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哲學理念的哲學思考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6日

  “五大發展”理念彰顯我黨在新時期治國理政的全新理念,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的新飛躍。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篇一

  五大發展”理念的哲學闡釋

  摘 要:“五大發展”理念彰顯我黨在新時期治國理政的全新理念,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的新飛躍。“五大發展”理念有著深刻的哲學底蘊。從辯證法角度看,“五大發展”理念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靈活運用;從唯物史觀角度看,“五大發展”理念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當代反映;從認識論角度看,“五大發展”理念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實踐昇華。

  關鍵詞:“五大發展”理念;唯物辯證法;唯物史觀;認識論;哲學闡釋

  中圖分類號:B02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06-0001-02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了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的“十三五”規劃建議,以同志為的黨中央科學運用辯證思維和發展哲學,結合當前我國經濟社會出現的新挑戰、新局面和新考驗,明確了事關我國未來五年發展的新目標、新任務、新舉措,實現了在發展理念、發展政策、發展體制上的一系列重大突破,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蘊含著豐富的哲學內涵,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重要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五大發展”理念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科學運用

  唯物辯證法是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長期鬥爭的產物,是無產階級世界觀和根本價值觀的理論表現。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世界上所有事物和現象都既普遍聯絡又永恆發展,各種事物和現象在一定聯絡中產生,同時在一定聯絡中運動變化和發展。因此,我們必須用辯證思維和過程思維去分析和研究人類社會的發展、變化。人類社會的發展、變化是由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社會等多種相互聯絡、相互制約的因素構成的矛盾統一體,而這個統一體內部相互聯絡、相互制約的各種社會因素推動人類社會不斷運動、變化和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在觀察和處理人類社會發展中出現矛盾問題時,不僅要抓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而且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相互轉化,做到兩點論和重點論的完美統一。基於此,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決定了必須注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五位一體”全面發展、協調推進。正如恩格斯所說:“當我們深思熟慮地考察自然界或人類歷史或我們自己的精神活動的時候,首先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由種種聯絡和相互作用無窮無盡地交織起來的畫面。”[1]82“五大發展”理念是唯物辯證法在當代中國的新發展、新概括,是相互聯絡、相互制約的辯證統一體,體現了系統思維、創新思維、底線思維、辯證思維和戰略思維的有機統一。鄧小平說過:“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2]377在這個意義上,“五大發展”理念從根本上說仍是發展問題,“五大發展”理念既體現“頂層設計”,又注重總體謀劃,更注重牽住“牛鼻子”。當前,我國已進入經濟新常態發展的黃金期和矛盾的突發期,我們要善於用“五大發展”理念辯證分析和化解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堅持創新發展,拓展發展新空間,構建產業新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推動力;堅持協調發展,推動區域和城鄉、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促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五位一體”綜合發展;堅持綠色發展,推動低碳迴圈發展,加大環境治理力度,築牢生態安全屏障,實現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和諧相處,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堅持開放發展,完善對外開放戰略佈局,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在更大範圍、更大程度上引進外資,借鑑發達國家先進文明成果和管理經驗;堅持共享發展,注重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就業創業,縮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實現人民主體地位。“五大發展”理念不僅是經濟新常態下的時代要求,更是歷史賦予中國共產黨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現實責任,發展既是當今世界潮流,也是當今中國永恆主題。我們必須科學理解“五大發展”理念的內在邏輯和現實意義,把它們放在歷史和現實的座標中去把握,統籌推進、整體發展。

  二、“五大發展”理念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當代反映

  首先,“五大發展”理念是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的科學判斷。黨的指出,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這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依據。指出:“強調總依據,是因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當代中國的最大國情、最大實際。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牢牢把握這個最大國情,推進任何方面的改革發展都要牢牢立足這個最大實際”。①目前雖然從總量上看,我國主要經濟指標已居世界前列,但按人均算就排到後面。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相當於全球平均水平的70%、美國的1/7、歐盟的1/5,排在全球第八十位左右。按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排序,我們在第91位。從綜合發展水平看,特別是在創新能力、勞動生產率、社會福利水平等方面,我國與發達國家仍有很大差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時,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大體也只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90%。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的“十三五”規劃,是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情況出發,也就是從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要求出發。同時,也指出:“經過三十多年改革開放,我國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我國基本國情的內涵不斷髮生變化,我們面臨的國際國內風險、面臨的難題也發生了重要變化”。②可見,“五大發展”理念實質上是根據這些我國現階段客觀實際而提出的新舉措、新方針。

