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思想政治工作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5日

  思想政治教育積極引導中學生的積極的、健康的、向上的品格,對於實現德育目標,充分發揮德育的功能起著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淺談對中學思想政治課價值的思考

  中學思想政治課是一門對中學生系統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社會科學常識教育的必修課課程。它是中學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途徑,也是學校教育社會主義性質的重要標誌。面對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思想政治課所具有的導向功能、保證功能、轉化功能無論我們怎樣評價都不會過分。但是重視語、數、外、理、化教育,輕視思想政治課,“一手硬,一手軟”的問題在相當一些學校領導和師生中還沒有根本解決。尤其在我國中學還未徹底改變應試教育……

  一、中學思想政治課是國家意識形態教育的重要陣地,政治價值十分突出

  國家意識是超越理性的一種政治信仰,它是特定社會集體利益的反映,它對於事物的說明或解釋總是受制於某一階級的利益,以服務於這種利益為最高準繩。處於不同利益地位的社會集團必然會有不同的意識形態,在政治上佔統治地位的階級,其意識形態必然居於統治地位,構成社會的上層建築,即國家意識形態。國家意識形態,象徵著國家權威與統一,要求每個公民必須承認它、接受它、信奉它。所以,無論歷史上任何社會、任何時代的統治階級都從未放鬆過對公民的國家意識形態教育。儘管現今的世界上有多種多樣的國家制度,有多種多樣的政治意識形態,但每個國家都在通過意識形態來控制社會,鞏固統治,培養自己的接班人。所不同的只是教育的內容和方式上的差別。但在對公民進行國家意識形態教育的過程中,有一點在各國又是相同的,即以學校教育為主要途徑,從統治階級的利益和需要出發去改造人、塑造人。國家的學校必然和必須灌輸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並使國家意識形態,轉化為受教育者的信仰。

  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居於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是代表無產階級根本利益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及其中國化的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是政治性與科學性高度統一的思想理論科學,其內容博大精深,貫通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領域,涵蓋經濟、政治、法律、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宗教、軍事、外交、統一戰線、政黨建設等內容。這些內容對於處於初高中的青少年來說不可能自覺認識。因為他們的主導思維方式處於形象思維、直覺思維向抽象思維、創造思維的過渡時期,理性思維能力不強,國家意識形態的內容只能利用他們可塑性強的特點從外面進行灌輸。由此可見,灌輸便成為我國意識形態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中學思想政治課與其它學科或課程在教育職能上大有區別,它肩負著意識形態教育的使命,它在向青少年灌輸國民意志,排斥異端思想,把握輿論導向,提供精神動力,促使社會價值觀的終極導向一元化中有著重要的戰略地位。政治價值因此顯得尤為突出。今天,國際國內環境發生了深刻而複雜的變化,市場經濟的重利性、競爭性、資訊科技的廣泛應用以及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極大地影響著青少年的思想,使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日趨多元化。同時資本主義國家通過文化傳媒極力向中國灌輸自由主義意識形態。這一切使得意識形態與現實分裂所造成的精神危機、價值危機、信仰危機在青少年身上體現得尤為顯著。由此可見,不重視思想政治課的政治價值,我們就會犯歷史性的錯誤。重視思想政治課價值,並切實搞好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直接關係著國家的命運。

  二、中學思想政治課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在教育改革中有著重要的價值

  8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的基礎教育都面臨著學生生存能力不能適應現代化社會發展要求的問題。傳統課程上存在多學科並立、分裂、結構單一化、封閉化而內容上學科之間重疊、交叉的弊病。教育內容擴大化、多樣性與教學時間有限性之間的矛盾以及學校教育五天制與家庭社會教育兩天制的不合理格局,極不利於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為此許多國家改變了隨意增加學科的傳統辦法,把改革的目光投向學科的融合上。充分有效的發揮各學科課程的整體作用,推進綜合課程的課程改革成為世界教育改革的一大趨勢。

