大學生群體,無疑是建設和諧校園、健康校園的重要力量。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如何,對校園文化建設有著重要的影響。而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課,又是保障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不斷提升的重要措施。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調查報告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調查報告全文如下:

  [摘要] 本次研究通過選取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和吉林農業大學三所學校的本科學生作為被試來研究近期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著重在性別、年級、是否為獨生子女、學校四個維度進行探討。通過本次研究幫助在校大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現階段的困惑,並積極應對。做一個心理積極健康的合格大學生。

  [關鍵詞] 大學生 心理健康 應對措施

  大學是一個人走向成熟走向社會的過渡階段。現階段的大學生自控能力較差,遇事容易衝動,而且沒有了老師家長的束縛,在應對各種狀況時容易產生偏激情緒。[1]由此出現許多的問題,給個人、家庭、社會帶來許多的困擾。不禁讓人們深思:現在的大學生怎麼了?如何給大學生正確定位,他們又是如何認識自己的?家庭學校社會又是怎樣去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人生價值觀念的?本研究致力於提高在校大學生的自我意識,通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來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物件

  本研究選取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和吉林農業大學三所學校的本科學生作為被試,回收有效問卷717份,其中男生238,女生477,2人未報告性別。其中實際回收吉林大學197份,東北師範大學177份,吉林農業大學343份。

  二研究工具

  症狀自評量表SCL-90。心理健康症狀自評量表是為了評定個體在感覺、情緒、思維、行為直至生活習慣、人際關係、飲食睡眠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症狀而設計的。該量表包括90個條目,共9個分量表,即軀體化、強迫症狀、人際關係敏感、抑鬱、焦慮、敵對、恐怖、偏執和精神病性。通過九個維度對大學生的基本健康狀況做一個調查。

  三主要研究方法

  ①問卷調查法:分別對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吉林農業大學的717名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②文獻查閱法:通過書籍、網路查閱了相關文獻。

  四統計分析

  採用SPSS 21.0軟體包進行分析。

  二、研究結果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Scl-90總分方面,總分大於160佔39.0%;最少有一項因子分大於等於3的佔24.0%,其中每個因子分所佔的比例如下:軀體化2.9%、強迫症狀15.4%、人際關係敏感12.3%、抑鬱7.7%、焦慮7.3%、敵對8.1%、恐怖5.0%、偏執8.9%、精神病性5.1%和其他6.1%。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在性別上的差異

  F檢驗顯示,男生在強迫症狀、人際關係敏感、抑鬱、敵對、偏執和精神病性六個維度的得分顯著高於女生。如表1所示:

  *在0.05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在0.01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在0.001水平上顯著相關,下同。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在是否為獨生子女上的差異

  大學生心理健康在是否為獨生子女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如表2所示:

  四在學校上,強迫症狀和人際關係敏感的因子分存在顯著差異

  農大較吉大東師而言,強迫症狀、人際關係敏感方面更加突出一些。如表3所示:

  五大學生心理健康在年級上的差異

  低年級在軀體化、抑鬱兩個維度的平均水平低於高年級,如表4所示:

  三、討論

  一性別差異

  男女大學生在強迫症狀、人際關係敏感、抑鬱、敵對、偏執和精神病性六個維度差異顯著,尤其在人際關係敏感和強迫症狀兩個維度存在極其明顯的差異,男生顯著高於女生。可能受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男生在社會中要面臨更多的壓力,在人際交往方面比女生更加複雜。可能會更容易去猜忌,不輕易相信別人。[2]

  二是否獨生子女

  在敵對、恐怖、精神病性三個維度均存在顯著差異,非獨生子女在此三個維度均顯著高於獨生子女。由此可以看出非獨生子女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他她們需要得到學校社會更多的關注。

  三學校差異

  研究發現,不同大學之間,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在強迫症狀和人際關係敏感兩個維度上面存在顯著差異。今年北京小學開始實施“快樂教育”[3]可以說是中國的教育改革邁出了一大步,或許以後可以在全國的中小學中拓展開來。但是作為大學,應該本著為國家培育頂尖人才的目的,因此大學教育制度應該更加的嚴謹。學校對於學生的要求應該更加的嚴格,如果以後“快樂教育”在全國開展,中小學生的負擔變得輕了,上大學以後,還是繼續輕鬆的話,恐怕中國的教育和西方國家相比只會越走越遠,而不是趕超。因此大學應該嚴謹辦學,為大學生各方面的發展盡一份力。

  四年級差異

  研究顯示高年級尤其是大四的學生在軀體化和抑鬱兩個維度較低年級學生而言更加的顯著。大四要面臨擇業問題、考研問題、婚姻問題等,因此在離開學校步入社會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很多的焦慮。而低年級的學生則相反,還處在步入大學的歡樂中,因此沒有太多的困擾。在這裡希望學校和社會多開展一些活動,幫助大學生做到在性格上的成熟。同時創造更多的機會去幫助大學生的創業和就業,以免由此引起的各種社會問題。

  四、結論

  本研究調查了長春市3所高校的800名“90後”大學生。選擇調查了有自己鮮明特點的“90後”群體;在被試選擇上也充分考慮到學校、獨生子女等因素的影響,做了相應調查。

  研究表明,在性別、年級等維度上存在差異,男生、大一大四學生、非獨生子女和教學資質較低的大學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大學生活不僅僅是為了獲取知識,更是要學會做一個性格成熟,有素質的人,先有了素質,才能談學知識。而幫助大學生做到性格成熟,做一個有素質的人並不是說說那麼簡單,[4]需要家庭、學校、個人、社會等方面共同去努力。心理髮展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環境因素起到了關鍵作用。因此,學校社會方面應該幫助學生營造一種積極樂觀的氛圍。父母更是應該去幫助子女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樹立符合自身興趣發展的目標。再者,大學生個人更是應該學會選擇、學會拒絕社會中的誘惑,做一個性格成熟、有素質的大學生。最後大學生是祖國事業的接班人,希望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狀況能夠得到全社會的關注。通過大學教育,為社會輸送更多有素質、性格穩重成熟的人才。
 

探尋角色行動的心理依據論文
心理暗示在羽毛球后退步伐技術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相關知識
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調查報告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報告論文
關於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報告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總結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調查報告
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
大學生心理健康情況調查報告
關於大學生心理健康問卷調查報告
大學生心理健康主題調查報告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卷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