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消費心理學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6日

  文化消費對滿足大學生精神生活需要,提高其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大學生消費心理論文

  在消費領域中,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越來越顯示出其獨有的特點和巨大的潛力,構成了市場中一股不可忽視的群體力量。同時,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及特點將直接影響未來經濟發展的走勢,以及相關經濟政策的制定。因此,對大學生的消費特點與其消費心理進行分析,就更顯得重要了。

  一、大學生消費特點

  在進入大學後,大學生不論是在生活還是在學習上都擁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在消費上也更加顯現著的選擇的自主權。而這種自主權的擴大,無形之中,形成了大學生獨有的消費特點。

  第一,在大學生消費中,理性消費與非理性消費並存。根據我的實際觀察發現,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其次是品牌,最後是質量。原因在於,我國大學生的經濟來源主要來自於父母,真正靠打工掙生活費的學生人數並不多。所以,我們在花錢時通常是十分謹慎的。當然,在眾多的大學生隊伍裡,也有家庭條件較好,能夠為其不成熟消費買單的大學生,但這一部分的大學生僅僅是一少部分人,不能完全代表所有同學的情況。

  第二,在大學生消費中,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的攀比消費的現象仍然突出。隨便走進某個大學生的宿舍,你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很多名牌商品。尤其在北京、上海等經濟水平較高的大學校園內,穿著名牌運動服,運動鞋的男生,用蘭蔻美、寶蓮、ck等名牌化妝品的女生隨處可見。可以說,在大學校園裡進行品牌的調查,就基本反應出這一地區市場上各品牌的銷售情況。以青年人為主的大學生消費群體,也成為各大品牌越來越看中、追逐的主要銷售物件!

  第三,信用卡帶來的超前消費與衝動消費。信用卡以其特有的快捷、方便、安全等特點,迅速在青年人特別是大學生人群中廣泛流行起來,信用卡在給消費者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90後”,尤其是大學生的超前消費和衝動消費的不良習慣。信用卡所提出的“透支未來錢”的時尚消費方式,這種新奇的消費觀,對大學生們來說 是很有吸引力的。可是,作為沒有無固定工作、沒有收入、沒有無穩定還款來源的大學生來說,信用卡雖然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幫助學生建立一定的理財觀念,培養個人信用的養成,但同時也在無形之中助長了大學生的衝動消費。

  第五,由於大學生特殊的社會角色,大學生的戀愛問題呈現出以下兩個方面的特徵:一方面他們擁有獨立的思想和行為能力,希望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但同時大部分大學生又都沒有獨立的經濟能力,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家長;另一方面,現今,無論是學校還是社會對大學生的戀愛行為均採取默許的態度,甚至有家長鼓勵自己的孩子去戀愛。但是,大學生們在戀愛過程中的消費通常多是缺乏理智的。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學生在戀愛中的消費數額也在逐年增加。每個月少則幾百元,多則上千元。這筆消費在大學生每月消費中佔據著很大的比重。雖然大多數的大學生承認,為了追求情感需要一定的物質投入。但在現實中,卻經常的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

  二、大學生消費心理分析

  消費心理是指消費者心理髮生的一切心理活動,以及由此產生的消費行為,包括消費者觀察商品、蒐集商品資訊、選擇商品品牌、決策購買方式、使用商品形成心理 感受和心理體驗、向生產經營單位提供資訊反饋等等心理行為。 消費心理從認識過程經歷情感過程直至發展到意志過程,是一個消費購買的決策過程,該決策過程除消費者本人外,旁人無從知曉,故又常被稱為消費者“黑箱”。 雖然消費決策過程是未知的,但消費者外觀的消費行為不僅反映了外部環境對其行為的影響,而且反映了對購買決策起決定作用的自身特點,如文化教養、心理素質等。通過運用消費心理,就可以對大學生的消費特點進行有效、合理的分析。

  一對非理性消費、盲目消費的消費心理分析

  1、對於非理性消費、盲目性消費,可以說是因為個性而引起的一種消費自主心理。大學期間,每位大學生在伴隨自我意識的不斷加深,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 也表現出更強烈的自我支配要求。開始對家庭的消費有了發言權;開始要求自我消費的自我選擇權,不再是全都聽取家長的意見,對家長所購買的服裝表現出不喜愛 甚至反感的情緒。同時也開始要求自己作主進行消費的支配。作為大學生這個階段,大學生的交友動機十分強烈,人際關係網更寬,外出、聚會、出遊等活動也越來 越多。而這些都需要有一個相對足量的物質基礎作為保障,並能夠為自己所支配,才能得以實現。

