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與政策課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7日

  高校形勢與政策課作為高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著重要使命。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卻得不到學生的重視。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高校加強以民族精神為核心的愛國主義教育探析》

  【摘 要】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對高校大學生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和作用。文章分析了愛國主義教育的內涵及在高校加強以民族精神為核心的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並從多個方面提出了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途徑。

  【關鍵詞】愛國主義教育;民族精神;重要性;途徑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之魂。樹立愛國主義思想,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是高校學生樹立報效祖國的精神動力。學生作為 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必須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及對中華民族的強烈認同感。

  一、愛國主義教育的內涵

  愛國主義是人們在 歷史上形成的對國家的一種深厚的感情。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是推動 中國社會前進的巨大動力。在我國曆史上,愛國主義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極大地促進人民團結一致,抵禦外來侵略。在當代,愛國主義教育則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愛國主義教育是指引導人們尤其是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理想、信念,與充滿對祖國的熱愛與樹立報效祖國的理念,這是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的基礎性工程。

  二、加強以民族精神為核心的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

  加強高校以民族精神為核心的愛國主義教育是高校思想 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把他們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條件。這對當前我國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巨集偉目標,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前進,具有重大而深遠的作用與意義。

  在高校開展以民族精神為核心的愛國主義教育就是讓大學生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優良傳統,弘揚民族精神,培養愛國情感。這是鼓舞大學生立志成才、開拓進取的精神動力要求,也是時代賦予大學生的歷史使命。以民族精神為核心就是指高校培養的人才具有中華民族情結,即這種人才能在祖國和世界任何地方想到為祖國做貢獻。他們應具有胸懷天下、報效祖國的偉大胸襟。

  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陣地,同時擔負著培養學生具有愛國主義精神與情操的重任。由於高校學生作為思維最為敏感、前衛的青年群體,他們在當今深刻變化的形勢中,較之以往,承受的學業、心理、就業等方面的壓力驟然加大,他們就會將這一切不如意歸結為國家、民族與時代,從而發生反叛精神,因此,在當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構中,就會極易出現 發展不和諧的音符。而高校能否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關係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客觀需要。這樣,在高校學生中進行民族精神為核心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勢在必行的重要任務。

  三、高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途徑

  1.高校愛國主義教育要體現民族性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獨立自強、發展壯大的精神動力。在高校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對於凝聚和激勵人民群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具有重要的意義。

  胡錦濤指出,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民族精神教育,引導大學生增強民族自豪感,樹立報效祖國理念。以民族精神為核心的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巨大精神財富源泉,它顯示了中華民族頑強的生命力與動力。在新的歷史形勢下,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競爭也表現為民族精神等精神力量的競爭。因此,對高校而言,開展對大學生進行以民族精神為核心的愛國主義教育,就是要增強學生的國家與民族意識,增強其國家認同感,從而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巨集偉目標做出應有的貢獻。 2.加強高校愛國主義宣傳基地的建設

  高校要建立愛國主義宣傳基地,形成以革命人物、事蹟等愛國主義宣傳基地。一個愛國主義宣傳基地就是一段 歷史、一部教材、一處課堂,它是一座蘊藏著真善美和創造精神的思想寶庫。通過對愛國主義宣傳基地的參觀,可以引導他們從中接受 教育,激發愛國主義情感,從而積極投入到建設 中國 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去。因此,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利用思想 政治理論課以加強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另一方面,要組織大學生到愛國主義宣傳基地參觀學習,以增強大學生具有民族精神的愛國主義情操。由此可見,加強愛國主義宣傳基地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

  3.開展中華歷史知識教育及中國革命傳統教育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的靈魂。中國人民在歷史上始終貫穿著中華民族不畏強暴、獨立自主、自強不息的愛國主義情懷。近代中國反抗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歷史,就是中國民族崇高的民族品格和偉大精神的真實寫照。高校在愛國主義教育中讓廣大學生接受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教育,就是讓他們深刻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從而樹立國家與民族意識,能在國家危難的情況下挺身而出,為國分憂,承擔起歷史責任。同時,更要加強中國革命的傳統教育,讓學生深刻認識和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為建立與建設新中國而表現出來的革命氣概與民族氣節。這樣,學生就會認識社會主義中國的歷史性進步和光明前途,從而樹立報效國家的遠大志向與崇高抱負。

  4.以校園文化為載體,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校園文化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與作用。搞好校園文化建設,是促進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高校應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以校園文化為載體,滲透愛國主義思想,突出民族精神這個主旋律。鑑於此,高校應充分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欄等讓高校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愛國主義的內涵與外延。同時,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應結合時代的內容,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例如,將中國歷史上傑出人物的畫像、名言等張貼在教室、走廊、圖書館等公共場所,以此來增加校園愛國主義教育場景與氣氛,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引導學生把實現個人人生價值與祖國的前途和命運結合起來。

  四、結束語

  實踐證明,愛國主義教育是一項長期的艱鉅任務,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高校要根據時代形勢的 發展,與時俱進,充分認識愛國主義教育的複雜性與艱鉅性,通過多種途徑,加強以民族精神為核心的愛國主義教育。

  參考 文獻

  〔1〕張莉、徐國鋒.當前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低效的社會原因探析〔J〕.重慶文 理學院學報社會 科學版,20071

  〔2〕中共中央國務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N〕.人民日報,2004.10.15

  〔3〕孫偉.論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及實施手段〔J〕.勝利油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01

  〔4〕廖運華.關於當前高校愛國主義教育途徑問題的探討〔J〕.衡陽醫學院學報,20004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有關住房政策的論文
有關形勢與政策的論文
相關知識
形勢與政策課論文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論文:中國製造2025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論文
有關形勢與政策的論文
有關形勢與政策的論文範文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程論文
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程論文
有關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程論文
形勢與政策課精選論文
大學形勢與政策課程精選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