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經典百句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30日

  《論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著作,許多篇章談到做人的問題,這對當代人具有借鑑意義。 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論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著作,許多篇章談到做人的問題,這對當代人具有借鑑意義。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認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僥倖而避免了災禍。按事物發展的邏輯推理,這種靠僥倖避免災禍的人遲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視“仁德”。這是孔子在做人問題上強調最多的問題之一。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說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孔子還認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稱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死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季氏》充分說明仁德的價值和力量。

  那麼怎樣才能算仁呢?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也就是說,只有剋制自己,讓言行符合禮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禮,天下的人就會讚許你為仁人了。可見“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後天“修身”、“克己”的結果。當然孔子還提出仁德的外在標準,這就是“剛、毅、木、訥近仁。”《子路》即剛強、果斷、質樸、語言謙虛的人接近於仁德。同時他還提出實踐仁德的五項標準,即:“恭、寬、信、敏、惠”《陽貨》。即恭謹、寬厚、信實、勤敏、慈惠。他說,對人恭謹就不會招致侮辱,待人寬厚就會得到大家擁護,交往信實別人就會信任,做事勤敏就會取得成功,給人慈惠就能夠很好使喚民眾。孔子說能實行這五種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當然,在孔子看來要想完全達到仁是極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即廣泛地學習文化典籍,用禮約束自己的行為,這樣就可以不背離正道了。同時也要重視向仁德的人學習,用仁德的人來幫助培養仁德。而仁德的人應該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希望達到也幫助別人達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視修養的全面發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幫助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講信用了?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溫習了呢?強調從自身出發修養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孔子強調做人還要重視全面發展。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述而》即:志向在於道,根據在於德,憑籍在於仁,活動在於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人。那麼孔子為什麼強調做人要全面發展呢?這裡體現了孔子對人的社會性的認識,以及個人修養的相互制約作用,他說:“舉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泰伯》即:詩歌可以振奮人的精神,禮節可以堅定人的情操,音樂可以促進人們事業的成功。所以,對於個人修養來說,全面發展顯得極為重要。

  篇二

  從前,我之所以讀一本書是因為它來到了我的手邊,而書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氣或分幾天讀完它。後來,知道了有公共圖書館這等讀書的好地方,我也懶得去翻書目卡片,只是在開放閱覽室書架上隨手抓一本我能讀得進去的書。再後來,通過網路,也約略知道近來新出的哪幾本書是值得一讀的,可我也往往只關注自己感興趣的,偶爾在瀏覽的網頁上碰到一兩本好書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時間和心情靜下心來看,相逢或相違全憑運氣。所以,我讀《論語》也只是因為選了《中西經典選讀》這門課,於是從圖書館借了這本書。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開啟《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裡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汙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裡,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篇三

  《論語》是孔子死後,弟子們把他平日的言行記錄收集起來,整理編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論,也有弟子們的自相問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據的經典。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他父親孔紇,又名叔梁紇,曾做過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宰,本身屬於貴族階級下層的“士”。他的母親姓顏,名叫徵在。孔子3歲時,父親就死了,17歲時母親也死了。孔子青年時,曾做過管理倉庫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後來孔子精通“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孔子的政治主張是“禮”和“仁”的學說。他生活於春秋大變革時代,他反對以政、刑來強迫人民服從。他所說的“禮”,是一種政治秩序,他所說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規範,當然,這種仁和禮是有上下、尊卑、貴賤、等級之分的。動盪不安的春秋時代,諸侯為了爭霸,是講究實力,著眼於利的,所以未能採納孔子“仁”的政治主張,孔子也沒有被重用。孔子師徒顛沛流離14年周遊列國,於公元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返回魯國,這時孔子已是白髮蒼蒼的68歲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經”。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歲。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輯錄其言論,編成《論語》一書,共20篇,計492節,合計12700字。《論語》記到孔子晚年的學生曾參的死為止,其中保留著孔子生平、思想學說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學活動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國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遺產,也可以說,它可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書。

  孔子從他的政治、哲學和心理學觀點出發,認為德育的主要內容是仁和禮。所以他主張“為政以德”,這反映了當時人的價值的提高和奴隸要求解放的時代特徵。因此,孔子的道德觀是適應時代潮流的,具有進步意義的。

  孔子所謂“禮”,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來,周禮最重要的原則是尊尊與親親。為了貫徹親親和尊尊的原則,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張,他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作為“正名”的具體內容。就是說,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於君道,為臣者要符合於臣道,為父者要符合於父道,為子者要符合於子道。在等級森嚴的奴隸制社會裡,上下尊卑的關係是靠“禮”來維持的。因此,孔子對於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進行批評。如他批評魯國大夫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論語·八佾》魯國的三桓在祭祖時,唱起天子祭祀“相維闢公,天子穆穆”的《雍》詩,也受到孔子的指責。

  孔子道德思想的範疇,主要是“仁”。孔子主張“仁”,在《論語》中有多重涵義。一是“仁者愛人”;二是“克己復禮為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說過:孔子“這種所謂仁道,很顯然的是順應著奴隸解放的潮流的。這也就是人的發現。”孔子主張“仁”,孟子重視“義”,所以,孔子的“殺身成仁”《論語·衛靈公》與他的繼承人孟子的“捨生取義”《孟子·告子上》,對後世志士仁人的影響極為深遠。

  孔子是我國第一個主張“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對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說明: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

  

論語心得聽後感
于丹論語心得好句
相關知識
論語經典百句讀後感
國學經典百句讀後感
國學經典書籍讀後感
論語公冶長篇讀後感精彩範文
經典國學讀後感
國學經典史記讀後感
國學經典朗誦讀後感
讀國學經典孝道讀後感
于丹論語心靈之道讀後感範文
經典故事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