  二追求時尚名牌的虛榮心理和攀比心理的分析

  1、在面對名牌商品時,不光是受群體消費心理的影響,同時也受到炫耀心理和攀比心理的影響。在大學期間,大學生有著強烈的尊重需要,他們在各個方面的努力,可以說是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 建立自尊和受到他人尊重的體系,使得最終能夠達到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炫耀心理,實際上也是一種虛構的心理,是一種超越自我客觀評價的自我虛構。表現在消 費領域,就是對物質生活的高慾望――追逐流行、追逐名牌。2、而攀比心理可以說是由於人的好勝心而引起的。大學生青年的爭強好勝心理反映到消費上,就成為了追逐潮流、相互攀比。因此在校園 裡,突顯出了“人有我就有”的從眾心理和求新求奇的求異心理。一個方面,他們消費常常是以“自我”和“虛榮”為基礎的,追求“別人有的我 要有,別人沒有的我也要有”,以此來獲得心理滿足。當然,攀比心理隱含著一種競爭意 識,只不過這種競爭是一種錯位的競爭。另一個方面,他們自卑。常常感覺自己不如別人,就產生自卑心理,這也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現。

  四對於超前消費和戀愛消費的消費心理分析

  1.包括在戀愛過程中的表現欲,物質性,也反映出來了大學生的將“虛榮作怪充當慷慨”的攀比心理和虛榮心理。戀愛就是花錢的“潛規則”,在大學校園裡越來越多的得到印證。愛情既是浪漫的,也是現實的,愛情是必須有物質支撐的。作為無經濟來源的完全消費者,這種戀愛消費方式更值得我們深思和反省。

  2.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在大學校園裡“擺攤設點”,搶佔、爭奪大學生這又一“領地”。他為消費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選擇方式,並且已經成為很多年輕人生活中習以為常的行為。但是,透支信用卡若不能及時還款,不但會造成其自身信用度的損失,對其大學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也會產生負面影響。可以說,校園信用卡是一柄鋒利的雙刃劍,是否能真正使用好信用卡,就要看持卡人的自身素質。

  四、結論

  總之,大學生是國家未來消費時尚和方向的領導者,尤其在中高檔商品的消費上,大學生是將來的主力,而且他們的消費方式對整個市場有一個引導的作用,因此把 握大學生的消費市場,也是搶佔未來中高階使用者的心理市場,這對將來企業市場的開拓也都是很有意義的,大學生消費也會為整個社會商品消費的起到“指示燈”的 作用。同時也要關注大學生科學消費的培養,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範文二:大學生消費心理調查

  論文提要:

  消費心理、消費行為與大學生

  與其他消費者一樣,大學生的消費行為也要經歷認識過程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三個方面。而大學生所受教育的經歷和所處的特殊的校園環境,使得他們成為社會上一個比較特殊的消費群體,產生了與其他消費者不同的消費需求,具有比較特殊的消費心理,外觀為不同的消費行為。同時,大學生是大眾文化及消費的前端,研究和分析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有助於認識我們這一代乃至整個社會的消費趨勢。 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特點大學生的消費特點為:

  1消費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現為,大學生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家庭,而地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行業的不平衡,導致家庭收入的不平衡,再者各自家庭結構的不同,從而決定大學生消費的不平衡;

  2消費的多樣性。大學生的消費主要涉及生活消費、學習消費和文化娛樂消費三個方面,而且其構成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大學生消費的多樣性一方面受其家庭收入水平和生活習慣的影響,因而在消費層次、消費的數量等方面會表現出很大的差異;另一方面主要取決於大學生個人需要的多樣性。尋求多樣性是由於需求強度的不同和需求層次的多樣性而產生。

  3消費的主導性。大多數大學生都是在滿足生活消費基礎上,儘可能的滿足學習消費,以必要的娛樂消費來調節自己的精神生活。

  正文:

  一、當代大學生消費新概念

  1.理性消費是主流

  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是價格、質量、潮流。從《經濟觀察報》調查結果來看,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講求實際、仍是理性消費,這是很難得的,也是區別中小學生的重要標誌。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我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2000元,當熱個別人可能更高。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我們會盡量搜尋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謂之“淘寶”。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們不會考慮那些儘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內容。一線的名牌暫時無法消費,二線的還可以承受。比如不穿NIKE的同學也會穿ANTA

  2.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在《環球時報》關於月平均消費一欄的調查中,有15.2%的同學在400元以下“有點痛苦”的生活線上堅持學業;有28.3%的同學在400-550元之間“勉強過得去”,有34.4%的同學在550-900元之間“稍為有點爽”,有14.6%的同學在900-1400元之間“比較自由”;有7.5%的同學月消費1400元以上可以說是“跟著感覺走”——無憂無慮。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同學之間有差距也要正確面對,金錢的作用也可以用替代品的形式進行轉化,這是我們要注意的。

  3.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為突出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個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華北地區的物價水平,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十元左右用於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淨飲食費需300元左右。不過在北京則是其3倍。加上近來的通脹,可能會更高。

  我們驚奇地發現,在被調查的197名女生中,83.7%飲食費用在300元以下,有的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慾,有的為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淨選擇廉價的飯菜;而192名男生中也只有6%達到標準。當問及他們是否研究過自己的營養結構問題時,比如對“一杯奶養起一個民族”說法的認同時,90%的同學表示認可,但不怎麼在意,儘管我們民族對其營養的吸收不同與西方,但仍很值得一喝。當我們把飲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在調查中指出的時候,他們當中,尤其是女同學很多都承認自己對健康飲食知識瞭解不夠。這和社會上對“以瘦為美”的宣傳也有很大關係。

