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理論視角下政府會計缺陷與改革路徑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9日

  根據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的規定,政府會計是指用於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政府和事業單位財務收支活動及其受託責任的履行情況的會計體系。由於各個國家的政治經濟體制和管理體制不同,政府會計的內涵也有一定差別。本文將政府會計界定為是一門用於確認、計量、記錄政府受人民委託管理國家公共事務和國家資源、國有資產的情況,報告政府公共財務資源管理的業績及履行受託責任情況的專門會計。以下是今天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新公共管理理論視角下政府會計缺陷與改革路徑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閱讀!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公共管理理論視角下政府會計缺陷與改革路徑全文如下:


 

  引言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政府會計改革不僅對一國經濟發展有著重要影響,而且對一國公共管理水平的發展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健全的政府會計改革框架有利於政府更好地轉變職能,增強財政活動的透明度,提高資訊披露質量和水平,從而為人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同先進的政府管理體制相比,我國現行的政府會計制度越來越不適應新形勢下財政改革的需要,無法準確、有效地反映政府的財務狀況和資訊,因此,政府會計改革勢在必行。與傳統的公共管理理論不同,新公共管理理論以“理性人”和“私人管理方法”作為自己的理論假設前提,對舊的管理理論提出了嚴峻挑戰,有利於提高政府績效、轉變政府職能。

  一、新公共管理視角下政府會計改革的必要性

  新公共管理運動是20世紀70世代,興盛於英國和法國等西方國家的一場大範圍且影響力很深遠的運動。新公共管理運動著眼於建立高效、優質的政府,倡導政府功能定位和輸出的市場化取向。新公共管理理論是先進的管理理論,提出將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服務理念應用到公共管理部門,這項運動促使政府會計改革勢在必行。基於新公共管理理論對政府會計進行改革,能夠有效提高政府執行效率,提高財政透明度,能夠將政府的財務情況更全面地反映給公眾,從而提高社會資源的高效利用,降低政府財務風險,使得社會公眾能夠更好地監督國有財產。

  新公共管理理論的中心思想是更加關注公共服務的效率、效益和質量結果,包括公共部門組織之間建立相互競爭的環境、重新設定生產力目標;增強國家對公共資源的分配及合理利用能力,有效使用社會公共資源;分權經營管理環境取代了高度集中、分級制的組織機構,使得資源分配和服務提供決策更貼近基層,併為客戶和其他利益機構的意見反饋提供更多的空間;通過靈活的分析成本與效益的關係來反映政府管理的成績。在新公共管理理論體系的引導下,政府將能夠更加靈活、低成本地對外界的環境變化、利益變化做出及時、準確的反應。

  傳統的公共管理理論是官僚組織理論,新公共管理理論的出現對舊的管理理論提出了嚴峻挑戰。新公共管理理論是以現代經濟學理論和方法,即“理性人”和“私人管理方法”作為自己的理論假設前提。新公共管理理論認為,所有活動於市場的人都是“理性人”,每個人都是自私的,都希望以最小的付出獲得最大的利益,這意味著政府放權給“無形的手”,政府的職能從“划槳”轉變成“掌舵”,並將政府的影響儘可能降到最低。新公共管理理論借鑑了許多先進私營管理方法,新公共管理理論認為,儘管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的組織結構有所不同,但是有些先進的管理方法是通用的。如績效管理、人力資源開放、目標管理等好的管理方法都能完全應用到公共部門中。

  新公共管理在發展的過程中雖然也遭遇到了質疑,但是它也在不斷被證明將是行政管理髮展改革的目標。它通過推進改革管理的多元化,為政府做出公共選擇提供了嚮導。因此,新公共管理視角下的政府會計改革勢在必行,改革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政府職能轉變和公共服務的社會化需要政府會計改革。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完善,政府職能需從全能型政府轉變為“市場化政府”“代理政府”,這就需要政府會計進行深入改革,把國有產權管理職能與政府公共管理職能分開,這樣做的目的是加大社會公眾對國有資產的監督,提高和均衡政府公共服務水平。

  第二,政府會計改革是政務公開的需要。隨著國家出臺各種政務公開政策,這就要求政府公開政務資訊和公共部門賬戶,為了使公眾得到重要的基礎性資料,就要求政府提高財政透明度,更加全面地核算和披露政府資產、負債資產等相關資訊。