  我國教育過去深受前蘇聯模式的影響,實行的是典型的分科教育,幾十年來,雖然為社會主義事業也培養了大批人才,但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學生素質發展不全面,適應面窄,知識結構不合理等弊端在知識經濟不斷髮展的今天日益突顯出來。近年來,我國教育界針對此問題不斷借鑑國外中學成功的教學經驗,結合我國教育的實際特點,就綜合課程的理論與實踐展開了積極的研究與探討。在加大中考、高考制度改革力度的同時積極改革課程體系,重視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並舉,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不斷加強中學生知識的綜合學習,使中學生能夠補充分科教學的不足,力圖使學生適應現代社會知識更新快,教育內容擴大化、多樣化的客觀要求。現有的教育改革在初、高中雖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但教育改革的複雜性、艱鉅性,使建立全面合理的綜合課程體系仍有很大困難。 中學思想政治課雖不能說就是綜合課程,但它的綜合性極強。從初中到高中思想政治課課程設定情況來看,包括了公民常識、社會發展簡史、法律知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常識、經濟學知識、哲學知識和政治學知識等。其內容覆蓋著多門學科,不僅涉及哲學、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政治學、倫理學、法學、心理學、宗教等有關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基本知識,而且還涉及教育科學理論知識、自然科學常識,以及現代高科技方面的知識和文學、歷史、地理等社會科學基礎知識。同時,思想政治課還要重點介紹黨和政府所制定的現行路線及重大政策,因而它是一門極具綜合性特點的學科。思想政治課在對學生實施以國家意識形態為核心內容的普遍的、常用的文化社會科學基本知識教育,擴充套件學生的知識容量的同時,還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很好地體現了素質教育以全面培養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較強的實踐和動手能力以及健康的個性的宗旨。由此可見,素質教育是中學思想政治課的基本屬性和底色。中學思想政治課的綜合性特點代表了以素質教育為目的的教育改革的方向。在教育改革中有具重要的價值。

  三、中學思想政治課在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中有其獨有的價值

  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方針是理論聯絡實際。這一教學方針是由思想政治課本身的性質和任務決定的。從思想政治課教學任務來看,它不僅要通過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活動等形式的教育活動,對中學生進行公民品德、馬克思主義常識和有關社會科學常識的教學,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知識,使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還要培養學生具有初步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觀察、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提高思想道德和政治覺悟,指導行為的目的。因此思想政治課與其它課程在教育價值上體現出一定的差別。其它課程的教學更多地重視解決學生知與不知的矛盾。而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不僅受學生的知識水平、生活經歷、思維方法及認識能力的制約,而且還要受社會上種種非無產階級思想的干擾。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面臨著許多現實的社會現象,以及學生對此產生的大量思想問題。所以思想政治課既要解決學生知與不知的矛盾,又要解決各種社會意識的影響和學生情感習慣、信念等方面產生的對無產階級理論信與不信的矛盾。同時,思想政治課教學還包含教育者把一定社會要求的思想道德規範和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知識傳授給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以自己已有的認識水平為基礎,自覺地選擇,消化、吸收這些教學內容,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自覺認識並將這種認識自覺地轉化為自身相應的行為習慣的過程。這要求思想政治課還要解決行與不行的矛盾。解決學生對思想政治課所授知識的知與不知、信與不信,以及這些知識在學生身上能否達到與行動相統一的矛盾,給思想政治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思想政治課就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實際出發,抓住學生思想認識上的熱點問題,聯絡自然科學及其發展的實際,使學生能將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基本觀點和現實社會生活的實際問題聯絡起來,並正確運用這些立場和方法分析解決實際問題,並使學生能不斷提高分析和解釋能力,判斷和批評能力,綜合認識和評價能力,真正做到以馬克思主義指導行動,去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由此可見思想政治課在提高學生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中有其獨到的價值。

  中學思想政治課在整個中學教育工作中有著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注重其價值的發揮,給予它足夠的重視與支援,關係著百年樹人的大計,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和建設者。

  範文二:中學思想政治課匯入新課方法淺談

  匯入,即開講、開場白,是指在新的教學內容或活動開始時,教師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一種方式。它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中首要的一環。常言道:“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政治課教學也是如此。一個好的匯入,如同橋樑,聯絡著舊課與新課;如同序幕,預示著後面的高潮和結局;如同路標,引導著學生的思維方向。恰當的匯入,可以收到先聲奪人的效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整堂課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相反,千篇一律的匯入、羅羅嗦嗦的匯入卻使學生喪失了學習的熱情,抹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整節課沉悶無比,學生也昏昏欲睡。若想再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往往再費九牛二虎之力也難以實現。一堂本來引人入勝、精彩絕倫的政治課,就會被抹殺在這幾分鐘時間裡。這也是學生覺得思想政治課枯燥乏味的重要原因。

  那麼如何開場也即如何匯入新課?正如古希臘有位哲人所說的:“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需要點燃的火把,那麼用什麼來點燃這火把呢?”——興趣,它是點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識的動力。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成功的藝術就在於使學生對你所教的東西感到有趣。”巧妙的開講,會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並懷著一種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課的到來。

