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管理本科畢業論文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9日

  旅遊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是高校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內容之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旅遊管理本科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旅遊管理交際式雙語教學研究

  摘要:雙語教學是旅遊管理專業國際化複合型人才培養中的重要環節,但存在課程選擇欠合理、學生自信心較弱等問題。基於《前廳與客房管理》的教學實踐,在旅遊管理專業課程中有選擇的採用“交際式”雙語教學模式,以專業知識的掌握為基礎,將外語的交際功能作為雙語教學的重要目標,實現雙語教學的模式創新與效果提升。

  一、雙語教學概述

  2001年,教育部在《關於加強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提出“積極推動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教學”,國內高校掀起了雙語教學熱潮。雙語教學,即用非母語進行部分或全部非語言學科的教學,其實際內涵因國家、地區不同而存在差異。如在加拿大,雙語教學一般指在英語地區用法語授課的教學形式。在澳大利亞,雙語教學是指用非母語英語進行的部分學科教學。我國及不少亞洲國家和地區的雙語教學,是用外語主要是英語講授非語言的專業知識,它“不是語言教學,是以講授內容為主線的教學”,是使用第二語言進行教學,是一種教學手段。

  二、雙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選擇的合理性有待提高

  目前雙語教學的開展大多根據師資力量而定,如果課程的主講教師有較強的外語水平,則這門課程實行雙語教學的可能性就更大,存在一定的“因人設課”的情況。

  二學生自信心偏弱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由於英語基礎參差不齊,拉開了雙語學習的能力和效果,學生面對雙語教學的信心不足。

  三傳統教學方式仍是主流

  “講授式”仍然是主流的教學方式,教師的英語“輸出”未必能轉換為學生的“輸入”,缺乏互動,尤其是缺少學生的反饋,導致課堂氛圍沉悶,學生逐漸失去學習興趣。

  三、旅遊管理專業“交際式雙語教學模式”的應用

  一交際式雙語教學模式解讀

  迅速發展的旅遊產業不僅要求人才具備良好的專業知識,還須擁有良好的語言基礎和跨文化交際能力。雙語教學對提高學生的外語應用能力、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溝通技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國際上較為通行的雙語教學有沉浸式、匯入型、雙軌式、過渡型、雙聯型、三向分流型等不同模式。結合旅遊管理專業特定的培養目標和教學目的,筆者提出“交際式”雙語教學模式,即在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將外語的交際功能作為旅遊管理專業課程教學的重要目標。教師在使用外語講授專業知識的過程中,儘可能使教學過程交際化,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度,使學生成為雙語教學的中心。

  二“交際式”雙語教學模式在《前廳與客房管理》課程中的應用

  酒店管理課程是旅遊專業課程模組之一;從酒店管理的角度看,前廳與客房是酒店賓客關係最為密切的兩個部門,無論是一線工作人員還是部門管理人員,都需要熟練使用外語。通過實施《前廳與客房管理》的雙語教學,不僅使學生了解酒店這兩大重要部門的執行機制,掌握酒店行業發展的最新動態,同時通過訓練,使其能夠使用流利的英語進行交流和溝通,這對於完善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提升其英語應用能力、提高人才的適應性和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在實施雙語教學過程中,課程使用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作為授課語言和學習語言,在瞭解與掌握飯店前廳與客房管理的相關知識和世界酒店行業的發展趨勢的同時,提升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涉及重要的理論知識,如崗位職責、超額預訂、安全管理等內容,以漢語為主要教學語言,重在掌握理論要點;涉及對客服務的環節,如禮賓服務、客房服務等,則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重在實現英語的交際功能,促成學習目標的實現。應用“交際式”雙語教學模式,將教學過程活化為一種交際活動,各章節內容被巧妙設計成一系列酒店前廳與客房部的執行情境,將對客服務、管理活動、組織執行等環節場景化,提倡學生的主動參與,強調語言的實際運用,通過“教”與“學”的“交際”,學習專業知識並達成語言目標。以“客人投訴處理”一節為例,在使用漢語講述客人投訴處理的原則後,教師以客房服務中的一起投訴事件為情境,邀請學生擔任案例中的角色,要求學生結合所學,解決這起投訴事件。教師作為旁觀者,對過程不予干預,對英語表達中出現的細小語法或語音錯誤也不予細究,重點關注順暢的交流過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處理投訴的過程中展現出很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出於不同的立場和角度,學生對不同的投訴處理方式進行辯論,課堂氛圍十分熱烈,又進一步刺激了他們的參與熱情,實現了“交際式”雙語教學的既定目標。