  第三,提升政府績效需要政府會計的支撐。政府績效是政府在社會管理活動中所體現的管理能力,新公共管理理論視角下的政府會計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政府績效政治績效、社會績效、經濟績效、文化績效,但是政府績效的評估是一件不易的事,目前的收付制核算基礎很難對政府績效進行客觀準確的評估,這就要求提升政府會計評估體系。

  二、文獻綜述與評價

  基於財政透明度的政府會計改革,Ferejohn1999構建了財政透明度分析框架。他認為政治家的徇私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會隨著財政透明度的提高而減少。王滿倉等2005從理論角度分析了財政透明度的內涵,認為財政透明化是提高政府治理的關鍵所在,財政透明度的提高對於政府治理效率的改善有著積極性影響。程曉佳2004分析了IMF頒佈的《財政透明度》的基本要求,並分析了它對我國政府會計範圍、財務報告內容、政府會計基礎、預算資訊、會計要素、內部控制和審計的影響,得出建立政府會計準則體系是提高財政透明度的重要途徑。B.J.Reed和John W.Swain1996指出,國家政治經濟環境、法律法規、政府會計、組織安排制是公共治理的根基。

  基於政府會計核算基礎的政府會計改革,李建發2001指出,政府會計的改革的核心內容是權責發生制代替收付實現制,這個過程要循序漸進,可先實行修正的現金制度,待條件成熟後過渡到權責發生制。2010年12月31日財政部下發了《2010年度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試編辦法》的通知,要求北京、天津、湖南等地區試編基於權責發生制的政府報告,明確權責發生制下的會計要素以及各要素的確認和計量,編制披露權責發生制的政府會計資訊的綜合政府財務報告。Anderw Likierman1998指出:引入權責發生制的政府會計較之前會有更多的機會關注投入產出,這樣可以提高政府績效,優化政府服務質量。Tony Dale和Graham Scott、Ian Ball1997指出,政府會計改革需要在一個政府會計框架和積極健康的環境下進行,這樣引入權責發生制才有可能是成功的。

  基於新公共管理視角建立政府會計體系方面,陳繼萍2011指出,我國的政府會計是“預算會計―財務會計”的雙軌制系統,前者和後者的服務目標不同,應該各司其職,但在政府會計和公共管理的整個層面,需要協同發展,互為支援,將預算會計資訊與財務會計資訊有效整合,以滿足政府利益相關者的資訊需求。彭宇田2012指出,我國目前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基於新公共管理視角的政府會計改革,目前的會計存在一系列問題如政府會計定位不準、財務報表體系落後等,所以,必須按新公共管理的要求,從政府會計目標、會計主體、會計核算基礎和財務報告體系等方面對政府會計進行重新構建。

  基於政府財務資訊披露方面,Zimmerman,J.L1977指出政府會計採取基金會計的形式而不是進行改革是因為作為理性的最大化者,影響基金會計選擇程式的利益集團對財務資訊的需求和供給取決於他們受到的激勵因素,並提供了一個政府財務資訊披露的理論模型。Ingram1984指出,英國州政府的財務資訊披露的數量取決於利益集團受到監督激勵的大小,選民與政府官員的資訊需求情況對州政府財務資訊披露程度的影響更強。

  通過分析國內外政府會計改革的參考文獻,最後決定從新公共管理視角進行研究。但總體上說,我國關於政府會計改革方面的文獻數量不多,而基於新公共管理視角下的政府會計改革更是少之又少,且我國政府會計改革沒有一個科學的理論平臺。基於此,本文從新公共管理視角出發建立相關可行的政府會計改革路徑,為我國未來的政府會計改革的實踐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三、我國現行政府會計缺陷分析

  雖然我國一直在不斷完善政府會計體系,但時至今日仍沒有一個比較完善的政府會計管理系統,而且我國目前的政府會計體系面臨著很多的挑戰,如果不加緊建立政府會計改革路徑,在某種程度上將阻礙政府職能的發揮,使社會公眾對政府失去信心。目前本國政府會計存在的缺陷有:

  首先,現行的政府會計體系缺乏統一標準。現行的政府會計包括預算會計、事業會計和行政會計,但是這三個會計體系是相對獨立的,並採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和會計科目且各自的監督範圍也不同,這就造就了各自為政的局面,沒有統一的標準。

  其次,政府的財務報告重點強調預算,不能完整反映整個政府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披露的資訊不完整,無法給政府決策提供重要的依據,也無法讓公眾瞭解政府績效和政府的執政能力。

