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大學計算機基礎改革論文
隨著現代科技和資訊科技的迅猛發展,計算機及資訊學教育已成為高校實行素質教育的實質性舉措,如何在現代教育中培養並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是計算機教育工作者的歷史使命和責任。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談大學計算機基礎改革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淺談大學計算機基礎改革全文如下:
摘要 計算機應用能力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知識結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通過近幾年的學生畢業後的整體能力來看,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教育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進一步改革的空間。
關鍵詞 大學 計算機基礎 改革
自從計算機被廣泛應用之後,我國的計算機基礎教育從無到有、由點到面,從初期的理工科專業發展到如今,已經實現了全國高校普遍開設了相關課程,計算機教育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計算機應用能力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知識結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通過近幾年的我校學生畢業後的整體能力來看,我校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教育,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進一步改革的空間。
1 計算機基礎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
1.1 學生起點不同
隨著資訊科技教育的普及,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中文化基礎的教學內容已經逐步下移到中小學,但是由於傳統應試教育模式的限制,一些中小學雖然開設了這門課程,卻不能將知識有效的傳授給學生,導致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的理解也停留在了一個錯誤的感知中;由於各地區經濟與資訊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大學新生入學時所具備計算機知識差異性很大,少數學生已經熟練掌握計算機基本技能,而有的學生連電腦都沒見過。
1.2 學生態度不正確
由於入學前對計算機掌握程度不同,在實施基礎課教授時,水平較高的學生容易對課程失去興趣,產生計算機基礎很簡單的錯誤想法;而程度低的學生又感到聽不懂、跟不上,相比之下容易失去信心,產生牴觸心理。同樣由於早期教育的影響,部分新生入學後,先入為主地認為計算機和自己的專業沒有關係,學不學無所謂。這些態度都會嚴重影響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
1.3 教授過程過於傳統
雖然我們通過多媒體技術改進了教學手段,但在教與學的關係中仍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處於被動學習的地位,獲取的知識和資訊的渠道只能來自於課堂上的教師講授。而當代學生需要的是學會如何學習,如何通過多種渠道獲取與學習內容相關的資訊。另外,學習起點的差異使單一的教學形式也難以適應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這樣的教授,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被忽視甚至被壓抑,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
我們目前使用的教材的要求過於完整和系統,內容龐雜,難以突出重點。上理論課時學生首先接觸到的內容是一大堆的概念和術語,而操作應用部分,只注重簡單操作技能訓練,雖然對網路資訊的內容有所提及,但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操作平臺,使學生原本認為非常有趣的計算機變得十分枯燥乏味,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2 解決方法
要想解決以上問題,就要不斷的完善計算機課程體系,更新教學方法,使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進入一個新階段。
2.1 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起點,進行分級教學
在新生入學時進行水平測試,設計一些基礎理論和操作題進行統一考查,並設定合格標準,合格的學生取得相應的學分並可免修本門課程;不合格的同學根據考試成績分成不同的班。根據現有的教學資源,針對不同起點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從而在相同的時間內使全部學生達到同樣的高度。
但在分級教學中,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從旁引導,必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了解自主學習的重要性,這樣他們在學習中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把教師的教學目的轉化成學生的學習目的。
2.2 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要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作用,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找到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的動力,在學習過程中化被動為主動。
教師可以通過精彩的匯入把學生吸引到新課中來,或用複習的方法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可以利用下課前的最後幾分鐘,製造學習高潮,給學生留下回味無窮的結尾,吸引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意願。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結合學生的專業,有目的有重點地講授,或者聯絡當前熱門的技術和話題,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抽象學習的過程中有明確的學習方向。
教師要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在授課過程中營造積極和諧的課堂氣氛。在與學生互動的交流中,通過適當的讚美、批評、肯定、自由發言討論等方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相信自己、肯定自己,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滿足他們的成就感。
2.3 教授內容和手段的精簡與完善
授課內容上,要緊緊圍繞提高學生應用能力這一目標,對課程內容進行適量的精簡和更改。文化基礎部分應減少龐雜晦澀的理論,刪除已經陳舊落伍的應用軟體,適當增加適合大眾化的應用操作以及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網路軟體的簡單應用,同時每隔一定時間增加當前計算機的最新動態和走勢;技術基礎部分則應該開設相對前衛的程式語言,而不能為了講課而講課,把本該生動有趣的內容變成了擠幹水的海綿,最終使學生失去了對這門課的興趣。
目前,我校已經實現授課方法多媒體化,但是我們的授課方式仍然沿襲著傳統的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這種方式不僅限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同樣限制了教師的作用,要想進一步發展就要實現授課方式個性化。由於我校的計算機基礎課程仍然是理論操作分開進行的,那麼授課方式個性化在操作課中更加重要。所謂個性化授課,就是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能夠使用詼諧風趣的語言帶動整體課堂的氣氛,並且能夠使用實物展示、課外教學等手段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學知識,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教師有權利對課程的整體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掌握課程內容。
在確保學生已經具有自主學習意願和能力的前提下,操作課中不再由教師擔起主導地位,逐步採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應該在新生入學之初就開始樹立學生的自我意識,使他們能夠迅速適應這種從被動到主動的轉換。
3 結語
從第三次世界計算機教育大會至今,各高校一直在進行大眾化的計算機基礎教育的全面改革。我們這些高校教育者必須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加快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度和力度,創新教育促進傳統的“導向型師主學習”向“導向型自主學習”的模式轉換。把學生看成主體,給予學生自主思考的餘地,有利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有利於培養跨專業的複合型人才,並激發學生去努力獲取應具備的才智和能力。它符合資訊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的特點和要求,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是需要高校教師長久探索的課題。
參考文獻
[1] 盧家楣.論情感教學模式.
[2] 黃秀勤.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討論.
[3] 姚紅英.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模式優化研究.
[4] 黃維金.計算機基礎課程分級教學實踐與思考.
[5] 王海良.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學習動力研究.
[6] 趙慧.新形勢下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方法的探索.計算機教育.
淺談中職學校計算機理論課程教學的改革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