  四、結語

  人才是行業發展的靈魂,雙語教學是國際化複合型人才中培養中的重要環節。“交際式”雙語教學模式強調語言的實際運用,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儘可能創造真實的語言環境,營造輕鬆活潑的課堂氛圍;在不影響交流的前提下,對語法或語音方面的錯誤採取較為寬容的態度,鼓勵學生鍛鍊和提高語言能力。鑑於該模式具有較高的實踐性和靈活性,對教師的外語水平、課堂控制力和現場表現力都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建議在旅遊管理專業課程中選擇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予以實施,並通過教學效果評價、建立反饋機制等措施對教學質量進行監控,確保雙語教學的實施效果。

  二:日本高等職業教育旅遊管理啟發

  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旅遊管理專業建設呈現數量規模擴張,但在人才養成方面明顯落後於國際旅遊業的要求,還存在很多缺憾。為了儘快提升我國旅遊業人才培養水平,本文借鑑日本高等職業教育旅遊管理專業的可取之處,提出一些改進意見,為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旅遊管理專業的優化建設助力護航。

  一、日本高等職業教育旅遊管理專業現狀

  1965年以前,日本高等教育機構沒有設定任何旅遊相關課程,只有青年基督教會和幾個初級學院設立了兩年制旅遊教育。隨後歷經兩年籌劃時間,在其社會關係學院內設立了旅遊系,為日本旅遊教育開拓了先河。但是,本科旅遊教育在日本存在許多問題,癥結是旅遊研究的性質。本科教育大多數是借用其他學科知識對旅遊學進行定量定性研究,主要以教授知識和理論為基礎。為彌補本科教學活動中不提供專業教育或實際操作培訓的不足,旅遊管理專業的高等職業教育應運而生。日本為應對國際貿易危機,提出了出國旅遊人數翻倍的“千萬計劃”,同時實施“綜合保養地域整備法”振興國內旅遊。很多專科學校開設了和旅遊相關的專業,促進了旅遊管理專業的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近年來,日本經濟長期處於停滯狀態,為刺激消費,政府再度啟用旅遊作為新產業,提出“觀光立國”構想,放寬簽證等方式吸引外國遊客。旅遊人才培養再次成為當務之急。日本的旅遊管理教育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中高等職業教育、普通本科、研究生教育三隻主導力量並重,其中高等職業教育是旅遊教育發展的重點。旅遊業界要求從業人員在個性活躍、合作交流、適應性和領導力等方面的個人專長。因此,日本高等職業教育的旅遊管理專業與業界的聯絡十分緊密,二者之間的合作呈現常態化。在正規教育課程中引進行業實習,滿足學生在今後專業生涯中所需要的態度、洞察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縮小現存教育水平與行業需求之間的差距。目前,日本的高等職業教育旅遊專業的建設兼具國際化視野,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二、日本高等職業教育旅遊管理專業的優勢分析

  日本國內對於教育建設普遍達成共識:對於一個資源短缺的國家除了開發人力資源別無選擇。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日本人對於職業和企業有很強的歸屬感,這種精神感召力在很大程度上源於職業教育的培養體系中強調了專業性。

  一辦學形式多樣化

  日本高等職業教育的旅遊管理專業的辦學形式比較豐富,目前主要分為四種:

  1、以初中畢業生為招生物件的高等專門學校。這類學校一般以公立為主,學制是五年,相當於高中和大學兩個階段,在五年中實施連貫的職業技術教育,有利於學生的專業素養的養成。辦學優勢是重視實踐學習,學生入學年齡小容易塑造正確的職業觀,畢業時授予“準學士”學位,就業率高。

  2、以高中畢業生及同等資格生源為招生物件的短期大學。這類學校一般以私立為主,學制是兩年或三年。在教育上突出人文教養,兼顧職業教育和技能培養,塑造兼具職業特徵的個人氣質。在這種辦學模式之下,以某種職業技能或職業能力知識為切入點,降低教育難度,培養具有針對性,學生畢業時授予“短期大學士”學位,為日本旅遊業發展提供了大批應用型人才。

  3、以高中畢業生及以上學歷水平者為招生物件的專門學校。這類學校一般以私立為主,學制一年到三年不等,開設一些面向性的專門課程。其辦學規模較小,在數量上佔據日本高等職業教育體系中的絕大多數。辦學優勢是職業技術教書突出實用性,依賴市場機制運作,管理較為靈活。還設有面向初中畢業生及以上文化水平者的高等課程,擴大招生面,真正做到多層次教學。學生畢業時獲得“專門士”學位。

  4、面向社會大眾的職業技術培訓機構。包括公共旅遊專職訓練機關、大型旅遊企業內部訓練機構提供的職業技術教育課程等。日本最大的旅遊公司——日本交通公社JTB就有專門培養自己員工的旅遊大學,每年為企業內部提供大量的優質旅遊業從業人員。