  再次,核算內容不夠全面。政府接受公眾所託,集中公眾的資金,代表公眾管理公共物品,分配公共資源,幫人民管理公共物品、國有資產、債務和所有權益。但是目前的政府會計核算的內容只能反映財政的收支情況,不能反映政府的負債情況,不利於公眾對政府財政風險的瞭解和監督,這完全不能滿足及時準確地向公眾公開資金狀況和政府職能轉變的要求。

  最後,核算基礎存在明顯弊端。在政府現行的收付實現制下,政府會計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政府的負債狀況,不利於防範財政風險。由於收付實現制是以現金的實際收付作為當期收入和支出的依據,在這種記賬基礎下,財政支出只包括以現金實際支付的部分,並不能反映那些當期雖已發生但尚未用現金支付的部分,使政府的這部分債務成為“隱性債務”。而且傳統的收付實現制無法反映存量資產、無法對政府績效和財政風險進行客觀準確的評估,這給整個國民經濟帶來無形的隱患和危機。

  四、我國政府會計改革路徑的構建

  一完善政府會計體系

  由於我國的政府會計是預算與財務的雙軌制系統,兩者的服務目標不同,各司其職,但在公共管理的整個層面,需要協同發展,互為支援,需要將預算會計資訊與財務會計資訊有效整合,以滿足政府利益相關者的資訊需求。所以,必須按新公共管理的要求,從政府會計目標、會計主體、會計核算基礎和財務報告體系等方面對政府會計進行重新構建。我們認為應該從政府會計目標、政府會計主體和制定政府會計準則這三方面入手來構建以績效評價為嚮導的政府會計體系。具體如圖1:

  1.確定政府會計目標。

  目前本國政府會計的目標被定義得很明確,主要是提供準確及時的財務資訊為政府決策提供資料來源,並精確反映政府職能的履行情況,為社會公眾評估政府績效提供依據。但目前政府會計資訊的物件只有政府內部的管理人員,完全不滿足新公共管理理論的要求,即政府市場化。這就要求政府會計資訊既要滿足內部政府人員的決策需求還要滿足外部相關利益者的需求。通過擴大政府會計資訊的使用範圍,可以提高政府的財政透明度,加強公眾對政府活動的監督力度。政府會計的目標可以結合我國具體的政府會計環境,分為兩方面:行為受託責任和報告受託責任,這樣可以讓外部利益相關者更加客觀地評估政府績效和政府的執行效率。

  2.確定政府會計主體。

  目前政府會計主體模糊不清,為了讓政府更好地履行受託責任,急需明確政府會計主體。本文將政府會計分為記賬主體和報告主體,其中記賬主體主要是為了滿足內部官員的資訊需求,報告主體是為了滿足外部利益相關者的資訊需求。本文將記賬主體分為各級政府、各級政府部門、各級政府事業單位,將報告主體分為單個報告主體和合並報告主體,這樣可以明確政府責任和義務。

  3.制定符合要求的政府會計準則。

  為了保證政府會計改革的順利實施,就需要制定貼近我國具體國情的政府會計準則。然而制定政府會計準則是很具有挑戰性的,所以需要從新公共管理視角的基礎上考慮公共財政等因素。我認為首先應該將政府會計準則體系分為政府財務會計準則體系和政府預算會計準則體系,且財務會計體系對外公開資訊的工具是財務報表和合並報表,政府預算會計準則體系對外公開資訊的工具是財務預算報告和彙總報表。但財務會計的核算基礎是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的核算基礎是收付實現制,財務報告和財務報表之間如何鉤稽,合併報表和彙總報告應該如何編制,資料應該如何計算,這些問題都需要一一解決,才能建立符合標準的政府會計準則,並以準則為引導改革政府會計。具體如圖2:

  二引入權責發生制

  政府會計由收付實現制向權責發生制轉變是國際趨同的要求。我國現行的政府會計系統主要由財政總預算會計、行政單位會計與事業單位會計三個子系統組成,其主要目標是反映政府及其部門的預算收支情況,會計基礎以收付實現製為主。其中,財政總預算會計、行政單位會計主要採用收付實現制,事業單位會計總體上實行收付實現制,經營性收支業務核算可採用權責發生制。我

  國現行的政府會計系統缺乏反映政府整體財務狀況、運營業績與成本、支出效率與效果等方面的財務會計資訊,且從我國目前的國情看,要在政府會計核算、合併財務報表和預算編制等各個方面全方位引入權責發生製為時尚早,但是通過借鑑國際的成功經驗,在一定範圍內,可有選擇、有步驟地採用修正的收付實現制和修正的權責發生制結合的形式。

