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美國人不僅成年人好交際,孩子之間從小就開始相互交往。那麼美國是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的?下面小編整理了美國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的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美國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的方法01
1、首先是白人孩子之間的交往。白人鄰居、朋友的孩子之間,自不用說要經常來往。不少人家孩子過生日,要邀請小客人光臨玩耍。有的請到家裡,有的則把小客人邀集到游泳池或遊樂場共同活動,以示祝賀。被邀請者送小禮,主人請吃飯,有時也吃自帶餐。節假日,不少家庭常主動邀請鄰居、朋友的孩子或孩子的同學去家裡或公園聚會、交流。在一起聚會的孩子,主要是在校學生,也有學前兒童。大孩子在一起,主要是說見聞、談心得、講故事,有時也玩玩遊戲,相互你追我趕,跑跑跳跳。學前兒童在一起,就很少說話了,只是一個勁地跑來跑去,有時還相互動武,打得哭哭啼啼。有的白人家庭,有時也邀請華人孩子和黑人兒童一起玩。有一家白人孩子和孫子一起學中國武術,多有交往。他們孩子過生日前,早早地就用孩子的名義來了邀請信,希望能光臨生日慶典。據說也邀請了黑人兒童。孩子生日那天,白黃黑兒童一共10多個小孩,聚集在一個游泳場,以游泳活動慶祝生日。小客人各自都送了小禮。孫子的禮品是一個精美的電玩具。午飯由主人招待方便快餐。據說,不少白人家庭,尤喜為孩子舉辦此類活動,而參加者也樂於助興。
2、中國人成年人之間的彼此來往是常有的,但孩子之間這樣有意識地進行交往,在國內到目前仍然鮮見。不過,華人到美國後有了後代,也學著美國人讓孩子相互交往。這種交往,主要是華人孩子之間的彼此來往活動,有時也和白人孩子禮尚往來。其活動方式,大體跟美國孩子的活動大同小異,但也有各自的特點。一是隨同家庭的聚會,孩子跟著一起活動。華人家庭聚會較多,一般有同學、同事、鄰里、孩子同學家長和志同道合者等多種小型活動,每次少不了孩子參加。換言之,與其說家長相聚,不如說多數是為了孩子的交際。二是特邀去公園、遊樂場等地玩耍。只玩一玩,一般不吃飯,不交換禮品,完了各自回家。三是中文學校老師牽頭,各家長輪流操辦吃自帶餐,交流學習心得活動。也有每次邀請一兩個小朋友來家裡和孩子一起玩遊戲的,累了招待些水果、小點心之類。華人孩子之間的交往似乎後來居上,比白人孩子的活動好像要多,每次聚會更開心。
美國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的方法02
美國孩子之間的交往,還表現於電話和書信的交流。華人孩子之間、華人孩子與白人孩子和黑人孩子之間,乃至各種族孩子之間,都少不了這類方式的交往。除了彼此問候,交流心得,有時還在電話上交流學習心得,詢問作業題目和問題解答。假期或出國分別時間久了,好友之間常發電子郵件或寫信問候。
美國小朋友之間的交往,多為本人種與本人種之間的來往,超種族則多見於白人與華人或白人與黑人之間,華人孩子與亞裔兒童間或有所往來,但目前華人孩子與黑人兒童之的交往似乎還不是很多。亞裔特別是華人孩子在一起,愛打愛鬧。白人兒童相對要安靜。
先期定居者華人孩子,不少已長成青年。由於從小和白人孩子一起學習、玩耍,長大後成為朋友,彼此互有助益。我曾在一所少林武術學校見到一位17歲華人和一位18歲的白人業餘教練,他們都是在校高中學生,兩人的武功都很好,但比較起來,華人青年要略勝一籌。他們在教練和表演時,常常相互關照,彼此合作,深得觀眾、學員和家長的讚許。不少華人青年和兒童在白人長者和同輩中經常獲得好評。
孩子之間的經常交往,可從小培養交際能力。美國社會十分看重人的交際能力,並強調從小抓起。在對小學生的評語中就有交際能力和組織能力一項。而交際能力又是組織能力的基礎。這兩種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加分,有利於升初中。初中生升高中,以及高中升大學,都要看交際能力和組織能力。這兩種能力強的學生,升學時無疑要佔優勢。升入高一級學校學習及將來步入社會,都十分受用。兩種能力,具體表現在組織同學參加班級或學校的某項活動,如調查研究,帶領大家完成比賽任務,說服同學或家長捐贈錢物,為別人做好事,為慈善事業盡職盡力等。一家白人朋友收養的重慶女孩,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發生後,她組織班上同學捐贈救災,獲得成功,受到學校的加分表彰。孩子在不斷交往中,取長補短,能獲得更大進步。有的可提高認識,克服缺點;有的可相互啟發,開啟思路,增強學能力;華人孩子和白人孩子交往,相互學習對方語言。如華人孩子學習英語,反之白人孩子也可向華人兒童學習中文,瞭解中國的事情。
孩子之間的交往,如果過於頻繁,就會造成過度交往。過度交往,會使孩子分心,成天想著交朋結友,不利於學習。還有可能無意中受到不良行為習慣的影響,比如嬌裡嬌氣,好逸惡勞,不講禮貌。也容易產生攀比,比吃比穿,比玩具和花銷,忘掉勤儉節約,等等。華人孩子在這方面尤應注意,不少家庭的孩子已初露過度交往苗頭,有的已發展到一定程度,該適可而止的時候了。
孩子社交能力差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