  二培養模式多元化

  為了更好的服務旅遊業,滿足市場需求,日本高等職業教育旅遊管理專業的學生培養目標的設立突出國際化、技能化、創新化。其就業目標崗位不再侷限於觀光局或旅行社,而是擴大到飯店業、航空業和城市產業等多種服務性行業。其培養目標是塑造高素質、國際意識豐富、專業知識紮實的人才。另外重視在經營、策劃、地方行政等方面進行素質教養,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力求培養的學生在旅遊事業的改革和旅遊產業的創業方面有所作為,甚至稱為振興區域經濟的領導者。日本高等職業教育旅遊管理專業的課程設定採用分類層次設計,將主要課程分為六大類。第一層次是公共層,是全校公共課程,包含綜合教育科目和人文社會科目,為學生奠定良好的文化底蘊打下基礎;第二層次是相關層,包括和專業相關的一些基礎科目的學習。主要有法學、商學、經濟學、經營學、地理學等課程,為今後就業及再教育提供助力;第三層次是基礎層,是旅遊專業的基礎核心課程,包括旅遊概論、旅遊企業論、旅遊調查法等科目,還為學生提供一些專業相關的選修課。第四層次是專業層,包括專業相關的基幹科目;第五層次是擴充套件層,涉及在專業下面的學科細化,分為旅遊文化、旅遊規劃和旅遊經營3個學科;第六層次是選擇層,擴充套件知識面,拓寬學生視野。

  三管理考核嚴格

  日本高等職業教育秉承鬆嚴出口,易進難出的原則。其培養的學生在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上具有很大優勢,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嚴格的管理。在學習管理方面,考試包括補考制度嚴格,每學年每千名學生中有35—47人留級、4—8人休學、9—13人中途退學。入學學生5年後畢業率只有82%。在生活管理方面,由於高等專門學校多數為小規模辦學,有利於學校開展嚴格細緻的管理。要求所有學生均住校,還定期召開家長交流會。客觀上規範了學生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為其塑造良好的集體適應能力、較強的抗壓能力奠定了基礎。

  三、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旅遊管理專業的啟示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方式相對單一,基本依靠政府辦學,社會辦學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呈現短缺現象,辦學形式的單一,導致教學手段相對傳統,明顯落後於市場需求。通過對日本高等職業教育的旅遊管理專業的現狀分析發現,產學合作是我國高職教育旅遊管理專業未來的主流辦學方式。急需由國際酒店集團、連鎖酒店及高階旅行社獨自開辦或協辦,可採用實驗班級形式,開展訂單式教學。或者將旅遊行業相關資深專業人士請進課堂,拉近學生與一線人員的距離,使學生更加了解市場動態,貼近行業需求。在此種辦學模式下,有利於把職業教育和實際崗位需求有機的結合,有利於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和增加就業機會,有利於提升辦學企業的知名度,通過辦學起到宣傳作用,有利於提高企業從業人員素質、建立系統的企業培訓機制。在管理體系方面,我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歸類為學歷教育,由於這種限制,使得旅遊行業已就業人員或有意願進入旅遊行業的社會人員無法享有接受此類教育的權利。事實上,旅遊管理行業的發展日星月異,為適應市場需求,我國高職教育旅遊專業可建立開放性、彈性的教育機制。日本高職教育的形式如短期大學、企業內職業院校等值得我國借鑑。隨著旅遊市場的國際化的深入和網際網路加浪潮的推進,與海外學校合作辦學或發展海外遠端教學將是我們可借鑑的方式。一方面有利於吸收海外先進的旅遊諮詢,更新教學理念,另一方面可以拓寬學生實習就業渠道。在學生培養目標的設立存在觀念上的滯後。我國高職旅遊管理專業的培養方向容易產生片面傾向,有些院校過分關注培養專業旅遊管理知識,就業目標集中於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和旅遊事業單位。雖然願望美好,但礙於高職的學歷門檻,這種就業願景的達成具有現實困難。在此種背景下,又容易產生過分強調“職業性”,單純關注某項旅遊相關技能的培養,就業目標集中於旅行社或酒店業的一線崗位的現象。而這種培養目標的設定有悖於中國傳統觀念裡的讀書論,家長覺得就業崗位不夠體面,學生也會產生錯誤模糊的就業觀。日本高等職業教育旅遊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不僅僅侷限於旅遊業,更把目光觸及到旅遊業以外的相關領域,其宗旨是培養高素質、國際意識豐富和專業知識紮實的人才。與之相比,我國的培養目標的定位過於片面和狹窄,無形中縮小了就業面,也沒有體現國際化傾向。通過對日本高職教育旅遊管理專業的分析研究,發現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國學習借鑑。旅遊管理專業的建設要關注自身內涵,推進個性教育,重視國際交流,以期培養出善於迎接挑戰、具有合作能力與職業競爭力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


旅遊管理的論文發表
旅遊管理本科畢業論文
相關知識
旅遊管理本科畢業論文範文
旅遊管理本科畢業論文
工商企業管理本科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本科畢業論文範例
工商管理本科畢業論文參考
電大工商管理本科畢業論文範例
教育管理本科畢業論文範文
公共管理本科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本科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關於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本科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