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養生重點是什麼
秋分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是比較特殊的一個節氣,是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轉向收斂、閉藏,人們的起居作息要相應地調整,那麼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秋分養生重點:
1、暖胃不能忘
秋分後氣候漸涼,也是胃腸病的多發與復發季節,應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子。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黏的食物,更忌暴飲暴食,要戒菸戒酒。服藥時間最好在飯後,以防刺激胃黏膜導致病情惡化。醫學認為,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注意避寒防護,做到飲食、生活規律,會有效減少相關疾病的復發。
2、秋分時節高發病秋分以後,氣候漸涼,是腸道傳染病、乙腦的多發季節。
秋天也常引起許多舊病復發,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的復發,患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中老年人若疏忽防範,則會加重危險。敬請大家多加註意。
3、養生“肺”為先
燥是秋季的主氣,而我國自古就有“燥令傷肺”之說,也就是這個時節的人體極易受燥邪侵襲而傷肺。因此,秋季養生首先得養肺。
燥邪入侵會使人得病,常稱為“秋燥”。秋季如果不注意養生,當溫、溼度發生較大變化時,人體的抵抗力就會下降,最常見的病症就是感冒、咳嗽。剛開始的時候,鼻咽部感覺乾澀,繼而有幹痛不適,再後出現咽部發癢、幹灼疼痛、乾咳少痰,咳嗽不止或痰中帶血,稱為“燥咳”。如果“燥咳”治療不及時或不利,則會釀成氣管炎、支氣管炎,使肺部更受傷。
秋燥又可分為“溫燥”和“涼燥”,一般秋分之後往往是寒邪漸勝,就是冷氣逼人了,所以此時燥邪犯肺就叫寒燥。燥邪致病的結果都會導致陰津虧耗,出現面板乾燥和體液丟失等症狀,還會造成面板瘙癢、毛髮枯萎、便祕等症狀。因此秋季養生潤肺為先。
秋分運動養生:
幾場秋雨,氣溫下降,在經歷了炎夏的酷暑和溼悶之後,人們倍感秋季的涼爽和舒適。宜人的秋季,也是鍛鍊身體的黃金季節,登山、慢跑、散步、打球等都是很適宜的運動,也可選擇打太極拳,做八段錦,練健身操等專案,常年堅持不墜可收到心身康泰之功效。
秋分精神調養:
秋季氣候漸轉幹燥、日照減少、氣溫漸降,人們的情緒未免有種垂暮之感,故有“秋風秋雨愁煞人”之言。所以此時,人們應保持神志安寧,收斂神氣,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以減緩秋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
中醫早有“常笑宣肺”一說。不同程度的笑對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內臟、肌肉等器官有適當的協調作用。笑即可調節情緒,又能宣暢肺氣,促進心肺功能,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秋分起居養生:
立秋後晝夜平衡,且晝熱晚涼,應該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由夏天的晚睡早起,過度到“早臥早起”,不要貪圖清晨的涼爽而懶床。早睡以避晚涼,早起以吸納新鮮空氣。早6-7點左右起床,適度運動,使陽氣得以宣行。
春捂秋凍
秋分時節,天氣轉涼需注意保暖:涼時加衣,燥時可減。還應適度“秋凍”,不要急於多添衣服,注重耐寒鍛鍊,以增強心肺對天氣變化的適應能力。
養生不能“飢餐渴飲”
渴了飲水,餓了吃飯,看似天經地義,但用於養生,就不合理了。
秋燥:不渴也要喝水!堅持每天主動補水1500毫升,對與抗秋燥,改善肺功能,促進血液迴圈、防治秋季多發病都是有利的。
天氣入秋問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