  其次,“五大發展”理念是馬克思主義社會形態理論的真實反映。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這種社會基本矛盾存在於一切社會形態之中,貫穿於人類社會發展的始終。在這個意義上講,我們不僅要從整個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待經濟增長的決定性作用,而且要從經濟基礎角度來辯證分析上層建築的反作用,將其作為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理論依據。中國共產黨歷史經驗證明,正確理解和運用這個規律,對於無產階級革命和建設事業,特別是對於當前我國正在推進“四個全面”的整體佈局,實施“五大發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在“五大發展”理念中,創新發展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動力,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是推動我國社會發展的戰略措施和保障,共享發展是我國社會發展的目標,從而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最後,“五大發展”理念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理論總結。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正如所說:“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3]5。中國共產黨始終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我們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牢記人民群眾是社會革命、改革和現代化建設的主體,堅信只有激發全社會的積極性創造性,才能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全心全意投入到黨和國家改革、發展事業的洪流中去,真正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價值取向――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這是評判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最高標準。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已充分證明,我們黨始終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注重人民權益,全體人民基本過上了自己的幸福生活,有了穩定的工作,比較滿意的收入,基本可靠的社會保障,較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正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落實“五大發展”理念,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三、“五大發展”理念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實踐昇華

  哲學思維是我們在認識人和自然、人與人之間關係時所運用的具有哲學特徵的思維方法,是對人類所生活時代精神的不斷昇華,是認識對實踐的科學把握。馬克思認為:“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4]328可見,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正是通過哲學思維把握客觀世界存在的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而實踐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質特徵,是認識的源泉,是檢驗認識的標準。因此,真正的哲學不僅要通過哲學思維和認識論認識世界的客觀存在,而且要正確把握客觀世界前進的時代脈搏,及時準確地總結和概括人類所處的時代經驗和認識成果。“五大發展”理念正是我們黨利用哲學思維對當代中國發展狀況做出的實踐總結,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

  一是“五大發展”理念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最新成果,必須堅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根本原則,堅持問題意識和問題導向,科學研判新情況、新局面、新問題,認真歸納和總結新思想、新經驗、新理論,在指導實踐的基礎上自覺接受實踐的檢驗,實現認識到實踐過程的真正飛躍。二是“五大發展”理念既是我們黨在新的實踐條件下對中國夢的進一步拓展和豐富,也是對三大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新發展。正因為如此,“五大發展”理念是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目標導向,針對當前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階段性、根本性問題,提出的既符合價值尺度又符合真理尺度的發展理論。所以,我們必須堅持“五大發展”理念,才能真正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最終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三是“五大發展”理念彰顯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意識。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擔當起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這種使命意識,體現了“五大發展”理念的實質內涵,並貫穿於“五大發展”理念之中。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關鍵一步,這一步我們該怎麼走,在建設全面小康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哪些障礙,如何通過改革破解這些障礙,“五大發展”理念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全面系統科學的回答。

  綜上所述,“五大發展”理念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夢在當代中國相結合的新發展,是“自己時代、自己人民的產物,人民最精緻、最珍貴和看不見的精髓”[3]45,實現了唯物史觀、唯物辯證法和科學認識論的內在統一和外在結合。黨的以來的偉大實踐已經證明,只有堅持“五大發展”理念,才能創造“中國速度”,塑造“中國未來”,唱響“中國聲音”,寫好“中國故事”。

  參考文獻:

  [1]《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C]//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下一頁分享更優秀的<<<

大學論文西方哲學史
英語專業的選修課哲學論文
相關知識
高校化學教學中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探析論文
五大哲學理念的哲學思考論文
企業加強財務理論學習與研究的相關思考論文
對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的幾點思考論文
關於高職院校班級管理的幾點思考論文
關於案例教學在高校市場營銷教學中的應用思考論文
對初中教師職稱晉升制度的幾點思考論文
高校輔導員的選聘模式與職稱評定體系的若干思考論文
對完善我國企業會計法律制度體系建設的若干思考論文
推動警務民主化的深層思考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