  因此,在優化政治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中,教師要努力在匯入的新意上下工夫,精心設計匯入,巧妙、有效地匯入新課,使匯入在教學過程中真正起到集中學生注意力、誘發學生興趣、創設最佳的課堂教學氣氛、激發學生求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作用。

  一、以情入境,引人入勝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情感的引發,往往與一定的情境有關,“教貴情深”正是教學藝術的魅力所在。首先,教師要注意以情動人。“滿面春風”能一下子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當學生對教師感到“和藹可親”時,他她們的情感堤壩才能向你開啟,知識的瓊漿才能在師生相互的感情渠道中汩汩流淌。其次,教師要根據需要創設一種良好的情境,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從而激發學生一聽為快的情趣。例如可結合教材利用朗誦詩詞、出示圖表、播放優美動聽的樂曲歌曲、展示栩栩如生的畫面等形象直觀的教具,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從中產生快感、樂趣、享受的“興致”。在這種情景交融的氣氛和狀態中,教師因勢匯入新課,就能自然而然地推動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這種匯入方式有較強的感染力,能夠巧妙地把人的意向和認識結合起來,以情感人,以境動人,促使學生在通情中達理、在明理中生情。

  二、故事匯入,引起興趣

  風趣生動的故事不僅學生愛聽,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掌握新知識起到促進作用。思想品德教材中引用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教師可就地取材,也可以引用與課文內容相聯絡的生活例項或故事,包括典故、軼事、寓言、笑話等,在講授新課前引用,能激起學生一聽為快的興趣。例如在《我對誰負責,誰對我負責》的教學前,我首先給學生講了一個故事《小數點的悲劇》。1967年8月23日,前蘇聯宇航員科馬洛夫獨自一人駕駛“聯盟一號”宇宙飛船完成任務準備返航時,發現降落傘失靈,無法開啟,減速無望。飛船爆炸,宇航員犧牲。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地面檢查人員責任心不強,忽略了一個小數點。學生在饒有興趣的聽講過程中,明白了是不負責任導致了悲劇的發生。在學生自己身上,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些不負責任的行為,並且這些不負責任的行為已經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產生了一些不良影響。此時匯入新課,不僅學生興致盎然,而且有利於對新課知識的掌握,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討辯論匯入,引起共鳴

  課前教師可根據所授新課的內容,列出幾個與新課內容有關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辯論,然後教師在點撥、小結中匯入新課。例如,講授《嚴也是一種愛》一課時,在課前擬定好兩組閱讀提示題,引導學生選好辯題進行預習、準備,再根據學生的準備情況分成正反雙方,然後在上新課前我作為主席,引導學生開始了“有板有眼”的辯論。整個教學過程有點有撥,有辯有論,有理有實,一氣呵成,使一個原本是學生認識模糊的理論和實際問題,在爭論、辯論中逐漸清晰、明朗。這樣匯入新課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有助於學生對教材內容理解得更深刻、記憶得更牢固,同時學生思想上的疙瘩或癥結也更容易解開。

  四、多媒體匯入,激發情感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各種現代教學手段也被應用於課堂教學,如投影、錄音像、多媒體、幻燈等。這些現代化教學手段具有形象、直觀、具體的特點,它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最大限度地調動和開發學生智力,激發學生樂學的興趣。教師要善於運用這些現代教學手段服務於課堂教學,使課堂教學動靜結合、聲色並舉,以豐富學生的視聽,提高感知效率。如在講授《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一課時,我在給學生播放電視劇《闖關東》片斷後,問:《闖關東》為什麼會如此吸引觀眾?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彰顯和頌揚了艱苦奮鬥、自強不息、誠實守信、重情重義、團結和諧的中華民族精神。——自然地引導學生進入了“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一課的教學。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一節課不僅要結構完整、佈局合理,而且要善始善終。教無定法,但求得法。政治課堂教學的匯入方式是豐富多彩的,任何一種開頭絕無一種固定的套路和模式,教師必須根據每節課的具體情況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精心設計,靈活運用,切忌生搬硬套。要有利於匯入新課,並使之不覺牽強附會,同時又要注意不要太大篇幅,決不能喧賓奪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教學手段的針對性、科學性、有效性,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效率。

美國政府政治論文
政治哲學的畢業論文範文
相關知識
中學思想政治工作論文
讀書心得中學思想政治工作
讀書心得中學思想政治工作
科學發展觀學校思想政治工作論文
農村思想政治工作論文
關於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論文
煤礦思想政治工作論文參考
煤礦思想政治工作論文樣本
煤礦思想政治工作論文免費範文
煤礦思想政治工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