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病人或家屬溝通的技巧
與患者家屬溝通,首先自己的思路要清晰,特別是需要手術的患者。那麼與病人或家屬溝通有哪些技巧?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閱讀參考。
:交流溝通四步
STEP 1需不需要做***手術適應症***
這是第一步,和家屬或患者交流的基石,即目前這個疾病到底是否需要手術來解決問題。這個是外科醫生必備的基本功,不用贅述。
STEP 2能不能做***手術禁忌症***
比如說,患者高齡,有明顯的心肺併發症,無法耐受手術 ,那麼不能做。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手術前,再翻閱一次教科書,每個手術有哪些禁忌症,都要了然於胸。
STEP 3要不要做***社會學***
作為一個醫生,需要知道,面對的是一個患者,甚至是他的家族,要明確詢問患者的預期,特別是腫瘤病人,更需要問清楚,因為會涉及到人財兩空的境地。比如說,對於肝癌的患者,你要清晰地知道不同的分期,手術後的生存率分別是多少,要明確肯定地告知患者家屬,以免術後達不到他們的預期而造成不必要的糾紛。而且不是所有的家屬都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來完成一些風險大費用高的手術,這點也需要注意!
STEP 4怎麼做?***手術方式***
有上述三步的工作,就進入正式的流程,和家屬充分溝通手術方式的異同及利弊,大有大的做法,也有它的風險,小有小的做法,同時也有它的弊端。告知家屬,我們的傾向是什麼,同時也請家屬選擇合適的方式。請記住,我們是醫生,不是神棍!
上述四步,看似容易,實則很難,首先,你的專業知識有足夠紮實,知道最新的進展;其次,要足夠的溝通能力和技巧,能站在家屬及患者的角度考慮問題,隨時記得,我們和患者面對的是疾病這個共同的敵人。
做醫生不容易,特別是現階段就更為不易,但我堅信曙光即將來臨。同時,我堅信做好了一個醫生的話,有足夠的專業知識,有極強的溝通能力,有極粗大的神經,有極高的抗壓能力,試問你就算想轉行,又有哪幾行你做不好?權當人生的歷練,如何??
:語言和非語言溝通技巧
常言道“甜言美語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甜言美語不是花言巧語,而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語言,不虛偽,不做作,用這種話來打動病人的心,讓病人感到溫暖。比如,病人入院時我們面帶微笑迎上前去熱情主動地將病人送入病房,一迎一送表現出熱情。然後對病人說:“您的床位在這裡,放好東西,我再給您介紹環境。”而另外一種是面無表情機械地指指病床:“就是這張床!東西放好,快點出來熟悉環境!”試想一下如果你來到一個新環境,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語氣和態度會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
恰當的稱謂,在稱呼上如果不是“三查七對”時儘量不直呼其名。大多數醫護人員非常年輕,有的老人的年齡相當你的祖輩年齡,直呼其名常常會讓病人非常不舒服,此時最好稱老先生“某老”,“您”。如果知道對方職業是醫生、教師等,還可以稱其“某大夫”、“某老師”等,或年長的稱“老張、老李”,年輕的稱“小張、小王”等。關係非常熟悉的三字名字還可以免姓稱名,更顯親切。儘量不要直呼床號。
非語言交流即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常用和最有效的面部表情首先是微笑。真誠的微笑對病人極富感染力。病人焦慮的時候,我們面帶微笑與其交談,本身就是一種安慰。病人恐懼不安,我們鎮定、從容不迫的笑容會給病人安全感。恰當的眼神會調節醫患雙方的心理距離。比如護士巡迴病室時,一進病房面帶微笑,環顧平視每位病人,友好點頭示意,並說一聲“大家好”,這樣不但表達出你的平等待人,讓每位病人都感到了你的關切。而且贏得病人對你的普遍尊重。當某個病人非常認真地向你傾訴時,你的眼睛要平視對方,不能東張西望,心不在焉,否則不僅顯示出你對病人的不尊重,同時也會失去病人對你的信任。
肢體語言用手勢配合語言會提高表現力和感染力,也是護理工作經常使用的技巧。當病人行動無力時一個攙扶的動作體現出你的體貼和關愛。當病人傷心落淚時及時遞過一張紙巾;當病人高熱時,在詢問的同時用手觸控一下病人的前額;當你經過病人床旁,順手幫病人蓋蓋被子等都能體現出你關切的情感。當病人大聲喧譁影響其他人時,用手指壓脣的手勢比斥責、批評更易被接受。這些小小的動作會拉近和病人的距離。
教師演講稿怎麼寫