  為了穩步推進地引入權責發生制,除了要建立相關法律法規,完善政府會計體系,還需要其他配套改革措施,如研發相關軟體系統、加強預算監督、加強政府行政管理,還要培養相關的高階管理人才以保障權責發生制能順利引入。

  三提高政府財務報告資訊質量

  政府財務報告是政府會計的最終產出,也是披露政府會計綜合資訊的載體。隨著我國政府會計環境的變化,我國現有的政府預、決算報告制度將難以滿足各方面使用者的需要,建立更加全面、與國際接軌的政府財務報告體系將是大勢所趨。但我國政府財務報告所提供的資訊不能全面反映政府預算執行情況、政府的執行業績、政府財務狀況,所以要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政府整體財務報告體系,提高政府財務報告資訊質量至關重要。

  1引入資本市場的第三方審計。為了提高政府財務報告的質量和有效監督、規範政府活動,從新公共管理理論方面考慮應該引入資本市場的第三方審計。審計的種類可以包括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其中要求外部審計對政府會計的財務狀況進行審計,這樣有利於外部利益相關者對政府活動進行監督;內部審計則起到自我約束的作用,可以提高政府的職能執行效率。

  2規範政府財務報告制度。現行的政府財務報告的質量令人擔憂,無法反映政府的或有負債,而且最重要的是會導致利潤虛增或虛減,無法防範財政風險。所以,必須重構政府財務報告體系,規範政府財務報告制度。具體的做法是:

  第一,建議我國將財務報表改為財務報告。我國政府會計財務報告,一般稱為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總表、支出明細表、附表和報表說明書。而財務報告主要由會計報表、附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組成。

  第二,增加政府審計報告,提高政府財務報告的資訊質量。

  綜上所述,現行的政府會計無論是核算基礎、政府報告制度、會計主體還是政府會計體系都存在很多缺陷,在新公共管理視角下的政府會計不能滿足政府政務公開、提高政府財政透明度、政府職能轉化的需要,所以必須進行政府會計改革。具體的途徑是:第一步,完善政府會計體系;第二步,引入權責發生制;第三步,提高政府財政報告的資訊質量。這三個步驟應該循序漸進,具體關係如圖3:

  五、結論

  本文主要從新公共管理理論視角出發,對我國目前政府會計的現狀、缺陷以及新公共管理視角下政府會計改革的必要性進行全方位分析,提出了我國政府會計改革路徑選擇:

  第一,完善我國政府會計體系。從政府會計目標、政府會計主體和制定政府會計準則三方面入手來構建以績效評價為嚮導的政府會計體系。其中政府會計目標可分為行為受託責任和報告受託責任,這樣可以讓外部利益相關者更加客觀地評估政府績效和政府執行效率;政府會計主體可分為記賬主體和報告主體,記賬主體主要是為了滿足內部官員的資訊需求,報告主體是為了滿足外部利益相關者的資訊需求,這樣可以明確政府責任和義務;制定政府會計準則需要從新公共管理視角的基礎上考慮公共財政等因素,應將政府會計準則體系分為政府財務會計準則體系和政府預算會計準則體系,並以準則為引導改革政府會計。

  第二,循序漸進地引入權責發生制。政府會計由收付實現制向權責發生制轉變是國際大趨勢,但從我國目前的國情看,要在政府會計核算、合併財務報表和預算編制等各個方面全方位引入權責發生製為時尚早,但在一定範圍內,可有選擇、有步驟地採用修正的收付實現制和修正的權責發生制結合的形式。第三,提高政府財務報告的資訊質量,提高財政透明度。我國現有的政府預、決算報告體系難以滿足各方面使用者的需求,所以為了提高財政透明度應該引入資本市場第三方審計,規範政府財務報告制度。

淺議從會計教育層次和職業價值觀探索中職會計教育新思路論文
發展經濟學學習心得體會
相關知識
新公共管理理論視角下政府會計缺陷與改革路徑論文
功能翻譯理論視角下的保定企業外宣翻譯研究論文
淺談新公共管理理論與圖書館管理
試論新公共管理對於企業管理的影響
新公共管理主義視野下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與挑戰
新公共管理理論對我國公共管理的啟示
根據新公共管理政策的政府對應急管理機制的思考
探究新公共管理政策對企業管理的影響
新公共管理對於企業管理的影響探析
新公共管理的服務理念在高校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