  4.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調查中,一些同學指出,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慾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這是讓人吃驚的,這種情況雖然是社會問題,但在大學生中還如此普遍也是要引起重視的。

  5.戀愛支出過度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一部分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達到1000元比如送名貴禮物給對方。他們大多承認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這是讓人感到憂慮的方面。有趣的是,傳統意義上談戀愛的費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擔的局面已經完全被打破,而出現三種情況,即男方全部承擔、男女方共同承擔和女方主動全部承擔,女生的戀愛支出甚至有超過男方的情況。傳統與現代生活方式在當代大學生中被充分演繹。

  二、調查顯示,大學生消費結構明顯多元化:

  1.伙食費:有90.4%的被調查者月伙食費在300元以下。其中,在200元以下的佔60.7%。這些資料可能與經常吃飯的地方有關。有84.3%的學生最經常吃飯的地方在學校食堂。有9.9%的人選擇學校附近的小餐館。

  2.學習消費:主要包括學費、書費,各種學習輔助設電腦、文曲星、等的購置費以及參加各種培訓班的費用等。

  3.休閒娛樂消費:有55.7%的被調查者曾在大學期間旅遊過,平均每次花費在200元以下者佔到65.9%,400元以下者佔85.2%,在1000以上者佔旅遊過的人數的1.1%。

  4.形象消費:調查資料顯示,哈市大學生購買服裝時,價格一般定位在100-300元之間,佔到73.6%。對他們購買衣服影響因素由大到小排列:價格、質量、時尚、品牌,依次佔到被調查人數的40.6%、38.6%、10.4%、7.4%。

  5.人際交往費:現在大學校園中流行"人際投資",無論是過生日、考試得高分、入選學生幹部、比賽獲獎都得請客,否則便被視為"不上路"不夠交情。贈送禮物之風在大學校園蔚然成風,調查資料顯示,大學期間曾舉行過生日宴會的佔70.1%。宴會費用花費在200元以下的佔65.7%。無論是朋友來了或是同學聚會都免不了請客吃飯。

  6.感情投資作為另一項重要的人際交往費也在悄然升溫,其消費的大項是戀愛所需支出。調查表明,有65.0%的大學生曾經進行過此方面的投資,有35.0%的人曾拿出過其生活費中15%以上的錢進行此消費。 7.現代的通訊工具也被運用到人際交往中。據調查,哈市大學生的手機擁有率已達70.6%。大學生們紛紛購買手機的原因,調查顯示有62.1%的被調查者選擇了"聯絡方便",25.4%的人選擇了"顯示身份"。 當前大學生消費的五大特徵

  與以往大學生相較,相當一批大學生加入到貸款消費、衝動性消費等傳統概念中的"不理智消費"行列。調查中,被問到"您如何看待大學生進行貸款或借錢而進行超前消費"時,有30.5%的大學生贊成此種消費,有39.2%的人保持中立,反對者僅佔28.0%。在被問及關於衝動性消費時,88.9%的大學生表示曾在高興或不高興時有過不理智的消費,而且經常有不理智消費的人佔到12.7%。

  調查發現,大學生們正朝著追求現實、重視自我、要求個人與社會並重,向以自我為中心的大道邁進,並呈現出以下幾種消費特點。

  1.消費傾向多元化:走出學校面向社會,努力跟上並適應外邊世界步伐已成為大多學子的目標。旅遊、電腦、手機等已成為大學生消費的熱點。調查表明,被問及"在經濟條件許可時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60%以上的人選擇"旅遊",其次是"買電腦"。

  2.消費方式在理性指導下實用與前衛並存:從本次調查資料的資料中可以看出,無論是大學生基本生活費中的衣食住行還是人際交往以及旅遊、購買手機的動機,都帶有濃厚的實用色彩。

  3.儘管講牌子擺闊氣等社會風氣已不可避免地浸染了校園,致使部分大學生受到影響。調查結果顯示,哈市大學生大部分來自中等收入家庭,但越來越多學生、甚至有部分貧困生加入高消費行列,購買昂貴的電腦、手機等用品,這種趨勢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蔓延。

  4.消費差異巨大:校園中貧困生人數的增加使高校學生消費差距明顯增大。很多消費水平很低,甚至連基本的生

  活費都難以保證。

  5.從調查結果來看,講究實際與理性仍是大學生的主要消費觀念。這主要是大學生的經濟來源主要是來自於父母,這使得大學生每月可支配的錢是有限的也是基本固定的,若想有其他方面的消費,其經濟承受能力必然起決定作用。

  參考資料

  《文教資料》2007年17期

心理學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論文
大學生自殺心理論文
相關知識
大學消費心理學論文
有關網路消費心理的論文
淺談廣告與消費心理的論文
廣告與消費心理的論文
淺談包裝設計與消費心理的論文
有關消費心理的論文
有關消費心理的論文
淺析包裝設計與消費心理的論文
有關廣告的消費心理學論文
有關女性消費心理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